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被譽為藝術家「手指上的舞蹈」,其優美姿態可見一斑。但正是由於其獨一無二的氣質,因此相比其他樂器,鋼琴練習在基本功上的要求也更為嚴格。學生必須要循序漸進地掌握基礎要領,才能應對日後更高層次的學習難度。反之,如果忽略這一環節的練習,不能熟練運用演奏技巧,學習必然停滯不前,甚至容易對鋼琴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而在學習路上,如何練出鋼琴手形、如何穩固手掌力度、如何打開手指張度等等,都是頗為常見的問題。
對於鋼琴初學者來說,存在壞習慣往往十分常見,但倘若沒有及時注意糾正,就會成為今後的絆腳石。而像練出正確的鋼琴手型這類基礎問題,如何能更好糾錯,其實答案並不難尋。我們坊間有句至理名言,即:習慣成自然。這句話適用在鋼琴學者身上,更是具備1+1>2的效果出來。而為促使初學者鋼琴演奏動作快速成型,在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林一明先生為首的科研團隊創造性地推出帥巴赫(seitbach)模式:在經驗+模仿的學習基礎上,融匯以演奏動作為中心的練琴操機能訓練系統,旨在解除學生在練習手形的困難,同時提升彈琴樂趣,增強效率。
基于帥巴赫(seitbach)學術團隊20餘年的科研成果發現,大多數初學者都有折指、手指離鍵、掌關節塌陷等問題,而這正是因為前期手指站立不好,「虎口」緊張等原因造成。就如何解決這一現象,帥巴赫(seitbach)也以帥巴赫(seitbach)輔助訓練器械實現學生能在練琴時,手指「自然」地觸鍵,手形自然而成。同時,學生能在練琴操中還能快速實現手腦同步,將往期浪費的大量「無用功」精準轉換為「有用功」,養成正確手形習慣,夯實基礎練習,在無比關鍵的初期就實現練琴上質的飛躍。
帥巴赫(seitbach)模式分為帥巴赫同步訓練系統、帥巴赫訓練器械開發系統、帥巴赫訓練器械開發系統、帥巴赫動力定型練習曲四大系統,各個系統既獨立又關聯,相互兼容、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最終促使每一位接觸到帥巴赫(seitbach)模式的鋼琴學生加強手形、力度、手指機能等多方面,並且明白如何改善短板,掌握更好的學習技巧。
良好的習慣是日積月累的成果,而壞習慣也是一朝一夕下堆積而成。但不要緊張,把握好鋼琴手形的要點,掌握如何練習鋼琴的要點,在學琴路上,你也終將摸索到一條1+1>2速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