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上45個熱搜的狗血《小娘惹》其實是部美食劇

2020-08-27 美食臺

又有一部美食苦情劇火出圈了,它就是被稱為「舌尖上的娘惹菜」、「大長今馬來西亞版」的《小娘惹》。

這部翻拍自2008年新加坡版《小娘惹》的同名電視劇,開播時未被看好,甚至被吐槽劇情狗血,但播出一個月時間不到,全網熱搜 45 個,不僅帶動藝人熱度飆升,更帶火了娘惹菜及其背後的峇峇(bā)娘惹文化。


2020年版《小娘惹》海報

《小娘惹》娘惹菜劇照

花樣繁多的娘惹糕,辛香濃鬱的娘惹雞、搭配豐富的椰漿飯,在柔光濾鏡下熠熠生輝,營造既熟悉又陌生的南洋風情。劇中女主角舂香料的場景,也從母親傳到兒孫輩,透過食物串聯起土生華人家庭的世代情仇。


《小娘惹》土豆燉雞劇照

娘惹菜看似複雜,其實不過是中式烹飪手法和當地食材的一種融合,香、甜、辣、臭等味道反覆調和,不吃到最後一口,都不知道是驚喜還是驚嚇!

除了娘惹菜,馬來西亞還有很多華人帶去的閩粵食物,比如肉骨茶福建面、炒粿條、海南雞飯等。藉此,華人得以落地生根和借物思鄉,甚至更講究保留原味,因此馬來西亞也被譽為「中國華南傳統小吃最後一塊寶地」。


通過不斷融合與傳承,土生華人峇峇娘惹的家傳料理和閩粵一帶的經典美食,在海外大放異彩,形成獨具一格的飲食文化,不論劇裡劇外都值得了解更多,先「吃」為敬!


01 峇峇娘惹的家傳料理


說起娘惹菜,不得不提漂洋過海定居馬來西亞的早期華人。明朝以後,迫於戰亂和尋求更多機遇,東南沿海一帶的人們遷往南洋,或往來經商或打工謀生。


《小娘惹》第一集下南洋背景交代

頗有身份地位的華人移民與當地土著通婚而生的混血後裔,男性被稱為峇峇(Baba),女性被稱為娘惹(Nyonya)。


《小娘惹》第一集土生華人背景交代

這樣的家庭一般都是「大戶人家」,衣食住行有得講究,自然而然根據喜好和習慣去料理當地食材。

娘惹們從小跟母親學廚藝,一代傳一代,原本是比較小眾的家傳菜,後來漸漸發展出獨特的融合菜式,越來越多東南亞餐廳也以娘惹菜來豐富菜單。


娘惹菜風味濃鬱,擅長以多種馬來西亞當地香料調製烹煮,生薑、南姜、小蔥頭、辣椒、香茅、叻沙葉、班蘭葉、羅望子等較為常用。


如果說香料是娘惹菜的點金之石,那麼舂香料便是娘惹的基本功。不同的香料,舂搗時間和程度各異,有的用來取汁蒸糕,有的搗成糊狀和雞肉等食材燉煮入味,有的則是直接搗碎作為配料拌炒。


椰漿、蝦醬、叄巴醬和棕櫚糖,也是缺一不可的娘惹風味調料。

椰漿之於馬來西亞,不僅是甜品中的那抹香甜,也是調和鹹辣食物的神來之筆。椰漿飯便是優秀代表選手。


椰漿飯

以椰漿代水蒸米,砌成金字塔狀或用碗倒扣在蕉葉上,搭配炸花生、鳳尾魚乾、煎蛋(或切半的煮雞蛋)、黃瓜片和五香炸雞、炭烤煮雞肉等各式葷菜,就是街邊常見的椰漿飯。

這樣一份國民椰漿飯,還少不了一勺叄巴醬(Sambal Tumis)。


叄巴醬雞翅

這醬香得奇妙、臭得直接,主要有蝦醬、小米椒、小蔥頭、大蒜、南姜等食材,家家戶戶做法不盡相同,或甜或辣,都離不了香和臭。有了它,就等於有了蘸料,除此之外,炒菜、炒米粉、拌飯都很能打。


咖喱叻沙

用叄巴醬調味的叻沙(Laksa),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馬來西亞美食。湯頭以魚蝦、叻沙葉和各種香料醬汁熬製而成,搭配不同粗細的米粉,有咖喱和亞參這兩大種做法。前者加入咖喱和椰漿,口感香甜微辣,是馬六甲等南部地區的做法。後者加入羅望子調味,更清淡鮮爽,是北部地區的做法。但其實,每個地區多少都有點改良。


古早味東馬叻沙

主食湯麵吃完,不妨再來點甜品小食。


《小娘惹》娘惹糕劇照

娘惹糕,好看得就像曼妙婀娜的小娘惹,紅黃粉綠紫藍,斑斕葉、蝶豆花等食材浸染出天然色劑,化糯米粉、木薯粉為彩虹,哦不,是紅龜粿、班蘭糕、千層糕、曼煎糕……


烏打

烏打(Otak-otak),一種將魚肉泥和各種香料混合成茸,用香蕉葉包裹以後蒸熟、烤熟的神奇食物。真正的重調味、輕口感,吃魚不見魚,各地做法均有不同,是驚喜還是驚嚇,因人而異。


金杯薄餅

金杯薄餅,是從福建潤餅衍生而來的娘惹小食。傳統潤餅做法,是在麵皮上鋪滿胡蘿蔔絲、豆芽、蛋絲、蚵仔、香菜、紅蔥酥等配料,捲起來就吃。但這樣難免會有碎料掉下來,為了讓娘惹們吃相更為雅觀,便把食材放進容器裡,炸制定型,沿著邊緣咬食即可。


娘惹雞

除了這些相對有辨識度的食物,娘惹菜在食材搭配和香料運用上既靈活又隨性,混合南姜、小蔥頭、辣椒等香料燉煮的娘惹雞,醬汁濃稠、鹹中帶辛甜,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娘惹菜,做法適用於其他葷菜。


土生華人慣用食材和當地香料的結合,可以說是中南合璧的結晶。閩粵移民異國求生的美食之路,則是愛拼才會贏的韌性。


02 閩粵美食海外揚名記


早期下南洋的移民,面對的問題更多是如何填飽肚子。相較於娘惹融合菜,原鄉美食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在國內的馬來西亞餐廳、新加坡餐廳,你能在一整排菜單裡看到一兩個「娘惹」字眼,同時也很容易看到「海南雞飯」、「肉骨茶」等菜名。這些食物,跟隨福建、潮州、海南等地華人漂洋過海,風味不減,更甚美味。


海南的雞飯,到了馬來西亞,因為是海南人做的雞飯,就叫「海南雞飯」。一碟白斬雞、一碗雞油飯、一碗清雞湯,搭配三樣特有的調味醬,黑醬油、辣椒醬和油薑末。不得不提的是,黑醬油真是馬來西亞食物的靈魂調味品,出現頻率最高。


白斬雞的選材因店而異,肉雞鬆軟、土雞緊實、文昌雞滑嫩,烹熟後過冷河,雞皮爽脆、外形漂亮,自然晾掛降溫,用時長,但味道更為鮮甜。


福建面

福建都沒有的「福建面」,在馬來西亞有兩種不同做法。一是吉隆坡一帶的黑醬油炒麵,用的是黑醬油和粗鹼面,加豬油渣,幹炒溼炒都可以。二是檳城一帶的辣味蝦麵,以蝦殼熬湯,加豬肉和辣醬醬一起煮,講究湯鮮。


福建黑派肉骨茶

肉骨茶,也有黑白兩派。福建黑派肉骨茶,湯色濃,藥材味重,特點是加入黑醬油,豬骨色澤油亮誘人,微苦帶甘。潮州白派肉骨茶,湯色淡,胡椒味重,清香鮮甜。

不論哪一派,肉骨茶都是馬來西亞人的重要日常飲食,從早餐開始就飯喝湯吃肉。有些店家為了保證原湯原味,會一面煮湯一面兌湯,避免一鍋到底湯頭前淡尾重的情況。


炒粿條

炒粿條、菜頭粿和水粿,妥妥的潮州小吃之光。

炒粿條口味變化豐富,馬來西亞各個地區均有不同做法,區別主要是使用黑醬油、叄巴辣椒醬、甜醬油、魚露等調料帶來的風味,配料基本上少不了雞蛋、臘腸和豆芽和血蚶。


菜頭粿

這樣的調料和配料,還可以搭配蒸煮好的蘿蔔粿角,吃口更軟嫩。


水粿

水粿的做法,保留得很傳統,純米磨成漿之後,倒入一個個小缽裡蒸熟,中間自然形成凹陷,剛好可以盛放菜脯碎,當做早餐和下午茶都很不錯。


五香卷

隔壁福建的五香卷,也常常出現在街邊小店。搭配炸魚丸、炸豆腐等小吃,蘸醬享用。


咖椰吐司

最早由海南人開店售賣的咖椰吐司,麵包外焦裡軟,夾入黃油和咖椰醬,椰香濃鬱。咖椰醬(Kaya)是很經典的南洋甜醬,以椰漿、雞蛋或鴨蛋、班蘭葉和棕櫚糖加熱拌勻,是當時進口果醬的平價替代品。


馬來西亞街邊小店和茶餐室裡,珍多冰(Cendol)、海南咖啡、薏米水、麼麼喳喳等都是日常解暑小甜水。到了國內會有些許改良,比如珍多冰裡的班蘭粉條,會換成西米。


珍多冰、麼麼喳喳、冰咖啡

「吃」完這些米麵湯糕粿,是不是覺得很有親切感?《小娘惹》的宅鬥劇情雖然比較苦情,但峇峇娘惹的衣食住行還原得紮實且浪漫,頻上熱搜自有其道理。


如果你剛好看過這部劇,或是喜歡這些吃食,你會發現……臺臺也有同款經典碗勺!


除此之外,你還有哪些喜歡的閩粵小吃或南洋美食,不妨來告訴我們吧!

最後,常駐上海的臺臺逛吃了幾家新馬餐廳,分享給大家



文 | AC捏

圖 | 思宇

部分圖片來自於小娘惹劇照

相關焦點

  • 連上45個熱搜的狗血《小娘惹》其實是部美食劇!
    ,它就是被稱為「舌尖上的娘惹菜」、「大長今馬來西亞版」的《小娘惹》。這部翻拍自2008年新加坡版《小娘惹》的同名電視劇,開播時未被看好,甚至被吐槽劇情狗血,但播出一個月時間不到,全網熱搜 45 個,不僅帶動藝人熱度飆升,更帶火了娘惹菜及其背後的峇峇(bā)娘惹文化。
  • 《小娘惹》虐情催淚又狗血,為啥沒遭棄劇,還這麼好看
    你看《小娘惹》了嗎?網上很多人都在說這是部經典虐情劇,蕾姐忍不住連刷34集老版,6集新版。總結觀後感:好看到,停不下來~翻拍劇播出後,引起一波話題,同時又帶火了老版,劇情經典、娘惹文化吸睛、美食誘人,還有劇中12年顏值不變的男神。先來說說這部劇(新老版),虐情,催淚又狗血,為啥還能這麼好看?
  • 熱播的《小娘惹》,我卻被裡面的美食「虐哭」!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還有人不知道這部下飯劇《小娘惹》吧看完《隱秘的角落》劇荒後小編看到了微博熱搜榜第一的小娘惹
  • 《小娘惹》:本以為是女性勵志劇,沒想到是苦情加狗血劇
    《小娘惹》:本以為是女性勵志劇,沒想到是苦情加狗血劇電視劇《小娘惹》,已經大結局了。追劇前,看介紹,這是一部表現峇峇娘惹傳統文化的生活劇,外加女性的逆襲勵志劇。我想看的是,女主角月娘是如何從一個卑微的庶出女,逆襲成傳奇女商人的。
  • 熱搜第一的《小娘惹》,究竟是個啥意思?背後原來還有這些故事
    △《小娘惹》劇照開播第一天就衝上熱搜第一,這部劇怎麼就「沸」起來了?2008年新加坡版《小娘惹》曾引入中國,火爆電視螢屏。如今翻拍後,這部劇勾起無數人的回憶,「娘惹文化」也再次受到關注。什麼是「娘惹」?
  • 《小娘惹》登上熱搜,女主角不認識,一人飾演兩角色
    電視劇《小娘惹》開播以來,很快登上了微博熱搜榜,截止七月初微博上《小娘惹》話題閱讀量近4億,討論量為9萬其實我是從湖南拍戲返回高鐵上,有人用手機看《小娘惹》也不知道是哪一集,被一段故事情節吸引,女主角在海邊醒來奔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跑到一個女孩身邊後哭泣,孩子醒來抓住她的手
  • 小娘惹簡直是行走的美食種草機,堪稱《舌尖上的馬來西亞》
    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來亞(當今馬來西亞)的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新加坡)一帶的明朝人後裔,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稱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翻譯,在土生華人
  • 45集《小娘惹》,如果不是主角光環,11集就該劇終了
    最近小編在追一部據說中老年婦女看著很上頭的大、大、大女主戲,因為這部戲糅合了婦女們都喜聞樂見的美食情節、宮鬥情節、狗血情節……(1)那些喜歡看美食的,完全可以把女主想像成心靈手巧的美食博主李子柒。話說這對姐妹被母親帶到這裡做客的目的,也是聯個姻什麼的,反正能嫁出一個算一個。黃家大太太和老爺都看中了秀鳳,這秀鳳幾乎是和秀娟同一時間看上自家堂哥的,只是她比秀娟更能藏拙,更會在大太太面前表演自己的端莊內斂。姐妹倆愛上同一個男人,這劇情狗血不狗血?反正小編看到上面這個驗血的場景就被震撼到了,原來娘惹文化裡還有這樣無節操的操作。
  • 《小娘家》被評為美食節目?馬來西亞的拍攝只為正宗的娘惹菜
    老版《小娘娘腔》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給新版帶來了極大的觀眾親和力。在新版《小娘家》中,劇情完全照搬原版。就連劇中飾演山本洋介的男主角戴翔宇也是老版男主角。這雖然給了觀眾一絲熟悉,但感覺還是有點陌生。男主是一樣的,劇情也是一樣的。這樣的失敗有什麼意義?
  • 第一次看劇看餓樂,小娘惹這部劇有毒
    這兩天追《小娘惹》,真是越看越上頭。 「雞湯CP」之間不停的發糖,對於我這個CP粉而言簡直就是「過年了」。月娘的娘惹菜將這部劇的魔力發揮到了極致,友情提示:不要在晚上看,因為你會口水眼淚一起流……那什麼是娘惹菜呢?娘惹菜其實是中國菜系和馬來西亞菜系合併而成的馬六甲菜系,新加坡地道美食;色香味俱全的娘惹菜,以中式烹調方法為基礎,取食材元素自馬來、泰國、印度,糅合成南洋地區極具特色的菜系。
  • 深夜點開《小娘惹》胃被「虐」哭!給你們整理了蘇州17家東南亞餐廳
    看完《隱秘的角落》劇荒後老闆娘看到了微博熱搜榜第一的小娘惹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打開了結果,被傳聞中的娘惹菜饞哭了…01舌尖上的小娘惹,深夜千萬別打開…眾所周知,《小娘惹》又名《舌尖上的娘惹菜》、《傳聞中的小娘惹》、《大長今》馬來西亞版
  • 《小娘惹》45集終於看完,其實看似圓滿的結局其實並不圓滿!
    電視劇《小娘惹》45集終於看完。結局還算圓滿,愛著的人終在一起,作惡的人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大愛在心的月娘以德報怨,成為最後的主宰,有錢有愛有親人,幸福圓滿。羅唯薇演的黃秀娟最後驚豔出場,歸還了曾經騙金城救天寶的8萬元錢,這個敢愛敢恨的女人雖報復、心有不甘,但還是敵不過心中的善,多年後將錢原封不動地還給了黃家,從此孤獨終老。
  • 「小娘惹「熱播劇背後的男人,開店了!
    很多國內的小夥伴第一次聽說娘惹菜,都是從新加坡熱播劇「小娘惹「開始的。混搭的色彩、混搭的味道,原來娘惹系才是玩混搭的祖宗。靠著獨特的文化風格掀起了一股熱潮,堪稱新加坡版大長今,一集集的憑著我們不熟悉的美食撕開了一個缺口,將娘惹美食文化強勁的輸出,風頭一時無倆。
  • 《小娘惹》原來是美食節目?看完感覺自己打開了舌尖上的馬來西亞
    《小娘惹》郭靖宇這麼會拍美食?苦情劇情沒見到卻讓我看餓了最近一段時間,小娘惹這部劇突然又火了起來,在抖音總是能看到這部劇的片段,但是在播出後,觀眾紛紛表示此劇更像是一部美食節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娘惹」美食。
  • 央八《小娘惹》開播,我卻迷上了裡面的美食!
    《小娘惹》開播?當聽到這個消息,很多人不敢相信,是十二年前的那個《小娘惹》嗎?是,也不是。是的原因是一樣的故事,一樣的情節,甚至還有一樣的演員!只是因為時局動蕩,菊香和洋介慘死,月娘回到了黃家,成了比母親手藝還厲害的娘惹。雖劇情是媽媽們喜歡的,但我更喜歡劇裡的美食。我個人覺得《小娘惹》就像是另外一部《大長今》,或者更像是綜藝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劇中有很多美食,讓人垂涎欲滴。
  • 新版《小娘惹》央視首播演員演技配音受質疑,娘惹美食成吸睛點
    我們看過的都知道在舊版的《小娘惹》裡,不論從劇情,場景的布置,還是人物服裝的的還原度,都讓人覺得一切都很真實,很有些歷史厚重感,而影視劇舊照片式的色調給整部劇增加了不少苦情味,在加上歐萱淡雅的氣質為整部劇加了不少分。
  • 《小娘惹》:又一部《娘道》?
    由郭靖宇擔任總導演和監製,洪榮狄編劇,肖燕、寇家瑞、嶽麗娜、戴向宇等聯袂主演的年代劇《小娘惹》,翻拍自新加坡2008年播出的爆款劇《小娘惹》。當年《小娘惹》在新加坡創下多個收視記錄,在整個東南亞地區有空前的影響力;後來《小娘惹》引進國內,在多個地面頻道播出,同樣創下收視佳績,給不少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
  • 原版《小娘惹》演員現狀,女主孤身一人,男主娶了劇裡面的她
    最近有一部劇自開播以來就經常登上熱搜,這部劇就是 《小娘惹》。其實大家應該對這部劇都很熟悉,因為我們在幾年前就已經看過這部劇。以前那個是原版現在推出的是新翻拍的版本。 應該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小娘惹》是什麼意思?
  • 電視劇《小娘惹》裡娘惹美食饞到了!尤其是它!
    原本衝著劇裡去看甜甜的愛情,沒想到卻被琳琅滿目的娘惹菜饞哭了…不過,最讓我心動的還是裡面這個最具南洋特色的娘惹糕~娘惹菜裡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在娘惹菜系裡,糕點是重頭戲,所以今天茶叔就送上「娘惹糕點」我們可以發現娘惹的糕點基本上都是以糯米製成的,許多娘惹糕也會添加椰子糖、香蘭葉、椰漿等材料。
  • 靠熱巴孫紅雷趙文卓魅力死撐!前十月最令人失望十部熱劇
    沒想到跟迪麗熱巴以往熱劇一樣,同樣是高收視低口碑,而且51集的劇情太拖拉,注水太嚴重!黃景瑜常常咬字不清,臺詞功底還是欠缺,迪麗熱巴演的女一號也比較浮誇做作,讓這部高顏值熱劇品質慘敗。《小娘惹》新加坡版《小娘惹》蘊含著濃鬱的二十世紀南洋風情,還有兩代娘惹的悲劇故事,本來郭靖宇導演翻拍,加大了劇中的美食部分,逐層遞進的「有情人難成眷屬」的虐心虐肺感情線,應該不會難看,但一部糟糕的翻拍劇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