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拼命哄,寶寶玩命哭,哄睡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寶寶就是不睡,對於哄不睡寶寶的媽媽來說,最希望的莫過於能天降神器,既能讓寶寶快快安睡,又能讓自己解放出來。
很多媽媽都問:「老師,有沒有什麼哄睡神器,用了寶寶馬上秒睡的?現在只要不給奶,寶寶就根本不睡,要瘋掉了!」
我特別理解媽媽們的心情,因為我家恩妹在出生後也曾經歷過讓我崩潰的哄不睡的日子。抱著睡、背著睡,我和奶奶、外婆「三班倒」的接力哄,但最後都敗下陣來。
寶寶的睡眠能力發展到自主入睡的階段前,要經歷「看護人哄睡」和「寶寶自己安撫入睡」兩個階段。這裡的「寶寶自己安撫入睡」階段大部分都是藉助了這些哄睡神器的幫助,那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有哪些哄睡神器吧?
1、剃鬚刀
用聲音輔助寶寶入睡:對於3個月以下的寶寶,白噪音(海浪聲、蟲鳴鳥叫聲、流水聲,甚至是爸爸的刮鬍刀聲音)能夠讓寶寶平靜。3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放一些輕柔舒緩的搖籃曲,安撫情緒,從而進入睡眠狀態。
(寶媽用寶爸的剃鬚刀哄寶睡覺,真是棒棒噠!)
2、電吹風
家長分享:「老師,你不知道,我家寶寶總是不肯睡覺,每次哄睡都得要開著電吹風。寶寶聽著電吹風的聲音,幾分鐘就睡了。」
你是不是覺得腦洞大開?如果在你耳邊放一把整呼呼吹風的風筒,估計你不是睡不著的問題了,而是簡直要瘋了!可是,這真的是哄睡神器!
很多新生嬰兒特別依戀媽媽子宮的環境,對於剛剛來到的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簡直無法呆下去。類似羊水晃動,電吹風、吸塵器、流水等聲音,讓他們感覺又回到了安全、溫暖、嘈雜的媽媽子宮,他們很快就安靜的睡去。
這些白噪音可以激發寶寶的鎮靜反射,但是該反射一般3-4個月時消退,因此這個神器對於4個月以上的寶寶就沒什麼用了。
注意:使用吹風機請注意安全,使用全程有專人看護,不要遮蓋任何物品,以免引起危險。我們使用白噪音時,聲音應從大到小、從近到遠逐漸過渡。寶寶不能在正常聲音環境下入睡,對類子宮環境的依賴,是他們的感官能力發展需要加強的信號。因此雖然有電吹風這一神器,但我們更應該關注寶寶聽覺感官的發展。
3、安撫小海馬
隨著小海馬的燈光從明到暗的變換,音樂聲音從大到小直至停止的播放,寶寶的情緒也跟著小海馬的燈光和音樂從活躍到放鬆直至進入睡眠。寶寶的情緒舒緩是入睡的關鍵條件之一,小海馬的燈光和音樂還能令寶寶的視覺和聽覺得到更多刺激,讓寶寶感覺到疲倦、增加睡意。
在寶寶能夠自我安撫入睡之前,這些哄睡神器不過是哄睡的一個輔助,快速高效哄睡還需要媽媽為寶寶營造合適的睡眠環境、準確把握寶寶的入睡時機、幫助寶寶舒緩情緒和放鬆身體。
睡眠音樂有哪些?
你還在認為睡眠音樂就是搖籃曲嗎?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其實所有能夠幫助寶寶入睡的聲音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睡眠音樂,如風聲、雨聲等白噪音,世界著名的搖籃曲,甚至是爸爸學者汪星人的「汪汪」也可以算是睡眠音樂!這麼多睡眠音樂,到底用哪個呢?其實要根據寶寶入睡前的狀態選擇合適的音樂。
1、用Sh聲或其它單調重複的聲音讓寶寶平靜下來。使用Sh聲時,聲音大小接近寶寶的哭鬧聲,距離嬰兒耳朵2-4寸,千萬不要太近呀!
2、寶寶稍微平靜後播放海浪或流水的繼續安撫(聲音不要超過吹風機或洗碗機的大小),循環播直到寶寶完全平靜。
3、這時候才把你準備好的舒緩的搖籃曲放入播放器開始播放,音樂聲音逐漸調到低聲說話的大小,寶寶入睡後關掉。
網上寶寶催眠的音樂很多,大家可以搜集下載下來,放給寶寶聽 !
一些寶寶可能僅僅用音樂是無法讓他們平靜入睡的,可能還需要其他幫助寶寶放鬆身體、調整到最舒服的姿勢的一些幫助,如撫觸、側臥等。
有時候我們的寶寶可能在入睡前會呈現出特別興奮的狀態(特別的開心或劇烈的哭鬧),這時候就不能用單調重複的聲音了,我們必須先用奇特的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汪汪」的狗叫或其他特別的聲音,這時候特別會搞怪的爸爸可以一顯身手了。
當寶寶的注意力被瞬間吸引後,馬上播放海浪或流水聲音的繼續安撫(聲音不要超過吹風機或洗碗機的大小),循環播直到完全平靜。
待寶寶平靜後再播放舒緩的搖籃曲,音樂聲音逐漸調至低聲說話的大小,寶寶入睡後可以關掉。
寶寶進入淺睡後,播放速度變化緩慢的古典音樂,如蕭邦的搖籃曲、Danny Boy等。記住千萬不要使用交響樂版本,也不要選擇悲哀的音樂。音樂聲音大小是微風聲差不多(約40分貝),音量逐漸調至低聲說話的大小,寶寶入睡後可以關掉。
漲見識了吧!養個孩子真不容易呀,一個睡眠音樂也這麼多花樣!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使用睡眠音樂的注意事項:
播放音樂或白噪音時,播放器最好距離嬰兒的耳朵2米遠。選定音樂後不要隨意更換,至少使用3個月。一般選擇固定使用6首音樂左右。
長 按 二 維 碼
識 別 圖 中 二 維 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