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狐書生》一言難盡,但對國產奇幻片我有三個錦囊

2021-02-12 影視獨舌

奇幻片,向來是國產電影的創作自留地。昨天,又有兩部奇幻片與觀眾見面了。其一,是院線電影《赤狐書生》;其二,是網絡電影《冷血狂宴》。聲浪都不小。

《赤狐書生》上映前,電影官微發了一條監製江志強的朋友圈截圖,言談懇切,被轉發26萬次,其中包括鄧超、黃渤、黃曉明、吳京、章子怡等明星。除了業內人士的支持,貓眼想看人數也高達18萬,《捉妖記》以及李現、陳立農的粉絲絕非少數。

《冷血狂宴》更不用說。雖然《爵跡》撲得挺慘,但郭敬明的新電影究竟有多爛,估計還是能激起不少人的好奇心。畢竟,他已經四年沒出來搞事情了。

可惜的是,熱度並沒有轉化成口碑。筆者第一時間看完了兩部電影,感覺很不好。

《赤狐書生》豆瓣開分5.5,口碑一般。異性戀來得挺突兀,耽美向沒有化學反應,人間大愛迴環往復到囉嗦,狐仙的殺人進階式成長難以代入。只有老童生劉道然,屢試不中而入魔,讓人看到了人生蹉跌帶來的慘傷。特效尚可。但總體不是一部優秀影片。

《捉妖記2》上映時也被罵慘了,不過罵歸罵,22.4億的票房還是讓人心口一熱。《赤狐書生》就有點不爭氣了,貓眼專業版預測總票房2.65億,想必很難收回成本。《冷血狂宴》還不如《赤狐書生》,爛透。

似乎還是熟悉的模樣。近幾年來,國產奇幻片一直處在這種天壤兩極的搖擺之中。

葉永烈在《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一文中,談到了幻想小說的類型劃分。他認為,「幻想文學分為兩大類,即幻想小說與童話。就幻想小說而言,又分為三大類,即科幻小說、魔幻小說和奇幻(玄幻)小說。」在他的筆下,奇幻和玄幻只是同一概念的不同稱呼。

後來,魔幻和奇幻的概念又進一步混淆了。拿《哈利·波特》來說,你很難定義它是魔幻還是奇幻。這些概念,儼然成了些無底的套子,什麼東西都能往裡面裝。公婆還都有理。

故此,統觀整個幻想類文學,就可以分為科幻(si-fi)和奇幻(fantasy)兩大類。科幻每每關注未來,以自然科學的規則來表現「不太可能的可能性」;奇幻,則像一支射向平行世界的箭,讀者在其中得到無數的體驗,從而展現出一種「看似可信的不可能性」。

這兩年,科幻片最為大家熟知。《流浪地球》的成功,《上海堡壘》的「撲街」,令觀眾對科幻影視產生了濃厚興趣。這個建立在科學之上的幻想種類,在中國電影創作者心中燃燒起熊熊火焰。科幻片,又可以分為硬科幻、軟科幻和輕科幻三項類型。《流浪地球》就是硬科幻,《信條》屬於軟科幻,而《上海堡壘》則可以歸為輕科幻。各有各的範疇。

相比起科幻電影,國人對奇幻片的劃分則更加複雜。

奇幻本是西方舶來詞,臺灣翻譯家朱學恆在把《魔戒》譯成中文時,首創「奇幻小說」一詞,從此「奇幻小說」一詞流行開來。奇幻片也沿襲了這一概念。按照品相,國產奇幻片可以分為五大類:仙俠玄幻、西方魔幻、驚悚靈幻、異域探險以及歷史科幻。

玄幻一詞,最早來源於黃易小說,指的是「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廣義來說,這一嶄新品類相當於「高度幻想」型小說,是黃易在傳統「低度幻想」型小說(武俠、偵探)基礎上的改造。他的世界,是與金古「低武世界」對應的「高武」世界。

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仙俠也逐漸與玄幻混為一談。不過,仙俠更偏女頻,而玄幻則更偏男頻。比如《誅仙》《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就是仙俠片;《畫皮》《悟空傳》,就是玄幻片。總而言之,「仙俠玄幻」就是對傳統武俠的繼承和發展,還是中國古典浪漫主義風格。

同樣可歸屬於仙俠玄幻範疇的,還有誕生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志怪故事。這是國產奇幻片最熟悉的素材庫,《西遊記》《封神榜》《山海經》《聊齋志異》的故事拍了一部又一部。《赤狐書生》的原型九尾狐族,就出自於《山海經》:青丘之國,其山有狐,九尾。

魔幻小說的幻想建立在魔法之上。魔幻小說藉助於魔法存在,魔杖、魔戒、魔掃、魔咒,變幻無窮、魔力無邊。英國女作家羅琳筆下的《哈利・波特》,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哈利・波特》中神秘的「魔法石」和「伏地魔」,把魔幻小說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有趣的是,西方魔幻或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詞彙。在西方,並沒有對照魔幻的專有名詞。他更像是國人對西方幻想故事的自我解構,以此創造出與東方「飛升成仙」相對應的世界。事實上,郭敬明的《爵跡》就是一部標準的魔幻片。作品內外的故事都挺魔幻。

驚悚靈幻和異域探險常常一體兩面,《鬼吹燈》和《盜墓筆記》是這兩個類型的代表作。當然,兩者也有不小區別。過去的港片中,驚悚靈幻類作品比較常見。林正英的殭屍片雖然仍屬於恐怖片的範疇,但已然有了靈幻的身影。《靈魂擺渡·黃泉》更是典型的靈幻片。

《九層妖塔》《尋龍訣》則屬於後者。異域探險類作品更像是西方「奪寶探險」小說的變種,通過添加一些本土的風水、陵寢、倒鬥等獵奇文化對其進行了類型改造。當然,相比起網劇,這一類型的奇幻片並不算多。網絡電影中的怪獸片算是這一類型的延續。

歷史科幻則更加小眾。它雖然名為科幻,卻依舊是奇幻類型的一種。所謂的「歷史科幻文學」,也被人稱為「架空歷史小說」。十年前起點網絡小說中最為流行的穿越題材,就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歷史科幻。這一類型的影片,最經典的當屬程小東的《古今大戰秦俑情》。

雖然同為幻想敘事,但相比起「剛剛起步」的國產科幻,國產奇幻跨出的步子無疑更大一些。這不難理解。對普羅大眾來說,一提起科幻想到的就是劉慈欣,貌似也只能想到一個劉慈欣。奇幻則不然,從最早的黃易,到後來的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名氣都不小。

影視市場也是如此。科幻和奇幻最大的區別是世界觀架構的不同,科幻思維是一種認識世界的「非神學方式」,而奇幻則承認超自然、神秘主義的力量。換而言之,科幻比奇幻更重視「邏輯自洽」。《流浪地球》上映時,之所以差評頗多,根本原因在於科幻邏輯閉環的未完成。觀眾所質疑的,是其科幻思維的不合理性。相對而言,觀眾對奇幻片更加寬容。

說到底,奇幻片本身就是一種拋棄邏輯的產物。《尋龍訣》中下墓倒鬥,摸金校尉要在墓室東南角點上一支蠟燭。《人鬼神》想克制殭屍毒,要用上好的糯米來搓身體。為什麼非要點蠟燭?為什麼用糯米不用黏米?觀眾並不會對此產生疑問,因為「它本就是假的」。

解開思維的鐐銬,自然更容易講一個好故事。所以我們看到,在國產科幻電影早年頻頻撲街的時候,國產奇幻片已然成了國產電影的重要票倉。從2008年的《畫皮》伊始,幾乎每一年票房榜的Top10中,都能找到國產奇幻片的身影。甚至,還數次高居榜首。

近十年的高票房奇幻片中,仙俠玄幻佔了主流。除了2015年的《尋龍訣》、2016年的《美人魚》《盜墓筆記》外,其他作品皆可以歸為這一品類。神話志怪故事,更是主流中的主流。11部作品中,「西遊」5部,「封神」2部,「聊齋」1部,其他才是原創作品。

這似乎和前幾年網絡電影的現狀有點相似。那段時間,打開視頻網站的網絡電影專區,《西遊之XXX》得佔一多半。說白了,觀眾就熟悉這類,也喜歡這類,你拍別的它不賺錢。

當然,那是過去的光景了。《西遊記》的故事再豐富,觀眾也不願意一直看。2018年的《西遊記女兒國》之後,國產奇幻片對《西遊記》的開採終於告一段落。現在,用動畫電影來講「封神故事」成了時髦。《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億票房,真真令人無比羨慕。

為數不多的原創作品裡,兩部《捉妖記》最值得一提。雖然加起來的票房也不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但兩部均破20億的成績,依舊說明了這一IP對觀眾的吸引力。這想必就是江志強對《赤狐書生》的信心來源。只可惜,這次沒能延續《捉妖記》的好運氣。

《尋龍訣》是特殊的一部。它和《畫皮2》的導演同為烏爾善,但口碑要比後者要好不少。片中故事取材於天下霸唱的《鬼吹燈》,被網友譽為真正拍出了原著靈魂。更重要的是,它還代表了中國商業片和工業製作的頂尖水平,堪稱國產電影好萊塢化的典型代表。

雖然《妖貓傳》的票房並沒有進入當年的Top10,但我還是想把它和《長城》放到一起來說。張藝謀的《長城》藉助的是好萊塢殭屍/怪獸片的視聽經驗,在中國的土地上講了一個「美國故事」,國內觀眾並不買帳。陳凱歌的《妖貓傳》則採取了一種日式想像,講了一個他夢中的大唐,觀眾接受度要高出一截。

然而,過去的高票房並不意味著如今的高枕無憂。尤其是《姜子牙》的「滑鐵盧」,更是打破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帶來的某種幻想。觀眾熱衷於奇幻片,卻絕不願意為爛片買單。當年的《爵跡》就說明了這個問題,臨時撤檔的《阿修羅》更是最好的見證者。

當下的影視市場,幻想類題材依舊是資本追逐的首要對象。科幻不消說,包括劉慈欣的《全頻帶阻塞幹擾》《球狀閃電》等科幻電影都已備案,《外太空的莫扎特》《從21世紀安全撤離》等影片已經開機。就在前幾日,《流浪地球2》也宣布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奇幻也不甘示弱。或許不如前幾年般繁榮,但不論是院線電影還是網絡電影,奇幻類型依舊是一種硬通貨。說到底,這是國產重工業電影的不二法門,是迎戰好萊塢大片的利器。今年待映的電影中,《晴雅集》《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皆有不少人關注。

不過,國產奇幻片還是面臨著不少困境。

首先,是技術的限制。就像觀眾習慣用「大片」來形容好萊塢特效片一樣,奇幻片也代表著大眾對國產「大片」的期待。好的奇幻片不能只講好故事,還得做到詭譎絢麗、奇異非常。這就對影片的視覺效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說到底,「五毛特效」是要被人唾棄的。

好在,國內的技術環境發展迅速。上個月象山影視城5G+數字影視高峰論壇上展示的「加拿大LED電影特效團隊及技術」,無疑能為未來奇幻片的拍攝提供不少便利。

過去拍攝,需要先進行美術設計、勘景、場景搭建,拍完之後再去找後期公司進行特效製作。有了LED攝影棚和5G帶來的高速帶寬,後期特效完全可以在LED大屏中實時渲染。這既可以讓演員在表演中流露更真實的情緒,還節省了大量的後期製作成本。

其次,投資產出比。眾所周知,拍電影是一筆很容易虧本的買賣。奇幻片尤是如此。絕大多數時候,高投入並不能產出高收益。而想拍一部好的奇幻片,往往就需要高投入。

烏爾善的《封神》三部曲,據傳投資30億,每部票房要破30億才能收回成本。難度頗高。雖說「兄弟類型」的《流浪地球》票房已然創造了一次奇蹟,但將命運交付於運氣實在是招險棋。虧損的《長城》、撤檔的《阿修羅》以及撲街的《赤狐書生》,都是前車之鑑。

更重要的是,是觀眾審美的變遷。觀眾的審美就像一團迷,沒有人敢誇口說我能掌握。相比起《捉妖記2》,《赤狐書生》倒也沒有那麼差,但前者的票房是後者難以企及的。《妖貓傳》自有其鮮明味道,但耐不住觀眾用電影票表示「我不喜歡」。誰能替觀眾做決定呢?

基於此,還是要在內容上下點功夫。一來,是繼續向神話志怪故事取經。

《赤狐書生》選材的《山海經》就是現成優秀素材。許多國產頁遊的宣傳視頻,就常用《山海經》把人騙進去。當然,《山海經》最大的問題是缺乏連貫性,它只提供角色,卻沒有完整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想拍好《山海經》太費錢了,可選擇的餘地少了些。

誕生了兩部《畫皮》的《聊齋志異》,也值得一做。蒲松齡書中的很多故事都能拎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IP,扣人心弦的劇情獨具中國特色。

《封神榜》還可以繼續挖,但哪吒和姜子牙也拍了太多遍了,其他人似乎也沒有單抗票房的能力。就看烏爾善的《封神》了。

其二,是先學「大道至簡」,再聊龐大宏觀。不少國內的影視創作者,似乎都將「大就是美,多就是好」奉為了圭臬。但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龐大的世界觀其實並不適合開篇拋出。就像86版《西遊記》,也沒有將小說背景完全復原,而是以人帶事、以事寫人地講故事。

《阿修羅》就犯了這種錯誤。影片塑造了一個龐大的世界觀,儼然形成了一個大雜燴。在片中,有《指環王》《阿凡達》《加勒比海盜》的影子,有基督教、佛教的元素,還有國產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味道。可惜的是,繞著繞著就把自己給繞暈了,故事稀碎。

當然,奇幻片應當有不同於傳統的、常規的獨特架構。但要是為了營造獨特而忽略邏輯,顯然是買櫝還珠了。就算要形成一個自我宇宙,也得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

《星球大戰》的世界的確頗具美感,但它成功的決定因素絕不是塑造了一個星戰宇宙。同理,星戰衍生劇《曼達洛人》只是摘取了主宇宙的片鱗只甲,但仍然打動了觀眾的心。

第三,視覺影像要創新,影像審美要在線。奇幻片的世界,人類與異類生物免不得生活在一起。這就需要二者之間達到一種影像層面的完美結合,既不能出戲也不能無趣。這一點,就不得不誇一下《妖貓傳》。雖然陳凱歌故事沒講好,但人與妖貓的節奏是有序統一的。

「五毛特效」不可取,醜陋的精緻特效也不能要。紅配綠的服飾古人早就批判了,怎麼到了2020年還有人如此設計?

總而言之,國產奇幻電影要走的路還很長,一切還得繼續努力。

【文/馮壹】

影視獨舌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媒體主張: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

相關焦點

  • 《赤狐書生》獲票房日冠 但對國產奇幻片我有三個錦囊
    《赤狐書生》獲票房日冠 但對國產奇幻片我有三個錦囊時間:2020-12-05 19: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赤狐書生》獲票房日冠 但對國產奇幻片我有三個錦囊 12月5日,李現、陳立農主演的電影《赤狐書生》豆瓣分出爐,正如很多網友預測的那樣,在一星佔比高達15.3%
  • 《赤狐書生》崩得轟轟烈烈,國產魔幻電影還能火幾年?
    有的電影悄悄的上映,悄悄的被打差評,悄悄的離開電影院,片方、觀眾都十分默契,我知道你是來圈錢的,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是來圈錢的。但有的電影可不這樣,上映前鋪天蓋地的營銷,到哪裡都能看到未映先出的好評,等真正上線,原形畢露。此所謂「崩得轟轟烈烈」。
  • 一片頂三片《赤狐書生》崩了,李現陳立農不來電,可惜了哈妮克孜
    花一部國產電影的錢,看三部國際大片,值!是哪部國產電影這麼「優秀」?是《赤狐書生》。你能在《赤狐書生》裡看到:《哈利波特》的「阿瓦達索命」和「食死徒」。《黑夜傳說》的「狼人」暴走。人物情感的崩壞,那咱賣賣奇幻片的概念也好啊!偏偏也不行。藏在山洞裡的狐族寶地,一群穿著毫無光澤的狐族人,跟《三世三生》一對比,簡直就像活在山溝溝裡的窮親戚。充滿傀儡的苦海書院,乍一看還以為閻王殿。
  • 電影《赤狐書生》聊齋志異古裝奇幻片 還原科舉人生百態寓意深刻
    李現的古靈精怪,陳立農的呆萌可愛,哈尼克孜的美,都在這部奇幻大片的視聽語言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以往狐妖和書生的故事版本,多描寫愛情,「聊齋」中的故事大多如此,《赤狐書生》卻為觀眾奉獻了一段男狐妖與書生的友情冒險,兩個在各自世界不被認可的人,互相抱團取暖,找到了彼此的價值。李現飾演的狐妖不魅不豔,更接地氣,陳立農第一次演戲,那種憨憨呆呆的形象與書生氣質很像。
  • 中國台州網丨《赤狐書生》:雙男主奇幻片 演繹人狐兄弟情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妖魔、鬼怪傳說、妖狐走獸,是國產影視劇取之不盡的寶藏庫。最近上映的奇幻片《赤狐書生》選擇了人妖共存的奇幻世界,採取雙男主的設定,分別由李現和陳立農飾演狐妖白十三和書生王子進。奇幻世界,引人遐想。
  • 《赤狐書生》入場,賀歲火熱開局
    犀牛娛樂原創文|小福 編輯|樸芳未映先紅的《赤狐書生》果不其然為2020年賀歲檔開了一個好頭。憑藉超過2300萬的預售票房,《赤狐書生》一舉斬獲了同檔期的預售、排片、場次、黃金場、觀影人次等多項指標冠軍。
  • 《赤狐書生》設定新奇,李現化身狐妖,與書生陳立農上演奇幻之旅
    電影《赤狐書生》改編自同名小說,由江志強監製,宋灝霖、伊力奇執導,李現、陳立農主演。根據已經公布的預告及海報,電影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人妖共存的奇幻世界。李現化身機靈狐妖白十三,而陳立農飾演呆萌書生,是不是覺得這樣的設定很吸引人?
  • 奇幻電影《赤狐書生》定檔2020年11月
    由江志強監製,宋灝霖、伊力奇導演,陳立農、李現主演的電影《赤狐書生》宣布將於今年11月全國公映。今日曝光的定檔預告及海報,也拉開了一個磅礴唯美的奇幻世界。陳立農飾演書生王子進,善良純真,李現則變身狐妖白十三,狡黠中透著可愛。
  • 和平精英赤狐書生聯動彩蛋在哪?赤狐書生聯動彩蛋介紹
    赤狐書生是最近很火的一個電影,這個電影馬上要上線了,相信很多人都想去看,和平精英很喜歡和熱門ip聯動,這次和平經營也和赤狐書生聯動了。和平精英赤狐書生聯動彩蛋在哪?這次官方準備了好幾個聯動彩蛋,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彩蛋都有哪些吧!和平精英赤狐書生聯動
  • 《赤狐書生》票房失利,釋放了這一信號
    題引:《捉妖記》兩部曲斬獲票房近50億,可原班製作團隊打造的《赤狐書生》卻僅收穫不到2億票房,究其原因,興許問題出在演員身上。由李現、陳立農、哈妮克孜等青年偶像明星主演的古裝奇幻影片《赤狐書生》,可謂未映先火。
  • 《赤狐書生》陳立農李現演繹一人一狐奇幻冒險
    昨天,電影《赤狐書生》亮相第33屆金雞影展,監製江志強,導演伊力奇,主演李現、陳立農、哈妮克孜、姜超出席現場。 電影《赤狐書生》講述了清貧書生王子進(陳立農飾)進京趕考,被下凡取丹的小狐妖白十三(李現飾)盯上。只要殺了王子進,取了丹,就能晉升狐仙。
  • 我眼中的《赤狐書生》,兇殘的世界觀,不合時宜的感情
    當然在任何一個時間段,有好作品就會有爛作品,好作品不用多說,這兩天在網絡當中一直傳得沸沸揚揚的《除暴》,吳彥祖,王千源領銜主演,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看點多多。《一秒鐘》張藝謀導演又一部力作,甚至說這部電影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遺憾的是還是有一些讓人不忍直視的爛片,比如今天要說的這部《赤狐書生》。
  • 抖音不渡《赤狐書生》
    如今,《赤狐書生》的抖音數據和票房數據形成鮮明對比,也是時候重估下抖音宣發了—— 抖人跟風,幾成在看熱鬧?流量雖好,不渡無緣之片。 熱了個寂寞 《赤狐書生》的短視頻宣發乍看熱鬧無比,但整套組合拳,沒有一招能正中靶心。
  • 《赤狐書生》奇幻賀歲,正在熱映中!
    電影改編自關於狐族的奇幻設定小說《春江花月夜》,講述了狐妖白石山原本想要殺害書生王子進卻意外和王子進成為朋友的故事。小書生王子進還有一個身份是狐族的「蚌人」,他的體內,蘊藏著白十三要取走的元丹!可是元丹取出,小書生就會有性命之憂。趕考路上,狐妖想殺了王子進取走元丹,取了元丹就能晉升狐仙,但沒想取丹路上,一人一狐竟成了最好的朋友。兩人越相處越融洽,情義越來越深厚,抉擇越來越難。在歷盡萬險後,白十三該作何選擇?拭目以待。
  • 奇幻大片《赤狐書生》,陳立農李現主演,人狐歷險人間
    奇幻大片《赤狐書生》,陳立農李現主演,人狐歷險人間大家都看過奇幻電影《捉妖記》吧,裡面的場景唯美,怎一個美字形容,從燈光、色彩、景色等多角度打造的奇幻大片,雖然過去很多年了,大家一直對裡面的景色記憶猶新。
  • 電影《赤狐書生》,唯美奇幻大片,陳立農李現人狐同行
    奇幻電影很多人都看過,裡面的美輪美奐的場景,給人視覺和心靈的震撼,使整個人有一種進入仙界的感覺,創造出「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見幾回」的意境。最近由江志強監製,宋灝霖、伊力奇導演,陳立農、李現主演的電影《赤狐書生》宣布定檔今年11月全國公映。
  • 《赤狐書生》開啟賀歲檔,華語真人特效電影止於一人?
    經過多年的摸索,國產真人特效電影成績如何?從《赤狐書生》的觀眾反應和成片效果來看,華語電影要想和好萊塢特效大片齊頭並進,最主要的還是形式和故事能否完美契合。原作名字雖然唯美,但並不能直接體現故事情節,製片人江志強認為對觀眾理解影片講述的是什麼,在與李現、陳立農等主創的討論後,最終定下了《赤狐書生》這個片名。全片發生在陳立農飾演的書生王子進的趕考路上,通過兩位主角的遭遇,心路歷程的轉換來呈現故事主題。從影片類型來看,可以看作是一部公路片。
  • 陳立農《年少無邪》酷狗首發,《赤狐書生》演繹古裝奇幻冒險!
    絕色狐妖與書生邂逅相戀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那呆萌少年與狡猾狐妖的故事你有聽過嗎?時隔兩年,曾經打造出胡巴IP的《捉妖記》團隊攜新作《赤狐書生》重磅回歸,電影由陳立農、李現領銜主演並於12月4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近日,陳立農為電影《赤狐書生》獻唱片尾曲《年少無邪》,歌曲在酷狗音樂獨家首發!
  • 李現陳立農攜手《赤狐書生》《捉妖記》後又來一部奇幻大片
    半島記者 黃靖斐 實習生 梅韋「人間,我來了!」等了這麼久,電影《赤狐書生》中的恢弘世界終於窺見一瞥。影片由江志強監製,宋灝霖、伊力奇導演,陳立農、李現主演,片方今日宣布將於今年11月全國公映。在影片中,李現則變身狐妖白十三,狡黠中透著可愛,陳立農飾演書生王子進,善良純真,一人一狐,結伴趕考,「跨界」友情悄然萌生,這對CP,給鎖了!在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大概的故事脈絡,書生王子進進京趕考,白十三也有自己的狐族考試,兩位少年相遇後一拍即合,一同行路。王子進似乎遭遇危機,白十三語氣陰沉,難道要黑化?當眾多妖魔來襲,二人也將開啟一段友情冒險。
  • 《赤狐書生》12月4日,奇幻賀歲!
    電影改編自關於狐族的奇幻設定小說《春江花月夜》,講述了狐妖白石山原本想要殺害書生王子進卻意外和王子進成為朋友的故事。小書生王子進還有一個身份是狐族的「蚌人」,他的體內,蘊藏著白十三要取走的元丹!可是元丹取出,小書生就會有性命之憂。趕考路上,狐妖想殺了王子進取走元丹,取了元丹就能晉升狐仙,但沒想取丹路上,一人一狐竟成了最好的朋友。兩人越相處越融洽,情義越來越深厚,抉擇越來越難。在歷盡萬險後,白十三該作何選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