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是怎麼從一個農民到日本首相的?

2021-01-13 蒹葭歷史

在倒幕的過程中,他沒有坂本龍馬、木戶孝允、西鄉隆盛那麼出名,但在明治維新中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算是大清國的老對手了,但在李鴻章等人剿滅太平軍,功成名就時,伊藤博文還只是個愛國「憤青」。

1841年,伊藤博文出生於長洲藩的一個小村子裡。伊藤博文的原名是林博文,父親是林十藏,林家祖上曾是貴族,但現在只是個小農民。7歲時,林十藏迫於生計遠行打工,家裡只留下伊藤博文和他的母親琴子。

一開始,伊藤博文經常受到同村孩子的欺負,但久而久之,他竟然成為了他們的小頭領,伊藤總是帶著小夥伴們一起玩遊戲。他們玩的遊戲通常是戰爭遊戲,而伊藤博文本人的角色經常是「將軍」、「首領」等。

伊藤博文從小就顯示出了過人的謀略與智慧。在一次遊戲中,伊藤博文帶著自己這邊的人包圍了對方,還使出了「火攻」,這讓不少小夥伴都受了傷,伊藤的外公還為此賠了不少錢,算是這場戰爭的「賠款」。

後來,林十藏打工竟然打出了名堂,一位姓伊藤的人非常欣賞他,收他為養子。林十藏於是將全家都搬出了村子,並把姓氏改為伊藤。伊藤博文離開了小夥伴,父親讓他去當大戶人家的侍童,也就是僕人,但他這個僕人卻當得很有志氣,伊藤博文幹活之餘還抽空學習漢字和書法,一點也不像個生活在別人屋簷下的小孩。

之後,黑船事件爆發,日本被迫解除了閉關鎖國的狀態,伊藤博文也迎來了自己的機遇。長洲藩長期與幕府不和,他們正在徵兵,按理說,伊藤博文這個「農民」是沒有資格當兵的(日本幕府時期只有武士才能當兵),但長洲藩已經在西學時期,所以說這也是伊藤的機遇。

16歲的時候,伊藤博文去當兵了,伊藤博文一出門就遇到了貴人,在一個40多人的軍隊裡,伊藤遇到了一個很欣賞他的人——來原良藏。

伊藤博文

兩人相見恨晚,來原良藏打算訓練培養這個年輕人。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伊藤博文從《孫子兵法》、《三國演義》中學習了兵法,還被親授了劍術。軍隊解散時,來原良藏告訴他去找一個人,吉田松陰。

吉田松陰也是長州藩的名人,得到來原的引薦後,伊藤博文順利地進入到了吉田松陰門下。後來,伊藤博文發現,這裡的學生不僅學習外語,還會從事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暗殺。

伊藤博文自然也加入到了暗殺的隊伍當中,在這期間,伊藤的世界觀有了很大的改變,他了解了幕府制度下的落後,也決心要推翻幕府。

後來,吉田松陰被殺害,伊藤博文又被來原良藏介紹到了另一個大佬木戶孝允手下。伊藤博文剛出道時,來原良藏堪稱是他的引路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後,伊藤博文的能力也得到了木戶孝允的肯定。

一次,伊藤博文和高杉晉作(伊藤博文的生死之交)打算去燒了英國大使館,在當時,外國人還被普遍認為是侵略者。他們的計劃是,先放火,後搶劫,計劃進行地很順利,但這個計劃有個缺陷,就是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可能會被燒掉。結果是,輪到搶劫時,他們的戰利品只有一支槍和一摞寫給妓女的情書。

在一次次的暗殺中,伊藤博文鍛鍊了自己的膽識和智慧,這也是他從一個農民到思想前衛的愛國青年的重要經歷。

後來,在暗殺中有著突出表現的伊藤博文被長洲藩的領導看上,並被派到國外留學。在西洋,伊藤博文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他意識到了西方各方面的強大之處,也堅定了西學、維新的決心。

伊藤博文自己也死於刺殺

明治維新開始後,木戶孝允舉薦伊藤博文給天皇,伊藤博文終於迎來了大顯身手的時候。

伊藤博文似乎是很「幸運」的,他總是能得到很多機遇和他人的幫助。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伊藤博文的意志和學習能力同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辜鴻銘和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過招
    原來大名鼎鼎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來武昌訪問,特意向張之洞交代了極想拜會辜鴻銘的意願。辜鴻銘心裡一凜,表面上卻心如止水:真是伊藤博文的意願?梁敦彥笑了笑:伊藤博文和香帥(張之洞)會面時,特別提到了兩個人,一個是你的福建老鄉嚴復,再一個便是你。當時,伊藤博文用日語對翻譯岡田說:你不是說英譯《論語》的翻譯家就在總督府裡工作嗎?
  •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身居高位,身邊護衛重重,安重根為何能刺殺成功
    伊藤博文在明處,身為高位者,個人信息往往更受媒體和世人的矚目,也更容易被人盯上;而安重根在暗處,作為處心積慮的刺客,開槍之前可以說無人認識他。但即使如此,這樁刺殺事件仍然有著諸多巧合環節,諸多偶然性湊到一起才最終通向「刺殺成功」的結局。目標:「日本俾斯麥」截止被刺的那一年,伊藤博文在日本政壇已經走到很高的位置。
  • 日本內閣首相伊藤博文的崛起和覆滅之路
    伊藤博文是日本近代一個極其重要的歷史人物,不僅是日本的第一任首相、第一任樞密院議長、第一任貴族院院長,更是日本明治維新的功臣,直接帶領日本在近代實現了崛起。由於伊藤博文堅決維護天皇的權威,堅決主張對外擴張,使得他在國內外的評價出現天壤之別。
  • 發起甲午戰爭的伊藤博文 到中國後為何受到朝野禮遇
    以至於到了10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提起中日甲午戰爭來,依然是義憤填膺,恨不能時光倒流,回到1894年重新與日本大戰一回。伊藤博文,是中日甲午戰爭的發起人。站在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他就是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戰爭結束後,伊藤博文與李鴻章在日本馬關進行談判,又對李鴻章極盡尖酸苛刻之能事,強迫李鴻章在《馬關條約》上簽字。
  • 農民之子當日本首相,難於上青天
    菅義偉出生在日本北部秋田縣的一個小村落,現在走上權力巔峰,出乎絕大部分人的意料。不過,我們更關心:這個前偽滿洲國鐵道職員的兒子,為什麼能拿下首相大位?他又會怎麼處理和中國的關係?1 農民的兒子當上首相,在日本算是一個奇蹟日本雖然搞的是民選制度,但政壇實際上是被世家豪族壟斷的,甚至算得上是世襲。
  • 他,擊斃日本第一任內閣首相伊藤博文
    安倍晉三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健康原因提出辭職的消息佔據各大新聞媒體頭條,一下子成為熱搜榜。安倍晉三這個人不太受中國人歡迎,特別是在2013年參拜靖國神社,否認侵華歷史。其實,安倍晉三的政治偶像就是被日本人稱之為「日本近代之父」的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這些年安倍晉三內閣實行的政策基本上都是效仿伊藤博文的軍國主義路線。一、哈爾濱的槍聲1909年10月26日,哈爾濱火車站。早上,火車站站臺上擠滿了人群,歡迎的儀仗隊整齊地站在最前面,俄國財政部部長戈果甫佐夫也在其中。九點,一列火車緩緩進站。
  • 1909年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始末
    車站周圍已經被荷槍實彈的日本士兵層層把守,戒備森嚴的正警惕地注視著每一個可疑的行人。站臺上,幾個身穿和服的女人緩和了這種肅殺之氣。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正恭恭敬敬地排成兩排,準備列隊歡迎一個重要人物的到來。在她們身旁,站著一些衛兵,還有一些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記者。上午9點,日本樞密院院長、朝鮮統監伊藤博文乘坐的火車緩緩開進哈爾濱站。
  • 為何伊藤博文訪華,成為引爆慈禧發動戊戌政變的導火索?
    就在維新派對變法一籌莫展之時,已卸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前來訪華。要知道,正是這個伊藤博文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使得日本國力大增,最後在甲午海戰大敗清軍。所以,伊藤博文的到來令維新派異常興奮,他們期望這個日本的改革家能幫助完成光緒的變法大業。維新派甚至提出,讓伊藤博文來擔任「變法總顧問」,總領變法運動。
  • 回顧與慎思:關於安重根和伊藤博文
    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主角兩位,一位是,韓國抗日武裝「大韓義兵」參謀中將、特派獨立隊長安重根,是年三十歲;另一位是,日本明治維新後曾四次擔任首相、時任日本樞密院議長伊藤博文,是年六十八歲;配角很多,重要的也是兩位,俄國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另譯柯克甫策夫),以及主管哈爾濱海關的大清國濱江關道施肇基。安重根來哈爾濱的目的,已經用他的行動告知整個世界。
  • 日本第一位平民首相原敬,主張中日友好,卻遭日本憤青暗殺
    文:鼓浪隱士日本國的行政大權主要由首相負責,儘管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向西方學習,首相一般由選舉產生。但由於歷史文化的原因,日本首相出現了「門閥」現象,其權力長期被傳統貴族或政治世家掌控。1884年,外交大臣井上馨到朝鮮處理「甲申事變」的事宜,原敬以記者身份前往朝鮮。他得到井上馨的賞識,開始了其政治生涯。次年就被派往中國,擔任天津領事。兩年後到巴黎公使館工作。此時他結識了西園寺公望、陸奧宗光、高橋是清等日本政壇的大佬,極大促進了其仕途。1890年,他成為農商部參事官兼秘書。
  • 日本首相的使命:看準時機背後插刀!離它給美國插一刀還有多遠?
    日本歷經這三大國際關係體系,都曾扮演過重要角色。日本首相在國際關係體系碰撞和改變中的歷史使命,至今仍然沒有完成;此事關乎日本國運、中日美三國關係走向,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研究。日本首相這個位置出現的時間並不算長,始於1885年伊藤博文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到如今也才135年。
  • 一個朝鮮人為何要來到中國刺殺日本首相,他的一生有哪些傳奇經歷
    而被他打死的老人,可是個大人物,他就是明治維新元老、憲法之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當天晚上,這名刺客被俄國當局移交給日本人,經過殘酷審訊,真相終於水落石出。這位刺客名叫安重根,是位韓國人。那麼他與伊藤博文有何深仇大恨,非要置這位古稀老人於死地呢?
  • 他刺殺了伊藤博文,臨死前手書二字,伊藤罵了二字,均流傳至今!
    1909年在我國哈爾濱發生了一件刺殺的事情,而被刺殺的人正是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行刺者當場就被俄國憲兵抓獲了,據他自己交代,自己是朝鮮人,這次行刺是自己一個人的行為,還有他的名字叫安重根。也正是這個人死後被朝鮮和韓國分別尊為了烈士,就連我國哈爾濱也有一個安重根革命烈士紀念館。
  •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談判放出狠話,如今全部實現!
    其中惹人爭議最大的就是李鴻章,作為晚清最後一個「扛得住事」的人,李鴻章飽受爭議,籤署多條不平等條約,割地賠錢,這樣的行為讓人們把怨恨全部撒在李鴻章一個人身上。說實在的,李鴻章也是有點「冤屈」的,畢竟在清王朝慈禧太后手下當差,一個本就沒有什麼大局觀只會享樂的女人,遇到事的時候只會拿地拿錢保全自己,在這樣的統治者下面做事,李鴻章實在難有作為。
  • 日本新首相落定,71歲「令和大叔」出身農民家庭……日本二...
    當地時間14日15時20分左右,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公布。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以377票的顯著優勢獲勝,當選為新任自民黨總裁,將接任安倍晉三成為日本首相。另外,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63歲)總共獲得89票,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63歲)總共獲得68票。
  • 伊藤博文的警告:中國改革不可急躁
    「長崎事件」成為中國在近代歷史中第一次「以威壓人」的勝利。但這次勝利,加深了中國朝野對於日本的蔑視,虛驕盈庭,導致北洋艦隊多年停滯不前,正如伊藤所盼望的「又睡覺矣」。 而日本則因深受刺激,根本就不「睡覺」,開始奮起直追。長崎事件完畢後一個月,明治天皇頒發赦令:「立國之務在海防,一日不可緩。」
  • 即將成為日本首相的菅義偉
    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命運會跟他開這樣一個玩笑:宣布日本進入一個新年代的他,竟然會成為日本的下一任首相。宣布令和年號一年半之後的2020年8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潰瘍性大腸炎辭職。 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在二戰時被日本政府忽悠到中國東北,繼續當農民。菅義偉的兩個姐姐都是在瀋陽生的。隨著日本戰敗,大批僑民被驅逐回國,全家人就這樣回到了老家秋田縣,那個一聽就讓人想起狗的地方。1948年,菅義偉就生在這裡。
  • 隨著菅首相的誕生,負責日本天皇生活起居的宮內廳內部擔心的聲音也越來越響
    7年9個月後的新首相誕生,顯示出人們對這位「令和大叔」菅首相抱有很大的期望。都說他是安培政權下的影子首相,手段剛果,行政威力。試想一下,想要改革的農民的兒子菅首相的行政如果正好和幾千年傳下的天皇想法發生衝突的話該怎麼辦?這是現在宮內廳裡的人憂慮的事。還記得2016年8月上皇陛下有意退位的動畫播出後,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各種評論。
  •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連日本首相都是他粉絲?看了心服口服
    雖說是中國文官,卻被評為"日本軍神"的東鄉平郎一生參拜,連日本首任首相都是他的信徒、粉絲。日本首任首相雖然是中國人,卻推動了日本明治維新,把幕府時代推翻,使日本躋身於世界經濟、軍事強國之列。是一個能文能武,繼孔子、孟子之外儒家影響最大的人物,也被稱為五百年來最完美的人之一。王陽明的心學在日本被崇拜到什麼地步?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是近代史上黃種人第一次打敗白種人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