最佳帶娃人選其實不是親媽,而是你身邊的人,孩子未來智商高!

2021-01-12 棉媽育兒經

文丨木棉媽媽

這幾天棉媽非常「傷心」傷我心的就是我家的聰寶,那個原來天天粘著我的寶寶,現在忽然不黏著我了。

昨天下班回家我在書房工作,他跟爸爸在外面玩兒,我工作完出來要跟他玩一會兒,結果就被拒絕了!

「兒大避母」來的太突然了,忽悠一下,這臭小子就長大了呀!

但同時我也在孩子身上發現了變化,原來他很黏我,膽子很小,不能獨立玩兒,哪怕我去飲水機跟前接一杯水,他都會哭著喊媽媽。

而現在不一樣了,我在書房忙碌的時候他會自己玩玩具,中午他不困會自己在客廳玩兒,等我休息起來,還會問我:媽媽,你睡醒了嗎?

以前總是說爸爸帶娃的好處,這次算是「親身體驗」了吧,爸爸帶娃好處真的太多了。原來寶媽並不是帶娃的「最佳人選」,寶爸才是!

01、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

為什麼寶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呢?因為寶爸帶娃方式跟寶媽不同,寶媽總是擔心:不要磕到,不要碰到!

而寶爸就不同了。他會說:去吧,自己冒險吧,爸爸保護你!

當孩子具有勇於探索的精神時,那麼孩子腦瓜就會轉得更快,想得更多,孩子也就更聰明。

其次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女性大部分都是偏感性的,而男性則是偏理性的,思維邏輯能力比較強,如果讓寶爸帶娃,寶爸也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聰明。

02、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勇敢

寶寶都喜歡探索周圍的世界,而寶寶在媽媽身邊總是會有很多限制:

你不可以在牆上畫畫喲!不能跑太快!誒,這個椅子不可以上!

而爸爸就不一樣了,爸爸是樂於見到孩子爬上爬下的,並且會陪著孩子一起冒險,所以你發現孩子越大越喜歡跟爸爸玩兒。

比如棉媽的家寶寶,昨天晚上跟老爸在沙發上跳,我在家無論如何都不會跟孩子一起在沙發上跳的。

其實遇到這樣的情況,寶媽不用覺得危險,這是寶爸帶娃的一種方式,也是陪孩子冒險的一種方式,寶媽們放手吧,這樣孩子才能越來越勇敢。

03、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幸福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寶媽扮演的角色更多,陪伴的時間也更長,而爸爸似乎總是那個很忙碌,一天都看不到的人。

記得小時候,我跟幾個小夥伴一起聊天,大家都在說爸爸梳頭髮的經歷,說爸爸梳的頭髮很亂,我其實是沒有這個經歷的,但是為了顯示我的爸爸也會陪伴我,於是我就說:我爸爸也給我梳過一次頭髮,也是很亂。

或許孩子小時候你感覺不出來變化,或許孩子嘴上不會說什麼,但實際上孩子內心都會渴望爸爸的陪伴。並且爸爸經常帶孩子,孩子內心會有優越感:你瞧,你爸爸沒時間陪你,但是我爸爸會陪伴我!

讓爸爸陪伴的孩子,長大後幸福感也更高。

「我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陪孩子呀?」這是很多不陪孩子的爸爸們的藉口,對了,這就是藉口,不是理由。

我見過一些寶爸們,下班後寧願出去做無效的應酬也不會陪伴孩子,還拿工作忙當藉口,寶媽只要一嘮叨,就說:你怎麼這麼矯情?別人不都是在家帶娃嗎?

工作忙晚上不下班嗎?工作忙不可能一個月都不休息啊,工作再忙還能忙過加拿大總理嗎?人家疫情期間開會還在帶娃。

工作再忙能忙過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嗎?人家每周都要抽出時間陪孩子,還會去給孩子開家長會。

真的,工作忙是最爛的藉口,只是用心和不用心而已,只要肯用心,總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你家爸爸會陪伴孩子嗎?爸爸帶娃不僅是陪伴,對孩子好處太多了!

我是木棉媽媽,也是小學老師,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棉媽,棉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最佳帶娃人選竟然不是親媽?研究表明:這個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根據調查顯示:在一孩家庭中,59.68%都是由老人帶娃;25.81%的家庭都是由媽媽帶娃。糖媽生娃之前總聽大家說「生娃容易,養娃難」,寶寶出生後需要家長的悉心照顧。對於多數的家庭來說,媽媽是照顧寶寶的最佳人選。一來是因為小寶寶離不開媽媽的母乳,二來是男性的經濟收入較高。
  • 研究表明:帶孩子的最佳人選不是媽媽,這個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在當前社會的家庭構成當中,大多數家庭都是由媽媽或者是老人在帶孩子,父親則忙於工作,承擔著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導致缺席了孩子的成長。然而相關研究卻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會更高,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王女士在生下孩子後一直親自帶娃,和大多數的寶媽一樣,既要忙於工作,又要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時常忙得焦頭爛額。前不久,王女士的公司接了一單大項目,為了尋求事業上的更多發展,王女士也主動報名參與了其中。工作的突然變故導致孩子無人照顧,夫妻倆商量了一下,決定由王女士的愛人暫時在家帶娃,王女士忙完之後再做商量。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一般來說,爸爸學歷更高,更見多識廣因為男性一直都是家裡的頂梁柱,所以爸爸在外闖蕩的時間更多,更見多識廣一些,而且不少家庭,爸爸的學歷相對比較高。爸爸理性思維更好,很多爸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平時帶孩子的時候能給孩子科普很多有意義的冷知識。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網上有一組關於「你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測智商!因為……
    這讓我想起之前身邊有不少朋友討論:要不要帶孩子去做智商檢測?因為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人的大腦可塑性高,受到後天的影響很大,這段時期測得的智商並不能視為孩子的終身標籤。之前我寫過一篇「和你的孩子交談吧」的TED演講,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意義,比任何昂貴的早教班都更加深遠(詳見:這個TED演講很驚人:娃三歲時的這個能力,能預測到他未來的成就和財富)。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並非是奶奶們撒手不管,而是壓根沒有選擇權
    以前孩子出生後都是奶奶幫忙帶,偶爾姥姥姥爺來看孩子才能幫忙照顧一下,但不知從何時起,帶娃的都是姥姥了。 這不免就讓人有疑問,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奶奶們都去哪了?其實並非是奶奶們不負責撒手不管,而是這些扎心原因。
  • 孩子交給這幾類老人帶,智商情商都會高!
    當今大中國的帶娃模式多為父母上班,老人帶娃。 但畢竟老人的育兒觀念跟年輕家長有很大的出入,也就容易出現矛盾,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但如果你家老人是以下類型,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情商和智商都將會很高!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貓的孩子!親媽表示壓力超大!
    ,無奈直呼「奇怪,孩子又不是你生的!」橘貓Bowie一開始看到小baby其實一點都不高興,就算爸爸親手把妹妹抱來向它請安,它也完全不理會就走掉,沒想到在某天晚上,爸爸意外目睹Bowie在偷看寶寶看了好久,於是從那時候開始,家人們才發現,原來Bowie已經默默在心裡認定了小主人
  • 育兒丨奶奶帶娃常說的5句話,不是哄娃而是毀娃!尤其最後一句
    2「xx比你還小,xx都會,你怎麼這麼笨」奶奶帶娃最愛的一件事恐怕就是互相聊天了,從以前的東家長,西家短,變成了炫娃大會。「我家孩子最近吃的可好了」,「我家孩子現在都會寫毛筆字」,可是只要發現有比自己孩子強的,總是免不了對著自家小孩一通說「你看看,xx比你還小,什麼都會,你怎麼這麼笨的」。可他們卻忽略了,孩子的心靈其實是很脆弱的。
  • 「辛苦供你上到博士,不是讓你窩在家帶娃」,親媽的控訴扎心了
    「辛苦供你上到博士,不是讓你窩在家帶娃,一家人的臉都丟盡了」一位網友說,自己博士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很知名的公司,收入很可觀,全家人都以自己為傲。後來結婚生子後,由於雙方父母年齡都大,也想給孩子更好的陪伴,憑老公的能力完全可以養家,於是權衡利弊下就想當一個全職媽媽。
  • 玩具多的孩子智商比玩具少的孩子要高?專家:玩具多並不是好事
    孩子慢慢地長大,開始對外界各種未知的事物感興趣,各種「為什麼」也接踵而來。孩子總是有「大破砂鍋問到底」的決定,這就讓父母很為難,不知所措。玩具多的孩子智商比玩具少的孩子要高?專家:玩具多並不是好事很多家長都不太注重給孩子買玩具,認為浪費錢。但其實,玩具不僅是一種輔助開發孩子大腦的工具,更是一種代替自己陪伴孩子的精神慰藉。玩具多的孩子智商比玩具少的孩子一定要高嗎?將來有什麼區別呢?對此專家表示:玩具多並不是好事。
  • 孩子反應慢是因為智商低?研究證明:智商高的人往往反應更慢
    所以朋友就覺得,她兒子智商低,因為反應速度實在太慢了,都想改名叫快快了。聽到她這樣說,我想起心理學曾做過的一個調查分析,就是詢問普通居民所認為的高智力人都有哪些特徵。其中大家所公認的就是反應快、好奇心強、富有想像力、愛提問、善思考等。由此也可以分析出,人們普遍認為反應快就是智商高,事實卻不是如此。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
  • 坐月子「鄙視鏈」出爐:讓親媽伺候是丟人?李玫瑾教授不這麼認為
    都說生娃是女人人生中的裡程碑,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坐月子」的傳統,月子期間恢復得怎麼樣,直接關係到將來寶媽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還會影響到日後家庭生活的和諧。 坐月子,照顧寶媽的人選,當然是個重要因素。坐月子,也是有「鄙視鏈」的,寶媽們不妨來看看,你屬於哪個層級?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還不是因為我生了女孩,可我媽既不嫌棄我生了女孩,還擔心我自己帶孩子太累,她幫我,我就能解脫出來,做好的工作。在我媽看來,女孩子到啥時候自己得掙錢,有自己的生活那才有價值。至於帶孩子,既然生了,他能幫我一天,幫一天。
  • 「產後坐月子親媽來照顧,我卻更累了,真希望她快點走」
    但朋友說:孩子出生後,婆婆因為要忙著開店,不能來伺候月子,就每月出5000塊錢,讓她親媽來伺候。可是,她媽來了之後就幫忙洗個尿布,其他家務活都不做,也很少抱孩子。所以,她老公下班回來還要做飯、收拾家務、幫忙哄娃。看著老公忙得團團轉,她很心疼,但也心疼自己的媽,不好指派媽媽幹活,很多事只能自己做。
  • 聰明的人不是智商高,而是被稱作有智慧
    在我們的周圍,相信有很多的聰明人,有的人認為聰明的人智商都很高,但小編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聰明的人應該是被稱作有智慧。聰明的人並不一定是智商高就可以,他還需要懂得人情世故,這樣才算真正的智者,真正聰明的人一般都有以下的這3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原來,莉莉從在醫院生完女兒的那天起,一直都是自己親媽幫忙照顧孩子。一把屎一把尿養到孩子現在3歲,終於可以省省心送幼兒園了。可這時孩子奶奶卻突然跳出來說「今年農活不忙,可以幫忙帶娃了」。一聽到這句話,莉莉頓時不開心了,認為婆婆這做法完全就是「截胡」的表現。要知道,孩子最難帶的年紀就是3歲前,如果等到孩子能跑能跳能上學再來幫忙,不免顯得過於狡猾。
  • 產後坐月子,親媽和婆婆各伺候半月,寶媽終於知道以後帶娃該靠誰
    不僅關乎身體恢復問題,也關乎以後帶娃問題。因為,坐月子是女人滿血復活,以及初步學習育兒知識、建立帶娃觀念的關鍵時期。 說起坐月子,親媽和婆婆,寶媽會選擇哪一個來伺候月子呢?
  • 孩子的智商到底遺傳爸爸還是媽媽?關於遺傳的這些真相,你要知道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人的智商,幾乎可以認為是決定未來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一個智商高的人,可以輕易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高智商的人說話有邏輯、做事有條理,在學校、職場中都更容易受到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