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視本人 視覺志
01
林歡 26歲 廣州 自由撰稿人
「裸辭後,我決定堅持做好一件事」
在沒有下家的情況下,我決定辭掉月薪3萬的短視頻博主工作。
沒錯,裸辭。
雖然這份工作給了我一份接近三萬的月薪,足矣滿足我在大城市的生活花銷。但由於工作內容嚴重套路化,缺乏創新。久而久之,我懶得思考,會帶著慣性工作。
真的很想走出如此一成不變的舒適區。
我還年輕,需要考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活的灑脫真我一些。所以不妨打破常規,探索自己熱愛的領域,開闢人生的另一片天地。
於是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每天上午,我都會閱讀一本書,專注地感受作者筆下的世界。到了下午,我會進行文學創作,沉浸在自己編織的世界中不亦樂乎。偶爾也會給喜歡的雜誌社投稿,得到了許多讀者的欣賞。
當然,我也會在深夜沒靈感的時候,冥思苦想一個通宵。也會因一次難以推進的工作,懷疑自己辭職的選擇是否正確。
可無論如何,我都從未放棄寫作這件事,我享受創作的過程,更欣賞那個為了夢想,可以執著、堅持、篤定的那個自己。
只要不放棄,我就一直在路上。
只要不循規蹈矩,就可以追求極致的人生體驗。
這份對理想的堅守,仿佛源源不斷的能量,為我的創作注入靈感和養分,也為我的人生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02
阿標 29歲 北京 網際網路行業創業者
「我是個有匠心的人,創業就像一場修煉。」
工作需要野心,創業需要匠心。
從國內TOP3大學畢業後,我選擇去網際網路大廠「渡劫」。那段時間實在是太拼了,作為新人的我仿佛打了雞血,每天和同事熬夜怒肝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最初的三年,我就像一枚螺絲釘,瘋狂都將自己嵌入這個流量為王的產業,瘋狂追求著一個個項目帶給我的成就感。
但流水線式的工作,沒有挑戰性的項目,日復一日的庸碌......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這些年一直在為公司打造產品,為什麼不能給自己孕育創造出一個「作品」呢?
我選擇了創業,決定研發一款運動健康軟體。
希望能幫助更多用戶,打破對運動的偏見和誤解,並且利用全新的方式,激勵大家將運動融入自己的生活。
這並非曲高和寡,而是在探索新的玩法,挖掘更有意義的價值。
那段時間簡直連軸轉,組建核心團隊,見各種投資人,通宵討論項目研發,我樂此不疲,馬不停蹄。
重要的是,為了打磨好這個軟體,完善內部架構,我和同事們徹夜通宵,將自己的想法逐一落實,嚴謹地修改著一個又一個漏洞。
雖然這只是一個技術產品,但我們是帶著匠人情懷做事的,爭取做到精益求精,不斷鑽研打磨。
對我來說,創業就像一場漫長的修煉。
或許你會遇到許多難題,會有不可控的風險,會有更大的壓力和焦慮。
但是當你沉浸在認真完成一件事的執著中時,你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也會有不同的感悟。
這就是一個普通創業者的獨白。
創業者需要野心,更需要耐心和匠心。我們365天堅持做一件事,不光是為了名利財富,也是為了潛心打磨一個作品,讓它更好地服務於客戶。
這種堅持創造的過程,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體驗。
03
Shawn 33歲 上海 程式設計師
「為了讓自己更值錢,我從未停止對技術的追求」
很多人說,程式設計師不過是敲敲代碼。
可在我看來,我們是在一次次敲擊鍵盤中,不斷延伸技術的極致。
我們重視網頁和軟體交互的美觀,但我們更在乎產品的底層邏輯,更關心用戶的需求。我們的外在雖然樸素,但內裡卻經得起考驗,歷久彌新。
在程式設計師群體中,有這樣一種焦慮:過了35歲,你就該下崗了。因為比你年輕的人,正在準備拼命爭取,時刻取代你的位置。
即將到達這個年齡的我,曾經是有些忐忑和迷茫的,擔心自己被淘汰,不知道眼前的路在何方。
可實際上,程式設計師的現狀似乎也沒這麼不堪。
有的同事雖然超過35歲了,但還是堅守在崗位上,做著核心研發的項目,很少有人能取代他們的工作。
因為他們對業務有著極致的追求,凡是講究精益求精,將工作做到極致的精確,不做油嘴滑舌的人,用實力說話。
所有就算主動離職了,也會有更好的選擇等著他們。
而那些被辭退的,大多是能力和考評一般、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人。拿著比新人高兩倍的薪水,幹著不如新人強度高的工作。溫水煮青蛙久了,自然就容易上了裁員清單。
網際網路行業日新月異,想要站穩腳跟,不僅要有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需要我們在技術領域耐心沉澱,在自己擅長的方面潛心深耕。
要知道,這個世界永遠沒有一勞永逸的環境,只有不可替代的能力。我們對技術能力的追求,不僅是為了保住眼前的飯碗,更是要讓自己具備讓生活穩定的能力。
畢竟,你不出眾,就會出局,任何行業都是如此。
人生風雨,世事難料。
有時候毀掉我們的,並非外界的衝擊,而是我們自己的「沒有壓力」。
所以不妨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在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潛心提升能力,淬鍊更強勁的自己,時刻迎接各種挑戰。
人的一生,就是要以性能論豪華。只有在時代的浪潮面前,保持永不止步的初心,才能在實現更高階的幸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