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陳詠 通訊員張琴
5月18日(農曆四月二十六)上午,庚子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炎帝故裡謁祖廣場舉行,海內外炎黃子孫通過直播,共賀炎帝誕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尋根節只舉行拜謁炎帝神農大典一項活動,保留大典九項儀程,簡化具體流程,同時開設網上拜祖平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
謁祖大典濃重簡樸
上午9時許,拜祖大典正式開始。
副省長肖菊華通過視頻致辭。視頻中,肖菊華說,始祖炎帝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崇高品格,早已融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砥礪前行、不懈奮鬥。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億萬中華兒女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推動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充分展示了堅不可摧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彰顯了炎帝精神歷久彌新的強大生命力。
接下來,全國政協副主席鄭建邦以視頻形式宣布大典開幕。
聖門徐徐開啟,在武漢、隨州抗疫一線戰場傳遞過的聖火被點燃。敬獻花籃、敬獻高香、恭讀頌祖文、共拜始祖、唱頌始祖,大典落幕。
據介紹,與往年不同,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尋根節將只舉行拜謁炎帝神農大典一項活動,按照「安全、莊重、和諧」的原則,保留大典九項儀程,簡化具體流程,控制現場人員規模,不安排演員表演。
全國政協副主席鄭建邦,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大常委會、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政協的花籃,也由現場工作人員分批代獻。
雖然流程不多,但謁祖廣場上依然莊嚴濃重。
「年末歲首,大疫突降。黨中央擂鼓戰癘,總書記親自指揮。萬眾一心,聞令而動。紓危封城,隔離方艙。白衣執甲逆行,軍旅出徵戰場。火神山,焱焱祛邪;雷神山,霹靂扶匡。八方援荊楚,人間愛無疆。」一篇飽含感情的《頌炎帝文》,讓現場觀眾熱淚盈眶。
整場大典歷時近1個小時,通過多平臺進行現場直播。
抗疫成為大典主題
庚子年尋根節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和隨州市人民政府承辦,以「弘揚炎帝精神,共同抗擊疫情」為主旨。
本屆尋根節全部圍繞這一主旨開展。聖火在武漢、隨州抗疫一線戰場傳遞,激勵重新出發、奮勇前行。全國先進工作者張振建,全國防疫先進個人潘瑞紅、胡傲容,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嚴賢濤,抗疫志願者雷昊共同點燃聖火。
儀程最後,隨州市醫護人員、志願者、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下沉黨員幹部、記者等8人現場共同演唱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堅信愛會贏》,將現場的氣氛點燃。
在武漢直播間裡,還特邀了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藥文化專業指導委員會副會長胡真解說。
胡真介紹,炎帝神農曾嘗百草,發明醫藥,現知最早的中醫藥著作也是《神農本草經》。而是新冠疫情期間,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神農本草,中醫妙方,抵禦千種疫情,萬場雪霜。身處始祖故裡,守土之責處處嚴控防;斯為炎帝後裔,危難之際時時顯擔當。」本屆尋根節的《頌炎帝文》,也著重歌頌了炎帝神農奠定中醫基礎的偉大貢獻。
線上拜祖網絡尋根
受疫情影響,庚子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到場人數規模被嚴格控制,現場主要由隨州市黨政機關幹部、社會各界代表和工作人員參加。這也讓網絡成為這屆尋根節的主角。
18日早上6點28分,庚子年炎帝文化廟會請聖儀式準時舉行。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廟會也轉到了網絡平臺上進行。
土特產產品網絡直播參展商汪玉立介紹,直播的互動特別好,「網友不停問我們的微信,宣傳上比以往更有力度一些,我想這種直播的方式以後會持續下去。」
網上逛廟會,除了實時觀看請聖儀式直播,還可以點看歷屆廟會演出、民間技藝表演和隨州美景,還能在線購買隨州的香菇、蜜棗、葛粉等土特產。隨縣文旅局工作人員介紹,借著尋根節的影響,還將舉辦3天共17場的土特產直播,全方位多角度地推介地方土特產品。
為了方便全球華人祭拜炎帝,隨州炎帝故裡風景名勝區開通了線上拜祖平臺,輸入祭拜者名字、祝福祈福語等信息,通過驗證後就可以選擇獻花、敬香等方式拜祖祈福。炎帝故裡景區將平臺連結地址推送到海外華人社群後,受到當地華人華僑歡迎。
在拜祖平臺上,記者看到,網友們的拜祖祈福信息已經刷滿了一屏又一屏。「弘揚炎帝精神,共同戰勝疫情。願人民健康,國泰民安。」是全球華人共同的心願。
而許多嘉賓,則通過直播觀看了拜謁炎帝神農大典。第一次通過直播「參加」大典,澳大利亞湖北社團聯盟主席、華人集團董事局主席鄺遠平「依然感覺親切、神聖」。他說,面對疫情,海內外中華女兒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此次拜謁活動有助於鼓舞人心、提升士氣,凝心聚力、共同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