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銷背後風險暗湧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齊「熄火」

2020-12-26 紅網

網際網路存款的下架風波仍在持續。繼支付寶悄然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之後,周末兩天,騰訊理財通、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平安陸金所等頭部互金平臺也相繼跟進。

正值年底「攬存大戰」,存款監管趨嚴,銀行高息攬儲的招式買少見少。除了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值得關注的是,近日六大行齊發公告,宣布明年起定期存款停止靠檔計息的方式,而實際上,這也是監管針對整個銀行業的要求。機構分析師指出,高息存款產品監管趨嚴,受衝擊最大的是中小銀行,其負債端將面臨挑戰。

頭部平臺均已下架 已購產品用戶不受影響

12月18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登錄支付寶發現,支付寶理財頁面已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

對此,螞蟻集團方面回應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螞蟻作為行業巨頭,其下架舉措在整個互金行業引起了「地震」,周末兩天,騰訊理財通、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平安陸金所等頭部互金平臺也相繼跟進,下架了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有互金平臺相關人士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目前監管尚未就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出臺相關規定,也未有對平臺進行窗口指導,下架行為多是平臺或銀行自身的選擇。

總部在華南的某銀行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暫未收到相關監管文件或口頭通知,不過,近期監管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問題和風險發聲後,我們就進行了內部研討,認定了整改大方向,接下來我們也會及時調整相關業務。」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金融監管也已經開啟了「數位化轉型」路線,預計後續《商業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管理暫行辦法》等類似文件將會發布。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頭部互金平臺均表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仍可在平臺上看到。

熱銷背後風險暗湧 監管已多次發聲

網際網路存款實際上是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進行銷售的存款產品。近兩年,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滑,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保本高息」的特徵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在京東、度小滿、支付寶等主流三方平臺上合作的銀行家數持續增多。據了解,目前頭部網際網路平臺在售存款產品的銀行約有50家。特別是對於部分中小銀行而言,此類產品已經成為吸收存款、減輕攬儲壓力的重要手段。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期兩度針對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發聲。

就在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銀行存款產品的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而更早前,11月13日,孫天琦公開發布了《線上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文章指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帶來的問題主要包括:通過分段付息等方式變相抬高存款利率,擾亂存款利率市場機制;地方法人銀行偏離業務發展定位,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將存款業務拓展至全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高風險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飲鴆止渴,流動性隱患突出。

「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的銀行主要為地方中小銀行甚至村鎮銀行,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優勢,有銀行平臺存款規模佔其各項存款比重達83%,且其中異地存款佔絕大部分。這種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得以從全國吸收存款,從負債業務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

此外,孫天琦還指出,大部分網際網路平臺將各家銀行的存款產品以利率高低進行集中展示,利率高的排名靠前,進而導致流量的差異,加劇了銀行間競價吸收存款的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利率機制,也容易誤導消費者簡單將利率當成購買產品的唯一導向。對於此類比價行為,必須深入研究,性質不明時應先予以禁止。

中小銀行負債端承壓

而對於此次互金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有互金平臺相關人士透露,實際上,對於平臺眾多業務來說,存款這一塊業務的利潤貢獻不算大,因此影響有限。最大的影響莫過於攬存壓力大的銀行。

蘇筱芮同樣認為,網際網路存款管理趨嚴,受到衝擊最大的群體是中小銀行,「因為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不及大行,對存款的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是民營銀行因為缺乏網點,更加依賴線上吸儲,中小銀行的負債端將面臨挑戰。」

前述銀行相關人士也認為,目前正是銀行攬存衝刺「開門紅」的關鍵時期,頭部互金平臺集體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依賴線上渠道的中小銀行將帶來較大衝擊。

值得關注的還有,就在12月14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同步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產品,對於提前支取的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據了解,「靠檔計息」的方式已被監管定性為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雖是六大行發布公告,但實際上涉及整個銀行業。去年年底,在監管的窗口指導下,今年年初開始,各家銀行新發行的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已經停止了靠檔計息的方式,同時逐步壓縮該類業務存量,2020年底以後,該類產品餘額為零。同樣,叫停這類產品,對網點多、客戶多的大型銀行,影響有限;對中小銀行的攬儲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蘇筱芮也表示,隨著智能存款、「靠檔計息類」等創新存款產品被逐步規範,過往中小銀行通過「高息」來吸引客戶的途徑被阻斷,中小銀行亟需通過其他方式來應對大行競爭與緩解攬儲壓力。

樓繼偉:防止數據金融平臺「大而不能倒」風險

「數據金融平臺在我國發展很快,有相當的積極作用,依據收集的數據,分析借款方的風險特徵,提供給貸款銀行,幫助其獲客和做出風險評估,這有利於補充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服務能力,但也有可能造成系統性風險。」對於金融科技平臺的快速發展,在12月20日舉行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發出重磅預警。樓繼偉指出,如果單一數據金融平臺佔有的市場份額過大,扒出來的數據的真實性,以及風險評估模型出現的偏差,會導致大量的信貸壞帳。

無獨有偶,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近日也表示,行業巨頭對商業和數據價值高、公共屬性強的數據形成一定的壟斷,加劇了金融領域不公平。

那麼,如何防範數據金融平臺一家獨大,以及產生的「大而不能倒」風險?樓繼偉建議,可以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比如不得超過與10家或15家銀行合作,並且在同樣的監管條件下,允許多家平臺開展類似業務,以形成競爭。

「平臺如果服務上百家銀行,雖然效率最高,但是風險最大,就不得不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樓繼偉說。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林曉麗

編輯:吳芳

相關焦點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主動拆彈」存款產品 背後原因真是重拳出擊網際網路...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部門尚未正式禁止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銷售,上述網際網路平臺下架相關產品均為主動行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正在迎來一場行業變局。為什麼不能存款?背後什麼信號?平臺主動下架相關產品,流露出滿滿的「求生欲」,但這也預示著新一輪嚴監管的到來,儘管還有部分平臺仍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售,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更大規模的下架只是時間問題。
  • 網際網路存款大變局!滴滴金融、360你財富仍在售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已下架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產品下架後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   不過界面新聞發現,度小滿金融仍在給予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優惠補貼。
  • 支付寶下架銀行存款產品,背後透露了央行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
    50萬元以下存款是風險的,因為從現在的新規來看,銀行也是可以申請破產,所以央行要求對所有結構化存款進行梳理。所以我們才看到了大部分網際網路平臺都已經下架了和中小銀行合作的存款產品。支付寶首當其衝?那麼新的問題來了,那為何此前在支付寶上面可以購買銀行的存款產品,支付寶又為何願意幫助銀行賣這些存款產品呢?大家往下看!為什麼支付寶要幫銀行賣存款產品?
  • 監管發聲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進行時
    他也提示,平臺在營銷中有意突出存款保險保障的宣傳,並在顯著位置向客戶強調相關產品在50萬元限額內受到存款保險全額保障。最後,地方高風險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的現象,也已被監管方關注到。而此類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的行為,孫天琦認為,屬於飲鴆止渴,且流動性隱患突出。「這些高風險銀行用貌似穩定的不穩定資金來源維持其高風險資產運營,進一步加劇自身風險。
  • 俠客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為啥?
    來源:俠客島原標題:【解局】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為啥?  文/雲中歌  最近,各大網際網路金融類App密集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引發外界不少關注。不少用戶關心的是,自己放在餘額寶類產品中的錢會不會受影響?這是否意味著監管層要繼續加大整頓網際網路金融亂象的力度?要搞清楚這些問題,還得從什麼是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說起。一所謂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指的是銀行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推出的存款產品,跟餘額寶、基金之類的沒關係。這些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平臺則提供產品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
  • 「財經翻譯官」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紛紛下架,高收益背後竟是「無證駕駛...
    產品只對已購買的產品老用戶可見,持有用戶不受影響。可「存款+網際網路」還是儲蓄存款嗎?先來說說什麼是網際網路存款。它其實並非平臺自己的存款產品,以前我們把錢存在銀行,如今銀行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存款產品,產品和服務還是由銀行提供,平臺作為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實際上走的是代銷模式。
  • 網際網路存款下架背後:銀行不斷調高收益率暗藏風險,零售轉型遭遇新...
    在他看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某種程度也緩和了銀行內部的諸多分歧。具體而言,一是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競爭激烈導致產品利率水漲船高,今年以來信貸部門多次抱怨負債端融資成本偏高導致他們不得不追逐高收益高風險資產,令整個資產端風險壓力驟增;二是零售部門也多次反饋部分大型網際網路平臺要求客戶只能在他們服務界面開展產品查詢與買賣交易操作,導致銀行傳統渠道(網銀或手機銀行)被大幅弱化,影響銀行零售業務轉型發展進程。
  • 網際網路存款為啥集體下線?利率雖高但違法,還暗藏諸多風險!
    《商學院》雜誌記者向上述平臺一一核實發現,這些網際網路金融巨頭確實已經「集體下架」,並表示會嚴格落實監管規定。那麼,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怎樣的產品?為何會迎來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集體退群」?其背後的金融監管又會走向何方?
  • 螞蟻、京東、微信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全部下架!
    12月20日,繼支付寶存款產品下架後,京東金融、攜程金融、陸金所、理財通、滴滴金融等存款產品陸續下架,其它網際網路平臺也有此趨勢。劉全認為,幾乎一夜之間所有網際網路巨頭存款產品都消失殆盡,可見網際網路金融嚴管時代已經開始。網際網路巨頭憑藉其平臺和流量優勢,普遍開展金融業務,對金融市場交易秩序和金融系統安全已構成了嚴重影響。
  • 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產品
    此前螞蟻集團與度小滿均表示,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後,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會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及監管要求,擁抱監管,堅持合規經營。多名金融業人士認為,支付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主動下架,有可能與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風險應對新課題有關。
  • 高息存款不再?央行發聲後,螞蟻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四川在線記者 田姣 高杲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兩次公開場合談到網際網路存款風險後,螞蟻集團最近悄然下架了支付寶APP上的銀行存款產品。張曉玫統計顯示,當下京東金融APP中在售的銀行存款產品36隻,比11月末顯示的91隻產品數量下降一半左右,發售網際網路存款的銀行數量也從11月末的26家下降至當下的14家;度小滿金融的銀行存款產品數量也出現了下降,目前其APP上網際網路存款的數量為21隻,而11月末其發售網際網路存款數量為38隻。
  • 螞蟻們再次攤上大事,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線!
    上周五螞蟻宣布在支付寶下架了所有的銀行存款產品。一石激起三層浪,很快,百度度小滿、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攜程金融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陸續跟進,逐漸下撤網際網路存款的相關產品。現在,為了方便銀行攬儲,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等,與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合作,線上銷售存款產品,就實現了向更大範圍客戶拉存款的目的。產品和服務由銀行來提供,而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客戶流量,並辦理便捷的購買手續。可以說,網際網路存款是一個三方共贏的創新業務模式。
  • 10平臺連夜行動,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巨頭存款產品全部下架!
    銀行官微仍有網際網路存款身影但據每日經濟新聞,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雖然下架了各大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但是在多家銀行的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渠道上仍能看到網際網路存款的身影。實際上,隨著網際網路存款的興起,地方法人銀行突破了地域限制,存款業務已拓展至全國。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傳遞什麼信號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到底傳遞了什麼信號? 10家網際網路平臺 下架存款產品 12月18日,支付寶宣布,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下線理財頁面上的相關產品。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3天內基本全軍覆沒,發生了什麼?
    相比傳統銀行的存款產品,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的小銀行存款產品收益更高、期限更靈活,加上存款保險制度50萬以內的保障,深受大家追捧。  然而,央行兩度發聲,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備受關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銀行存款產品或迎來嚴監管。
  • 螞蟻、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夜...
    支付寶APP的「銀行存款」功能「頻道升級中,敬請期待」,同時該頻道下多家銀行的存款產品也不再銷售。  螞蟻集團方面官方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 線上存款被叫停背後!網友:你看到風險了嗎?
    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來說,最近一周最關注的事件,恐怕就是支付寶、京東金融、百度度小滿等網際網路平臺,紛紛叫停「代銷」的銀行存款。此前在貨基萬份收益跌破1元之後,不少人轉戰「保本又高息」的線上存款,以維持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
  • 支付寶緊急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投資者理財何去何從?
    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了存款產品,這類存款產品為中小銀行吸收了大量的存款,也大大緩解了資金流動性的壓力。而且,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具有投資門檻低、收益高的優勢,吸引了不少穩健型投資者的目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成為繼銀行理財不保本之後的理財首選。
  • 監管發聲指「無照駕駛」,支付寶下架全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僅對已購買用戶產品可見12月18日,據北京商報報導,除了已持有銀行存款產品的用戶外,目前,支付寶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3監管發聲指網際網路存款「無照駕駛」1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公開發布了一篇文章,《線上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指出了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種種問題和風險,釋放了監管信號。
  • 被批無照網際網路存款「急剎車」 三天內八家大平臺下架相關產品
    此後,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攜程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相繼下架平臺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截至12月20日晚,三天之內八家大平臺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時間颳起網際網路存款下架風潮。近日,監管部門多次對網際網路存款存在的問題發聲,此番網際網路存款下架行動背後,或將迎來新一輪更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