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有關情況。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
圖自現代快報
警方一度離兇手很近
1992年3月24日
南京警方接原南京醫學院報警
該校女學生林某
於3月20日晚自習後失蹤
24日下午
林某的屍體在學校教學樓
天井內的窨井中被發現
經法醫檢驗
死者系被鈍器擊打頭部
並實施強姦後按入窨井中死亡
案發後,南京警方抽調數百名警力成立專案組,發動全市民警參與案件排查。
經現場勘查,提取到案犯遺留的生物物證,檢驗確定系B型血型。
當晚,學校保安曾短暫盤問過犯罪嫌疑人,根據保安描述,警方描繪出犯罪嫌疑人畫像,現場也提取到了多個可疑足跡。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委 宋敏:
犯罪嫌疑人應該是年齡在25歲上下,身高在1米70左右,可能從事體力勞動,很可能具有流氓等劣跡前科,對犯罪現場一定程度上很熟悉。
專案組開展多輪次排查
調查甄別重點人員1.5萬餘人
對數千條可疑線索逐一核查
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辦案指導大隊 索皓:
嫌疑人的家當時就在旁邊這個位置,其實離現場很近,大概就幾百米。
記者:當時排查到嫌疑人了嗎?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辦案指導大隊 索皓:當時也排查到嫌疑人的家庭。但因為嫌疑人和父母住,也剛結過婚,跟兄弟都住在一起。
另外,家裡當時反映的情況沒有發現任何可疑,所以當時沒有把這戶人家當成重點排查對象。
這是麻繼鋼落網前
唯一一次進入警方視線
此後麻繼鋼搬了兩次家
遠離案發地
徹底消失在警方調查範圍內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委 宋敏:
說老實話,這起案件是壓在南京刑偵和南京公安人員心上的一個巨大石頭,全市上下非常關注,這個期間我們也通過媒體發布警方啟示,要求廣大社會提供破案線索。
28年,他們從未放棄
隨著時間的推移
案件偵破的全部希望
落在了在現場提取到的
兇手生物物證上
2002年,南京警方成功檢出此案現場檢材DNA數據。
2003年開始,南京在全國率先啟動DNA資料庫建設,對「3.24」案件定期開展比對,但一直都未能取得進展。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科所所長黃偉說,這個案子作為南京公安歷史上比較大的案件,多次重啟,也都是組織專案組進行工作。
2018年6月,南京警方再次成立專案組,重新勘查案發現場,召集歷屆專案組老民警,重新回顧梳理當時偵查經過。
民警分赴浙江、江西等10餘省,對重點人員開展調查。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委 宋敏:
這麼多年沒有偵破,群眾一直很關注,所以這個案件的警力始終沒有縮減,而且投入越來越大。
終於,比對到了!
麻繼鋼殺人後
輾轉進入一家公司做了司機
巨大的心理壓力
讓他為人低調
從不與人起衝突
犯罪嫌疑人的微信頭像
然而低調
不能讓他逃脫法律的制裁
2020年2月19日下午4點左右,南京市公安局刑科所DNA室主任馮燕將3.24案件犯罪嫌疑人DNA數據輸入資料庫比對,顯示匹配到一份數據,且相似度極高。
「高度相似的數據,給我們偵查縮小了一個範圍。當時非常激動,比對這麼多年沒有這麼接近的。」
22日晚12點
終於有了結果
麻繼鋼正是「1992.3.24」
強姦殺人案犯罪嫌疑人
23日凌晨4時
20多名全副武裝的刑警
來到麻繼鋼所住的小區
封堵了所有可能逃跑的出口
凌晨6時
警方對麻繼鋼進行抓捕
麻繼鋼對自己強姦殺人的
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10月14日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一審公開宣判
被告人麻繼鋼犯故意殺人罪
被依法判處死刑
10月26日
一審宣判後的第12天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記者
在看守所內與麻繼鋼獨家對話
��
你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麻繼鋼:我不是壞孩子,也不是好孩子,應該怎麼講,比較調皮的孩子。就是膽大一點,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我敢做。一般男孩子看到女孩子比較害羞,不好意思說話。
案發後有警察來問過你,當時你是有機會坦白的。
麻繼鋼:哪想坦白啊,我得掩蓋。儘量裝得像沒事人一樣。那種心態,常人不太理解。殺人犯,是要被槍斃的呀。我知道後果,不是法律中的那種後果,我想到的就是死。必死無疑。
這些年你覺得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
麻繼鋼:最美好?(抬頭看頭頂的燈,手銬哐啷一聲)應該講我老婆是最美好的。我老婆對我很好,對我一點私心都沒有。而我有意識地在推開她……
近來這半年多,想的最多的是什麼?
麻繼鋼:怎麼說呢,現在我判了,判了以後,總歸想活著。作為我自己,回頭想想犯了這種罪,也確實不可饒恕。20多年,我心裡確實懺悔,對女孩的老父親、老母親。細講的話,確實,我就(開始磕巴)……我確實做了,不管我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畢竟是我造成的,在我心裡我還是承受不了這個,那只能懺悔,我也挽救不了生命,我挽救不了。
天不藏奸、罪惡難掩
科技助力、不懈追蹤
28年後真兇終被懲處
正義終於到來
---
◆據央視新聞、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原標題:《28年前南醫大女生被殺案細節首次披露!兇手自白:「我知道後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