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90年代,就沒有別的青春值得紀念?

2020-09-05 娛樂硬糖

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太像1988!」「又抄1988?」

剛播完的青春劇《如此可愛的我們》,再一次被貼上抄襲韓劇《請回答1988》的標籤。這已經是國產青春劇第N次被指抄襲。上一次中招的是前兩月熱播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往前推還有《我在未來等你》《人不彪悍枉少年》等等。

拋開有些劇粉鑑抄襲著實苛刻,一部劇實在算不上「萬物起源」。但這些國產青春劇也確實共性明顯:背景設置在90年代至千禧初年,N男N女的交叉組合,嬉戲打鬧的輕喜劇風格,講述友情、愛情、親情交織的故事。

當懷舊成為一種固化的類型模式,即便內容沒有摻水,受眾心裡的茶葉也是越衝越淡。

真正的這波國產青春劇起源,應該要追溯到2016年。「三無產品」《最好的我們》橫空出世,沒有大明星、沒有大導演、沒有大製作,也沒有墮胎、車禍、背叛等「狗血」情節,竟然從一堆明星加持的「疼痛」青春劇中突圍,播放量突破20億,豆瓣評分高達8.9。

《最好的我們》不過是講一個清新懷舊的校園故事,服化道置景更真實一點,演員演得更自然一點,便能讓無數80、90後社畜集體高潮,掀起一股對學生時代的懷念熱。這一下,讓不少人嗅到了「懷舊」是門好生意。

於是乎,以饒雪漫、郭敬明為代表的「疼痛」青春退場,大量打著「懷舊」旗號的小清新青春劇湧現。與2017年因《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興起的校園甜寵劇平行發展,成為青春劇兩個最高產、最強勁的衍生類型。

但問題也隨之出現,「雷同」乃至「抄襲」成了這批青春劇撕不下來的標籤。記憶符號被反覆使用,懷舊故事已被掏空,類型的瓶頸顯而易見。

難逃「1988」魔咒

單從海報,就能看出懷舊青春劇清一色地主打群像戲。

通常來說,群像戲裡沒有絕對的主角,看點不再是單個男女主的情感刻畫,而是以描繪好幾個人物的互動為主。每個人物被分配到的戲份比較均衡,每個人物的性格與家庭環境也會有鮮明差異。

但無論是《如此可愛的我們》裡的家屬院五個孩子,還是《人不彪悍枉少年》裡的飛車五人組,這些青春劇的五人組合,怎麼看都像是《請回答1988》裡「雙門洞五人幫」。《如此可愛的我們》連小時候的視覺海報,都和《請回答1988》很像。

不僅數量上巧合都是五個人,而且組合裡面總會有一個女生,跳脫不了《請回答1988》裡德善的人設,性格大大咧咧、行為神經大條、成績墊底學渣,笨笨的「可愛廢物」。

《人不彪悍枉少年》的女主楊夕不僅人設和德善像,連髮型都和德善一樣。

既然有了學渣人設,學霸人設也不能少。《請回答1988》裡有德善的姐姐寶拉,《如此可愛的我們》裡女二李漁,以及《人不彪悍枉少年》《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裡學霸男主花彪、吳智勳。

最後一定少不了搞笑存在般的男生人設,是喜劇氛圍的最佳調節器,《如此可愛的我們》裡,這樣的人設由喜劇感十足的童星尤浩然扮演,也就是國民情景劇《家有兒女》中的小雨弟弟。

但公允的說,以此鑑定抄襲,硬糖君是不認同的。有些類型創作就是這樣。在沒有《請回答1988》的時候,90年代少女角色,大抵也是齊劉海童花頭的造型,不信請看年輕的高圓圓。而五人組合、學霸學渣搞笑擔當的配置,也是我們對青春群像的標準想像。

抄襲不至於,可套路是肯定的。擺脫了以男女主愛情戲為主的偶像劇窠臼後,青春劇又陷入了群像戲的套路。

好的群像戲不僅是能打破小情小愛的故事格局,更應能通過不同的人物來傳達不同的價值觀,並因眾多人物勾勒出整個時代面貌。

然而這些懷舊青春劇,對於時代背景的刻畫,大多停留於表面。通過人物獨白和布景裡90年代明星海報、雜誌、磁帶CD等一筆帶過的比比皆是。

毋庸置疑,《最好的我們》之後,青春懷舊劇製作水準往上提了一大截。從美術置景到服化道,舊彩電、收音機、小賣鋪……「年代感」的呈現上真實許多,硬糖君都想追問哪裡可以買到這些懷舊同款。

從主演到配角的表演與臺詞,也自然許多,連復古音樂都配上了。但問題就出在人物性格、故事厚度上面並沒有「懷舊核」。人物的行為邏輯經常過於當代,全然不符合90年代思維。

說白了,國產青春劇的懷舊,以前連基礎活兒都做不好。現在能把基礎活兒做好了,接下來應該考慮更深層次的追求了。

如果玩不了深層次的,為什麼不換年代,拍當下00後或者更早年代的青春劇?

80、90後創作者困境

圈內一位70後老闆,曾被問為什麼不拍自己年代的青春劇。他反問道:手底下人都是80、90後,你說怎麼拍青春劇比較划算?

青春劇之所以老愛懷90年代的舊,正因為現在主力創作者大多是80、90後。他們不懂00後的時髦,也不熟70後的激蕩。從自己最熟悉的年代下手,確實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單一的年代懷舊很快就審美疲勞,創作者難以突破自身年代的局限,青春劇也始終在一個圈子打轉。連劇名都像得要命,總逃不開「我們」「我」「你」。這算是青春的主體意識覺醒嗎?

而大環境又在不斷鞭策他們批量生產青春劇,等不及讓他們去琢磨換年代的事。誰都想複製《最好的我們》以小博大的成功模式。比起玄幻古裝劇動輒上億的體量,青春劇的成本普遍在5000萬以下,《最好的我們》成本僅為2000萬。

而且青春劇大多啟用新人演員,別的類型劇中佔大頭的演員片酬,到了青春劇這邊,普遍都在10%,遠低於製作費用。一般一個新人演員三個月的打包片酬才15萬,《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製片人戴璐曾透露,胡一天當時的片酬僅20萬。

再加上政策導向,懷舊青春劇更成了絕對安全牌。2017年9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呼籲劇集回歸現實題材。2019年3月,「限古令」再升級。曾經紅極一時的玄幻古裝劇大量削減,青春劇市場份額倍增。

作為最為保險且性價比高的類型劇,青春劇本身也是新人導演、編劇的「孵化機」,以及新人演員的「造星器」。不難預測,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劇集市場仍然會源源不斷地輸出青春劇。

1998年,張一白拍了被稱為國內第一部青春偶像劇的《將愛情進行到底》。如今,22年過去了,57歲的張一白又回到了青春劇領域,拍了一部《風犬少年的天空》,正式加入90年代懷舊劇大軍。

青春懷舊劇的香餑餑有多誘人,顯而易見。或許,只要00後沒有成長為創作主力軍,現有青春懷舊劇的模式就很難被打破。

而作為觀眾,懷念90年代懷念多了,真的只剩下鞭屍了。

青春還有很多可能

疊加類型元素,俗稱類型雜糅,是盤活某種「黔驢技窮」類型創作最簡單的操作。近兩年,感到焦慮的從業者開始鼓吹「青春+」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呼籲類型雜糅的青春劇創新。

於是「青春+某類型」的劇集頻出,比如「青春+競技」《全職高手》《撲通撲通的青春》《冰糖燉雪梨》《浪花一朵朵》《榮耀桌球》等,涉及電競、桌球、冰球、遊泳等多種競技運動題材。但這類型大多還是突出甜寵劇元素,並未真正融入競技類型。

還有「青春+科幻」類型,《同學兩億歲》《拾光的秘密》《彗星來的那一夜》等。遺憾的是這類型還沒有市場反饋比較積極的案例,大部分劇集沒有什麼水花。

《你好,對方辯友》這部劇更是另闢蹊徑,創造了「青春+辯論」類型。這兩年臺劇復甦,青春偶像劇《想見你》的模式也可以借鑑,融入了「穿越+社會議題」,探討了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問題。

當然,還有一批創作者在試圖走近00後,拍攝了針對00後受眾的漫畫改編青春劇《閃光少女》《快把我哥帶走》。

漫改青春劇,的確是大齡創作者與時俱進的一個最佳切入口。快看漫畫的創始人陳安妮就自信地認為,等到00後再長大一點,他們平臺將是未來影視劇改編的熱門IP寶庫。

而回到最駕輕就熟的90年代懷舊類型,其實真的就沒有可創新突破之處了嗎?《請回答1988》將1988年韓國發生的大事件,承辦奧運會,民主改革,「下崗潮」等等,都融入在每一個主角生活中。比如德善為當奧運會舉國旗的旗手,拼命練習;寶拉參與首爾的學生遊行示威;德善爸爸被提前「退休」……

正是這些深刻的時代情節,才引發了韓國全民的懷舊之情,鑄就了這部現象級高分神劇。它拍的不止是一群人的青春,而是全民關於90年代的記憶,以青春劇的輕鬆詼諧,舉重若輕地描摹出國家的命運脈絡。

與《陽光燦爛的日子》對時代刻畫如出一轍,沒有任何一處對時代的正面展現,但每一處細節上又無時無刻不讓我們感到它的存在。

改革開放的90年代,本應是一個新舊經濟轉型、新舊觀念碰撞,物質匱乏、精神自由的迷人年代。正如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八月》中所呈現的一樣,男孩曉雷曾經跟隨父親出沒的電影院製片廠,經歷了國企市場化改革,父母輩們面臨「下崗潮」,下海經商、出外打工成了時代潮流。

我們當然能理解對時代內容的反映或許會加大過審壓力,也可以揣測製作方擔心一些現實內容會成為青春劇不能承受之重。

但青春劇懷念90年代懷念了半天,卻沒有一部真正映照出那個大時代,只能說懷了個寂寞。

相關焦點

  • 紀念鼓手張越及北京90年代搖滾音樂人聚會
    紀念張越一場名為「生日」的搖滾樂專場演出,將於4月8日在北京愚公移山上演,以紀念2月19日因病不幸去世年僅35歲的鼓手張越。4月8日是張越的生日,北京90年代活躍在搖滾一線的老朋友們,齊聚愚公移山,奉上此場演出。張越最早為「石頭」樂隊鼓手,後擔任二手玫瑰樂隊及子曰樂隊鼓手。《搖滾94》匯集了石頭、清醒、粉霧(天堂前身)、佤族等樂隊優秀作品,也是中國早期搖滾樂的一次大匯演,更是石頭樂隊成軍以來第一支單曲的發布。
  • 90年代著名的幾位男歌星,每一個都是我們青春的記憶!
    9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個很神奇的地方,尤其是臺灣地區的,出現了很多很多優秀的歌手,還都很有才華,關鍵是基本上都很火,是大家的都很熟悉的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些當年著名的男歌手,看看你都還記得誰。1.張信哲相信網友們對於張信哲還是很熟悉的,至今也還在各個音樂平臺上有他活躍的身影, 雖然並沒有之前那麼出名,那麼火,但是他的歌是你怎麼也無法忘記的,被稱為「情歌王子」的他,從小就開始接觸了音樂,也是因為學生時代受到了對藝術領域的認知,讓他有著如今的成就。
  • 紀念汪國真,致敬我們遠去的青春
    有人說:「我們在紀念汪國真,更是在紀念我們的青春。」紀念汪國真逝世5周年,作為深受他的詩歌影響的一名文學愛好者,我總忘不了年少輕狂的點點滴滴,總希望寫點文字寄託哀思,致敬青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年輕人最時髦最熱衷的三個行為就是:學許國璋英語、練龐中華字帖、讀汪國真詩歌!青春、勵志和溫情,是汪國真詩歌最重要的特徵。
  • 生日快樂 紀念張越90年代搖滾演唱會
    為紀念中國著名鼓手張越的不幸離世,在張越生日4月8號那天「愚公移山」酒吧將舉行盛大的紀念演唱會,據悉當晚90年代的當紅樂隊石頭樂隊、天堂樂隊、二手玫瑰等都將悉數到場,張越參加的第一支樂隊-石頭樂隊的隊員們將在現場演唱張越的成名作《童話夢》等作品並祝願他們的好友張越一路走好。
  • 90年代的醇厚男聲,承包了我整個青春
    在周杰倫還沒教會我們「簡單愛」的時候,R&B音樂也還沒有風靡華語音樂大地。一個完整的90年代,我們有幸親自觀摩華語男聲神仙打架的盛況。 上周的→華語女聲特輯(一)←中,陳淑樺絲綢一樣的聲音和陳慧嫻的深情款款倏地把我們拉回了那個朦朧的青蔥歲月,那麼今天,不如來一起聽聽90年代難以忘懷的那些男聲。
  • 為何80、90年代背景的青春劇更受歡迎?
    到三大主流網絡視頻平臺正式確立的2012年,依託網際網路誕生的網絡文學已經沉澱了十多年的時間,而這其中青春文學佔比巨大。以龐大的網文IP為藍本,青春劇的劇本創作難度大大降低,而彼時網絡文學作品的版權費用還遠遠沒有到達天花板。2014年之後,網文IP改編的網絡劇更是扛起了青春劇的大半壁江山。與此同時,青春劇無論服化道還是後期製作成本都不算高,這對於剛剛起步的網絡平臺來說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生意。
  • 冬天的北海道,除了雪就沒有別的值得一去麼?
    除了雪景之外,冬天泡湯也是北海道一絕哦!推薦你們一個叫做登別的地方,它位於北海道西南部,擁有登別溫泉、卡露露斯溫泉、登別臨海溫泉等許多溫泉和樹海、湖沼等,景觀極富變化,被列為支笏洞爺國立公園的組成部分。登別的酒店多為日式溫泉旅館,建築和服務極富日本風情,還是非常適合大家一住的!比如這家Takinoya 登別溫泉鄉瀧乃家!
  • 《我的青春也燦爛》開播 重溫90年代成長記憶
    青春懷舊愛情劇《我的青春也燦爛》於今晚20:00點播出。該劇由朱嘉琦、夢秦領銜主演,焦睿、王美人、徐言雨、翟宇佳主演,耿樂、金巧巧、魏尊特別出演。與此同時,官方發布的「懵懂情愫」版終極預告中,在濃烈的90年代復古風格烘託下,少年們的青澀時光撲面而來,悄然勾起了觀眾對那段時光的好奇和追溯。
  • 朱嘉琦《我的青春也燦爛》開播 重溫90年代成長記憶
    青春懷舊愛情劇《我的青春也燦爛》於今晚20:00點播出,自12月18日起每周二、周三20點更新2集。該劇由朱嘉琦、夢秦領銜主演,焦睿、王美人、徐言雨、翟宇佳主演,耿樂、金巧巧、魏尊特別出演。與此同時,官方發布的「懵懂情愫」版終極預告中,在濃烈的90年代復古風格烘託下,少年們的青澀時光撲面而來,悄然勾起了觀眾對那段時光的好奇和追溯。
  • 土嗨的士高, 90 年代鄉鎮青春物語
    瘋狂的士高,九十年代的鄉村青春物語90 年代,幾乎每一個小城鎮都有一個人滿為患的旱冰場。放學後,小學生、中學生們帶著為數不多的零花錢,急不可耐的奔向溜冰場。換上鞋的那一刻,最潮最嗨的歐美舞曲《 No Limit 》在耳邊響起,「只要遛的夠快,煩惱就追不上你」,隨著節奏你的雙腳迅速地交叉前進,這時候,這個世界就只有你自己。
  • 青春喜劇《獨領風騷》,一部充滿90年代流行元素的電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是《獨領風騷》,這是一部充滿90年代流行元素,對時尚界也頗具影響力的青春喜劇,是一部非常典型的90年代青春偶像電影,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活力十足。《獨領風騷》劇照故事情節略顯老套,但其實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還是裡面的服裝穿搭,這部青春校園劇的鼻祖
  • 除了《魔獸》電影,這些周邊也值得你作為紀念
    現場隨時可以聽見穿著部落圖案 T 恤的玩家高喊為了部落,儼然變成了共同回憶青春的聚會。而本次無慮入荷欄目,就為大家推薦五款關於《魔獸》的周邊產品,無論是買來收藏還是送給男友,這都可以作為我們對於《魔獸》和青春的一個紀念吧。 The Sword Of Lothar Prop Replica 1:1
  • 除了三級豔星,90年代的香港你還錯過什麼
    年代初香港電影漫談Film ohne Fesseln - Das neue Hongkong Kino藍潔瑛 張敏 邱淑貞▼視頻片段戳這裡想看完整紀錄片的,微博@蟬創意嗷讓人意外的是,《90年代初香港電影漫談
  • 【TOP】沒有光叔?日媒評選90年代動漫金曲
    那麼在90年代的時候,又有哪些值得我們銘記的金曲呢?近日,有日本媒體撰文進行了點評。■90年代值得推薦的動畫歌曲之一:《美少女戰士》的《燕尾服的幻影》這首歌的歌詞非常優美,在動畫當中,這首歌作為92到127集的片尾曲使用。
  • 90年代,成都的10個地標
    90年代,成都的10個地標 2020-12-27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雲南知青:難道除了控訴就沒有值得說的了?
    改革開放也讓我們打開了國際化的眼界,知道治理國家的艱難,更加知道今天的和平年代來之不易。因為曾經與國家共度時艱,當年的知青甚至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是國家從貧弱走向富強的奠基者之一份子,這一份榮譽是當之無愧的。但就我們這批赴雲南支邊知青作為一個群體而言,若詡以具有家國情懷,似乎有愧當的糾結。
  • 盤點90年代TVB很值得一看卻不紅的電視劇
    1、怒劍嘯狂沙(1991,周海媚、關禮節、劉玉翠)90年代最經典最好看的TVB臺慶劇,沒有之一,大漠取景,少數民族風情,無論從演員、劇情、場景上都是巔峰,看完這部劇你就知道為什麼現在的TVB不行了,周海媚的扮相相當驚豔,關禮傑算是當年的流量小生了,但是在內地就是紅不過黃日華他們,為他感到可惜。劇中最喜歡的其實是劉玉翠的色蘭,因愛黑化,死為解脫,不禁為之嘆息。
  • 那青春的回憶或許正落幕,80、90後青春的見證
    80後90後正直青春年少的時候大約可以定義在2005年前後。周杰倫、蔡依林、林俊傑、五月天、周筆暢、李宇春等歌星伴隨著這一代的青春一起成長,在當時歌星的影響力一度壓過影星。也是伴著青春進入21世紀的這些人的青春最值得回憶。因為他們的青春剛好位於中國經濟發展最平穩向上的時期。也是經歷了生活變化最大的時期。
  • 90年代香港娛樂圈有多瘋狂?沒有美顏濾鏡,還認得這些女星嗎?
    那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9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令人難忘,難忘的電影,難忘的音樂,難忘的明星。有的人走了,但他們的名字仍然還被深深記得,名氣似乎依舊還在。比如梅豔芳、張國榮、陳百強、黃家駒、黃霑等等,他們似乎還有沒有走遠,他們的作品仍然還活躍在眾多粉絲的心中。
  • 《我的青春遇見你》今晚登陸湖南衛視 90年代愛情故事幽默進擊
    電視劇《我的青春遇見你》以20世紀90年代社會改革與轉型時期為背景,通過講述一對平凡小夫妻陳也(魏千翔飾)和李招娣(姜妍飾)歷經十年風雨共同成長、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進而展現簡單純粹的「90年代愛情」。故事中既有青春成長過程中的愛恨糾葛,又不乏親人間的包容與溫暖,以及淳樸真摯的友情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