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被稱為「手指上的舞蹈」,它因其本身特殊的性質,而對基本功的要求尤為嚴格,在學習中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走紮實,這樣才能循序漸進,順利完成日後更高層次的學習。如果不加強對基本功的練習,根本無法演奏技巧更複雜的曲目,導致練習止步不前,甚至會使得學習者對鋼琴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由此可見基本功的重要性。
那麼,鋼琴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它們要怎樣訓練呢?
音階練習
音階是主音到主音的一個或數個八度內調式音級的自然排列。從調式的角度看,音階可分為:自然大小調、和聲大小調和旋律大小調;從音階的難易程度看,又包括相隔八度、三度、六度、十度的單音音階和平行三度、八度的雙音音階的同向及其反向練習。像其它的彈奏技術一樣,音階的彈奏有連奏和非連奏兩種方法:音階的非連奏,主要發力部位在指、掌關節上,借指、掌關節的靈活揮動而發力。力的支撐點在指尖上,其特點是下鍵速度快,力點集中,爆發力強,離鍵也快,動作靈活音色透明,顆粒性強。音階連奏是的第一個音要用,落指的辦法送下去。便於將重量傳送到後面的音流中,大指提前到位擊鍵後,新的手型要立即形成。練習音階最好先用慢練的練習方法。
琶音練習
琶音,又名分解和弦,即將和弦的各音按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的順序依次奏出。一般來說,無論彈奏何種形式的琶音大指和二指都必須使用,只有當第三個音和第四個音相隔四度時,第三個音才使用三指。如果第三個音與第四個音之間相隔三度時第三個音必須使用四指。
雙音練習
雙音,指任何兩個音同時彈奏。主要三度六度和其它音程的連續進行。比較難得是三度的音階式的彈奏法,練習的基本原則是無論是在上行或下行換指時,至少保留一個手指在鍵盤上進行轉換。如果可能的話,上行首選是保留上方音,下行往往保留大指所彈奏的下方的音。練習時手要放平,須觸鍵的兩個手指調整到同一高度,同時落下。彈奏出的音要均勻,在彈奏時要認真傾聽雙音的和音效果。
和弦練習
三個及三個以上不同音按一定規則結合起來,同時發音就是和弦。在彈奏和弦時,要注意觸鍵聲音的整齊。切記因手指的長短不一和力量強弱有別而造成參差不齊的彈奏效果。在彈奏時手腕要保持與大掌和大指平行的位置。落鍵時不遲疑以保證和弦音色的明亮。
八度練習
八度的彈奏主要是手臂的放鬆與手掌和指關節的緊張度的高度結合。由於八度所需要的手指跨度較大,使得手掌和掌關節在彈奏過程中始終處於一定的緊張度的同時,又要求手腕和手臂處於一個非常放鬆的狀態。可以通過慢練將整個手臂的力量充分地落到指尖,並體會手掌和大小指的八度框架位置。通過這種方式逐漸增加手指在八度位置上的支撐能力後把動作幅度變小,再改用小臂和手腕為活動軸心來彈奏八度。當練習八度時,起初可用慢一倍的速度來練習,再逐漸地加速到原速。
慢練分解練習,不是固定於某一種基本功,可綜合運用。
基本功的訓練是非常死板和枯燥的,如果習琴者沒有一定的訓練技巧,那麼很有可能會無法堅持繼續學琴。因此,以下這些關於基本功訓練的技巧和方法就非常重要和實用了!
有選擇的重複
雖說應當在基礎練習上花更多的時間,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要進行盲目的重複。
比如,我們不應該依照哈農的順序將二十四個大小調音階和琶音一股腦的練下來,而是應該將他們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從白鍵開始的,二是從黑鍵開始的。
這樣分的好處在於:能夠有目的的將不是從大拇指開始的那些音階與從大拇指開始的那些音階分開,再分別練習它們。
分開音階和琶音的方法有很多,有人建議將調性相似的分為一類,有人建議將帶升降號的各分為一類。
但哆哆認為從演奏角度來講,黑白鍵分法更為合理——更容易找到主音且更容易預測並變更指法——因而使演奏更為流暢合理且更有利於視奏。
在分好類之後,就應當有選擇的進行練習了。假如白鍵上開始的彈不好就彈白鍵的,黑鍵的同理。這樣就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重複練習。
練基本功也要摳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舉三度為例:有些朋友沒有辦法控制好三度進行,或者在進行的時候無法保證聲音的均勻,這個時候就應當把2、4和3、5指單獨出來練,把1、3過5指單獨出來練。對這兩個細節處理了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慢慢找到三度進行的竅門了。
基礎練習可以「少量多餐」
鋼琴作為一門技藝之所以要花長年的時間去練習,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腦和手都需要累積一定的知識和技巧。有些人即便一天彈5、6個小時的琴也沒辦法快速提高,就是因為這些知識和技巧都是需要時間來消化的。所以,為了使每天的練習都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嘗試增加彈琴的次數,減少每次練習的時間。同理,基礎練習這種重複性很強的練習也可以考慮減少每次練習的時間,而增加練習次數。
鋼琴教學室每天5分鐘 一起學鋼琴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