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超過2000多種跳蚤:講講鼠疫、跳蚤和馬的科學故事

2020-12-23 大陸馬Daluma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疫情肆虐,癘氣流行,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一則關於馬和跳蚤的老梗再次流行於馬圈:跳蚤不喜馬味,所以不寄生於馬。更有甚者,由此斷定明朝滅亡是由於清軍騎兵裡沒有跳蚤,因此當時明軍鼠疫橫行而清軍無虞,所以跳蚤也成了改變歷史的重要因素。還有些迷信者,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將「與馬接觸」當做預防所有傳染性疫病的方法。這究竟是真正的科學事實,還是一廂情願的想像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鼠疫、跳蚤和馬的故事,探究這個「案件」的真相。

圖1 電影《大明劫》中的瘟疫場景

據史料,在明末我國確實暴發了嚴重的鼠疫。不僅如此,其他改朝換代的歷史時期,也曾發生多次大型瘟疫,我們不能否認瘟疫對於戰爭成敗和歷史進程的影響。直至今日我們國家仍然有零星的鼠疫發生。筆者並不是一名歷史學家,因此不便對此評論。但是,跳蚤果真是因為不喜馬味所以不寄生於馬嗎?沒有跳蚤就能避免鼠疫的傳播了嗎?其實這個傳言不僅在國內馬圈流轉,也是國外很多養馬人茶餘飯後的談資。要了解裡面的幾個重要角色,我們可能需要一點獸醫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和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

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鼠疫?談到鼠疫這種曾經令古人聞風喪膽、萬戶蕭疏的疫病,現代人可能已經沒有太多概念。歷史上記載的幾次鼠疫大流行:6世紀的查士丁尼大瘟疫、14世紀的黑死病、19世紀的遠東大瘟疫等,無一不對人類造成破壞性的影響,據稱黑死病殺死了整個歐洲30%-60%的人口。直至1894年,鼠疫的病原才在香港大瘟疫中被巴斯德研究所的醫師亞歷山大·耶爾森發現,初期命名為鼠疫巴氏桿菌,後又更名為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 pestis),這種細菌的天然宿主主要是齧齒目(田鼠、松鼠、家鼠等)的動物。在人口密集的地區,主要傳播鼠疫的動物是我們常見的家鼠,在這些老鼠內部,主要依靠印鼠客蚤(又稱鼠疫蚤,Oriental rat flea)傳播,請大家儘量記住這種跳蚤的名字

鼠疫耶爾森菌
家鼠
印鼠客蚤

假設鼠籠捕獲的這隻老鼠攜帶鼠疫耶爾森菌,那麼人們在拎起老鼠的那這一刻就構成了第一種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傳播,因為病菌可能穿過黏膜或者微小的皮膚破損進入體內;如果老鼠身上的鼠疫蚤跳到了人的身上叮咬,那麼就構成了第二種傳播途徑——蚤咬傳播;而扔掉的老鼠又被餓了一晚的大花貓吃掉,那麼這隻大花貓也會感染鼠疫,構成第三種傳播途徑——經口攝入傳播(在逃荒的年代,人吃老鼠更是司空見慣的);如果你招惹了一隻被感染的大花貓,也可能由直接接觸傳播,而如果你還不幸被它咬了一口,那麼就可能構成第四種傳播途徑——貓咬傳播;細菌感染貓或人之後,初期可能出現腺鼠疫,不加控制會造成敗血症,並最終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肺部,形成「肺鼠疫」,這時貓和人咳出的飛沫中就含有病原,從而被未感染的人吸入體內,這就是第五種也是最可怕的傳播途徑——飛沫傳播飛沫傳播不需直接接觸,只要吸入即可感染直接形成肺鼠疫,疫病一旦形成一定規模,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在人口稠密地區快速肆虐,但請注意這種傳播方式並不需要跳蚤,或者說,好幾種傳播方式都不需要跳蚤。

圖3 鼠疫耶爾森菌的傳播(圖片來源:美國CDC)

是不是跳蚤在鼠疫傳播中就不重要呢?非也,至關重要。跳蚤在整個鼠疫的循環中,可能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罪惡源頭,一個是推波助瀾。跳蚤可以將原來存在於野外的齧齒動物身上的鼠疫轉移到家鼠的身上,並且推動其在家鼠中間的傳播,並且還有可能跳到人、貓或狗身上換換口味,捎帶把細菌送過來,讓這個人、貓或狗成為最初的感染源頭。沒有跳蚤,世界將變得美好的多。講到這裡,就要拋給讀者一個問題,您真的了解跳蚤嗎?普通寄生於貓狗和人身上的跳蚤,是傳播鼠疫的跳蚤嗎?

圖4 跳蚤家族中的各位成員:吸著蚤、人蚤、鼠疫蚤、雞蚤、貓蚤、沙蚤

首先您需要知道跳蚤並非只有一種,事實上,世界上有超過2000多種跳蚤。很多跳蚤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相對較為嚴格的宿主特異性。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傳播鼠疫的印鼠客蚤(鼠疫蚤),一般只寄生於嚙齒類尤其是老鼠。而生活於犬貓身上的,則是貓蚤(Ctenocephalides felis)或犬蚤(Ctenocephalides canis),其中又以貓蚤最為常見,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俗稱的「跳蚤」,如果沒有按時給家養犬貓進行體外驅蟲,那麼在其身上可能見到的,一般就是貓蚤。貓蚤主要寄生於貓科或犬科動物,並不會寄生於嚙齒類或人。貓蚤偶爾可以叮咬人,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研究證明貓蚤並不是傳播鼠疫耶爾森菌的中間宿主。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還有「人蚤(又稱致癢蚤,Pulex irritans)」,人蚤主要寄生於人,研究發現人蚤也可以將已經感染者的血液通過叮咬傳播於健康人,但這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個人衛生極差,另一個是與感染者群居或親密接觸。但當您和感染者已經親密接觸時,很多時候已經不需要人蚤出馬,通過其他方式您也早已感染了。如今,人蚤已經很難見到。

講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問一句,流言中「不喜馬味」,因此「不寄生於馬」的跳蚤,究竟指的是哪種跳蚤呢?恐怕就連流言傳播者本身,想必也是一知半解吧。各位跳蚤本身都就有自己偏好的宿主。而其中能真正大面積傳播鼠疫的元兇,只有印鼠客蚤,且一些傳播方式並不需要跳蚤的參與。流言中所說的寄生於貓、狗、人的貓蚤、犬蚤及人蚤,也不能說是傳播鼠疫的主犯和罪魁禍首。實際上講到這裡,我們的邏輯讀者已經能夠明白,跳蚤本身有沒有嗅覺我們尚且先不討論,即使真有一種跳蚤叫做「馬蚤」,由於宿主特異性的原因,大概率也不會和傳播鼠疫有多大關係。如同貓身上有貓蚤,但跟傳播鼠疫無關一個道理。實際上不僅馬沒有「馬蚤」,牛也沒有「牛蚤」。那麼按照流言的說法,是不是也是因為牛的味道也可以讓跳蚤討厭從而驅瘟闢邪呢?那是不是養牛能起到和養馬一樣的效果呢?這樣的邏輯漏洞未免過於明顯了。

圖5 貓蚤的生活史,其他蚤類的生活史與之類似

當然,這時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馬和牛沒有自己的跳蚤呢?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從跳蚤的生活史說起。跳蚤的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即卵(egg)、幼蟲(larvae)、蛹(pupa)和成蟲(adult)。一隻跳蚤的成蟲叮咬自己的宿主之後,每天要產幾十枚卵。這些卵都是產在天然宿主身上的,由於宿主特異性的原因,即使是其他動物的跳蚤偶爾蹦到了馬的身上,也很大可能不會產卵。跳蚤只有成蟲階段在宿主身上生活,其他階段都要在宿主的生活環境中度過。拿貓蚤舉例,貓蚤一般在犬貓身上產卵,然後卵會隨著貓身體的移動掉落到犬貓生活的區域,然後發育為幼蟲並化蛹,值得注意的是,跳蚤的卵寶寶和小嬰兒(幼蟲)都是非常嬌嫩的,它們需要生活在受保護的微環境中。研究表明,貓蚤的幼蟲只能在10-35攝氏度的環境下,且同時需要從宿主身上掉落的跳蚤成蟲的糞便作為食物才能存活。在溼度低於50%,溫度高於35攝氏度或直接暴露於陽光的情況下,都會導致幼蟲的死亡。在氣溫低於1攝氏度超過5天的情況下,即使是成年跳蚤也會死亡,因此其根本就不能在大部分北方地區的戶外過冬。所以最適合跳蚤生存的環境是什麼呢?沒錯,跳蚤必須寄生於有自己的窩、巢或者洞穴的動物,比如兔子、老鼠、獾、鳥類、熊、貓、犬以及人。家裡的地毯或墊子等是掩藏跳蚤卵和幼蟲的絕佳場所,越厚越舒服越有可能藏汙納垢,因此您家裡如果鋪著價值不菲的地毯,同時又飼養著寵物的話就一定要注意了,一定要做好體外驅蟲。地毯或者犬貓生活的地方等一旦被黏黏的跳蚤卵汙染,則很難清除。據統計,美國的所有家庭每年要在驅除跳蚤上花費至少10億美元!!!(資本主義的腐朽生活充滿了大面積的地毯)而類似馬廄、牛圈這種半戶外的生活,地面環境相當「惡劣」,即使鋪滿了墊料,也根本就無法支持跳蚤寶寶的生存。另外,跳蚤的成蟲在蛹裡形成之後,需要耐心地等待宿主所帶來的刺激(例如接觸壓力、溫度升高等),才會破繭而出,並最終蹦到自己中意的宿主身上。牛馬這樣的大體型動物,恐怕只能賞給它們冰冷的鐵蹄和一坨坨的馬糞牛糞了。

圖6 地毯中隱藏的貓蚤卵、幼蟲及貓蚤成蟲糞便

我們終於講完了整個故事,對於流言相信讀者們都有了自己的科學判斷。明末崇禎年間的瘟疫歷經數年,我們不否認某些地區、某些人群可能發病率較低,但這是受到天災人禍、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生產生活方式、貿易的頻繁程度、老鼠的大規模遷徙路線、人類的流動路線、食物短缺導致的亂食誤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的。的確有學者懷疑馬對於鼠疫細菌本身就一定的抵抗性,但請注意,他們是懷疑馬對鼠疫病菌本身可能有一定抵抗性,跟所謂的馬的味道或者生不生跳蚤毫不相關,而且這始終未經研究證實。

總而言之,傳播鼠疫的跳蚤主要是印鼠客蚤,它們主要生活於老鼠身上,並不寄生於其他家養動物和人。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在老鼠內部傳播病菌,並在人(或犬貓)和老鼠密切接觸的時候,通過叮咬傳播病菌。而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貓蚤、犬蚤、人蚤等,與鼠疫的傳播不相關或關係相對不大,它們不能背滅亡大明的鍋。由於蚤類的生活史所需,馬並不是蚤類的理想宿主。說跳蚤不寄生馬是因為馬的氣味,就好像說貓沒有馬胃蠅是因為馬胃蠅討厭貓的氣味一樣邏輯生硬。

坦率的講,筆者也很喜歡馬,也在研究馬,但這種摯愛並不代表我們要理想地將馬描繪為一個生物醫學意義上的完美形象。馬並不是沒有體外寄生蟲,蝨、蠅、蜱、蟎等都可以寄生於馬,各有各的招數,但那些是另外的故事。馬也不是沒有人畜共患疾病,狂犬、炭疽、鼻疽、鉤體、萊姆病等都可人馬共患。病毒方面,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了人馬接觸可感染的急性高致死性的亨德拉病毒(來源為狐蝠屬,這種蝙蝠在我國南方也有分布);而美國則一直受到蚊子傳播的馬腦炎病毒(東部腦炎病毒、西部腦炎病毒、委內瑞拉腦炎病毒、聖路易斯馬腦炎病毒等)的影響,每年都有人類發病,近年來尤其以2019年高發,確診30多例東部馬腦炎病毒感染,10多例死亡。所幸這些外來病毒的暴發還尚未在我國報導,但已經經歷了非洲豬瘟、禽流感、新冠洗禮的我們,是否應該未雨綢繆呢?

圖7 亨德拉病毒的暴發地點(紅點)和其天然宿主狐蝠屬的分布範圍(圈內),白色區域的國家為已經在國內狐蝠屬中檢測到亨德拉病毒或尼帕病毒的國家,其中包括我國(圖片來源:美國CDC)

本文作者:李靖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獸醫博士

中國農業大學獸醫內科學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動物醫學院馬屬動物臨床診斷中心 主任

中國農業出版社馬業編輯部 主任

相關焦點

  • 辣葉摧秋:一隻跳蚤的控訴
    我必須聲明的是,我們跳蚤不生產鼠疫桿菌,我們只是鼠疫桿菌的搬運工!其實在你們人類出現之前,我們和老鼠,已經和諧共存了很多年。儘管後來,你們的到來,打破的地球的生態平衡,但是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你們身上鮮美的血液,卻一直是我們所喜歡的,沒辦法,跳蚤也要活著啊。只是有那麼幾次,我的祖先不小心闖下了大禍。
  • 如何消滅跳蚤?拒絕跳蚤,遠離跳蚤!
    跳蚤 家裡一旦有了跳蚤,人們的皮膚就跟著遭殃,特別是家裡有孩子的,跳蚤叮咬可能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多種疾病傷害,那家裡有跳蚤怎麼消滅?咬了有什麼症狀? 什麼是跳蚤?
  • 故事:金跳蚤
    從前,有母女倆租住在一間破屋裡,相依為命。屋裡照不到陽光,跳蚤特別多,每天夜裡總要成群結隊地爬到她們身上來吸血。
  • 跳蚤大戰第一回合:關於跳蚤的十大誤區
    小寶貝整天撓痒痒,而且過多的跳蚤還可能造成貧血。著急的家長們無一不想快快消滅它們,可是有不少家長的方法不是最有效的,讓整個過程變得很長很崩潰。這次娜娜給大家講講常見的關於跳蚤的誤區,下次娜娜會講講有效的除蚤方法哦。
  • 跳蚤來襲,孕媽的護身對抗秘訣
    竟然有人因為被跳蚤咬而截肢了,此時你還能無動於衷嗎?懷了孕,身為國寶級的孕媽,面對不時的跳蚤襲擊,你的護身秘訣經得起檢驗嗎?    一、新聞:女子被跳蚤叮後被截肢    家住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州的Jo Rogers最近在當地湖濱度假時遭跳蚤叮咬,隨後患上嚴重的疾病,醫生為防病情繼續發展,只好將其雙臂和雙腿截肢。
  • 貓咪身上有跳蚤?掙脫被寄生蟲支配的恐懼,讓夏天更清爽!
    跳蚤,一類「臭名昭著」的寄生蟲。在全世界的分布,超過約2000種類,今天寵小愛主要講的是,喜歡寄生在貓身上的跳蚤。圖|Revolution別看它們體積小小的,它可是攜帶多種病原,而且這其中可是有很多說道的,比如這幾類:
  • 魔法般的「跳蚤馬戲團」,眼神不好看不到
    把這些小惡魔們培育成明星不是什麼問題——它們的力量和速度都高於平均水平,可能非常適合展示在馬戲團大大的「穹頂」之下(準確的說,是「小小的」穹頂)。發癢的故事跳蚤大約有2000種。它們沒有翅膀,寄生在動物身體上,用穿孔口器吸食宿主的鮮血。
  • 尚毅|那些偵破鼠疫的人
    當時的西醫的確沒有任何治療鼠疫的有效手段,對致病原理和傳播方式也一無所知。這一場鼠疫在香港持續到1923年結束,累計確診兩萬一千八百六十七人,死亡兩萬零四百八十九人。在世界範圍內,1894年被算作這一次大流行的起點,它波及六大洲,持續半個多世紀,死亡約一千五百萬人,主要集中在南亞。
  • 貓咪身上有跳蚤怎麼辦?如何殺死跳蚤?
    貓咪身上如果出現跳蚤!對鏟屎官來講無疑是最頭疼的事情了,因為跳蚤的繁殖能力超級強,如果發現一兩隻,那麼家中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可能已經泛濫成災了。 人們經常會用一些錯誤的辦法來消滅貓咪身上的跳蚤,最後反而使貓咪病情加重,所以在跳蚤的防治上也有不少問題,下面殺蟲公司奔奔蟲控就列舉一些常見的問題來一一解答。
  • 床上的跳蚤一般在哪藏?專業除蟲公司告訴你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每個養寵物的家庭一定都對跳蚤不陌生,家裡的愛寵在草地玩耍或者與其他小動物接觸時都可能感染跳蚤。帶回家中後,跳蚤的蟲卵會通過吸血進行繁殖,被叮咬後身上會出現一些丘疹或紅斑,奇癢難忍,身體會非常不適。那麼床上的跳蚤一般在哪藏?
  • 狗狗身上有跳蚤怎麼辦,如何去除掉狗身上的跳蚤,跳蚤長什麼樣圖片
    當發現狗狗的身體上有跳蚤後,鏟屎官就不能大意了,需要儘快採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狗狗身上有跳蚤絕不能大意,儘快清理需講究方法,這些技巧不能少。如果狗狗身上有跳蚤,除了會發現蟲體以外,你還會看到有跳蚤留下的粑粑。比如黑色的、深褐色的大小不規則的顆粒。所以這時候,鏟屎官們就要注意了。如果狗狗身上有跳蚤,那寵主可以給狗狗買些滅蚤藥皂給狗狗洗澡。
  • 一隻跳蚤上身,三個月後會「收穫」多少跳蚤?
    溫暖溼潤的天氣(夏天為主)為跳蚤提供了最佳的繁殖條件,加速了它們的生命周期並大大增加了它們的數量。 在正常情況下,完成跳蚤生命周期的4個階段需要數月的時間。但是在20到30度的天氣和70%的溼度下,這個過程只需要2個星期。           來看看下表:
  • 武漢跳蚤肆虐!室內滅治跳蚤與跳蚤咬傷處理方法!
    跳蚤是一種寄生蟲,令人十分討厭,人被跳蚤叮咬後非常難受,痛癢難止,甚至會傳染疾病。近日,網絡上瘋傳武漢某小區跳蚤肆虐。
  • 別了,跳蚤
    冬日的陽光暖暖的,我們總看到有些老年婦女會掀起自己的棉衣或褲腰帶處,用手翻捉跳蚤,覺得很新奇。村民說,捉跳蚤是有訣竅的,發現跳蚤後如果只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任你用多大的力氣捏都捏不死它的,你手指一松跳蚤就不知蹦到哪去了,沒了蹤影。
  • 如果現家中有跳蚤 這樣做!跳蚤就通通不見了!
    軟體家具和任何有血跡,寵物糞便(含有跳蚤殘骸)的地方也是如此。用真空吸塵器清理地毯前,撒上鹽、硼砂或小蘇打,並用掃帚掃進地毯內,靜置數小時。這些粉末會讓深藏在地毯內的蟲卵脫水而死。這段時間不要讓寵物在地毯上走動,它們的爪子會粘上這些粉末,不時舔舐,導致生病。如果無法避免其走進地毯,那麼請使用小蘇打,並用掃把徹底掃進地毯中,這樣就不會留在地毯表面,也不會粘在它們的腳上。
  • 不可忽視的「吸血鬼」跳蚤滅殺篇(三):清除寵物身上跳蚤
    一旦自家寵物染上蚤,對於寵物來講,是一種痛苦,因為跳蚤太喜歡家庭寵物了,吸血無止境啊!對於家庭成員來講也是面臨著被跳蚤攻擊吸血的危險。如何清除寵物身上的跳蚤?今天蟲蟲科學咖啡館繼續分享Wikihow關於滅蚤的終篇,關於寵物滅蚤。
  • 狗狗身上有跳蚤怎麼辦?治療跳蚤的4個有效方法
    我們都知道,狗狗身上其實是很容易沾染上寄生蟲的,一不注意,就有可能會沾染上跳蚤,而且跳蚤的繁殖能力非常強,染上一隻,第二天就會給你換出來一窩
  • 狗狗身上有跳蚤?做好這幾點,跟跳蚤說拜拜
    給狗狗除跳蚤的操作步驟:1、先要用吸塵器把家裡的環境衛生打掃乾淨,特別是狗狗常睡的地方。2、在被子上或跳蚤孳生地噴上一些花露水,跳蚤很快就不見了。3、寵物窩內的墊料要一周一洗,寵物窩附近的地方也要噴灑用於環境處理的噴霧劑。5、要經常用梳子幫狗狗梳理毛髮,可以梳掉部分跳蚤。
  • 狗身上有跳蚤怎麼辦
    狗和跳蚤——這對搭檔已經困擾了寵爸媽千年之久。那一刻你意識到,「我的狗有跳蚤!」總是很可怕。不管一些寵物有多乾淨,甚至保護得有多好。如果環境合適,跳蚤就有辦法在你的寵物和家裡找到它們的蹤跡。這就是為什麼每個月都要服用一些防跳蚤的藥物。狗身上有跳蚤怎麼辦?首先,要確定是跳蚤並非所有的抓撓都表明狗身上有跳蚤。
  • 跳蚤「降級」終將修改教科書
    目前,主流觀點(已寫入教科書)認為跳蚤(學名蚤目)是單獨的目,也有部分觀點認為跳蚤是雪蠍蛉(一類長翅目昆蟲)的近親,但均沒有明確證明跳蚤和小蠍蛉科的關係最近。  近期,一支中英聯合研究團隊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相關研究成果12月21日發表於《古昆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