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倒幕的過程中,他沒有坂本龍馬、木戶孝允、西鄉隆盛那麼出名,但在明治維新中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算是大清國的老對手了,但在李鴻章等人剿滅太平軍,功成名就時,伊藤博文還只是個愛國「憤青」。
1841年,伊藤博文出生於長洲藩的一個小村子裡。伊藤博文的原名是林博文,父親是林十藏,林家祖上曾是貴族,但現在只是個小農民。7歲時,林十藏迫於生計遠行打工,家裡只留下伊藤博文和他的母親琴子。
一開始,伊藤博文經常受到同村孩子的欺負,但久而久之,他竟然成為了他們的小頭領,伊藤總是帶著小夥伴們一起玩遊戲。他們玩的遊戲通常是戰爭遊戲,而伊藤博文本人的角色經常是「將軍」、「首領」等。
伊藤博文從小就顯示出了過人的謀略與智慧。在一次遊戲中,伊藤博文帶著自己這邊的人包圍了對方,還使出了「火攻」,這讓不少小夥伴都受了傷,伊藤的外公還為此賠了不少錢,算是這場戰爭的「賠款」。
後來,林十藏打工竟然打出了名堂,一位姓伊藤的人非常欣賞他,收他為養子。林十藏於是將全家都搬出了村子,並把姓氏改為伊藤。伊藤博文離開了小夥伴,父親讓他去當大戶人家的侍童,也就是僕人,但他這個僕人卻當得很有志氣,伊藤博文幹活之餘還抽空學習漢字和書法,一點也不像個生活在別人屋簷下的小孩。
之後,黑船事件爆發,日本被迫解除了閉關鎖國的狀態,伊藤博文也迎來了自己的機遇。長洲藩長期與幕府不和,他們正在徵兵,按理說,伊藤博文這個「農民」是沒有資格當兵的(日本幕府時期只有武士才能當兵),但長洲藩已經在西學時期,所以說這也是伊藤的機遇。
16歲的時候,伊藤博文去當兵了,伊藤博文一出門就遇到了貴人,在一個40多人的軍隊裡,伊藤遇到了一個很欣賞他的人——來原良藏。
兩人相見恨晚,來原良藏打算訓練培養這個年輕人。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伊藤博文從《孫子兵法》、《三國演義》中學習了兵法,還被親授了劍術。軍隊解散時,來原良藏告訴他去找一個人,吉田松陰。
吉田松陰也是長州藩的名人,得到來原的引薦後,伊藤博文順利地進入到了吉田松陰門下。後來,伊藤博文發現,這裡的學生不僅學習外語,還會從事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暗殺。
伊藤博文自然也加入到了暗殺的隊伍當中,在這期間,伊藤的世界觀有了很大的改變,他了解了幕府制度下的落後,也決心要推翻幕府。
後來,吉田松陰被殺害,伊藤博文又被來原良藏介紹到了另一個大佬木戶孝允手下。伊藤博文剛出道時,來原良藏堪稱是他的引路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後,伊藤博文的能力也得到了木戶孝允的肯定。
一次,伊藤博文和高杉晉作(伊藤博文的生死之交)打算去燒了英國大使館,在當時,外國人還被普遍認為是侵略者。他們的計劃是,先放火,後搶劫,計劃進行地很順利,但這個計劃有個缺陷,就是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可能會被燒掉。結果是,輪到搶劫時,他們的戰利品只有一支槍和一摞寫給妓女的情書。
在一次次的暗殺中,伊藤博文鍛鍊了自己的膽識和智慧,這也是他從一個農民到思想前衛的愛國青年的重要經歷。
後來,在暗殺中有著突出表現的伊藤博文被長洲藩的領導看上,並被派到國外留學。在西洋,伊藤博文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他意識到了西方各方面的強大之處,也堅定了西學、維新的決心。
明治維新開始後,木戶孝允舉薦伊藤博文給天皇,伊藤博文終於迎來了大顯身手的時候。
伊藤博文似乎是很「幸運」的,他總是能得到很多機遇和他人的幫助。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伊藤博文的意志和學習能力同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