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鼓浪隱士
日本國的行政大權主要由首相負責,儘管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向西方學習,首相一般由選舉產生。但由於歷史文化的原因,日本首相出現了「門閥」現象,其權力長期被傳統貴族或政治世家掌控。
但在歷史上,有些平民出身的人通過自身努力也成功爬到了首相的位置,而原敬就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平民首相,其一生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呢?
01
原敬生於1856年2月9日,是盛岡城外本宮村南部藩士家臣原直記之孫。他原名健次郎,十歲時喪父,十六歲來到東京求學,在共憤義塾學習英語。但因家境貧寒,只好給人當書童,但憑著刻苦上進,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於是轉入箕作麟祥的家塾,學習法語,擔任天主教神父的隨從,並接受了洗禮。
1876年,原敬考入司法部法律學校,但不滿校方的管理方式,多次發生矛盾,加上他上書司法大臣,為學生搗毀食堂事件辯護,讓校長怒不可遏,於是遭到了退學。
不過這件事卻讓原敬在圈內積攢了人氣,被招聘為《郵便報知新聞》的政治記者,同時兼任《峽中新報》的撰稿人。他根據採訪、編輯的經歷以及自身的好學,很快就掌握了政治學原理,並多次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並在1882年出任《大東日報》社主筆。
1884年,外交大臣井上馨到朝鮮處理「甲申事變」的事宜,原敬以記者身份前往朝鮮。他得到井上馨的賞識,開始了其政治生涯。次年就被派往中國,擔任天津領事。兩年後到巴黎公使館工作。
此時他結識了西園寺公望、陸奧宗光、高橋是清等日本政壇的大佬,極大促進了其仕途。1890年,他成為農商部參事官兼秘書。第二屆伊藤博文內閣時,原敬任外務部通商司長,繼而晉升為外務次官,參與策劃統治中國臺灣的根本方針。
在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的大潮裡,原敬作為日本政治圈的一分子,必須為日本帝國的擴張服務。但是他與其他狂熱分子不同,比較有遠見,是難得的清醒之人。比如當時日本朝野、軍方不少人叫囂吞併中國,可原敬從國際關係出發,看到中國蘊含的巨大能量以及列強在對華問題上的矛盾,於是指出「一國瓜分中國,真是荒謬之極」。可惜原敬的觀點並未讓軍國主義者清醒,在他死後十年後,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侵華戰爭,結果走上了不歸路。這就能看出,原敬的確具有遠見卓識,是當時日本難得的聰明人。
1900年後,原敬接受伊藤博文的邀請,任政友會的幹事長,邁出了從政生涯的重要一步。因為這個政黨背後有日本地主與財閥的支持,擔任其重要職位者,不少成為日本首相。1902年,原敬成為國會眾議員。此後他相繼擔任西園寺公望、山本權兵衛內閣的內相。到1914年已經是政友會的總裁了。
明治維新後,日本首相一職,基本被薩摩、長洲兩藩的貴族、武士壟斷。從未有一個平民出身的人,成為首相。而在1918年9月,平民出身的原敬破天荒地坐上了日本首相的寶座,一個窮小子逆襲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政治家,而且這還是日本近代第一個政黨內閣。
近代日本雖然學習西方,建立君主立憲制。可是內閣成員由首相任命,而且首相選擇誰,只是對天皇負責,與日本政黨、大眾毫無關係。這樣的內閣其實只是天皇的御用機構,根本缺乏獨立性。但原敬上臺後,針對當時的米騷動以及民眾的訴求,對組閣方式和成員組成進行了修改,強制要求必須有十個席位是來自政黨成員,而非首相獨命。這就改變了內閣的性質,從對天皇負責轉向為政黨,甚至民眾負責。原敬的改革得到了日本民眾的支持,日本有了擺脫軍國主義,走向現代政制的可能。史學界稱之為「大正民主」。
02
而在外交上,原敬採取務實的方針,他結合國際形勢,反對大隈內閣對華提出二十一條,認為這損害了日中友好關係,又會激發中國的民族情緒。而西方列強還會猜疑日本對中國懷有野心,使日本在國際上倍受孤立。只有睦鄰友好,尤其與英美搞好關係,才符合日本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原敬的理想雖好,可現實卻很殘酷。在巴黎和會上,日本激進派以不加入國際聯盟作要挾,要求奪取中國在青島的權益。此舉引發了中國的強烈不滿,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中日關係再次跌入谷底。
由於山東問題,激化了中日關係,也讓列強重視日本的擴張。為了扭轉不利處境,原敬決定改善中日關係,在山東問題上做出讓步,可他的做法在軍國主義分子看來,可謂是「大逆不道」,他們紛紛指責原敬內閣軟弱、賣國,這也為原敬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當然原敬也並非完全的和平主義者,他與當時軍國主義者一樣,要求加強軍隊建設。他派兵鎮壓了朝鮮三一運動,又參與了列強在西伯利亞的軍事行動。而且他大力主張在朝鮮半島實施同化政策。因此他對華「友好」,只是一種政治外交策略,為日本謀求更大利益而已。不過與瘋狂鼓吹侵華的軍國主義者相比,原敬確實是理性而「仁慈」的。
1921年11月4日下午7點多,原敬在東京車站,遭到一位極端右翼的日本憤青暗殺。而他的死,基本中斷了日本近代改革的歷程,國家在軍國主義者的裹挾下,走上了萬劫不復的侵略道路。
因此有些人指出,假如原敬沒有被暗殺,他的政策能夠延續的話,或許就能避免日本走上擴張的道路。但問題是,在全民日益瘋狂的局勢下,像原敬這樣冷靜的人又有多少?犬養毅、高橋是清等理性的首相,最後不都倒在了軍國主義分子的槍口下嗎?所以首位平民首相原敬的死,是近代日本走向瘋狂的犧牲品。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鼓浪隱士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