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直播·全球炎黃子孫聚隨州拜炎帝!感恩接福…

2021-01-15 隨州論壇

點擊隨州論壇免費關注,精彩天天看



四海一家親 共圓中國夢

戊戌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在湖北隨州隆重舉行


歲在戊戌,烈山披錦;序屬孟夏,姜水泛金。2018年6月9日(農曆四月二十六),戊戌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開幕式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我市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齊聚烈山,共賀炎帝誕辰,緬懷始祖功績,弘揚偉大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共襄復興偉業。



  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出席大典。  

  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湖北省政協主席徐立全,美國著名愛國僑領張素久,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曾文培,中國國民黨前主席特別顧問兼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康曉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楊承志,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補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任大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唐本高,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梁偉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安麗,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李冬玉,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德哇倉,中國恆天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杰,資深外交家安文彬,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吳華品,中共隨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郭永紅等參加大典。


編鐘鳴盛世,心香敬始祖。上午8時30分許,渾厚的編鐘樂聲響徹在烈山之上,代表荊楚燦爛文化的編鐘樂舞,禮迎四海賓客的到來,拉開大典的序幕。



隨州是中國編鐘之鄉,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吸引了全世界驚豔的目光。

在古樸雅致的編鐘禮樂聲中,宮廷長袖舞等經典禮樂片段一一重現,音舞歌賦,交織如虹,恰到好處地體現出楚文化元素,渲染出莊重而熱烈的祭祀氛圍。以編鐘樂舞的盛況,回望燦爛輝煌的楚文化,禮迎四海賓客的到來。


方陣以創新整合後的「烈山大陣」作為引領方陣,由大司禮、斥候、五行旗陣、開路鼓、神農八家將、三十六執事隊、獨角獸、獬豸陣等108人組成,通過變幻莫測的陣型遷換,穿插舞獅、鑼鼓等特技表演,向世人還原「炎帝神農嘗百草分五穀」的經典場景,深入挖掘傳統民俗文化,擦亮炎帝故裡新名片。炎帝功德,與天地並存、和日月同光。






《扶犁樂舞》

《扶犁樂舞》是古代唱《豐年》之歌,是歌頌炎帝教民播種五穀,發明農業的偉大功績,尊稱他為神農氏。



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安麗主持拜祖儀式↑↑


陳安麗致辭說,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在這嘗百草、植五穀、倡貿易,展現出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於探索的創造精神。四海一家親,共圓中國夢。今天,我們會聚烈山之上,緬懷始祖功績,弘揚偉大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共同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宣布大典開幕↑↑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恭啟聖門↑↑


在莊嚴的樂聲中,炎黃子孫向始祖致三獻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特級技師崔蘊,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設備處總工程師邱紹峰,全國勞動模範、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編鐘製造師劉佑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孫建波,共同點燃聖火。↑↑




各級領導和嘉賓劉奇葆、顧秀蓮、蔣孝嚴、張素久、康曉萍、孫亞夫、楊承志、徐光春、蔣超良、王曉東、徐立全、王玲、郭永紅分批敬獻花籃。↑↑



各界嘉賓代表曾文培、黃清賢、汪大華、盧朝南、徐連斌、李冬玉、德哇倉、張補旺、任大援、唐本高、梁文廣、熊文勝、蔡祥維、卿濟康、沈君偉、喻鵬、武力、樓大明、沈永忠、熊國秀、張杰、王燕青、劉浩兵、黃國平、康理、吳應舉、釋印順、曾來德、徐德、喻信東等依次敬獻高香↑↑



全體起立。五十六個民族代表集體恭讀《頌炎帝文》。




現場全體人員向炎帝神農鞠躬行施拜禮



《炎帝大歌》,頌揚炎帝精神的讚歌迴響在烈山之上。

大典在歌曲《中國新時代》中落幕。

拜祖大典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呂小駿,湖北衛視主持人姜劍、陳超主持。

著著名文化學者、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和著名時事評論員、臺灣實踐大學副教授賴嶽謙,湖北衛視主持人王惠主持。

本屆大典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主題為「四海一家親,共圓中國夢」。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湖北衛視、長江雲客戶端、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湖北IPTV、人民網、新浪網、一點資訊、網易、荊楚網、大楚網、湖北廣播電視臺、隨州廣播電視臺、雲上隨州、隨州論壇等媒體平臺同步現場直播。


 來自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荷蘭、澳大利亞、安哥拉、墨西哥、杜拜、印尼、泰國、寮國、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臺灣、香港、澳門等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華人華僑,以及社會各界來賓近萬人參加了拜祖大典。


策劃:桂運東

編審:許享紅 

監製:劉光明

圖文: 孫洪濤、李文軍、馮家園、徐斌、張琴、林超、萬明金、楊峰、熊家明

編輯:伍雅兮、方五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相關焦點

  • 2020尋根節如約舉行,世界華人網上拜祖共賀炎帝誕辰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詠 通訊員張琴5月18日(農曆四月二十六)上午,庚子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炎帝故裡謁祖廣場舉行,海內外炎黃子孫通過直播,共賀炎帝誕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尋根節只舉行拜謁炎帝神農大典一項活動,保留大典九項儀程,簡化具體流程,同時開設網上拜祖平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
  • 超女劉力揚來隨州了!又是因為這……瞧這顏值!
    「我是劉力揚,好久不見,很開心可以來到隨州!」納尼?!沒錯,你沒聽錯,超女劉力揚來隨州了!!聽說,劉力揚是和湖南衛視節目組慕編鐘之名而來!編鐘!!編鐘!!我大隨國的驕傲!!       6月18日,湖南衛視知名節目《新聞當事人》欄目組,和本期節目體驗嘉賓——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總決賽季軍劉力揚,慕名來隨,到隨州博物館觀看並現場學習編鐘演奏,專題探訪拍攝編鐘複製過程,感受編鐘古樂魅力,傳播中國編鐘之鄉隨州「好聲音」。   本期節目計劃在本周日(6月25日)18:00在湖南衛視播出,時長30分鐘。
  • 庚子年尋根節拜祖大典側記:四海同根謁始祖眾志成城抗疫情
    5月18日,庚子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炎帝故裡風景名勝區謁祖廣場舉行。  沒有鑼鼓喧囂,沒有人聲鼎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尋根節拜祖大典現場不邀請嘉賓、不安排演員表演,主要由隨州市黨政機關幹部、社會各界代表和工作人員參加。
  • 祭拜炎帝神農,紀念人文初祖
    2020年5月18日,農曆四月二十六,是華夏始祖炎帝的誕辰日,也是民間流傳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生辰之日。每年的這一天,海內外的炎黃子孫自發舉行民間祭典活動。
  • 炎帝神農故裡、編鐘古樂之鄉,三條線路帶你玩轉千年隨州!
    隨州是炎帝神農故裡、編鐘古樂之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香菇之鄉、中國蕙蘭之鄉、中國專用汽車之都。綠色是隨州的底色,這裡有良好的生態、優美的環境;文化是隨州的亮點,神農文化、編鐘文化、古曾隨文化、紅色文化構成大氣磅礴的文化氣象;美麗是隨州的特質,這裡有莊嚴恢宏的炎帝故裡景區、有保存完好的古銀杏群落千年銀杏谷……隨心隨願隨州城。湖北各地周邊遊、短途遊推薦第二站——隨州,小夥伴們,跟著我們出發吧!
  • 【視頻】鳳凰衛視直播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盛況完整版
    【視頻】鳳凰衛視直播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盛況完整版 2020-03-26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帝戰勝了炎帝,為什麼我們自稱炎黃子孫而不是黃炎子孫?
    如果拋開漢代及之後的附會和曲解,歷史上真實的炎帝其實有兩個,一個是《山海經》炎帝,一個是《史記》炎帝,《山海經》炎帝是《史記》炎帝的先祖,關於這一點我在此就不過多論證了,建議大家閱讀《山海經·海內經》部分。
  • 聽大師菜背後的故事,尋找隨州美食之旅的魂
    隨州就有曾端上「世界飯局」的硬菜。在7月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上,隨州這道菜上了「世界級飯局」:「隨州菜卷「作為十九道主菜之一在這個世界級的宴會上亮相。其實,隨州的硬菜還有很多,讓我們跟隨隨州大師的菜,開啟隨州美食之旅吧!
  • 炎帝和黃帝約架:阪泉之戰
    我們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有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歷史,但中國歷史真正有明確記載的時間僅到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商代之前都被西方認定為神話時代。即便司馬遷寫關於炎黃最詳細的記錄《史記.五帝本紀》時,距真正的五帝時代已過去兩三千年了。所以又過了兩千多年的我們,暫時只能結合前人一些口口相傳被記錄下來的帶神話色彩的史料,用一些簡單的地理邏輯,去分析了解華夏文明的形成過程了。
  • 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他的形象究竟是牛頭還是黑臉?
    五千年對於宏大的宇宙來講只是短短的一瞬間,可是對於人類來講就是一個漫長的演化發展過程,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從茹毛飲血到信息化時代經歷了無數的血與淚,追根溯源,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或許時至今日我們已經不能記得炎帝、黃帝的功績,關於炎黃的故事甚至夾雜了無數的神話傳說,讓之變得撲朔迷離。可是無論怎樣,我們總會時刻牢記著我們是炎黃子孫。
  • 亮相央視!隨州這道"家鄉菜"一出場,被李小雙稱讚,徵服演員蔡明、戴軍!
    >央視cctv-2《魅力中國城》隨州   VS  烏海競演實況在央視二套播出隨州足足霸屏90分鐘這下隨州真的火遍全國了!奧運體操冠軍李小雙化身廚師,和相聲演員郭陽、郭亮一起為隨州美食代言。到底是怎樣的隨州味道?能讓全場觀眾評委大飽口福!噹噹當,就是它!
  • 誰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被稱作「炎黃子孫」嗎?「神農」是誰?
    怎麼解決吃的問題非常重要,相傳這時候出現了一位叫炎帝的人,他教大家識別五穀,教大家耕種植糧食,還教大家製作工具模具,大興水利,讓人類能夠世代繁衍下去,因此他被大家稱作「神農」,沒錯炎帝就是神農!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炎帝想要帶領大家逐漸向農耕生活挺進,於是神農炎帝部落來到黃河中原地區,而這時軒轅皇帝部落也正在向中原遷移,他來到涿鹿(炎帝的地盤)想要定居,於是開始廝殺起來,最後皇帝獲勝,炎帝戰敗被俘,皇帝繼續讓他當作原來的首領,但是讓他遷徙到南方去。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背後的故事: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
    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生活——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背後的故事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蘇莉 陳奕樊當古老的炎帝神農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碰撞,會綻放出怎樣的火花?當一脈相承的兩岸文化匯流入海,會拍打出怎樣的浪花?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近日在長沙落下帷幕。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湖南臺辦提供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月,面向全球華人共徵集到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文化創意作品5286件,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共34名。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頒獎。
  • 炎黃子孫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炎黃子孫,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亦作「黃炎子孫」。出自: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對視一會兒,承認:『那倒也是,炎黃子孫嘛。』」近義詞有:神州華胄,炎黃子孫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中華兒女。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在長沙啟動
    本次大賽著眼於炎帝神農厚重的文化背景及廣泛的影響力,深度挖掘炎帝神農傳統文化的特色。面向全球炎黃子孫進行創意徵集,影響力輻射全球華人圈,有效傳播炎帝神農文化,樹立湖南炎帝祖陵的權威品牌形象。大賽將搭建湘臺兩岸文化交流新平臺,激活兩岸本土創意文化新生力量,密切湘臺經濟文化聯繫和促進兩地民眾心靈契合。  第二,大賽廣泛發動,參與度高。
  • 安心遊記 漫步雄偉炎帝陵,尋根問祖拜謁中華人文始祖炎帝
    這次的短途旅程我們所預留的時間不多,準備也就一周十天的樣子,從廣州出發,經過韶關,我們到了郴州,永州,玩過了湘南,一直往北,到了湘北的嶽陽,然後折返,從洞庭湖出發,歷經四百多公裡到達湖南炎陵縣,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是懷著虔誠,去拜謁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相傳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來南方巡視,嘗草採藥,為民治病,不幸吃了斷腸草而亡,安葬在此。
  • 祖先留在中國人身上的三大印記,每個炎黃子孫都有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咱們的祖先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數千年,咱們都以華夏兒女和炎黃子孫而驕傲自豪。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中國人的足跡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是炎黃子孫身上有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印記,這些印記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改變的。
  • 炎黃子孫的3大特殊「印記」,與生俱來無法抹掉,臉上2個腳下1個
    可不管哪個民族,我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稱號,就是「炎黃子孫」。多年的生活習慣以及文化習俗的流傳下來,在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身上都刻刻下了相同的印記。而如果自查身體發現有的話,任何人不管來自何處,絕對是「炎黃子孫」。炎黃子孫的特徵在炎帝和黃帝共同帶來的華夏文明中,也帶來人們共同的生活習慣以及文化風俗,這同時也導致身為「炎黃子孫」的人們身體上都有著三個同樣的特徵。
  • 《界線》來隨州一個月了,竟然會是這個樣子···
    隨州文化公園拍攝11月29日,劇組分為兩個組,在曾都區東城派出所和隨州文化公園分別拍攝審訊、見義勇為的戲據介紹,《界線》全劇將在我市拍攝90%的劇情,將融入炎帝神農、編鐘、大洪山、千年銀杏谷、城市街道景觀等諸多隨州元素。此前,劇組趕在銀杏谷最美的時候,拍完了在銀杏谷的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