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紅木哥微信號:13215058797
專註明清家具,清刀雕刻,文玩擺件
《紅樓夢》這部舉世聞名的經典著作,包羅了中國清代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涉及到了建築、飲食、服裝、家具等各個領域。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部不朽之作中的中式家具。
中式床分架子床和拔步床。無論是在《紅樓夢》的相關繪畫裡,還是影視劇中,我們都可見大量的架子床出現,也有拔步床的身影。
架子床 「上端四面裝橫楣板,頂上有蓋子,俗稱『承塵』,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兩根立柱,兩邊各裝方形欄板一枚,名曰『門圍子』。」
瀟湘館的床,掛簷及門圍子處著空婉透雕,床楣糊有竹子絹畫,非常符合黛玉的氣質。
怡紅院的架子床,門圍子及腿足牙子上有浮雕,尊貴典雅之氣。
拔步床 是「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製平臺上,平臺前沿長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臺四角立柱,鑲安木製圍欄。還有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廊子」。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劉姥姥和板兒隨寶玉進入到探春的秋爽齋,因床上紗帳所繡花蟲過於逼真,板兒用手去抓被劉姥姥打罵。
探春的秋爽齋的拔步床,它是有前後床柱的,不過前床柱沒有掛帳子,淺廊效果不明顯
榻一般較窄,除個別寬者外,匠師們或稱之曰「獨睡」,言其只宜供一人睡臥。文震亨《長物志》中有「獨眠床」之稱。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中:「只見院中早把乘涼枕榻設下,榻上有個人睡著。」
還有一種帶有臺座式的榻,多在左右及後方帶有圍子,無著地四足,直接坐落在檯面上。這種榻一般為身份尊貴者使用,在《紅樓夢》中多有提及:
第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波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裡:
「這裡鳳姐兒已帶著人擺設整齊,上面左右兩張榻,榻上都鋪著錦裀蓉,每一榻前有兩張雕漆幾……。」
第五十四回 「史太群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中:
「賈珍等到至賈母榻前,因榻矮,二人便屈膝跪了。」
第五十五回「辱親女愚妾爭閒氣,欺幼主刁奴蓄險心」中:
「此時探春因盤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環走至跟前,便雙膝跪下,高捧沐盆。」
榻家族裡還有一種非常有名的種類——美人榻,也稱「貴妃榻」,一端有斜靠背,供人躺臥。古琴和美人榻是林黛玉出行居家必備之法寶,在各版本紅樓影視中都能看到。
3.羅漢床
羅漢床實則由榻演變而來,是可坐可臥的器具。「一般正中放一炕幾,兩邊鋪設坐墊、引枕」。在《紅樓夢》影視劇裡多次出現羅漢床:
妙玉的大理石羅漢床,光潔石面上黑色紋理明顯,恰如那句:「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泥淖中」
椅,人之所倚,有很多形式:交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靠背椅、寶座等。在此小編列出《紅樓夢》裡可見的幾款。
交椅,「前後兩腿交叉,交接點做軸,上橫梁穿繩代座,可以折合」。
紅樓夢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中曾寫道:「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又有一幅對聯,乃烏木聯牌。」
圈椅,由交椅發展而來,所不同是圈椅不是交叉腿,而是四足立地,以木板作面。
官帽椅,因靠背和扶手的造型山字,酷似古代官員的烏紗帽而得名。
靠背椅,即燈掛椅,就是「有靠背無扶手的椅子,也稱『一統碑式』」。
玫瑰椅,亦稱文椅,是「一種造型別致的椅子。它的椅背通常低於其他各式椅子,和扶手高度相近。背靠窗臺平設數椅,不致高出窗臺,配合桌案陳設時,不高出桌沿。」玫瑰椅在過去多為女子的坐具,因此這種椅子往往看上去蘊含著女子的溫婉與柔情。
林黛玉和薛寶釵坐在玫瑰椅上相談甚歡,此處玫瑰靠背中間鑲嵌金絲線刺繡,襯託出二人高貴氣質
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三人坐在玫瑰椅上,舉起酒杯時氣質溫婉出眾
杌凳,又稱「杌子」、「凳子」,即「不帶靠背的坐具」,可分「方、圓兩種形式」。方凳「分長方式和長條式」:長方式多為「一板為面,四腿側腳明顯,俗稱『四劈八叉』。僅供一人使用」;「可坐兩至三人的,則稱『長條凳』或『板凳』」。可容二人做的長條凳亦稱「春凳」。
春凳在中式家居比較出名,很多小說都提及它。春凳不坐人的時候可以放置東西,所以古時候嫁女兒時,嫁妝是放在春凳上抬到婆家的。
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凳子」,在古代是專指「蹬具」,就是現在說的腳踏或馬凳。腳踏一般是放置在床、羅漢床或高凳下面,供人坐時憑踏。古時身份高的人和地位低的人坐一起時,身份高的人會賞身份低的人腳踏坐。紅樓夢裡,趙嬤嬤高談「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時,鳳姐就賞了趙嬤嬤腳踏坐。
圓凳和坐墩坐面都為圓形,但圓凳腿足變化多端,可作鼓腿彭牙,也可作三彎腿,直落地或落在託尼上,多有束腰;坐墩則無束腰無託尼,上下為一體,形如花鼓,因墩上常覆織繡坐墊,也稱繡墩。它的材質很多,常見石制的、瓷製的、木製的。87版紅樓夢中很多場景中都出現這種瓷墩:
紅樓夢繪畫中的圓凳,與坐墩很相似,但其腿足落在託泥上而非一體
桌包括各種桌子和几案,有「方桌、圓桌、半圓桌、長方桌、長條桌」、「炕幾」、「香幾、茶几」、「琴桌」,等等。
方桌有大小之分:可供八人用的叫「八仙桌」;供四人用的為「四仙桌」,亦稱「小四仙桌」。《紅樓夢》中多見方桌,且上面多鋪有桌圍。
圓桌,桌面為圓形,但要說明的是「有的圓桌採用獨挺立柱式」,就是圓桌面和支撐桌面的立柱底座是分開的,立柱是個活動軸,桌面套在軸可以旋轉,這樣吃飯時桌上的每個菜都可以吃到,和飯店的旋轉桌是一樣的。
半圓桌,「又稱月牙桌,一般都成對,兩個拼起來即圓桌。平時也可分開對稱擺設。」
古時,半圓桌會擺設在男廳裡,如果客人來了看見只有一個半圓桌,說明男主人外出了,不方便會客,客人會自動離開;如果兩個半圓桌拼成一個圓桌,意為「團圓」,說明男主人在家,方便會客。
炕桌是矮形桌案的一種,有一定的寬度,一般超過它本身長度的一半,躲在床上或炕上使用,側端貼近床沿或炕沿,居中擺放,以便兩旁坐人。《紅樓夢》中有大量的「炕」出現:
「正房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
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中:
「半日鴉雀不聞之後,忽見二人抬了一張炕桌來,放在這邊炕上桌上碗盤森列,仍是滿滿的魚肉在內。」
第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
「當又有林之孝之妻帶了六個媳婦,抬了三張炕桌,每一張上搭著一條紅氈,氈上放著選淨一般大新出局的銅錢,用大紅彩繩串著,每二人搭一張。」
第六十三回,寶玉夜宴,請眾姑娘聚餐。襲人讓人把「那張花梨圓炕桌子放在炕上坐」。
.
9.案
案,桌的一種變體,「泛指腿足不在板面四角,而在兩端縮進安裝的造型」。形式上分平頭案和翹頭案;功能分書案、香案和琴案等等。《紅樓夢》中的「案」也經常出現,如第三回「林黛玉初進榮國府」裡:
林黛玉從邢夫人處回來去拜見賈政和王夫人,進入堂屋中,只見「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高青綠古銅鼎」。
大觀園裡的小平頭案,紫檀料,做工細,旁邊是紫檀玫瑰椅
香幾,過去多為「供奉或祭祀時置爐焚香用的一種幾」,也可陳設花瓶或花盆使用,現在多叫「花幾」、「花架」。香幾的使用大多成組或成對,個別也有單獨使用的。香幾在紅樓夢中也是隨處可見的:
外圍的高腿香幾,主要放盆栽 。丫鬟身旁的矮一點兒的小几,放上了花瓶,還可置物
書格,現在多稱「書架」,是「專門放書的格架,它與書櫥的區別是沒有門,而且四面透空,只在每層兩側及後面各裝一道圍子,目的是使書冊擺放得整齊。常見的書格中間平裝抽屜兩三個,其作用一為加強書格的牢固性,二來還可以放些紙墨的用具。書格大多成對陳設,是書房、客廳的必備之物」。
《紅樓夢》中的榮、寧二府,說來也是書宦世家,因此能見到很多書格的身影:
12.博古格
博古格也叫「博古架」或「多寶格」,是專門陳設古玩器物的,它是進入清代才興起,並十分流行的家具品種。多寶格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格內做出橫豎不等、高低不齊、錯落參差的一個個空間。人們可以根據每格的面積大小和高度,擺放大小不同的陳設品,視覺效果上,它打破了橫豎連貫等極富規律性的格調,因而開闢出新奇的意境來。
87紅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博古格,它裡面的博古架都是博古架和櫃結合的形式,即上面是博古格,下面是櫃。
怡紅院頗具特色的博古架隔斷,有格有櫃,陳放古董和書籍
也叫「衣帽架」,在古代臥室中常見。古人講究勤換服裝,所以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聽到這樣一句「且容我先去換身衣服」。所以衣帽架在古代是必不可少的,方便隨手取換。87紅樓中賈寶玉初次見林黛玉時,也是從寺院還願回來,先回房換了身衣服才和林黛玉見面的。
14.屏風
屏風泛指不同種類的屏具,後來用來專指帶底座的屏具,以「座」來統計其數量;多扇可以摺疊的屏風,稱為圍屏,其統計數量以「架」計。古代屏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位於身份尊貴的座位後面起裝飾作用;二是置於室內起隔斷隔離作用。
細細品讀,會發現《紅樓夢》中關於家具的描寫多不勝數。在此,小編就列舉以上十幾款,供大家品味。除卻家具,單看上面所列舉的一些影視截圖,各位潛藏著的紅迷們是不是已經忍不住蠢蠢欲動、想回去重溫這部影視劇作了呢(小編當然推薦87版的了)?那麼,接下來適逢周末,就拋開一切繁雜事物,再來重溫一遍這部充滿藝術魅力的《紅樓夢》吧!
(註:圖片、文章版權歸原作者)
聲明:本平臺用於學術交流與討論,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長按二維碼關注
紅木哥微信
電話:13215058797
官方微信公眾號:
紅木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