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三朋兩友,放歌縱酒。酒中飲的是奔騰激蕩,孤高自傲。
李白的這首,十分形象地體現了他桀驁不馴的性格:對自己充滿自信、熱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須盡歡」。全詩氣勢豪邁,感情豪放,言語流暢,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月圓,一人獨飲。酒中飲的是悲歡離合,明月相思。
那年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離筵別席,勸君一杯。酒中飲的是依依不捨,殷勤祝願。
老朋友請你再幹一杯美酒,此時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千言萬語無從說起,盡在酒中,因此能說出口的只有這一句:喝下這杯離別的酒吧!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晚來風急,三杯兩盞。酒中飲的是孤獨悽涼,國破家亡。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此篇即是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殘陽黯黯,痛飲狂歌。酒中飲的是倦遊思歸,情思纏綿。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涼州詞》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離宴別會,你斟我酌。酒中飲的是曠達奔放,視死如歸。
這是一首曾經打動過無數熱血男兒心靈深處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絕唱。詩人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奇麗耀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
《漁家傲·秋思》
宋代: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寒關十年,濁酒一杯。酒中飲的是思鄉濃重,深沉憂國。
這是一首古代邊防軍人之歌,它首先給人的感覺是悽清、悲涼、壯闊、深沉,還有些傷感。而就在這悲涼、傷感中,有一種悲壯的英雄氣在迴蕩,就是這股英雄氣概,扣動著歷代千萬讀者的心扉。
《問劉十九》
唐代: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風雪飄飛,把酒共飲。酒中飲的是的是溫暖如春,風花雪月。
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出了寒冬之夜的一股暖暖詩情。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樓臺亭閣,清歌美酒。酒中飲的是淡淡哀愁,微微感傷。
此篇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
《短歌行二首·其一》
兩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明月皎潔,對酒當歌。酒中飲的是求賢若渴,爭霸天下。
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後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它運用詩歌的抒情,增強了感染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