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口鍋
插上電——
就可以炒菜、燉牛肉、
燒雞、蒸米飯、煲湯、煮麵,
無所不能的樣子;
還能做酸奶、芝士蛋糕、南瓜派,
比淳魚兒還厲害嗯哼,廚藝堪稱驚人。
圖片來自Instagram
去年感恩節,
這個鍋雄踞Amazon和Target銷量榜前五,
Kohl’s銷售量的前三名。
Facebook上,它還有自己的主頁和粉絲群,
關注者高達130多萬,
日常每天有4000多新帖子,髮菜譜、討論使用心得,
毫無疑問的「網紅」、KOL。
有的粉絲,感情真摯地留言到:
「It's such a life saver」.
(感受到熱淚盈眶、激動之情溢出屏幕了嘛?)
圖片來自NYTimes
這口神奇的鍋,英文名字叫Instant Pot。
官方的中文翻譯是:多功能快煲電壓力鍋。
你或許覺得似曾相識。
看了它的照片,
你一定就和淳魚兒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的反應一樣—
「這、這,不就是電高壓鍋麼?!」
「這、這、這,這鍋我家也有啊!」
圖片來自new york times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Instant Pot的發明人、
生產經營公司的CEO—Robert Wang,
出生於中國哈爾濱(淳魚兒的老鄉耶!),
現居加拿大,
是一位CS PhD,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慧。
Robert Wang和三款Instant Pot | 圖片來自cnbc
他的早期經歷和那個年代的留學生很像。
1986年,從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後,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碩士,之後出國留學。
1991年,拿到了University of Essex的CS博士學位。
先後在幾間電信和技術行業的公司工作,
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
被當時供職的網絡公司解僱。
圖片來自New York Times
時年40出頭的Robert,搞起了自己的Startup。
第一個是科技公司,金融風暴之後,
自然拿不到funding,不了了之。
第二次創業,他考慮用自己擅長的技術,
涉足自己熱愛的烹飪領域,開發廚房電器。
解決熱愛做飯的人們,因為工作忙碌,
沒有太多時間烹製健康食物的痛點。
圖片來自behealthytoday
35萬美金的積蓄+僱傭另外兩名工程師
(也有媒體報導說這兩個人當時是他的朋友和合伙人)
X(乘以)
18個月的時間
=(等於)
一個集高壓鍋、慢燉鍋、電飯鍋、
炒鍋等各種功能於一體的Instant Pot,
橫空出世,
但並沒有一下子——一鳴驚人啦。
圖片來自kinjadeals
2010年,
Instant Pot最初開始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銷售的時候,
銷量並不好。
轉機有兩個:
一是,Robert把鍋放到了亞馬遜上賣,
受到了不少素食主義者的喜愛。
使用Instant Pot的壓力鍋功能,
他們煮豆子的時間縮短了幾個小時!
喜歡吃豆子的素食愛好者們,
口口相傳,掀起了購買Instant Pot的第一波小高潮。
圖片來自Youtube截圖
第二個轉機是,有意識地開始KOL營銷。
把Instant Pot寄給有影響力的廚師、美食博主、烹飪達人,
請他們出測評、發食譜、寫攻略。
Instant Pot低調的走紅之路開始了,
銷量也是節節攀升。圖片來自Youtube截圖
中間還有個小插曲。
2013年,一款新鍋發布的時候,
Robert想給鍋起名叫「iPot」,
大概是表達對Apple產品和賈伯斯的敬意,
但被他的律師團隊否決了哈哈。
不過,最新一款有藍牙功能的Instant Pot,
是可以用iPhone和iPad操作的。
還有配套的App查食譜。
Instant Pot App的架構師|圖片來自Instant Pot
在《紐約時報》一篇關於Robert Wang的報導中,
主筆記者評價Robert非常nerd,
在採訪中還給記者讀自己的PhD論文,
據說是關於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s的。
展示自己搭的網站-用來收藏家人照片的。
這種對技術nerd般的熱情,
也是Instant Pot商業成功的一個原因吧。
圖片來自Amazon
2016年,亞馬遜Prime Day活動中,
一天賣出了21萬5千個Instant Pot 7-In-1。
2017年,Instant Pot是Prime Day中銷量最高的產品。
Robert Wang自稱,
自己讀過Instant Pot在亞馬遜上的
所有幾萬條產品評價。
圖片來自torontostar
因為公司沒有上市,也沒有任何外部融資,
Robert Wang也沒有向媒體公開過公司的財報,
我們無法估計這位創始人的身價。
但2013-2016年三年間,Instant Pot的銷售量就超過500萬。
(注意,是賣掉的鍋的只數,不是銷售額!)
毫無疑問,這位金融危機中事業失意的CS PhD,
變危機為契機,
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
圖片來自mylittle
現在Instant Pot主要有三款,
售價在$49-$140之間。
每年也都在更新換代。
做酸奶、芝士蛋糕、煮嬰兒奶瓶
等功能是最新開發出的。
我們不是幫Instant Pot做商業植入,
感興趣Instant Pot各種詳細功能的同學們,
自己去官網看吧。
挺長的,功能看著也挺多的。
用Instant Pot做出來的巧克力布丁|圖片來自NewYorkTimes
有位居住在北卡的家庭主婦,
三個孩子的媽媽,
說她有兩個Instant Pot。
燒晚飯的時候,
一個煮米飯,一個做牛肉西蘭花,
自己可以利用解放的雙手幹點別的,
簡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圖片來自SouthChinaMorningPost
身邊的中國朋友對Instant Pot的反響,
沒有網上外國網友那麼熱烈。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直男,
聽說一個鍋可以做那麼多種好吃的,
又有酸奶又有蛋糕又有牛肉的,
簡直完美的可以上天。
廚藝精湛的美廚娘們,
不否認Instant Pot的方便,
但都很嫌棄高壓鍋壓出來的肉不夠好吃。
我們對「好吃」的定義,
比一袋胡蘿蔔、一把杏兒就能當午飯的外國人,
簡直高了太多。
從小被媽媽、外婆高超廚藝嬌慣出來的中國胃,
怎麼能忍受每天吃西蘭花燉牛肉、土豆煮豌豆?!
煎、炒、溜、炸、燜、焯
等五花八門的中華烹飪技術,
怎麼是一個區區智能鍋輕易概括的。
光是一個豬肉,我們就有
東坡肉、糖醋裡脊、鍋包肉、
溜肉段、獅子頭、粉蒸肉.
100種不止的吃法。
圖片來自aroundmyfamilytable
但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
不得不是一個內心與現實相互較量、妥協的過程。
在Instant Pot風靡之前,
美國市場上一直比較火爆的廚房電器是Crock-Pot(慢燉鍋)。
慢燉鍋是上世紀40年代就發明出來的,
但卻在70年代才流行起來。
《華盛頓郵報》的研究認為,
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工作,
方便的廚具開始被女生上班族需要。
普通高壓鍋,
早在1681年就被惠更斯的助手德尼·帕潘發明了,
但400多年後,Instant Pot之類的電鍋、多功能鍋,
解放了人們的雙手,釋放了更多多線程的時間,
才得以領導廚房。
淳魚兒使用高壓模式燒的羊腩馬蹄煲
最後,說一點淳魚兒對Instant Pot的使用感受。
碰巧家裡有一個,
買的時候是當電高壓鍋買的,並沒有注意其他功能。
高壓不一定會大幅地縮短烹飪時間,
壓牛羊肉至非常軟爛的時間確實可以20-30分鐘,
但高壓烹飪,需要鍋有一個加壓、放氣的過程,
若不是手動放氣,
這兩個過程可能需要30分鐘+的時間。
也就沒有很快了。
有的中式燉菜,要在肉快要出鍋前,
加一些蔬菜等不耐煮的食材,
Instant Pot只是前期烹飪的很好輔助,
最後,還需要把軟爛的肉從Instant Pot中倒入普通鍋中,
加蔬菜,加鹽調味,大火收汁入味等等。
淳魚兒使用高壓模式燒的牛肉-做早餐牛肉麵
但如果只是燉番茄牛肉這種,
工作日晚上睡覺前,
把牛肉、西紅柿和各種調味料倒入鍋中,
定好時,早晨起來煮上麵條,
去鍋裡盛出軟爛的牛肉當澆頭,
牛肉麵就好了。
吃完元氣滿滿的上班去!
條條大路通羅馬,何必天天寫代碼?各為CS兄弟們,你們看懂這個勵志的故事了嗎?┑( ̄Д  ̄)┍
撰文 | 淳魚兒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歸拍攝者所有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New York Times 「Inside the Home of Instant Pot, the Kitchen Gadget That Spawned a Religion」, CNBC.com 「Why Robert Wang's Instant Pot is a bestseller on Amaz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