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鄙視鏈」出爐:讓親媽伺候是丟人?李玫瑾教授不這麼認為

2020-12-22 騰訊網

都說生娃是女人人生中的裡程碑,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坐月子」的傳統,月子期間恢復得怎麼樣,直接關係到將來寶媽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還會影響到日後家庭生活的和諧。

坐月子,照顧寶媽的人選,當然是個重要因素。坐月子,也是有「鄙視鏈」的,寶媽們不妨來看看,你屬於哪個層級?

坐月子「鄙視鏈」出爐:讓親媽伺候是丟人?最後一層太心酸

★第一層:月嫂or月子中心來照顧

家庭條件比較不錯的寶媽,生了寶寶,由專業的月子中心或月嫂照顧,不但月子餐能做得科學又營養,寶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寶寶還能得到周到細緻的照顧餵養,最重要的是,新手媽媽在手忙腳亂的時候,有個手把手教你帶娃的貼身指導,能學習照顧新生兒的技巧方法,心裡會踏實許多。

★第二層:娘家與婆婆共同照顧

大多數寶媽都在這個層級,從寶寶出生那一刻,自己母親和婆婆就陪伴左右,雙方共同照顧,彼此有個照應,能商量,媽媽恢復得快,寶寶長得好。不過有時也會發生許多不愉快,畢竟媽媽和婆婆來自於兩個家庭,三個女人一臺戲,磕磕絆絆也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層:婆婆來伺候

由婆婆來伺候的寶媽都知道,「月子仇」這個東西,真的能記一輩子。婆媳之間,不是親母女,即使關係再好,也總是隔著點什麼。育兒理念不同,帶娃方式的差異,圍繞著寶寶出現的矛盾激增,讓許多家庭陷入了不和諧的危機之中。

★第四層:親媽來伺候

婆婆指望不上的,媽媽們只能求助於自己的親媽。雖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有哪個母親忍心看著自己的女兒受委屈呢?碰到個「沒用」的婆婆,親媽只能自己上,這就是母愛,是女人的本能!

★第五層:老公來伺候

不想麻煩雙方父母的,老公也能夠請個「產假」的,陪在妻子身邊,和愛人共同面對照顧新生命的瑣碎和勞累,就算是不錯的好老公了。不過,男性進入父親的角色要比女性晚很多,媽媽是從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就給自己貼上了母親的標籤,時刻提醒自己作為媽媽的身份,而爸爸則要好幾個月、一年、三年、七年不等,沒有責任心不學習的爸爸,通常只會成為媽媽的「豬隊友」,坑老婆坑娃有一套,幫忙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摸索。

★第六層:自己照顧自己

這類寶媽不是沒有,孤立無援,在身體和心理都最虛弱的時候,身邊連一個能依靠的人都沒有,自己再苦再累再難過,都不敢倒下,因為還有更無助更脆弱的寶寶要照顧,別再說什麼「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還不都是被逼的?不是為了娃,誰願意做超人?

李玫瑾教授:自己親媽伺候不丟人,是最佳選擇

李玫瑾教授是育兒方面的高級專家,曾就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自己的親媽伺候,不但不丟人,而且是最佳選擇。

1)自己女兒更了解更心疼照顧周到

因為是自己的親媽,對女兒的口味偏好更了解,做月子餐更順口,而且女兒的性格媽媽最了解,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遞過去,不需要多說,親媽立刻能明白女兒什麼意圖,新手媽媽也能從母親那裡學到帶娃技巧,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體會自己兒時母親是如何把自己辛苦養大的,「養兒方之父母心」,將來對母親會更加孝順。

2)和自己女兒好溝通不記仇

母親和女兒之間的溝通,比婆婆與媳婦之間的溝通,要輕鬆得多,婆婆與媳婦,一句話不和,就會產生矛盾和誤解,生活習慣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處事態度不同,隔閡太多,會給雙方都形成巨大壓力。而母親和女兒之間,即使有矛盾,也會「床頭打架床尾和」,不會產生「月子仇」。

老公伺候也不錯,前提是:靠譜

伺候月子,老公也是個不錯的人選,不過前提是,這個老公要靠譜點,就算是帶娃技術上不行,至少要有一顆當爹的「上進心」。

1)了解帶娃辛苦,儘快進入角色

幫新手媽媽一起帶娃,了解媽媽日夜顛倒的辛苦,能更快地進入當爸爸的角色,承擔起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2)學習帶娃技巧,幫妻子減輕負擔

媽媽生了寶寶,身體虛弱,但寶寶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如果爸爸能積極學習科學帶娃,成為媽媽的「神助攻」而不是「豬隊友」,那這媽媽簡直是最幸福的媽媽了。

3)幫妻子疏導情緒,加深夫妻感情

月子期間是產後抑鬱發病的最高峰,預防產後抑鬱,最有效最關鍵的方法,是有個靠譜的老公,讓妻子脆弱的時候有堅實的肩膀可以依靠,讓妻子的情緒保持良好的狀態,而且這個同甘共苦的時期,可以大幅度加深夫妻感情,給寶寶日後的茁壯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產後坐月子,親媽和婆婆各伺候半月,寶媽終於知道以後帶娃該靠誰
    女人產後坐月子,非常關鍵。不僅關乎身體恢復問題,也關乎以後帶娃問題。因為,坐月子是女人滿血復活,以及初步學習育兒知識、建立帶娃觀念的關鍵時期。 說起坐月子,親媽和婆婆,寶媽會選擇哪一個來伺候月子呢?
  • 抑鬱症從親媽伺候月子開始,早知如此何必請她,有沒同款「寶媽」
    對於伺候月子,如果是你選擇,你會選擇親媽還是婆婆?在聽到各位的回覆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叫做小樣的新手媽媽,她的遭遇可能會引起你的共鳴,當然,也有可能會提醒你,給你提供更多的視角,來看待親媽伺候月子這個問題。
  • 誰伺候月子最舒心?親媽和婆婆靠邊站,她才是孕媽們的「最愛」
    : 人生之雨痕 舉報   還記得前幾年趙本山和宋丹丹兩位老師的小品《白雲和黑土》,其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 尹建莉: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
    前段時間在尹建莉老師的公眾號裡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文章中主要表述的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主要在於管教孩子、控制孩子、預防犯罪,對孩子來說過於殘忍。此觀點一出,立馬就引起的軒然大波,而網友們的也都是一邊倒的支持李玫瑾教授,認為尹建莉言過其實、偷換概念,借著李玫瑾教授的話題蹭熱度。
  •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分析吳謝宇作案動機,令人信服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對於吳謝宇的作案動機,她的見解無疑更加值得重視。據李玫瑾教授最近向澎湃新聞表示,她認為吳謝宇的作案動機是渴望出國,為了籌錢而殺害母親。李玫瑾教授分析,吳謝宇屬於討好型人格,看問題非常現實,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做人沒有底線,沒有信仰。李玫瑾教授的分析是令人信服的。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出生在國外的看不起來小學過來讀書的,小學出國讀書的看不起來初中出國上學的,初中出國讀書的看不起出國讀高中的,出國讀高中的看不起來讀預科的的,來讀預科的看不起出國讀本科的,讀本科的看不起來讀研究生的,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總之,作為一個概念,「藐視鏈」與「食物鏈」非常相似。我們都知道食物鏈是由一系列與它們的進食習慣相關的生物體組成的,最小的生物體由較大的生物體進食,而較大的生物體反過來又為更大的生物體進食。「藐視鏈條」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它也是一個等級制度。區別在於,高的人看不起鄙視低的人,而不是吃它。
  • 孩子總是玻璃心,經不起老師和家長批評,李玫瑾教授給出了方法
    很多家長都很困惑,孩子一哭,就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講道理了。特別是現在還經常看到,孩子因為受到打擊而做到想不開的事情。家長就更加不敢批評孩子了。很多老師也說,現在的孩子太金貴了,我們不敢罵!很多人看到這裡,心都酸了,都在罵應採兒怎麼這麼兇!應採兒的回應,卻讓很多寶媽拍手稱讚。她說,遇到挫折,要想辦法解決,你才會知道,這個事情過了。而不是說,我受不了之類的。
  • 寶媽回娘家坐月子,卻遭親媽「趕出家門」,聽完3點原因悻悻而歸
    有些寶媽為了避免激發婆媳矛盾,就會選擇回娘家坐月子。但這樣的方式是可取的嗎?寶媽回娘家坐月子,卻遭冷言冷語「趕出家門」,這3點原因很現實寶媽麗麗和婆婆的關係一直都不太好,所以在她生完孩子之後決定回娘家坐月子。畢竟她和自己的親媽比較親近,發生什麼問題也能夠很好的溝通解決。
  • 「樂隊」今夏火了 音樂「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搖滾樂迷擔心飯圈文化入侵,音樂的「鄙視鏈」是真的存在嗎?  很多資深樂隊對一般意義上評委點評制的選秀性「綜藝」有天然的排斥,在節目中張亞東曾感慨「樂隊,你知道他們多難伺候嗎」,其實搖滾樂本身就是個性極強的文化圈層,「樂夏」節目火了,也不止一次觸及了「音樂鄙視鏈」的問題——就像看劇有「鄙視鏈」一樣,據說聽音樂也存在著所謂「鄙視鏈」:大致就是古典看不起爵士,爵士看不起電音,電音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上民謠,民謠嫌棄流行,流行又覺得說唱那算歌嗎……
  • 李玫瑾教授:打回去
    我想找家長其實和趙老師是一個效果,都是管不了那麼多,只有孩子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才是真正的解決。 這個事兒,讓我一直非常苦惱,直到在看《開講了》這檔節目的時候,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給了我答案。
  • 美潮鄙視日潮,小眾鄙視大牌,鄙視鏈底端是……
    「本格,你經常說這個不能穿,那個特別土,那我就問你,你被鄙視過沒?」看到這個問題,本格後背一涼,因為事實是,本格確實被鄙視過。前幾天本格就被玩美潮的老炮鄙視了一通,認為本格喜歡的東西太過呆板。如日中天的美潮鄙視我,也不是沒理由的。按照以前的玩法,在時尚圈穿高定的鄙視穿高級成衣的,穿高級成衣的鄙視穿輕奢的,穿輕奢的鄙視穿快消的,穿快消的鄙視穿淘寶爆款的。什麼人鄙視什麼人?無論怎麼變,時尚鄙視鏈底端的肯定是穿淘寶爆款的。為什麼?爆款意味著兩件事。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這段話雖然看似在講玩笑話卻引得臺下觀眾們的一片叫好聲,就連臺上的嘉賓都說好,但是仔細分析下去,就會這個鄙視鏈也是用所科學依據的那麼影視圈裡面有什麼鄙視鏈呢?秦昊因為《隱秘的角落》走紅後開直播,在開直播的過程中說自己不會為錢而拍爛片,但是旁邊他的老婆伊能靜卻說了一句,但你會為了錢上綜藝,這就是影視圈的鄙視鏈,影視圈的鄙視鏈和音樂圈的鄙視鏈非常相似,演話劇的演員始終都看不起電影的演員,演電影的演員又瞧不上演電視劇的演員,演電視劇的人又看不起演網劇的人,總而言之,這群人卻又都看不起在綜藝節目裡面裝瘋賣傻,靠博取觀眾的眼緣掙錢的人,所以凡是參加綜藝節目的人都能夠剖析除影視鄙視鏈
  • 一不小心,我就站在了留學鄙視鏈的最底層?
    其實,「鄙視鏈」這個東西,在留學生眼裡已經是「家常便飯」,從留學國家到所學專業,從生活習慣到興趣愛好,鄙視鏈從來沒有斷過。路人:這麼有錢?在國內混不下去了?如上,鄙視鏈文化的第一條,就得從留學國家開始!
  • 孫金龍|尹建莉真的「怒批」李玫瑾了嗎?
    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日前發表了一篇《李玫瑾教授講育兒很火,但我不建議你再聽了》的文章,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的網友以「尹建莉發文怒批李玫瑾,育兒大咖針鋒相對,家長到底該聽誰的?」為題發文討論;有的以「誰勝誰負?
  • 90後寶媽:「別讓親媽照顧自己坐月子」,雖傷媽媽心,但卻是實話
    我們在生活中,常見到初為人母的媽媽,坐月子都是有婆婆幫忙,可是很多婆媳矛盾發生的家庭,本就矛盾多,讓婆婆幫忙照顧月子,倘若有啥不順心的事,更會引起彼此的不滿,所以很多剛生完寶寶的女人都會選擇讓親媽照顧自己坐月子。那讓親媽照顧自己,這種方法真的可以嗎?我想應該同樣會產生矛盾吧。
  •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生活中的嘈雜 ,讓很多事情發生後,失去了最原始的模樣。更多的開始追逐物質層面,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小到首飾包包,大到名車別墅。當然這背後的鄙視鏈也隱形的如影隨行著。就連我們的聚餐上選用的酒,都隱約潛藏著讓人虛榮的優越感。這條鄙視鏈,持續無限的循環著。喝高端白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洋酒的酒友,而喝洋酒的酒友看不去選擇喝葡萄酒的酒友,喝葡萄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啤酒的酒友。這個鄙視鏈到如今,並沒有太多改變,還在無限循環的反覆著。
  • 00後娛樂鄙視鏈
    從昭明得出的00猴娛樂鄙視鏈。昭明12歲加入「邀月之地」,僅用半個學期的時間,就做上了二把手。
  • 《三十而已》:愛情裡面也有「鄙視鏈」
    除了三個女主角的感情和事業線之外,《三十而已》展示了一個現實而殘酷的一場大型「鄙視鏈」現場。拿香奈兒包包的顧佳被太太圈聯手抵制,你以為鄙視鏈僅僅在存在社交中?NO,在愛情中,你的男朋友也會鄙視你。不婚主義,是真的不結婚嗎?不,是不和你結婚。因為在愛情中,也有鄙視鏈。
  • 大連樓市鄙視鏈
    「喝藍山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看不起喝喜茶的,喝喜茶看不起喝COCO的......」鄙視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樓市亦是如此。 板塊鄙視鏈 「人們的認知總要比城市和歷史變遷慢半拍,而這種落差往往造就了無數的口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