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醫大3.24殺人案、白銀案時隔多年後可以破案?

2020-12-25 溫七公子說

一、背景

28年前,也就是1992年的3月20日晚上,南京醫科大學女大學生林某在教學樓上晚自習後被殺害,兇手在將她強姦後,把她的屍體丟進了下水道裡。在受害人失蹤四天後,警方在教學樓附近發現了她的雨傘,這才在附近的下水道中找到了被害人遺體。因為這起案件涉及南京醫科大學以及1992年3月24號,於是這起案件被網友稱作「南醫大3.24殺人案」。

很多讀者看到這個背景,可能會將這個案件與刁愛青的「南大碎屍案」(這個案件發生在1996年)搞混,儘管這兩起案件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如受害者都是女大學生,且兩所學校的距離很近,殺人手法也都非常惡劣。但這兩起命案也有很多不同點:

1、作案手法不一樣:「南大碎屍案」被害人遇害時,兇手為了毀屍滅跡,將屍體切成了千塊,散落在南京城的各個角落。而「南醫大女生被殺案」,被害人死時遺體完整,只有頭部被按在下水道裡。

2、人際關係不一樣:「南大碎屍案」發生的時候,被害人剛上大學,人際圈比較簡單,身邊找不到仇人,情人,與老師及同學的關係一般,且因為是在學校外面遇害,導致失蹤多日後才被人發現。這就意味著這起案件的兇手可能與被害人沒有任何的關聯,這樣就難以抓住兇手了。而「南醫大女生被殺案」被害人遇難時已經讀大四了,和室友關係密切,且失蹤時間是在晚上十點半下晚自習,室友發現她第二天沒有來上課,馬上聯繫了輔導員。4天之後,發現被害人遇害。

法證先鋒

二、為什麼這個案件在1992年沒有偵破

1、儘管南醫大女生被殺案件發生後,警方將學校上到校長,下到新生,甚至是校園內臨時工,只要是男性都排查了數遍,但可惜的是依然沒有找到兇手。

2、雨夜不容易保留下證據,即使案發時留下了證據,也容易被雨水衝刷掉,萬幸的是,林某的遺體上留下了犯人的蛛絲馬跡。而這些證據,都被警方好好地保管著,等待著光明的曙光。

法證先鋒

三、為什麼這個案件在28年後有了重大進展

1、大家請記住,這個案件是28年前發生的,那個時候國內的科技不夠發達,技術不夠成熟,即使警方得到了兇手的DNA或者指紋,但是警方資料庫資料太少,所以DNA或者指紋數據很難匹配上嫌疑人。

時間到了2020年,我們國內的技術已經足夠完善,警方建立了龐大的DNA基因庫。

2、2020年這場新型冠狀病毒,因為各個社區街道的強力管制,使得人員安全得到了極大的保障。同時,因為這次疫情,各個社區街道逐門逐戶地進行信息篩查,很多犯罪分子終於落入了法網。

3、犯罪嫌疑人的落網,最大的可能或許和前階段「白銀案」告破手法類似,警方通過排查DNA,發現了犯罪嫌疑人親屬的DNA序列,之後與系統資料庫比對,通過宗親的DNA順藤摸瓜抓到的兇手。

4、承接案件背景:從案發經過來看,因為強姦案件,所以現場必定會遺留下精液、毛髮、皮屑等,可以說各種能夠提取DNA的材料都齊備了。還有就是這場兇殺案發生在校園中,人流量實在太大了,犯罪分子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處理犯罪證據。

法證先鋒

四、總結

目前尚沒有權威報導確認本案是否和「白銀案」告破的過程類似,希望各位讀者能夠不造謠,不傳謠,耐心等待警方的權威發布。

最後,我想說的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以及這個沉寂了28年舊案的告破,必將極大的震懾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可能逃得了一時,但是警方必定可以將你捉拿歸案,繩之以法。

相關焦點

  • 南醫大殺人案告破背後:神秘「族譜」屢立奇功
    28年前轟動一時的南醫大女生被害案宣告偵破,殺人兇手麻繼鋼於家中落網。很快,更多細節被披露,公眾驚訝地發現破案的關鍵,竟是麻繼鋼一位男性近親10年前在江蘇沛縣某派出所留下的血樣。這個陳年舊案被偵破的背後,除了告慰一個已經破碎的家庭,也將一個建設多年卻依然神秘的基因資料庫——Y庫家系工匠系統(後簡稱「Y庫」),呈現在了公眾面前。
  • 同一技術鎖定甘肅白銀案真兇又破南京醫大殺人案
    十年前採的親戚的血樣,幫警方破了懸了28年的江蘇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同樣的技術,四年前,幫警方破了另一樁懸了28年、11名女性遇害的系列強姦殺人案——甘肅白銀案。甘肅白銀案真兇高承勇,因親戚高某某違法犯罪,而進入警方視野,並被鎖定。
  • 「白銀案」與世界級連環殺人案相比 屬於什麼水平
    ­  (原標題:與世界級的連環殺人案相比,「白銀案」屬於哪個level?) ­  隨著白銀案告破,知名的中國謎案又少了一件。另一起曾經轟動網絡的「南大碎屍案」能否告破,再次引起了人們討論。
  • 南醫大姦殺案,偵破為何那麼難?
    時隔28年,又一不法之徒落網。1992年3月20日晚,就讀南京醫科大學的女生林伶忽然失蹤。3月24日,警方在學校一號樓天井中的一個窨井蓋裡,發現了一具頭朝下塞入井中的女屍,正是失蹤女生林伶。警方在屍體內發現精液,並保留了DNA樣本。
  • 南醫大女生林伶遇害案,28 年懸案真相與疑點全分析
    時隔 28 年後,案件的傳聞突然刷爆朋友圈,落網的兇手是個明星代言人,甚至還犯下另一起南京的世紀懸案。這究竟是街頭傳言,還是事實真相?讓我帶你來挖掘這起陳年老案的內幕。觀看本案完整版視頻,請點擊「閱讀原文」。
  • 杭州女子失蹤案告破,白銀案告破,24年前的南大碎屍案何時能破?
    白銀連環殺人案在當時影響極大,因為作案手法基本一致,警方斷定是一人作案,在當時的白銀市提取了所有適齡男性的指紋以及DNA樣本。因為兇手多針對紅衣、長發女子下手,一時間,白銀市女性無人敢穿紅衣、蓄長發。近20年過去,終於在警方針對犯罪分子的常規DNA檢測,發現了與當年白銀殺人案同源的Y染色體。
  • 92南醫大女生被殺案已破,96南大碎屍案還會遠嗎?
    白銀案、92南醫大殺人案、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殺人回憶》)的偵破得益於DNA技術,而南京碎屍案沒有留下DNA證據。老菸民很難戒菸,讓變態殺手放下屠刀,比癮君子戒毒還難。白銀案極具代表性,高承勇被捕後告訴警察,「1998年,他到了一種不殺人就心裡不舒服的狀態」,停手的原因之一是「體力不行了,控制被害人越來越吃力」。
  • 1992年南醫大女生遇害案告破
    本來計劃上周末發克裡斯·沃茲殺妻滅女案的分析篇,但花時間根據新信息,修改了一下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又花一天回答了雜誌的採訪問題,沒來得及寫完。預計在周三更新。 今天早上醒來,各位朋友都通知我南大碎屍案破了,隨後又是一波澄清的,是南醫大,不是南大。
  • 28年前南醫大殺人案終於告破了,為什麼我們卻輕鬆不起來?
    疫情肆虐的季節,南京警方於2月23日晚11點49分通過微博發布,一起28年前轟動全國的殺人案被破獲:1992年3月24日,原南京醫學院發生一起殘忍殺害在校女學生的案件。南京警方經過28年的不懈追蹤和努力,於當日清晨6點多,在玄武區某小區抓獲犯罪嫌疑人麻某某。
  • 南醫大女生被殺案宣判:兇手強姦女生後頭朝下扔井裡
    後因擔心罪行敗露,麻繼鋼將林某拖至教學樓外,將林某頭朝下投入窨井後蓋上井蓋,後又將林某的書包、書本、衣物等隨身物品投入旁邊另一窨井內。作案後,麻繼鋼因形跡可疑被校衛隊員盤查時逃離現場。同年3月24日,林某的屍體被發現。經鑑定,林某系被他人用鈍器擊打頭部致顱腦損傷合併溺水引起機械性窒息而死亡。
  • 公安部刑偵專家:「白銀案」兇手專殺紅衣少女是誤傳
    「白銀案」兇手的侵害對象並沒有特定性,網上傳言專殺紅衣女孩系誤解。  據介紹,自2001年「白銀案」成為公安部督辦案件後,2002年公安部再次組織專家「會診」,張欣正是其中之一。作為全國最著名的模擬畫像專家,專案組希望借張欣的「神筆」畫出兇手「真相」。
  • 友人:南醫大被害人母親掛滿女兒照片,天天寫日記
    南醫大女大學生林伶遇害案告破後,林家的朋友和同事回憶,案發後林伶的父母幾乎不與外界接觸。林父畢業於清華大學,女兒過世後一蹶不振,同事都會避免提及「南京」。林父患肺癌離世後,獨居的林母甚少與人往來,她還把林伶的照片放大掛在房間裡。
  • 28年前震驚全國的「南醫大殺人案」兇手終於判了死刑!「我不是惡人...
    這就是90年代轟動全國的「南醫大強姦殺人案」。90年代,念大學還是件稀奇事,那時候的大學生絕對可以稱之為天之驕子。事發時他26歲,剛剛結婚不久,與父母、妻子、弟弟一起住在距離南醫大10分鐘路程的石鼓街。1992年,3月24日,南京下了一場大雨,麻某喝了一些酒,晚飯後就到家附近的醫科大學裡散步遛彎。也就在那一晚,23歲的林同學命喪麻某鋼之手,屍體被藏在學校角落的窨井裡,3天後才被人發現。
  • B型血、一張畫像、膠鞋鞋印:南醫大強姦殺人案追兇28年
    1992年3月20日,麻某鋼作案那天,南京下了一場雨。晚飯時他喝了點白酒,微醺。彼時,26歲的麻某鋼剛剛成家,和父母、妻子、弟弟一起住在距離南醫大10分鐘路程的石鼓街。晚飯後他穿上膠鞋,像往常一樣出門遛彎。
  • 南醫大強姦殺人案始末 追兇28年比對上萬份DNA
    1992年3月24日,南京醫科大學大四學生林某的屍體在學校一處窨井內被發現,經警方調查,林某是被人用鈍器打傷頭部,遭遇強姦後頭朝下被按入窨井死亡。  在同學口中,林某在校成績很好,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經常自習到深夜。1992年3月20日晚上,去上自習的林某沒有再出現。學校聯繫了林某無錫家中的父母,確認林某沒有回家。
  • 「南醫大強姦殺人案」:28年裡,離殺人兇手最近的那一次
    1992年3月20日,麻某鋼作案那天,南京下了一場雨。晚飯時他喝了點白酒,微醺。彼時,26歲的麻某鋼剛剛成家,和父母、妻子、弟弟一起住在距離南醫大10分鐘路程的石鼓街。晚飯後他穿上膠鞋,像往常一樣出門遛彎。(南京警方供圖)3月,南京道路兩旁的法桐還光禿禿的,剛剛抽出幾株嫩芽。如今麻某鋼已想不起緣由,「不知道怎麼鬼使神差走到了南醫大」。
  • 28年裡,離殺人兇手最近的那一次【「南醫大強姦殺人案」】
    1992年3月20日,麻某鋼作案那天,南京下了一場雨。晚飯時他喝了點白酒,微醺。彼時,26歲的麻某鋼剛剛成家,和父母、妻子、弟弟一起住在距離南醫大10分鐘路程的石鼓街。晚飯後他穿上膠鞋,像往常一樣出門遛彎。
  • 基因科技織就了白銀案告破的那張恢恢天網
    「白銀案破了」。周六下午,一個朋友給筆者發來信息。「真的假的啊?」這是筆者驚訝之後的第一反應。「真的,公安部刑偵局都發消息了。」讀完他發來的公告連結,望著北方初秋湛藍高遠的晴空,突然百感交集。可以說,獲悉這起重大新聞的網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之前就知道「白銀案」的,一種是最近才剛剛知道的。
  • 被判死刑後第12天,對話「南醫大殺人案」兇手
    他說到童年時母親的冷漠偏心、28年裡的惶惶不可終日、對妻女的愧疚歉意、對被害人及其家屬的懺悔……麻某鋼3次稱呼自己為「殺人犯」,他說最近幾年自己開始「相信上帝」:「上帝會審判死去和活著的人。如果案子沒破,最後我老死,一樣會得到審判。」 說完後他顯得有些遲疑,尋求安慰般自言自語:「我是這麼理解的,不知道對不對。」
  • 《殺人回憶》真相大白,「白銀案」將拍就是吃人血饅頭?
    (《信號》中也有以華城連續殺人案為原型的案件) 追訴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在韓國,2007年之前發生的案件,追訴時效為15年。 很多人對這一結果表示不滿,認為為什麼不能修正這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