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再見
文 | 孫小琪
溼冷的空氣裡,唯有闊大的樹冠偶爾晃動,攪動起冬日的寂寞。四處無人,也無聲,一場大疫,讓世界安靜下來,你不再自由。此生從未有過的生命體驗,有充足的時間反覆想,我們該怎麼活。和自己相處,也和不同類相處,彼此共享大自然。人類高高在上,太貪婪,毫無準備的時候,看不見的病毒已兇殘地撲過來,直接威脅生命。
、
我的心裡充滿哀傷,無處安放的哀傷。我在住處窗前俯瞰小區景象,空蕩蕩的小徑和草地,威利還在那裡走著,鼻子到處亂嗅。威利的蹤跡無處不在。威利走了,就在前幾天關於疫情的傳言隱隱約約的時候。
威利走的時候,離他17周歲還差兩個月。
他到我們家時,剛剛兩個月,我開門,女兒抱著他,有點尷尬地笑著。威利是怯怯的,絨絨的一團。我毫無準備,自然不會歡迎。
做知青下鄉7年,村裡到處有狗,動不動吠叫連天,有的人家的狗兇,走過時就心驚。去鎮上的路要經過幾個村子,每個村都有狗,一不小心引發注意,也會汪汪汪地竄出來,令人恐懼。過了那麼多年,怕狗依舊,自然也不會有好感。
然而威利已經來了。事先不告訴我,是知道我不會同意。女兒已是大三最後一學期的關鍵時刻,我們剛剛搬了新家,因為覺得這應該是永久居住地了,裝修等等花了精力成本,燈光柔和溫煦,打蠟地板光可鑑人。可是女兒重拾從未放棄的兒時夢,要買一隻大狗狗。她陳述理由,說這是當年答應她的,只要條件許可。現在房子大了,條件許可了。她委屈地哭了,於是爸爸私下同意了。女兒立即在網上查詢,看中了出生不久的威利。他們去很遠的養犬基地,走到犬舍,威利自己就朝著女兒跑過來。威利的母親是純種西伯利亞雪橇犬,威利是第二代,離開了冰天雪地。網上標了很高的價,爸爸找了熟人,稍微打點折。回來,便用日語給他起名:太貴了。過了幾天,都覺得不好,就改為威利,好叫,也響亮。
進了家門,微利很快走到角落,縮在那裡,清澈的眼睛,稚嫩的身體,陌生的環境。到晚上關燈時,他突然起身,一下子就竄進女兒房間,在女兒床頭角落裡安下身來。我在暗影裡看見,不禁嘆息,他能判斷誰是可靠的啊!
從那一天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家裡不得安寧。出門前要做出種種假象,騙他待在客廳,然後迅疾關上每個房門,隔斷他隨便搗亂的可能。威利的生命是勃發的,我們每天按賣家關照,只給他餵從他們那裡買的進口狗糧,一大袋,吃了整整半年。那半年裡,幾乎眼見著他日長夜大。威利渾身毛髮豐厚,有兩層,下層毛柔軟,濃密,長度足以支撐外層被毛。外層毛平直,光滑伏貼,不粗糙也不會直立起來。有一天我早晨出門,晚上回到家裡,看到趴在廚房地上的威利,原先棕色的柔軟而厚實的毛髮覆蓋的背上,突然出現了黑色的對稱花紋。那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呢?我怔怔地看了他半天,他亦無辜而不解地回望我。那時候,他還不滿一歲。
不滿一歲的威利已有20多公斤,長成帥氣模樣,四肢勻稱,身材健美,濃密的被毛沒有掩蓋他清晰的輪廓,常常矜持高貴地站著,心裡想著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威利好看,他到我們小區時,養寵物的還不多,有人喜歡,專門在我們遛狗時恭候觀賞,冠之以「半島明星」。
我們嘗試如何相處,彼此接納。一開始是艱難的。當時都還在上班,女兒上學,每天早上和傍晚要遛狗。傍晚的時間不能保證,威利好像有鬧鐘定時,每到傍晚,便在屋裡鬧騰起來,不久便能自己用後腿直立,用兩隻前爪瘋狂地拍打門把手,那聲音驚天動地。堅硬的雙保險門鎖和把手被拍壞了,結實的木頭門框也被扒壞了。請來友人諮詢能否修好,他看了看門鎖,也看了看微利,後者正沉默而莫測深淺地回望著。於是他說,算了,等你們威利百年以後吧。鄰居告狀,物業保安說,你家威利每天下午準時上班啊,要想想辦法啊。
新裝修的地板很快便因消毒水之類沒了光澤,嶄新的皮沙發,被他出牙時的啃噬咬的破破爛爛。最要命的是,他不能接受家裡沒人,不管誰先回來,他都會不顧一切撲上去,拼命搖著尾巴表示興奮。對這樣瘋狂的熱情我還是怕,只好避免第一個到家。有時不得不在外面晃悠,心裡想,這真有點荒唐啊,有家不能回了嗎?
好在,這個過程不長。很快,我們彼此熟悉了,威利知道這是個對他充滿善意的家,而我,對他無時無刻的依戀越來越在意。他似乎知道家裡每個人的情緒,無論是高興還是生氣,欣喜還是鬱悶,痛苦還是悲傷,並報以他能表達的回應。
我常常覺得威利是委屈的。
往上追溯,威利的祖先是要幹活的。幾個世紀以來,西伯利亞雪橇犬在西伯利亞惡劣的環境下工作,被遊牧民用來拉雪橇,參與大型捕獵,保護村莊,一直單獨地生長在西伯利亞地區。一代又一代,他們在這樣的環境裡形成了友好、溫順的習性,但也不失機警、熱情,並不過度懷疑生人或攻擊其它犬類。這樣的性格,使他們成為一種令人心悅的伴侶犬和任勞任怨的工作犬。很多人也稱雪橇犬為哈士奇。據說哈士奇這個名稱,是愛斯基摩人的俚語「沙啞的叫聲」的訛傳,因為當時的狗叫聲較為低沉沙啞,因此有了這個奇妙的稱號。
有許多種類的狗都被稱作哈士奇,而通常意義上哈士奇這個詞是用來指所有在北方地區的雪橇犬。西伯利亞雪橇犬的歷史記載中,他們的祖先,最早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之前。當時一群中亞的獵人們移居到極地的盡頭生活,經過了很長時間,這群跟隨在獵人身邊的狗兒,在長期與北極狼群交配繁育之下,發展成為北方特有的犬種。後來,這些獵人中有一群穿越北極圈,最終選擇在格陵蘭落腳,他們中有一個部落,就是後來發展西伯利亞雪橇犬的楚科奇人。楚克奇族人用這種外型酷似狼的哈士奇犬,作為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來拉雪橇,並用哈士奇犬獵取和飼養馴鹿,或者繁殖後帶出他們居住的凍土地帶來換取溫飽。由於哈士奇體型結實,胃口小,無體臭且耐寒,非常適應極地的氣候環境,而成為楚克奇人的重要財產。這群早期被稱之為西伯利亞楚科奇犬的狗狗,也就是後來哈士奇的祖先。
20世紀初,美國阿拉斯加開始引入西伯利亞雪撬犬,使他們在阿拉斯加的犬賽中亮相。1925年初,阿拉斯加偏僻小鎮白喉流行,由於最近的存有血清的城市遠在近千英裡以外,為快速運回治療白喉的血清,人們決定用哈士奇雪橇隊代替運送。按正常運送速度需要25天,雪橇隊以接力運送的方式,最後僅用了5天半時間就完成了任務,挽救了無數生命,狗狗是立了功的。
十多年後,美國哈士奇犬俱樂部成立。從此,一部分哈士奇犬從極地環境漸漸走進都市生活,成為被喜愛的寵物犬。
這些光榮歷史,威利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只是按他的生命本能活著,一天天長大。進了人的世界,他被人寵愛被人囚禁,被人束縛被人要求,這些指令,要靠他自己察言觀色去揣摩明白。
和威利相熟以後,我總覺得用繩子拴住他的脖子很是抱歉,他是多麼喜歡自由歡快地奔跑啊。威利幾個月大時,有一次,夜晚無人,我曾把他帶到小區後面,在草地上解開繩子。威利一旦發覺自己是自由的,立即奮起四肢,飛快地繞著周邊騰挪跳躍。它不僅能跑得飛快,還能跳得很高,他繞著圈地飛跑,四肢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在矮矮的灌木叢上劃出長長的優美的弧線。夜色中的那一幕,多麼美而動人心魄!我呆呆地看著,一直等到他自己停下來,搖著尾巴慢慢向我走來。我聽到了遠處有人的驚叫聲。我明白,在人群聚集的小區,這是不能有第二次的。
幼時的威利調皮,常常偷偷藏起沾滿他口水的玩具,趁我們不在時撕破不讓他碰的帶毛的飾物。有兩次門沒關嚴,他便自己跑了出去。有一次還獨自跑進電梯,電梯門關上後不知道在哪裡下去,而每逢電梯門開,人們看見他獨自站在裡面,大驚失色,自然不敢進去。就這樣,威利在裡面上上下下,直到我們驚動小區保安找到他。見他愣怔的樣子,想來自己也怕了,從此不再獨自跨出家門,即使門大開著,他也認定那門檻是不能自己跨出去的。
人們說西伯利亞雪橇是可以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冰原上安睡的,威利卻是在都市的高樓裡生活,在有空調的房間裡,冬暖夏涼,嬌生慣養。冬天有寒流的季節,遛狗時他在外面不想待長,急著回家。夏天,哪個房間空調足,它會率先竄進去。他也能很快地適應環境。威利初來那幾年,春節是可以放鞭炮的。除夕晚上,正帶他走在熟悉的小徑上,突然鞭炮大作,威利瘋了般掙脫繩索,往他自以為可容身的安全地帶跑。他跑到小徑拐角,死命拱著那裡的水泥磚石,以為可以鑽進去,鼻子都快蹭破了。最後還是把他抱回家了事。記得第二年,鞭炮再次響起,他竟淡定得多,似乎知道不太要緊的了。
我們每天給他充足的清水,早晚有優質的狗糧,人們說威利落在你家是有福的。但我還是覺得抱歉,在他外出時遇到小母狗拼命想跑過去而不能的時候,在他每每不願意獨自待在家裡而寂然走向他的小窩表示沮喪的時候。他初長成時,鄰居曾跟我說,你們不在家時,威利像狼一樣叫過。後來我注意他,有次看他昂起了頭,像曾給我深刻影響的小說《狼圖騰》的封面畫,隨即發出低沉悠長的大約像狼的聲音。我立即制止了他。後來,威利沒再叫過。不允許的事,他多數能記住,至少心裡是明白的。我觀察他,理不出思緒。威利是狗狗,和我們不是一類,它原有的天性,不能保留也不能自由發揮的。
威利是不是覺得委屈我不知道,但他很快就明白,他只能束手就擒的。威利每個月要去寵物店洗澡,這是他最最不情願的,十多年來每一次都拼命抗拒,自然從沒得逞過。到我家不久,他也完全習慣了套上頸圈,後來只要我們一拿出那連著長繩的頸圈,聽到那上面輕微的金屬搭扣的碰撞聲,便會歡快地搖著尾巴跑過來。他喜歡到外面去,到開闊的有樹有草有很多人或狗狗的地方去。無數個晨昏,帶威利散步,他總在前面兢兢業業地走,很少惹事。我就此有心緒仔細看樹看花,尤其逢開花的季節,陣陣清香撲面,多少煩惱糾結慢慢淡了。
威利基本沒有小毛小病,但動過兩次大手術,都是在他十好幾歲的時候。一次是牙周的嚴重炎症,就把大多數牙都拔了。一次是腫瘤切除。每次都有幾天時間不能進食,醫生總說,這類犬,平均年齡是12歲,他早超過了。以此來警示我們應該有思想準備。然而威利卻一次次挺過來了。他應該也是痛苦的,只是不會說話,連呻吟也沒有,只是躺著。慢慢恢復時,他努力,能站起來時也欣快,這時候他看我的眼神,好像會說話。當他能嘗試歡快地蹦跳般走路時,我猜他也是欣喜若狂的。
威利就像家人一樣和我們相伴了十七年。我一直不能確定狗狗的智商究竟有多高?我能確定的是,威利是知道我的喜怒哀樂的。那年我生病,在家的時間多了,他總是跑過來蜷縮在我邊上。有一次他似乎腿疼,走著走著就停下發出呻吟。我們討論怎麼辦,我看著他的眼神一定是焦慮的。威利竟默默站起,一瘸一拐艱難地走到我身邊,挨著我低頭站立。我覺得他知道我們是在說他。
我退休以後,和威利相處的時間就多了。威利最後的時光是艱難的,一天天消耗下去,枯瘦如柴,常常不能自己躺下去或站起來,發出低低的呻吟,於是趕緊過去幫他。抱他的時候,隔著厚厚的毛,感覺到皮包著的骨架,手指幾乎能嵌進肋骨間。威利的舌頭不能自己捲起來,打碎的狗糧和肉,勉強吃一些,一半都又吐在邊上他的水盆裡,咽不下去。他總是不辨方向,顫顫巍巍不時挨著牆壁家具,碰到哪裡也不知道拐彎。但他仍是努力地一如既往地跟著我,挨著我默默地躺下或低頭站著,用他口水滴答的嘴蹭我的衣服。我在電腦前忙碌時騰出一隻手,輕輕撫摸他瘦骨嶺峻的脖子,在他躺下時給他蓋上柔軟的薄毯。他是頑強的,每次跌倒過去扶他,總是配合著想自己站起來。我在老年大學報了鋼琴班,開始彈最初級的練習曲,鋼琴叮叮咚咚響起,他會挪到琴凳邊躺好,好像睡著了。我若要出門前總是躡手躡腳,趴在地上的他會突然盡力睜開眼睛,偷偷看著。他能從微小的細節判斷我要出門,知道自己倒計時了。
威利終於和我們一起跨進了2020年。最後一次帶他下樓,一步一頓,一出電梯門,他顯然是開心的,甚至還想跑起來,終究做不到了。我們一起在大門前的細雨中站了一會兒,吸進冬天凜冽的空氣。他在這裡生活了17年,那是一個莊嚴的告別儀式。
威利氣絕,是在一個寒冷的黑暗的凌晨。
我們把威利的東西收拾了,大袋的狗糧,紙尿布,藥,雨衣,玩具.滿滿一車,女兒聯繫了一家收養流浪狗的,送去,說他們都用得上的。家裡空落落,心裡也空落落。威利卻好像還在家裡,無處不在。
我開始清潔地板,一點一點用消毒水抹,威利的痕跡漸漸消失。偶有點點粘乎乎的不知是他的屎尿還是後來灌下的肉醬狗糧糊,不容易搽乾淨,想起他當時的艱難和無奈無助,他瞟過來的眼神。家裡犄角旮旯無處不在的狗毛,威利的漂亮的毛毛,以後不會有了。女兒拍過很多威利的照片,有一張他躺在我的床邊,因為我睡著了.我的哀傷是那樣真實可觸,陪伴是長情的告白,我想念和威利相處的時光。
火化後的威利裝在一個白色精緻的瓷瓶裡,像一個保溫瓶,放在以前他總挨著的矮柜上,和我們朝夕相處,在不斷傳來的揪心的武漢疫情的信息中,度過了這個封閉的不能出門的難以言狀的春節。
2020,2,1
作者簡介:
孫小琪,曾任《現代家庭》雜誌社社長、總編輯;出版散文隨筆集《心向遠方》《不曾出了軌道》等
♡ ♡ ♡ ♡ ♡ ♡
地名古今」以強調原創為主。內容板塊和欄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數以兩三千字以內為宜。突出個人化,文字儘量講究而有韻味。
1、我說地名|以個人視角講述熟悉的地名歷史變遷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羅列概念。突出個人對地名的理解和歷史變遷的解讀。
2、傾聽講述|每個村莊、每個街巷,都有說不完的人與地名故事,每個人都是一本大書,傾聽講述,以細節勾勒歲月流逝中的、難以重現的故事。
3、我的漂泊|許多人的人生旅程,會在遷徙、漂泊中走過。用印象最深的幾個地名,穿插個人的成長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內容。
4、故居尋訪|千百年來,每個地方都有影響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尋訪,在尋訪中解讀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樣避免面面俱到,寫最能觸動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為當今時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與異地觀感融為一體,既是遊記,也有頗為充實、敏銳的詩意表達,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遠離故鄉的人,心中永遠牽掛故鄉。每次踏上歸家之路,會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兒時的星星點點的記憶,家庭幾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樹,一口井,一家人,左鄰右舍,都是故鄉難忘的記憶。
「地名古今」的作品,將根據相應版塊予以結集出版。歡迎各位新老作者賜稿,圖文分別打包發送,請發: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鄉愁 敘說古今
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
♢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李輝新作《先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