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徵集了同事們的牙刷,總共8把,使用時間都達到了3個月以上。
這些牙刷的使用情況各不相同,可以代表部分人群的實際情況。
我們把牙刷送到實驗室檢測,看看潔淨程度究竟如何。
檢測結果如下:
結果顯示,牙刷頭上都檢測出了真菌。
其中的樣品 8 號還檢出了大腸桿菌,這東西不是口腔裡該有的……
我們查閱了一些文獻發現,有不少研究直指牙刷使用時存在細菌問題:
有研究表明,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牙刷上的細菌數目明顯增加。
使用幾周後,細菌數量成倍增加,高達 700 倍。
也有牙醫發現,使用 3 周后的牙刷,細菌數量是馬桶水的 80 倍。
看來使用時間太久的牙刷,確實不宜再使用了。
明明每天都洗,牙刷為什麼會髒?
作為一個清潔工具,影響牙刷細菌含量的因素有很多。
口腔轉移
牙刷和牙齒、牙齦摩擦接觸的同時,原本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細菌等一部分被清理掉了,有些則會進入牙刷。
牙刷底部和刷柄很難徹底清洗,加上衛生間潮溼的環境,給細菌提供了不錯的繁殖條件,它們就愉快地留了下來。
所以,如果共用一支牙膏,也很容易導致交叉感染。
環境汙染
一般大家都會把牙刷、牙杯、毛巾等都放在衛生間,就在馬桶不遠的地方。
但是扎心的事實是:如果你衝馬桶的時候沒有蓋蓋子,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 6 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
另外有研究表示,在潮溼的衛生間裡,一種糞便細菌和病菌會通過氣溶膠效應在空氣中傳播。
感受一下牙刷的絕望,它其實也不太想被這樣汙染的。
所以,衝馬桶的時候蓋上蓋子,是個好習慣。
根據這些原因,我們猜測檢測出大腸桿菌的 8 號牙刷,可能和不良的衛生習慣有關。
比如便後沒洗手或者沒洗乾淨,大腸桿菌汙染到了手上,手又接觸了牙刷刷毛。當然,如果衝馬桶時習慣將蓋子一直敞開,或多或少是有影響的。
當牙刷上細菌比較多,並且存在致病菌時,抵抗力差的人用它刷牙可能就會出現腹痛、腸胃不適等症狀。
不過大家不用太擔心。
雖然我們的檢測以及那麼多研究都表明使用過的牙刷上有細菌,但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還是可以抵抗這些細菌的,並不是用了就一定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