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與電子鍵盤區別

2021-02-07 音頻應用

由淺入深。先答一些人們最先關注的問題,或誤區。

1、問:電子琴是不是鋼琴的簡易版?電子琴是否起源於鋼琴?

答:不是的。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樂器。只是長得像一點,因為都有黑白鍵盤,好像足球和籃球一樣,儘管它們都是圓的,但卻是兩種不同的球類項目,不存在誰是誰的簡易版的問題。

電子琴不起源於鋼琴,電子琴起源於管風琴。鋼琴有三四百年的歷史,而管風琴從公元前就有了,非常帥,有一說是「樂器之王"。只是它太大,大號的得要三層樓,不可移動。電子琴則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了更方便地演奏管風琴曲和模擬一些樂器而產生的。當時的樣子也不是現在的。經過了七十年的發展變化成了現在的樣子。所以從思路上就和鋼琴不同。

2、問:電子琴只有61個鍵,而鋼琴有88個鍵。鋼琴比較大,顯得正式,電子琴小,提起來就走。是否說明電子琴比鋼琴低級?

答:鋼琴的是規定了統一標準的,不是88鍵的琴人們還不要呢。而電子琴是樣子是變化的、個性化的、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做的。早期還有49鍵的電子琴。樂器並不以鍵數分貴賤。否則,手風琴才41個鍵。管樂器才那個幾個孔兒,弦樂器才4根弦,這怎麼說呢?

設計的時候,發現61鍵對電子琴是很合適的。所以採用了這個數字。而為了適應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用戶的品味,目前的電子琴也有73鍵和88鍵的。另外,我的電子琴是118鍵的。我還見過147鍵的電子琴。所以,在鋼琴中「鍵數」這個規定在電子琴中並不那麼適用。

對於61鍵的琴,再高的音怎麼辦?因為2000多塊以上的電子琴基本都有把鍵盤調高八度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彈中音do,卻發出高音的do,電子琴可以近似發出各種樂器的聲音。而各種樂器的音域並不像鋼琴那樣寬。所以,在電子琴上用很高的音和很低的的機會明顯比鋼琴要小。所以,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說,也不是很必要花高價去製造使用率不很高的音域。

電子琴的樣子,恰恰就是為了便於攜帶而設計的。它的優勢不能說成弱勢。事實上,有立式電子琴。只是它的出鏡率不那麼高而已。

3、問:電子琴的演奏姿勢和鋼琴不一樣。指法也不一樣。手形也不一樣。如果學了其中的一樣,再換另一樣,還得改。

答:這是誰說的?怎麼沒人通知我啊?呵呵,其實,姿勢是完全一樣的。指法也是完全一樣的。這裡我們要明確一點什麼叫指法,也就是「普遍指法規則」:通俗地講,就是「哪個音用哪個手指頭彈的規則」。既然鍵盤的樣子是一樣的,當然「普遍指法規則」也是一樣的。所謂的「不一樣」,是指具體到不同的曲子,「具體的指法」不一樣。這是當然的。因為樂曲不同 )手形從理論的要求也是一樣的。事實上我們看到有很多彈電子琴的琴童手形很難看。這只能說是老師不負責,或學生和家長對手形不屑一顧。想彈好琴,無論哪一種,都應當按照好的手形來練。而鋼琴手形和電子琴手形是一樣的。如果現在手形不好,就要開始重視,努力地去修改。

有的人所謂的「手形」不一樣,其實是指用力的方式和手感不一樣。這倒是客觀的。甚至在不同的鋼琴和不同的電子琴之間,力度和手感也會有所不同。雙排鍵電子琴,是電子琴家族中的一支,是電子琴約於70多年前誕生時本來的樣子。起源於有2000多年歷史的管風琴。隨後電子樂器家族產生不同的分支並一同飛速發展。4、問:電子琴像玩具,音質太差,價格又很低廉。沒鋼琴上檔次。

答:的確有的玩具被做成電子琴的外形,但也有的玩具做成了鋼琴的外型。但是咱不能那樂器鋼琴和玩具電子琴比。要比也得用玩具鋼琴和玩具電子琴比,或者用樂器鋼琴和樂器電子琴比。

一分錢一分貨,是的。很便宜的電子琴,或者是玩具級的電子琴音質當然不好。但是正規電子琴有音質非常好的。去看看兩三五八千的琴,很多上檔次的琴都是一兩萬,五六萬,十多萬,只是人們買得少罷了。那音質真叫一個好!

中國人民還不富裕,而且對電子琴的認識還不多,手頭有兩萬元的也會更多地傾向於鋼琴。所以總是誤以為電子琴不上檔次。我打賭,更多的人寧願要1萬元的鋼琴,也不要1萬2的小號。因為很多人認為只有鋼琴上檔次。

5、問:鋼琴鍵盤有力度,電子琴則軟軟的,沒有力度,一碰就響。學完電子琴再學鋼琴,手都用不上力氣。還得重新學。

答:一碰就響的電子琴,只是最初級的入門琴。現在價位在2000以上的電子琴一般都有重力鍵。很多琴都有三檔。重力鍵對於音樂的表現力有很好的幫助,建議打開它,並且打到最重的一檔。給手練一練力量是很好的。真正好的電子琴老師,會培養學生的手指力度,而很多地方的很多老師也做過試驗:電子琴通過 9 級的學生再去學鋼琴,不必非要從頭學,而只要從6、7級上手就可以了,而且用不了兩個月就可以基本適應鋼琴的力度手感。不存在從頭學的這種不正確的觀念。

而且,電子琴並非不能做成帶鋼琴手感力度的。現代有很多琴的確是那種力度的,我們叫它「配重鍵盤」。在不同場合下,有時還就非得需要輕一點的琴鍵呢!太重了反而不利於表演。

我們不以力度鍵來評判樂器。不然,學風琴的人豈不一無是處了。重力手感是鋼琴的一個重要屬性。它必須要有這個屬性,不然就不叫鋼琴了。但是它並不是其它樂器的那麼重要的屬性。電子琴有它自己所側重的。就好比一頭大象不能去譏笑一頭長頸鹿鼻子太短一個道理。當然,電子琴並不排斥配重的力度手感。事實上,很多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就很願意追求配重的鍵盤。6、問:電子琴左手都是和弦,很容易,只不過是從鋼琴譜上簡化過來的。而鋼琴左手很複雜。並且識譜上,鋼琴童對於低音譜的識別比電子琴童要強很多。

答:正規地學電子琴,是要上足夠的鋼琴曲的。也要識足夠的鋼琴譜。也包括低音譜。在這方面,有的老師、學生不重視,造成了學生長期只練高音譜。所以應當從頭就帶著認低音。

現今很多電子琴譜的確是從鋼琴上改過來的。不過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電子琴譜則一開始是從樂隊的效果來配的。

電子琴左手可不是只按那幾個和弦的。說容易也是因為學得時間不長。凡是學多一點就會發現,左手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換音色,特別是這換的拍子和本身的拍子往往是錯開的,還有操作滑輪、開關節奏。還有副旋律。就是說,一會兒彈奏和弦,一會又移到旋律區和右手互動。而還有大量樂曲交替地進行開和弦的彈法和不開和弦的彈法。比如《春江花月夜》。這時是要求左手有和右手差不多水平的彈奏能力的。

電子琴增加的鍵盤分離功能,實現了左右手可以彈不同的音色。這樣兩隻手可以彈兩個獨立的旋律,構成兩聲部復調音樂。再往高級學,左手就要和右手達到同樣的靈活能力了。

特別注意到,鋼琴一般是從頭開始就兩手的技術同步學習。而在現行的電子琴的教學體系中,是右手靈活性地起步比左手略早,在初學的兩三年,左手的技術並不是特別突出的。因為這時候要學習很多樂理知識,比如和弦的計算法。然後才是左手逐漸跟上。這是電子琴的特點決定的。所以,一個只學了兩三年電子琴的人,或一個只見過學了兩三年電子琴表演的人,說「電子琴左手沒有什麼內容」,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樣的說法並沒有對於電子琴的教學有完整認識。

7、問:鋼琴發聲原理是擊弦,電子琴則是彈簧下帶墊。鋼琴不用電,電子琴用電。電子琴是電聲樂器。

答:首先,電子琴不是電聲樂器,而是電子樂器。電聲樂器是樂器本身的振動,再用擴音設備放大。電子樂器是利用集成電路等電子技術去發出聲音。把電子琴誤認為是電聲樂器是因為它經常在電聲樂隊裡出現,而電聲樂隊中的電吉它和電貝司是電聲樂器。

電子琴用電這沒有什麼可爭議的。有的時候,沒有電呢,有電池倉的就要用電池。沒有電池就慘了。這是電子琴的一個不佔優的地方。所以要揚長避短。鋼琴的不方便的地方則是攜帶。還有擴音不能走內線兒。所以它要在這方面揚長避短。

第一句也沒有什麼爭議的。不過這並不重要。在實際彈奏中,人們不會刻意地考慮「我在彈擊弦琴」或「彈簧琴」。原理不一樣,從實際手感上則可以無限近似,不過,不一定說從手感上體會不到差別就是好的。因為電子琴的出現本來就不是純粹地模仿鋼琴。

8、問:鋼琴對手指間的要求其細膩程度和獨立性都是非常高的。電子琴不需要什麼手指技法。

答:鋼琴的確對手指間的要求非常高。這也是它號稱樂器之王的原因之一。而對於電子琴的手指技法也並不可等閒視之。電子琴在演奏不同的音色時要按照不同的樂器的奏法,比如弦樂,要像拉提琴弓弦的感覺,要連綿;而管樂則要有「吐吐」吹奏的感覺,要有音頭。對於高檔結實的琴的話,如果要打大鼓,那麼與其用高抬指來彈奏,倒不如揮起胳膊來用掌根擊打鍵盤;對於一些音頭混沌的流行樂,則偏偏不能很清楚地彈奏每一個音,而卻要在鍵盤上有粘性地抹鍵。以上這些,若一味地用鋼琴效果彈奏,則表現力肯定大大地打折扣。

想彈好電子琴,必須很好地體會各種樂器的演奏特點。而因為電子琴又是鍵盤樂器,所以更要把每一個手指都練得十分靈活才成。

電子琴的力度鍵的敏感度是可調的。完全可以和鋼琴差不多。但是用力方法不同,就好比做伏地挺身和掰腕子,雖然都用力但用的地方不同。

再補充三種電子琴的觸鍵功能。1、觸前:就是像鋼琴那樣用力彈,音量會大,而輕彈則音量小。2、觸後:在已經彈下鍵盤的基礎上,往下壓鍵盤,音量會增大,反之會減小。這是為了表現管弦樂的漸強而做的,需要每一個手指有很好的控制。3、水平觸鍵:彈下一個音,左右顫動手指,音高會有變化,變化的範圍可調。就像二胡、古箏的揉弦一樣。至於如何揉,自然也是有講究的。

另外,電子琴還有力度表現踏板。討論電子琴的表現力應當是把這一點加進去的。因為表現踏板和力度鍵盤本來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用腳操縱踏板時應當是波浪式的感覺。對於突然的力度變化也要有一定的章法,而不能顯得生硬。9、問:鋼琴主要是用來彈奏古典樂而電子琴則主要是用來彈流行樂。

答:這是一種錯覺。因為,為適應當代流行電子音樂的大量出現,人們設計了各種型號的流行鍵盤。這些鍵盤由於它使用的場合,比如電聲樂隊本身是流行性的,所以它們在這方面有所側重。而從整體上看,電子琴既適合古典又適合流行。世界電子琴大賽,就是今年古典、明年流行這樣輪流舉辦的。特別是立式的電子管風琴,演奏古典樂是相當成功的。

鋼琴由於很早就有了,所以它適於古典沒有問題。而它的風格也並非一成不變的。現在的人們也努力研究鋼琴對於流行音樂的風格技巧。它也能勝任很多流行音樂的場合。所以我們一般不用或少用這個標準來劃分樂器。

10、問:學電子琴是否上不得臺面?電子琴和鋼琴在樂隊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答:有這麼一種說法,當今的音樂會十場中有九場都少不了電子琴。或許這有一點誇張,但它的確說明了電子琴在臺上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鋼琴上臺這人們都知道,不用過多解釋。鋼琴獨奏、四手聯彈、還有鋼琴N重奏,即鋼琴和一架或幾架弦樂器的重奏,以鋼琴為主,以至於鋼琴和大型管弦樂隊的協奏曲。還有鋼琴為弦樂器、樂隊作伴奏的,還有為合唱團的伴奏已經都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上一問所說的流行鍵盤經常是跑場子用的,做單編或多編。流行樂手的演唱會也往往是電聲樂隊的現場伴奏。(電吉它、電貝司、架子鼓、電子鍵盤。)

我們在此要補充一點知識。廣義的電子琴可以分為電子管風琴、編曲鍵盤與電子合成器等類.第三類主要側重於音樂製作,所以上臺少。第二類咱已經講了。而作為獨奏樂器或與樂隊合奏的主要是第一類電子管風琴。

從總量上來說,電子管風琴的數量比鋼琴稀有得多,這也是人們不常見到電子琴上臺的原因之一。它端莊的外表、華麗的音色、震撼的效果會使得絕大多數聽眾陶醉於其中。電子琴適合與幾乎所有的樂器合奏,也包括民樂。在音樂廳、大劇院中,它出現的頻率儘管目前還少,但它的趨勢是直線上升的。有的高校已經將電子管風琴用於合唱團伴奏。而目前也有了成功的電子琴給整場話劇伴奏。還有一個事實:遼寧歌舞團以電子管風琴作為一個重要的臺柱。11、問:鋼琴的樂譜和適用曲目數比電子琴多得多。鋼琴自身的發展和教學體系都已十分完善。無論從全局還是頂級層次來看,鋼琴的教學都比電子琴勝不止一籌。

答:對於這個觀點,只要是站在歷史高度來看的人們,都是認同的。很明顯。鋼琴發展三四百年。有一篇文章說,鋼琴作品浩如煙海,歷朝歷代的作曲家為各個水平的學習者創作了每一個人十輩子都練不完的鋼琴曲。它是經過歷史沉澱的。電子琴從慢慢普及開來才不過五十年,進入中國也才二十年。當開始,自然是別的器樂曲來改編,而且還要根據電子琴的特點來縮編,從業人員也少,所以樂譜和適用樂曲也少。

鋼琴誕生之日幾乎已經快有了標準規格。人們只需要以動制靜,去研究開發摸索它的教學體系,並且一代代傳下來。有了今天的局面。而電子琴在中國還僅僅只發展了兩代年齡相差不是很遠的人。從無到有的過程中,肯定是一開始要有「拿來主義」大量地借鑑鋼琴的技法與教學,並且慢慢地摸索著電子琴教學體系。

電子琴是一類本身就在變化發展中的樂器,就像電腦和汽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式,這一點和鋼琴有著巨大的不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琴肯定是要進步的,相應的人的因素也要不斷地發展,而人的能力和整體教學的提高又反過來推動了電子琴設備的前行。中國目前還沒有投放市場的電子管風琴和很高端的編曲鍵盤與合成器。中國電子琴還很年輕。

我們要做的,不是鄙視電子琴的歷史短,而是要祝賀這符合了哲學客觀規律。不然,若發展了三百年的樂器的作品數量、教學體系完善度不如發展了五十年的樂器的,反而是不正常了。而如果要求一切事物都是一開始都有的,那豈不成了上帝七天創世了。

另外,電子琴的教師隊伍,比起鋼琴來,正規的教師比例肯定要低一些。學習者選鋼琴教師會很慎重,而且鋼琴專業出身的人也多,比較好找。而在人們對電子琴不是非常了解的時候,也不怎麼懂電子琴的教學情況,電子琴專業的人尚沒有那麼多,於是大量的空缺瞬間呼喚出這樣一些電子琴教師,他們在上崗時客觀的說水平是不夠的,理念也沒跟上,所以教學有一些問題,給學習者帶來了不少麻煩和困惑(有相關的連結,但咱忘記在哪兒了,請大家幫著找找)。但這種情況並不代表電子琴本身的教學就是這樣的,電子琴教師隊伍的主體也並非就應當這樣。中國最早的一批電子琴教師都是鋼琴出身,有的彈了二十多年鋼琴了,但是卻系統專修了整整一年時間電子琴,並且又自悟了至少三兩年,才正式出師。可見從事電子琴教學工作並不是那麼隨隨便便的。人們找電子琴教師的時候也要認真一些,這樣對於學習者、教師整體素質、每位教師個人的水平的提高和電子琴的發展都會有好處的。

作為從事電子琴工作的人們,特別是教師,要謙虛努力地學習鋼琴教學體系的優勢來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相關的演奏、創作和國產琴製造的人們也都在努力著。12、問:會彈鋼琴是不是一定就會彈電子琴?會彈電子琴是不是一定就會彈鋼琴?

答:這個問題本身就很含糊。因為它沒有給出什麼叫「會彈」。鋼琴和電子琴同屬鍵盤樂器,因為鍵盤的排列都一樣,所以如果「會」了一個,對於另一個有很大的幫助。但不能簡單地說會了這一個就會那一個。只不過它們之間比和其它樂器的相同點多。就好比英語和德語的區別比英語和日語要小得多,但我們學了一種並不等於會了另一種。但肯定是對另一種有不小的幫助的。

話說這個「會」,如果會彈出一些旋律讓人聽著不是噪音就叫會了,那麼「會」彈一種當然就「會」彈另一種。但是我們這種「會」恐怕太簡單了,不妨這樣講:所謂「會」,是指對樂器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積累了足量的作品,能夠在別人面前連續表演出若干首保留曲目或手邊剛練好的樂曲。掌握簡單的相關技能比如配出一些伴奏。如果「會」是這樣的含義的話,上面的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會彈出一些旋律來的,我們可以把這稱作「會一點兒(點兒點兒)」。就好比你積累了五十個英語單詞及同層次的語法句型,算不算會英語?五百個呢?五千個呢?那肯定分別是會一點點兒,會一點,和會。按這樣的定義,如果問會了一種是否會一點點兒另一種,則答案是肯定的。

學鋼琴的只要稍微適應適應就能在電子琴上彈音域在61鍵以內的鋼琴曲。而學電子琴是應當積累鋼琴曲的。手指力度練得到位的人在鋼琴上也只要稍微適應適應就能彈出鋼琴曲的旋律。力度肯定是差點,但是起碼是那個樂曲對於一般層次的聽眾還是沒問題的。至於想多會點兒,還是需要專門花時間去學和練。

電子鍵盤與傳統鋼琴的區別

https://www.audioapp.cn/thread-185549-1-1.html

(出處: 音頻應用)

相關焦點

  • MIDI 鍵盤、電子琴、電鋼琴及鍵盤合成器的區別
    電子琴一定是自帶音源的,這是它同 MIDI 鍵盤的區別。除了必須要具備的標準 GM2 音色庫的音色,一臺優秀的電子琴會擁有更多的演奏音色及GM2 音色庫以外的音色,比如中國民樂音色。專業電子琴有時也被稱為「編曲鍵盤」(而無自動伴奏而效果和音樂算法出眾的電子琴一般都歸為鍵盤合成器)。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動伴奏是電子琴區別於合成器的最重要的特點,市面上沒有自動伴奏的電子琴幾乎是不存在的。正因有如此方便的自動伴奏功能,電子琴在「做場子」樂手中被廣泛使用。
  • 科普MIDI 鍵盤、電子琴、電鋼琴及鍵盤合成器的區別
    科普MIDI 鍵盤、電子琴、電鋼琴及鍵盤合成器的區別每日音樂乾貨系列
  • [入門]電子琴 電鋼琴 合成器 編曲鍵盤 MIDI鍵盤區別與定義
    在音樂環境裡面 鍵盤(Keyboard)則泛指黑白鍵盤類樂器,包括傳統聲學鋼琴,風琴,管風琴等.電子鍵盤,則是應用現代高科技電氣化的鍵盤樂器,包括電鋼琴,電子管風琴等. 隨著技術進步和用戶需求提高及市場競爭等原因,事實上一些鍵盤廠家並不會嚴格的按照這些類型定義來製造有嚴格區分的鍵盤,所以在定義上來並沒有唯一標準。
  • 電子鋼琴和真鋼琴的幾大區別
    電鋼琴和真鋼琴之爭一直不斷,不過相信還是有一些家長們,小夥伴們還是一臉茫然,它們到底區別在哪裡呢?
  • 電鋼琴與電子琴的區別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鋼琴很多,很多初學小白面臨著迷茫的選擇。 小編這裡給大家區分一下電子琴,電鋼琴,還有鋼琴的區別 電子琴: 電子琴 是一種電子鍵盤樂器,屬於電子合成器。
  • 巴赫鍵盤音樂在鋼琴和大鍵琴上的區別丨《英國組曲》的感受
    (分享鋼琴學習經驗)、音樂欣賞與讀書群等,並可長期獲贈鋼琴與音樂電子書(如:免費贈書丨《欣森鋼琴演奏家作品指南》;免費贈書丨楊燕迪推薦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研究)。教你如何讀懂巴赫某些演奏家例如布倫德爾Brendel只錄製的一張巴赫的音樂就不再錄製他的作品了。
  • 鋼琴、電鋼琴、電子琴三者的區別與聯繫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鋼琴,電子琴(合成器)和電鋼琴這三種樂器,但也有很多人對這三種樂器的區別不甚了解,下面就以我自己的經驗淺談一下這三者的區別和聯繫。
  • 關於鋼琴、電子琴、電鋼琴的區別
    如果想學鋼琴,先用電子琴練著行不行啊?鋼琴是很多朋友都夢寐以求的樂器,它有88個琴鍵,音域寬廣,在各個音區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我們美其名曰「樂器之王」。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裡面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歸根結底,它是機械發聲。手感比較重,力度感鮮明,通過手指觸鍵力度的不同,發出強弱不同層次不同的聲音。
  • 關於電子鋼琴(數碼鋼琴)
    前幾期筆者介紹了一些非常經典的鍵盤樂器、有Clavi、Rhodes以及Wurlitzer。今天的文章先暫時不繼續介紹經典的一些鍵盤樂器,直接來聊聊鍵盤樂器的其中一個分類:「電鋼琴」。  除了鋼琴之外、很多人都將「帶琴鍵的、通電的鍵盤樂器」統稱為「電子琴」。  當然將這些電子鍵盤樂器稱為「電子琴」的確沒毛病。但事實是,「電子琴」只是一個大分類。
  • 鋼琴,電子琴和電鋼琴到底有什麼區別?
    很多朋友都知道鋼琴,電子琴(合成器)和電鋼琴這三種樂器,但也有很多人對這三種樂器的區別不甚了解,下面我們淺談一下這三者的區別和聯繫
  • 2017 雙十一 山葉電子鍵盤天梯圖 (性能價格綜合對比) 購琴寶典
    怎麼才能知道各種電子鍵盤的性能差距呢?
  • 電鋼琴與鋼琴的區別?
    學習鋼琴的人總是在不斷討論電鋼琴與鋼琴的區別?究竟該選擇哪一種?
  • 初學者買多少錢的電子鋼琴合適?
    如果嫌真鋼琴太吵,可以定做靜音系統,這不會改變鋼琴本身的觸鍵方式和手感。電子鋼琴不是鋼琴。電子鋼琴不是鋼琴。電子鋼琴不是鋼琴。不過既然它的中文名電子鋼琴和英文名digital piano都以鋼琴為名,那我也將錯就錯的這麼說吧。電子鋼琴最大(而且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
  • 鋼琴、電鋼琴、電子琴的區別
    從四歲鋼琴啟蒙的小朋友到八十歲上老年大學的大朋友們都在學習鋼琴,有很多朋友會有困惑,鋼琴、電鋼琴、電子琴到底有何區別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一下鋼琴、電子琴、電子琴的不同之處。另外小編想提醒大家的是,購買二手鋼琴需謹慎。在購買電鋼琴和電子琴時也應該注意性價比,有的電子琴有錄音、和弦、配樂、電音等功能,購買之前也應一一了解,買一臺最適合的琴才是最重要的。
  • midi鍵盤和電子琴的區別
    MIDI鍵盤與電子琴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電子琴自帶音色與音響,這我就不多說了,midi鍵盤只有連上軟音源與電腦音箱才能出聲,這你應該知道。那麼回答你的問題,midi鍵盤連上電腦是否能當鋼琴用,回答是不確定的,看你用來幹什麼,如果單純用於演奏和錄音 那麼在你的midi鍵盤,電腦硬體與軟音源足夠好的情況下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用於鋼琴教育,那麼可以告訴你,不是不行,但不好,第一,鋼琴的音色是有撞錘打擊鋼弦產生的,是自然的震動,而midi鍵盤科技再發達,也只是無限靠近那個鋼琴的自然音色
  • 中國最會玩電子鍵盤的高手在哪裡?
    ,不得不讓人想起他——他是來自克羅埃西亞譽滿全球的世界級鋼琴大師他每秒鐘可以彈奏16個音符被稱為「鍵盤快手」他外形時尚俊朗被稱為「跨界鍵盤王子」馬克西姆鍾愛電子鍵盤,經常會在下榻的酒店準備山葉的電子鍵盤來練習。
  • 【電子鍵盤】2014年上海音協電子琴考級作品音樂會
    2014年7月17日晚上19:00,由上海音樂家協會電子鍵盤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4年上海音協電子琴考級作品展示音樂會」於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夥伴劇場隆重舉行,劇場三百餘張票被搶購一空,現場座無虛席,甚至還出現了在門口懇求買站票的火熱場面。
  • 一張圖告訴你鋼琴和電子琴的區別,學鋼琴到底能用電子琴代替嗎?
    有不少小夥伴兒在後臺留言詢問孩子初學鋼琴是選擇電子琴好還是鋼琴好?成人學琴是不是選擇鋼琴更好呢?等等一些關於電子琴還是鋼琴的問題,小白也查閱多方資料及詢問行業內的老師結合了一些資料,再次做一下簡單的梳理。後臺留言的一位琴童家說:孩子四歲半了想讓孩子開始學習鋼琴去了幾個機構也見了幾個老師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對於初學鋼琴的孩子是買個電子琴還是鋼琴呢?
  • 鋼琴和電鋼琴有什麼區別?到底該怎麼選?
    那麼今天小編來告訴大家他們的區別,以及還有更好的選擇哦!我們現在說的電鋼琴,準確的說叫做數碼鋼琴(Digital Piano)。而真正的電鋼琴(Electric Piano)和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是兩種不同的樂器。Rhodes piano是一種由Harld Rhodes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電鋼琴,在今天的大多數語境下,這個詞一般表示這種琴的音色而非琴本身。
  • 電子琴和鋼琴的一些區別
    所以,在鋼琴中「鍵數」這個規定在電子琴中並不那麼適用。對於61鍵的琴,再高的音怎麼辦?因為2000多塊以上的電子琴基本都有把鍵盤調高八度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彈中音do,卻發出高音的do,電子琴可以近似發出各種樂器的聲音。而各種樂器的音域並不像鋼琴那樣寬。所以,在電子琴上用很高的音和很低的的機會明顯比鋼琴要小。所以,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說,也不是很必要花高價去製造使用率不很高的音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