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考上研究生,讀不懂英文文獻怎麼辦?

2020-12-27 Ms六先生

來源:募格學術 作者:白國星

讀不懂英文文獻的原因很多,但是對於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新生來說,英語水平差是一個令人羞於啟齒但是又無可否認的原因。

考研英語的國家線一般僅為30分到50分,也就是僅答對30%到50%的題目,就可以考上碩士研究生,這個門檻可謂是非常之低。而且考研英語還存在各種答題技巧,都會或多或少地提升答題的正確率,這也就導致考上碩士研究生的同學們中間,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英語有點弱。

不要慌,我也曾經是個弱雞。時間過得太久,我已經記不起來考研時自己英語具體蒙了多少分,但是肯定不會超過60分,大概率是55分。這麼弱雞的英語水平,閱讀日常的英文新聞都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還要妄想讀懂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英文文獻?做夢吧。所以,本弱雞剛入學時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看英文文獻,中文的學位論文和期刊文獻才是本弱雞當時的最愛。

然而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世界上絕大多數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都是以英文為載體進行發表,所以我們還是得去閱讀英文文獻。那麼,讀不懂英文文獻這個問題,也成為了困擾一部分研究生的一個難題。

解決之道主要有二,其一是提升實力,其二是掌握技巧。

1、提升實力

現在,相當一部分經驗貼對於提升實力嗤之以鼻,認為大家的英文水平已經足夠使用,欠缺的只是閱讀技巧。但是很顯然這是扯淡,當你拿到一篇文獻讀不懂時,最大的原因還是語言障礙,這個無可否認,也不需要遮掩,老老實實提升英語水平,才是從根本上解決讀不懂英文文獻的途徑。

提升英語實力,目前也有很多渠道。

首先是各種輔導班,這些輔導班在宣傳時可謂無所不為,從師資方面的外教/海歸教學,到效果上的速成/高端,恨不得讓大家相信他們無所不能。其次是各種APP,這些APP在宣傳時可謂無孔不入,從網頁彈窗到郵件轟炸,從自動下載到強行安裝,恨不得把大家的手機都裝得滿滿當當。

這些東西有用嗎?不能說它們沒用。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工具的作用只是其次,關鍵還是學習的模式。我認為在科研方面提升英語水平,核心還是單詞記憶和閱讀輸入,至於用什麼途徑去做單詞記憶和閱讀輸入,我認為並不重要。我自己目前用某些APP學習,但是用單詞書、BBC網站也可以學習。

單詞記憶的要點,是重複。每天記憶的單詞不必太多,20個到50個較佳,視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空餘時間適當調整。在每天記憶新單詞之前,可以複習一次前一天記憶的單詞,然後在空餘時間可以再對半個月或一個月內學習的單詞進行瀏覽。

如果每天記憶20個單詞,一個月可以記憶600個單詞,一年可以記憶7200個單詞,加上之前的積累,一年之內詞彙量差不多能破萬。能有如此詞彙量,閱讀英文文獻的語言障礙基本上能解決大半。

閱讀輸入的要點,是大量。每天閱讀的材料難度不宜太高,可以是日常的新聞,也可以是英美中學生的讀物,以自己能看懂為宜,生詞量太大的材料可以棄之不看。但是閱讀的數量要大,每篇材料最好是300詞以上,每天閱讀兩篇以上。這樣在每個月差不多能有近兩萬詞彙的輸入,堅持幾個月之後,再去閱讀英文文獻必然不會再感到生疏。

2、掌握技巧

閱讀英文文獻,需要掌握的技巧包括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尋找相關的中文文獻,第二個層面是挑選精讀的英文文獻,第三個層面是閱讀文中的數學語言。

對於剛考上的碩士研究生而言,閱讀英文文獻難度太大而且效率極低,一周之內能夠讀明白一篇文獻是正常水平,能夠讀明白兩篇文獻就能算天賦異稟。但是對於大多數碩士研究生而言,導師不會安排他們去搞最前沿的研究,被安排搞前沿研究的碩士研究生,其英語水平也不太弱。

如果不是特別前沿的英文文獻,那麼我們一定可以通過關鍵詞查找之類的手段找到相關的中文文獻。閱讀這些中文文獻對於大多數碩士研究生來說不是什麼難題,在讀完之後再去閱讀英文文獻,也自然會事半功倍。

選擇需要精讀的英文文獻也很重要。除了一些小眾到無人問津的專業,大多數的科研工作者都需要面對海量文獻。一些剛入門的碩士研究生拿到一篇文獻之後就希望把它讀懂,以增加自己的知識。長知識這種想法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如果這些知識與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太相關,那麼用九牛二虎之力去閱讀英文文獻無疑是一種低效的做法。

在閱讀英文文獻時,可以通過閱讀摘要、引言、結論等部分快速確定這篇文章是否與自己的研究工作密切相關,如果相關就繼續精讀,如果不相關就可以直接放棄。而如果只是想長知識,百科全書或者科普讀物其實是更好的選擇。

在某一個行業具有一定基礎之後,閱讀英文文獻就可以採用一種比較高效的閱讀方法——閱讀公式,當然這個方法可能只適合用於理工科。數學語言具有跨自然語言的特殊屬性,即使我們完全不懂論文的語言文字,也可以通過公式讀懂一篇外文文獻。

通過這種方式還能避免作者的刻意誤導,在我的研究領域中,一些作者喜歡故意把他們的線性模型預測控制器叫做非線性模型預測控制器(在控制行業,非線性的「格調」更高),但是只要一看公式推導過程,就可以立刻揭穿他們。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導師:3小時內讀不完一篇英文文獻的你,還沒邁入科研門檻
    一名研究生導師在科研論壇分享了自己對於研究生的看法,從一名老師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心得,從學會閱讀英文文獻到學習研究的方式方法,不一而足。在這其中,這名導師特意強調了研讀英文文獻的重要性,並提到:閱讀一篇自己研究方向的英文文獻,在字典幫助下,能否在3小時內完全讀懂和理解?閱讀一篇本領域的文獻時,能否自然地聯想起3篇以上相關的文獻?如果還做不到,那就還沒有跨入科研的門檻,還需加油。
  • 看不懂,看不進去?如何閱讀一篇英文文獻?
    對於大四寫畢業論文的學生以及研究生來說,查閱大量的英文文獻是非常有必要的。曾經我也不愛看英文文獻,看不懂,看不進去,直到後來寫畢業論文,10分鐘看完一篇,一宿查閱完四五十篇英文文獻並且撰寫緒論引用文獻,慢慢地掌握了閱讀英文文獻的方法。為什麼看不進去英文文獻?剛上研究生的時候,導師的要求是每周至少精讀一篇英文文獻。
  • 施一公:低年級研究生應該如何讀英文文獻?
    85至89年在清華生物系讀本科期間,從未讀過任何一種英文專業期刊。我受到的與英文閱讀相關的訓練一共只有兩個。  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間選修的時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師開設的《生物英語》系列講座,隱隱約約記得蒲先生讓我們閱讀一些諸如DNA雙螺旋發現之類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但時間較短,暑假過後也沒有養成讀英文文章的習慣。
  • 看到英文文獻就頭痛,如何克服文獻閱讀中的語言障礙?
    嚶嚶嚶,見到英語文獻就頭禿怎麼辦?嗚嗚嗚,導師讓我看文獻我卻看不懂怎麼辦?來了來了,榮格格帶著你知道的不知道的乾貨,快馬加鞭地向你跑來了!五大原則,一鍵掃除英語閱讀障礙。你只需要做的,就只有堅持,堅持,再堅持。大聲地說,你準備好了嗎?榮格格駕到!
  • 英文文獻看不懂?教你如何實現PDF全文翻譯!
    很多同學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中文文獻中常常找不到想要的內容,而去讀英文文獻呢又看不懂。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pdf翻譯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使用。首先介紹幾個常用網站,這些網站都是通過上傳文檔來實現全文翻譯的。
  • 二本大學本科畢業,成功考上復旦研究生,何必糾結哪裡讀的本科呢
    但遇即便如此,有時也不會得到個別單位的承認,前段時間就有報導說,985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因為本科非名校畢業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甚至有的已經考上了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都會懷疑能否」洗白「自己的二本學歷。考上復旦研究生,已經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標誌,為什麼還要糾結於」二本「的本科學歷的出身呢?如果一定要計較,也只是說明了這是一位積極向上,有志氣,有才氣的學生。
  • 閱讀英文文獻的訣竅,就在這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先讀綜述先讀綜述,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對於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
  • 怎麼讀文獻、管理文獻、寫綜述?這篇文章講了!
    對知識點的記憶是寫作和創作的基礎,記不住怎麼組織語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從幾百篇文獻上千頁中哪裡去查。我的導師教導我讀書要辯證去讀,在思考中記憶,不要在書上塗畫。不否認這種方法適合聰明的大腦。我資質愚鈍,試行幾年之後,腦子裡只有墨盒的味道,卻沒有文字,結果連我賴以憑藉考上大學和研究生的寫寫劃劃也丟失了。
  • 大學畢業後,考上了一所普通院校的研究生,究竟有沒有必要去讀?
    如果想報考重點名校的研究生,那麼自身的實力無法與那些本科就是重點名校的學生相抗衡,而且導師一般來說不會青睞於普通大學的學生。如果以自己的能力只能考上一所普通學校的研究生,那麼是否有就讀的必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為之所以選擇考研,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學歷優勢,如果考上的是一所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那麼本身學歷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
  • 三本考上211研究生,考研鄙視鏈是現實也是心魔_騰訊新聞
    普通二本畢業,跨專業考上名校法學研究生,29歲裸辭穩定的工作上綜藝爭取知名律所的offer,不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他從第一期開始就備受關注。相比於其他名校傍身、學歷開掛的實習生,許多人覺得丁輝才是大多數打工人更真實和理想的寫照。
  • 同校讀本科,又考上同一所大學研究生
    這兩天,在揚州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現場,有一對 " 女神 " 級別的雙胞胎姐妹同時報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 研究生怎麼讀才對得起我們的努力和學費
    怎麼讀研究生才能對得起學費?如果把讀研看成人生的一項投資,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看,怎麼運營才能獲得該投資的最大價值,不讓學費打水漂?小編推薦一篇文,研究生共勉,本科生參照,畢業的跟小編來看熱鬧,找找身邊的潛力股。  其實讀研既不是逃避就業壓力的避風港,也不是通向學術聖殿的獨木橋。
  • 研究生讀2年和3年,差別不止是含金量,培養方向也有很大不同
    事實上研究生是分為2年制與3年制的,有很多的學生都特別好奇這兩者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那麼本期筆者就帶大家來看一看,研究生讀2年與讀3年的區別是什麼。 考試的難度不一樣 研究生讀2年與讀3年,在考試難易程度上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我們在每一年的考研情況上來看,這兩者之間,還是研究生3年制的考試難度比較大,研究生2年制是屬於專業性的碩士,那麼3年制的研究生是屬於學術型的碩士,學術型的研究生是比專業型碩士優質一些的,而且學術型的碩士也是要比專業型碩士要多接受一年培訓的
  • 如何高效整理外文文獻
    3.1 明確文獻閱讀的目的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文獻整理分類的時候實際就已經概括了各文獻。下面介紹的是幾種不同目的的文獻讀法?目的 1.3.2 根據文獻的類型來確定閱讀順序對於一個以前沒有接觸的陌生領域看文獻的方式是先看中文綜述,然後是中文博士論文,而後是英文綜述,最後是英文期刊文獻。
  • 後悔讀研了:「全家月收入2000元,我這種家庭,不配讀研究生」
    後悔讀研的小李感嘆道,研究生真不是給他這種家庭的孩子讀的,似乎讀研的大都是條件差不多的家庭,自己真不如大學畢業後就上班賺錢了,而且讀研後也沒感覺到自己有什麼學術和能力上的提升,研究的東西在工作中完全用不上,真是白浪費這幾年賺錢的時間。看來投胎才是門好技術。對於家庭條件不是太好的學生,究竟該不該讀研究生?
  • 「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我19歲」,「我46歲」!
    今天看到這樣一個話題#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提問的答主說:我今年已經25歲,考研晚不晚?年齡,是很多考研人在決定考研之前都會糾結的問題。我們也會經常聽到身邊有些人說:「考上研畢業你都多大了呀,還是找工作吧!」
  • 英文文獻太難讀?AskBob醫生站幫你實現「一鍵翻譯「
    醫學文獻翻譯,難點主要在於保證語序通順、語義完整的同時,還要保證專業醫學術語的準確性。在本次比賽中,參賽團隊需要訓練7000篇(100萬句子)語料,對醫療和生物醫藥領域的50篇專業文章進行翻譯,難度極大。平安醫療科技研究院基於平安集團醫療五大庫中海量的中英醫學文獻平行語料,應用自研的針對文本處理的自動化機器學習框架,改進了現有Transformer架構,進行多目標生成式預訓練。
  • 考研這麼難,考上真有出路嗎?能夠順利畢業嗎?看完你就知道
    那麼對於考研人來說,能考上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可是考上之後,研究生還如之前那樣香嗎?考研人數每年都在增加,考上之後真的就有出路嗎?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簡稱「考研」、「統考」。這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和各招生單位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據了解,在2003年時,由於當時非典的影響,研究生擴招將近7萬,所佔比例接近10%,這個是我們考研史上第一次擴招這麼多的。
  • 上海交大49歲宿管阿姨和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
    除了上海交大的宿管阿姨,她今年又多了一個身份:她將和兒子成為同級的碩士研究生。去年開始,原夢園決定和兒子一起考研。今年,兒子擬錄取為復旦大學研究生。原夢園也被擬錄取為廣西大學的在職研究生。原夢園曾是河南新鄉的一名銀行職員,2011年來到上海「全職」陪兒子讀書。因為酷愛文學,兒子上大學後,原夢園參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 22考研:只有考上研究生,才能享受三大好處
    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考上研究生,我們可以有哪些福利?一、考公務員的待遇公務員國考特別是某些中央機關明確規定了只要研究生以上學歷才可以報考公務員;在一些省考你會發現他們會有地區限制以及戶籍限制,但如果是研究生學歷就會沒有任何限制;研究生考上公用的升級職稱包括升級空間、薪資各個方面都是比本科生高一些的,而且研究生一般轉生以後是享受副科級的待遇的,工資待遇薪資都要比本科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