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首席幕僚張群,活躍政壇之久、壽齡之高,實為世所罕見

2020-12-25 騰訊網

蔣介石的幕僚政治是民國社會獨裁政治的一個側影。張群作為蔣介石的幕僚長達60餘年,這在蔣介石的百餘幕僚中可謂絕無僅有。有人諷張群為「蔣介石的侍女」,張群自我評價則為「主人的廚子」。

張群擔任西南行政長官之後,很快到四川上任。他把「團結、自衛、自給」作為自己施政的三大要旨,想竭力穩定西南形勢。這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正調集雄師百萬,準備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敗局已定。由於國民黨蔣介石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致使和談破裂,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黨全體和談代表滯留北平,多數參加了新中國的籌備工作。

1949年4月17日,李宗仁見自己無力控制局勢,於是致電蔣介石,請求他重新擔任總統。蔣介石回電要與代總統李宗仁及新上任的行政院院長何應欽在杭州召開緊急會議,張群也從西南飛赴杭州參加了這次國民政府最高決策會議,以應付最後的危局。這時候,在強大的人民解放軍的壓力之下,國民黨的這些首要人物最後決定採取強硬態度,頑抗到底。會議還決定李宗仁繼續擔任國民政府代總統,蔣介石擔任國民黨的委員長,並且宣布與共產黨和談已徹底崩潰,政府遷往廣州,繼續與共產黨對抗。對於蔣介石的決策,張群自然沒有什麼意見,在接受了蔣介石的再三囑託之後,他匆忙返回西南,布置西南防務去了。

張群回到重慶後,不斷地宣傳團結,呼籲各方勢力團結一致,共同應付危局。可是川、康、雲、貴四省首領各有打算,使得張群焦急萬分。8月24日,蔣介石從廣州趕到重慶,與張群商談確保大西南的方案,他們認為陝西的關中、寶雞一帶已經失守,隴海路也已經被中共所控制,並且中共正在進攻秦嶺一帶,因此他們判斷中共主力應該會從川陝公路進攻四川,而不會走地形險要的兩湖西部和四川東部。於是,蔣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領3個兵團重點防守川北,羅文廣帶領第15兵團增防陝南一帶,並調楊森防川北。8月29日,蔣介石主持了西南軍政會議,召來了胡宗南、宋希濂以及各兵團司令,還有各省主席、各邊區軍政負責人,聽取西南防務現狀及對策「匯報」,張群指定自己的代參謀長劉宗寬作「情況判斷」匯報,但他自己不知道,其實劉宗寬早已投奔了革命,心向共產黨了。

劉宗寬迎合蔣介石的判斷,斷言解放軍必學三國時的鄧艾,由陝入川,必須加強對胡宗南部的支持。報告得到胡宗南的大力呼應,也更加堅定了蔣介石的判斷。最後他著重強調了保存西南對於國民黨的意義,西南地區地形險要,人力物力充足,足可以成為復興的基地,將成為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一個堅固據點。然後他要求以隴南、陝南作為決戰地帶,重點防禦川北,並要求各部聽從張群的指揮,爭取勝利。

當時,劉伯承、鄧小平、賀龍具體負責解放西南的戰事,劉宗寬向他們報告了國民黨重點防禦川北的布置,建議我軍從川東進攻,並把蔣介石搞的川東防禦部署的具體情況以及存在的漏洞詳細報告過去。其實,毛澤東早已作出了大迂迴、攔腰截斷大西南的戰略部署,劉、鄧、賀得悉蔣介石方面的情報之後,決定將計就計,佯裝進攻川北一帶,而實際上主力迅速南下,準備從川東的兩湖一帶發動攻勢。最終,解放軍突然從湘西西進,直出貴州,佔領了川東、川南,攔腰截斷了國民黨的大西南防線。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川湘鄂綏署主任宋希濂、川鄂邊綏署主任孫震、貴州綏署主任谷正綱等人連連向重慶告急,張群聽了各方的報告,大驚失色,按照他們原先的判斷,解放軍主力將從川北方向進攻,可現在解放軍卻在東部發起了攻勢,並且勢頭強勁。

張群難以決斷,無法確定是主攻還是佯攻,而此時,正值解放軍進攻金門失利,蔣介石父子飛往臺灣,去宣傳他們所謂的「金門大捷」了,所以重慶方面的事情張群也不好妄自作主。沉默一會兒後,張群讓長官公署參謀長聯繫胡宗南的消息,胡宗南告知張群目前川北方向未見解放軍發動攻擊的跡象,秦嶺、大巴山防線安若泰山。得到這個消息後,張群進一步分析:假如東線是佯攻,那麼,解放軍也將很快在北線發起主攻,假如北線過一段時間仍然沒有動靜,那就說明解放軍的主攻方向就在東線。因此,張群非常關心北線的情況。

十幾個小時以後,川北方向仍然沒有動靜,張群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的部署出了問題,解放軍的確在東線發起了主攻。於是當即讓劉宗寬發出三封電報,一封是發往臺北,告知蔣介石「西南防線」的東部情況,請他火速返回重慶坐鎮指揮。第二封是發給東線三位綏署主任和4個兵團司令官的,要求他們死守,為「黨國」復興保住基地命脈。第三封發給第15兵團司令官羅廣文,令該兵團由川北東運綦江,準備增援宋希濂集團。他哪裡知道,他的參謀長早已不是他的人了,他這三封機密電報,很快也到了中共手中。結果川東部署迅速瓦解,前去支援的羅廣文部在白馬山一帶遭到解放軍伏擊,被殲大半,餘部潰散。11月26日,劉、鄧大軍向重慶挺進,11月27目,國民黨見重慶已沒有守住的可能,蔣介石便授權國民黨特務,對白公館、渣滓洞及新世界監獄的「政治犯」實施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駭人聽聞的大慘案。11月29日和30日,人民解放軍先後佔領了長江南岸各渡口。11月30日凌晨,蔣介石沮喪地匆忙乘機逃離重慶,張群飛往成都,企圖作最後的抵抗。臨行前,他還不知道劉宗寬的底細,將率領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官兵往成都撤退的重任交給了他。而劉宗寬命令總務處長率隊先行,自己則躲了起來,投向了人民解放軍。11月30日下午,人民解放軍進入市區,重慶宣告解放。

他們認為,雲南一帶地處邊疆,靠近越南、緬甸等國,據守有著諸多有利條件,於是打算退往雲南。但是,雲南地方實力派向來對蔣介石有防範之心,與國民黨中央貌合神離,明爭暗鬥,因此,蔣介石試圖利用張群和雲南省主席盧漢的私人關係,到雲南說服盧漢騰出昆明,讓國民黨中央軍事指揮機關和西南長官公署遷到昆明。張群領命後,於12月7日飛赴雲南。

當時雲南革命活動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盧漢與當地的中共武裝力量已經有所接觸,已有了準備起義的打算。此時,蔣介石命他「進剿」中共在雲南的「邊縱」武裝力量,盧漢為了應付,表面上調動部隊前去「進剿」,而實際上派第93軍軍長、自己的內弟龍澤匯暗地裡到石林五棵樹村與「邊縱」副司令朱家璧會晤,並通報了「進剿」情況,還帶去了槍枝彈藥支援「邊縱」,商議準備近期採取行動。所以,張群到昆明與盧漢商談搬遷事宜的時候,盧漢以種種理由和藉口拒絕搬遷,並提出需要大筆搬遷費用和大批武器後才能搬遷,回絕了蔣介石的要求,張群只好在12月9日回成都,向蔣介石匯報盧漢的情況。蔣介石立即面授機宜,讓張群返回昆明控制局勢,安撫盧漢。

隨著國民黨戰事的一敗塗地,雖然張群與盧漢尚未談妥搬遷事宜,國民黨許多中央機關已經潰逃到了雲南,有的已經擠進昆明,整個昆明人滿為患。國民黨陸軍總部參謀長湯堯帶了1萬多人馬到了曲靖,也想進入昆明。而蔣介石也已經察覺到盧漢近期會有行動,在派張群前去安撫的同時,又準備派第8軍軍長李彌調1個師的兵力進駐昆明,監視盧漢,甚至在考慮毛人鳳提出的除掉盧漢的建議。因此,局勢非常緊迫,盧漢決意起義。

12月9日晚上,張群返回昆明後,盧漢便以張長官回到昆明召開會議的名義,向駐昆明國民黨中央各機關、各軍各單位發出開會通知,特別列出在昆明的沈醉、李彌等7個重要實權人物的名單,令其到盧公館開會。7人遵令按時到會,盧漢便將他們全部扣押,同時軟禁了張群。按照12月9日事前的約定,盧漢與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分別在雲南昆明、西康雅安、四川彭縣同時宣布起義。

扣留這些國民黨高官以後,盧漢派人做他們的工作,要他們一起參與起義,沈醉審時度勢,表現積極,當即籤字表示願意起義,第8軍軍長李彌最頑固,但是最後也無奈地籤了字。張群被軟禁以後,知道處境危險,就想利用自己與盧漢的個人關係,謀一條生路,於是寫信給盧漢,回憶舊日交情,表示以後不再過問政治,希望能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到香港做一個寓公。12月10日下午,盧漢派雲南省代主席楊文清前來勸說張群一起起義,張群向楊文清表示了個人的難處,他說:「我也同情你們的難處,你們起義我也可以理解,國民黨的敗局確實無法挽回了,對於蔣先生的所作所為,我也有不滿的地方,可我早年就參加了國民黨,和蔣先生的私人關係你們也是知道的,我有自己的難處,不能和你們起義,這個請你們理解。請你轉告盧漢,就算是你們將我交給共產黨,我想我與中共高層也有一些交往,他們也不會把我怎麼樣。希望他念在舊交,把我放了,我以後就到海外,做個寓公,不再過問政治了。」盧漢聽了楊文清的回報後,決定放了張群,並給他一封簡訊說:「此次明公來滇,任務至重,大勢已去,以是公情私誼,惟有送公赴港,無以報德。」正巧法國寰球公司有架飛機離開昆明,盧漢就安排張群上了飛機,飛赴香港,這次是張群倉皇離開大陸,再也沒有回來。他當時的心情,我們已經無法推測了,也許既有被釋放的慶幸,也有一敗塗地的苦楚。飛機中途遇雨,當晚在越南海防降落,第二天到達香港。張群當然沒有留下來當寓公,而是乘船前往臺灣,回到蔣介石那裡去了。1950年,周恩來總理對盧漢釋放張群一事有自己的看法,他說,盧漢未與我們商量,便把張群放了。如果不放的話,我們可以當作籌碼與張學良交換。

張群,1889年生,成都華陽人氏、官僚地主家庭出身,長期以來,是為蔣介石倚重的首席幕僚。時人將他多與戰國時秦昭襄王的華陽相國而比擬,因籍貫地位有些巧合,故張群人稱"華陽相國"。

1906年,18歲的張群伏劍行遊,出川考入清政府陸軍部開辦的通國陸軍速成學堂,與蔣介石同為校友,這時他們彼此還不相識。次年,張群赴日本公費留學,進了振武學校。在輪船上,他和蔣介石相遇,一見如故,引為知己。不久,在有國民黨"隱身仙人"之稱的黃郛的介紹下,倆人共同加入同盟會,得以謁見孫中山。

辛亥革命之初,張群和蔣介石相偕回到中國,參加陳其美的上海舉事。陳其美是國民黨CC系頭子陳立夫、陳果夫兄弟二人的叔父,孫中山早期倚重的同盟會元老。1911年10月30日,陳其美帶著蔣介石、張群等,在江浙財閥和革命志士的支持下,發動了上海起義成功。陳其美被推舉為光復後的首任滬軍都督,黃郛擔任滬軍第2師師長,蔣介石為第5團團長,張群則任軍務處軍械科長。上海光復後,由於朝夕相處,又有留日同學的情誼,經蔣介石提議,仿古時"桃園結義"的辦法,在上海打鐵濱45號,與張群、黃郛三人撮土焚香,義結金蘭。黃韓居長,張群最幼,於是成為了黃蔣二人的盟弟,由此鋪就了人生的宦遊之路。

北洋政府時期,張群依照另一盟兄黃鄲之舉薦,先後出任過總統府總務處長,交通部航政司長,河南省警察廳長等職,直到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他才掛官封印,悄然回到上海。

鬥轉星移。1925年,蔣介石在廣州國民政府巧取權位後,張群立即投奔,被委為北伐大營總參議,一舉成為蔣介石的股肱心腹。隨後,他積極稟承蔣介石意旨,不走分毫,先後隨蔣赴日向宋氏家族求婚,隻身出關爭取張學良易幟,從外交上與日本人竭力周旋,先後出任過上海市特別市長,國民黨中央執委、常委。抗戰時,張群先後擔任外交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委員長重慶行轅主任,行政院長等職務,權傾朝野。

1949年輾轉去臺後,擔任總統府"秘書長"長達18年,以及其他名目繁多的兼職。1990年,張群以102歲高齡病逝於臺北。政壇活躍之久,壽緣之高,實為世所罕見。

從客觀上講,作為蔣介石終身幕僚的張群,對於蔣介石這位國民黨首腦統治中國22年以及臺灣25年的成功和失敗,無疑都是起了舉足輕重的謀議和襄助作用的。

相關焦點

  • 從報界天才到首席幕僚,曾將女兒扔出窗外,後在59歲選擇棄世
    曾經,在中國社會中有這樣一位奇才,他先是在報界之內闖出了一番名聲,後來他也被任命為了國民黨的首席幕僚。而在一次意外之下,這位奇才也曾經將自己的女兒扔出窗外。最終,在他五十九歲那年,他也選擇了主動棄世,結束自己的生命。通過這幾件事的描繪,就可以看出,這位才子的一生是非常動蕩的。那麼,這位曾經的報界天才究竟是誰?在他的人生中,又經歷過怎樣的變動呢?
  • 【嘉德春拍】舊情如金石 從心在古稀——張群自用印專題
    其後曾參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法運動等。蔣介石得勢之後,張群也飛黃騰達,先後擔任過軍政部兵工署長,上海市長,湖北省主席,外交部長,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和四川省主席等要職。抗戰勝利後,他與張治中、王世傑作為國民黨代表參加重慶談判,充當蔣介石的代理人。1947年4月,張群出任行政院院長。
  • 核心幕僚:目前還沒有重返政壇等規劃
    來源:環球網據臺灣《聯合報》28日報導,最近島內傳出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要全臺謝票,來蓄積再復出的能量,對此,高雄市政府前新聞局長鄭照新說,韓國瑜6月卸任後,目前居住在雲林,近期和妻子李佳芬等家人外出旅遊,正沉澱心情,全心全意陪伴家人,很珍惜現況,目前還沒有謝票、重返政壇等規劃
  • 郭臺銘被拱參選國民黨主席 幕僚:沒有任何考慮
    郭臺銘被拱參選國民黨主席幕僚回應:沒有任何的考慮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餘潞】國民黨內一些人提議效仿民進黨2008年敗選模式,由已不是國民黨黨員的鴻海創辦人郭臺銘擔任黨主席
  • 國民黨主席之爭提前開打!「無意2024」成江啟臣連任優勢?
    國民黨7月改選黨主席,但主席大位之爭已提前開打。朱立倫從去年主席選舉結束後就勤走基層,參選決心不言而喻;韓國瑜沉寂半年,人氣仍高,年後慈善之旅更被解讀為復出政壇。現任黨主席江啟臣雖未表態,但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是「戰而不宣」,想的不只是黨主席,更是2022。
  • 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這些要員的結局還不錯,有人想要回來看看
    他們有些人曾經是蔣介石的對手,有些人是蔣介石的幕僚和親信,但是當到了臺灣之後就需要看你對臺灣有沒有用了,有用又沒威脅,那麼你就會得到善終……何應欽在整個蔣介石的執政時期,何應欽應該算是最有權利的一個,正可謂位極人臣來形容他最貼切。但是即使是這樣的一個位極人臣的人,在臺灣過得也是戰戰兢兢的,需要討好蔣介石,表明自己無爭權之意,才得以善終。
  • 《趙烈文日記》:曾國藩核心幕僚記錄的晚清政壇秘辛
    《趙烈文日記》:曾國藩核心幕僚記錄的晚清政壇秘辛 2020-12-21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幕僚稱:郭臺銘無意選國民黨主席,規劃赴美國見川普
    國民黨傳出勸進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選黨主席的聲音,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今天對此表示是空穴來風。郭臺銘(資料圖)外界關注誰將擔任國民黨主席,有黨內人士近日提議,應效仿民進黨2008年敗選模式,由外部的郭臺銘擔任黨主席,用企業經營方式重振國民黨,彼此互相成就。
  • 郭臺銘被拱參選國民黨主席 幕僚回應:沒有任何的考慮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國民黨內一些人提議效仿民進黨2008年敗選模式,由已不是國民黨黨員的鴻海創辦人郭臺銘擔任黨主席,引發島內熱議。誰將擔任國民黨主席,帶領國民黨再起?據臺灣「中央社」18日報導,有黨內人士已開始串聯,提議由郭臺銘參選黨主席,用企業的角度經營國民黨。
  • 郭臺銘幕僚回應"郭參選國民黨黨主席":真的沒考慮
    中國國民黨敗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吳敦義已於1月15日正式辭去黨主席職務,對於黨內出現的提議郭臺銘參選的呼聲,郭臺銘幕僚、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表示,「真的沒有任何考慮」。據臺媒「中時電子報」1月19日消息,劉宥彤表示,如果談情感,(對國民黨)感情不是說斷就斷,但對於參選黨主席,「坦白說真的沒有任何考慮」。
  • 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存撤始末
    重慶時周恩來與張群(右)。西南解放前夕,雲南、貴州、四川、西康(西康省,今分屬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及其周邊地區,集結了國民黨幾十萬軍隊。蔣介石企圖以西南為依託,抵抗解放軍的進攻,以便爭取時間,伺機反攻。
  • 臺「行政院」幕僚被爆上班時間製作攻擊國民黨圖片,國民黨主席痛批:上梁不正下梁歪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東森新聞雲」等臺媒11月5日報導,臺「行政院」發言人室幕僚被媒體發現在上班時間製作攻擊國民黨的宣傳圖片,隨後相關圖片在親綠網紅
  • 宋楚瑜: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國民黨 我是被國民黨開除
    他42載政壇生涯,曾與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有著波瀾起伏的關係。曾14年近身追隨蔣經國。與李登輝從情同父子到分道揚鑣。16年裡,曾四次參加臺灣大選。他離領導人大位僅一步之遙。《魯豫有約》講述宋楚瑜時不我與的政壇老將。
  • 三度出席APEC 君子之風溫暖島內政壇
    當地時間2010年11月13日上午9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橫濱下榻飯店內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11月13日,在出席日本橫濱第18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實現了三年來在APEC場合的第三次握手。   從2008年開始,連戰已連續三年作為「中華臺北經濟領導人代表」出席APEC會議。「胡連會」為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注入汩汩暖意,也為兩岸在APEC框架下的合作開創寬廣空間。
  • 掌摑綠營政客,助韓國瑜上位,選美出身的她成國民黨人氣王
    臺灣政壇有兩個許淑華,一個是國民黨籍南投區域「立委」,一個是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兩人雖說都是美女,但如今不論從氣場還是聲望上來看,前者都甩後者幾條街。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主人公,就是這個南投許淑華。今年1月,身材姣好、擁有一雙120公分長腿的許淑華推出一套個人月曆,引發廣大粉絲的熱情迴響。很多人驚訝,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裡居然有這樣的人才。
  • 蘇貞昌幕僚被爆製作「網軍圖卡」,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提告
    綜合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6日報導,臺「行政院」幕僚在「立法院」議場製作網絡梗圖攻擊「在野黨」一事曝光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日(6日)抨擊,民進黨當局黑箱作業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行政院長」蘇貞昌不道歉就算了,還視「法律」為無物,用納稅人的錢做圖攻擊民意代表,因此今天除繼續抵制總質詢,也到臺北地檢署提告蘇貞昌等人。
  • 國民黨議員跳樓身亡震驚臺灣政壇!
    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李新28日清晨在住處跳樓,震驚了島內政壇。
  • 迴避江啟臣朱立倫之爭,傳國民黨副秘書長要辭職
    外傳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要辭職,主因是要迴避接下來要發生的黨主席之爭,而與她搭檔「李柯太太」的另一名國民黨副秘書長柯志恩也要淡出。對於這樣的說法,李彥秀透過幕僚表示,只是要去美國看女兒,因防疫需要,請了兩三個月的長假。 外傳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要拼連任黨主席,而又有前黨主席朱立倫等強棒可能會出馬競爭,李彥秀對於不管挺誰似乎都會尷尬,因此才會淡出黨中央。
  • 郭臺銘幕僚回應「郭臺銘參選國民黨黨主席」:真的沒任何考慮
    中國國民黨敗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吳敦義已於1月15日正式辭去黨主席職務,對於黨內出現的提議郭臺銘參選的呼聲,郭臺銘幕僚、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表示,「真的沒有任何考慮」。
  • 張群:微微一笑很「傾城」
    她叫張群,是貴州省太平監獄後勤管理科的一員,一個帶著陽光與力量的女性,在監獄同事的眼裡,張群人漂亮,脾氣好,嘴角時常上揚著美麗的弧度。其實,笑容的背後是她的堅持和責任。  1995年至2008年,張群任教於太平監獄子校,她把那份對青春與警徽的堅持和執著化作愛播撒在整個校園,教室、講臺、粉筆、教科書見證了她最美的青春年華。2008年,由於工作調整,張群被調至太平監獄一監區,先後從事罪犯考核、門崗值勤、後勤保障等工作。新的工作環境,加上所學專業與工作需求相差較大,這些都給張群帶來了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