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新時代的戲劇文學,練好戲劇「基本功」

2021-02-13 成都青年劇評團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

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界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兩個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談到話劇時,總理提到:在探索創新的時候,要更加紮實打好作品和表演的「基本功」,創造更多陶冶情操、啟迪思想的好作品。

戲劇影視界的種種亂象一直為觀眾所詬病,自《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布以來,風氣雖有所扭轉,但仍需「刮骨療毒」,築牢基石,深入生活,紮根基層,以藝術的手法表現普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何為戲劇的基本功?在新時代,如何練好戲劇的基本功?這是戲劇界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的戲劇採用廣義的戲劇,包括了話劇、戲曲、新歌劇等。

 

曹禺先生

戲劇本體之外

 

戲劇與影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眾多的熒幕實力派演員均是從戲劇舞臺上走出來的。然而,戲劇界在學習影視的優點的時候,卻有「東施效顰」之嫌,既丟掉了戲劇良好的傳統,也沒有學到影視藝術逼真細膩寫實的特點。

戲劇本體之外亂象頻生。觀眾一味追求顏值,甚至於「三觀跟著五官走」;華而不實的舞美設計,炫到「眼瞎」的燈光;違背歷史規律、審美常識的漸變色戲服;戲劇過度使用影視藝術手法,造成舞臺過度追求感官刺激與視覺效果,忽視了內在的情感表達和人物塑造;戲劇模式化嚴重,「套路」盛行,原創嚴重不足。

形式主義盛行。戲劇是藝術,形式居於第一位,然而,戲劇終究是表現人的藝術,致力於情感的表達,醉心於故事的營造。戲劇需要形式,但不要形式主義。過度的形式主義,會削弱戲劇的內涵,「舞美淹沒戲劇」,讓戲劇陷入形式主義的陷阱而無法自拔。

梅蘭芳先生

傳統戲曲演員的基本功包括了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口眼身法步(也有五功五法的提法,在唱念做打後加了舞),這是千年來無數藝人、理論家、劇作家總結出來的經驗,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層價值意義,這些基本功如同圓規一樣,劃定了戲曲的邊界和範圍,更劃定了戲曲的基礎。作為一位合格的演員,只有在掌握了紮實的基本功的前提下,才可以進入靈活運用、敘事傳情的階段。試想,一位連「大雲手」「小雲手」都搞不清楚的演員,如何去運用戲曲的手法表現生活人生?一位連圓場都跑不利索的演員如何讓人信服能夠演好《活捉》的閻惜嬌?當然,以上對於戲曲演員而言,對於編劇、理論家而言則不同。作為一名合格的編劇,應該是熟知戲曲史、戲曲理論,熟悉戲曲特點和劇種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對社會人生有著深刻的理解。

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開始的中國話劇,在100多年的探索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完整獨立的體系,作為合格的演員,應該過臺詞關、形體關,更應該過文學關,對於世界偉大的戲劇作品有著相當程度的理解。作為導演、編劇,則更是戲劇的重中之重,基礎中的根基。一個民族、國家的戲劇的興盛背後,必定有一批飲譽世界的劇作家、優秀導演。戲劇在20世紀以前,在中西方的地位懸殊。西方話劇自古希臘以來均是文學藝術中的璀璨明珠,最高的藝術形式;而在中國,詩歌才是文學藝術王冠上的明珠,戲曲則是不入大雅之堂的「末流」。因而,就造成了對於戲劇文學重視程度的不同,也使得今天的戲劇創作一直徘徊不前。

 

 

田漢先生


戲劇作為戲劇

 

戲劇是綜合藝術,從原始「詩樂舞」三位一體的藝術形態,到三者分道揚鑣分化為文學、音樂、舞蹈,而後戲劇再次將多種藝術融為一爐。其次,戲劇更是人的藝術。「文學即人學」,這是新文藝區別於傳統文藝的最本質特點。戲劇與人的七情六慾相通,「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終,一往而殆」。

戲劇具有娛樂的功能,也有高臺教化的功能。偏於一端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或執著於戲劇的「傳聲筒」作用,忽略了社會主義文藝的藝術考慮;或成為為藝術而藝術的事物,滿足於小圈子,成為個人的垃圾桶。

今天的戲劇,根源在於戲劇文學的缺席!

戲劇文學是戲劇繁榮的根本條件,沒有偉大的文學家、戲劇家,不可能產生偉大的戲劇作品!誠然,在清末民初,地方戲依靠了高超的技藝、令人叫絕的唱腔造就了曾經的繁榮,然而,四大名旦的成功背後總有勝人一籌的編劇。好的劇本決定了戲劇的質量。「好的劇本可能不一定產生好劇,但一定不會產生爛劇」。

中國話劇在30年代,有了曹禺先生的劇作,才迎來了中國話劇的成熟。

話劇《雷雨》劇照

對於戲劇事業而言,戲劇文學便是基本功。要練好戲劇的基本功,必然要練好戲劇文學這個基本功。

在90年代之前,全國文藝院團還「養了」大量的編劇,而體制改革之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風氣使得劇團在減輕負擔的過程中,首先裁掉了編劇,甚至導演,大多數院團只保留了演員,這個現狀在近幾年才有所改善,新一代的導演、編劇畢業後進入院團,才接上了多年的斷檔。

放眼四川、全國,編劇數量上已較10多、20年前大有改觀,而高質量作品仍嫌不夠,實力派編劇並不多。其一,很多省市、院團仍然抱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態度,對編劇持有「虛無主義」的態度,不引進編劇或者不重視編劇,至於本土戲劇有沒有進入良性循環則不在考慮範疇,久而久之,引進的編劇也便「邊緣化」,甚至離開編劇界。其二,編劇隊伍青黃不接,斷檔嚴重。由於不夠重視,造成了編劇隊伍斷檔,有的省份甚至只有40歲以下和70歲以上的編劇,且不止一個省份,應該說在中西部極為普遍,這種現象對於戲劇基本功的修煉造成了極大的障礙;其三,編劇隊伍不成氣候,80年代福建劇作家群、湖南劇作家群、四川劇作家群名聲盛極一時,今天則失掉了這種群體,只有所謂的北京、上海編劇,因而,戲劇練好基本功,亟需扶持本土青年編劇,「扶上馬送一程」。其四,青年編劇人文精神缺失,繼續補課。20世紀以來的中國戲曲與古典戲曲完全不同,而作為舶來品的話劇自不待言,今天的戲劇作品大多數遠遠落後於觀眾的心理預期和理論探索,觀眾習慣於影視劇的感官刺激、真實細膩、種類繁多,戲劇仍然保持著百年不變的姿態和藝術審美,情感不與當代人相通,如何打動觀眾?真正的戲劇追求的並不是講一個漂亮的故事,它所追求的應該是給觀眾傳達人類共同的情感,並打動之。

川劇《巴山秀才》

新時代的戲劇,必須面對話劇民族化和戲曲現代化兩大課題,在課題之下,基本功的修煉至為關鍵,沒有好的基本功,兩個課題將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作為戲劇基本功的戲劇文學,必然要在新時代引領戲劇的發展和深入,無論是創新不足還是繼承不夠,抑或原創力不強,問題都出在戲劇文學的缺席上。唯有將戲劇文學的追求列為重要的標準,戲劇的基本功才可以紮實、接地氣,戲劇才可以有更多高質量的作品,戲劇繁榮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我們呼喚新時代的戲劇文學!

編/方浩翔

審/樊明君 王淼

終審/潘乃奇

投稿郵箱:

326826721@qq.com

指導機構:

四川省劇目工作室

四川省戲劇家協會

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專委會

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成都市文藝評論家協會

官方合作機構:

成都市錦江區文化館

成都青年劇評團是四川省內戲劇人發起成立的戲劇評論團體,成員中有高校在校生、大學教授、自由戲劇人、專業院團骨幹,還有常年活躍在各大劇場的、來自各行各業的、對戲劇有著高昂熱情的資深戲劇觀眾。成都青年劇評團力求秉承公開、自由、獨立的原則,為當下成都乃至四川戲劇環境提供全新視角的戲劇評論,發出戲劇評論的四川聲音,促進戲劇良性發展,構建評論新生態。

成都青年劇評團

寧波有戲

陝西青年劇評團 「戲聚青評」

太原有戲

相關焦點

  •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表演專業委員會今日掛牌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田昕禾)5月18日,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表演專業委員會掛牌儀式舉行。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長、戲劇表演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李東才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表示,我們的時代需要建立視野更開闊、內涵更豐富、外延更廣博的「大戲劇文學」理念,以便讓戲劇文學更好地跟上中國和世界前進的腳步。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表演專業委員會正是在這樣的大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長、應運而生的。李東才還高度評價戲劇表演專委會的價值和實力。他表示,專委會具有深厚的專業造詣和廣泛的表演藝術與戲劇文學資源,有利於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整體水平和國際對話能力的提升。
  • 圓夢特色小專業——戲劇影視文學
    專業介紹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和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能力,能在劇院(團)或電視臺、電影廠、編輯部等部門從事文學創作、編輯和理論研究工作,以及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從事文字撰稿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本網訊(記者張君成)12月10日,由中國作協《民族文學》雜誌社、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主辦,《中國作家》雜誌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協辦的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舉行。
  • 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文學體裁對比分析
    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大文學體裁對比分析語言藝術是指以語言為物質媒介塑造形象或者情境來表情達意,反映生活的藝術,通常說的文學。主要有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等。詩歌在中國最早的文學樣式中,詩歌是最早出現的。詩歌在生產初期是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的,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相比,詩歌顯著的審美特徵是擅長於抒情,富於想像,精煉含蓄,講究韻律;優秀的詩歌作品,包含著真摯而濃烈的感情。
  • 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打造時代戲劇名片
    來自文學、戲劇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南京的文學與戲劇創作,展望「世界文學之都」的未來,提出打造南京戲劇名片的構想,進一步助推南京不斷推出文藝精品、培養優秀戲劇人才。  ● 徐興無(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南京大學文學院在申報「世界文學之都」的工作中,一開始就作為重要的學術支撐力量介入,特別是梳理南京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文學之都」的歷史遺產方面。
  • 《柳河東集》文學的魅力由此開始,中文系、戲劇舞蹈系教授講述戲劇教育的魅力文學 ——6-12歲兒童舞臺劇大師教育課程
    兒童舞臺劇大師教育課程——戲劇教育魅力文學由大學教授講述幾句文學魅力的戲劇文學,一中一西的課程設置讓孩子們蕩漾在中外文學的殿堂!
  • 老祖宗留下的特色文學形式真豐富,戲劇大放異彩
    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四種文學創作體裁,是文學創作最為常見也最為高端的四種體裁。前面我說過詩歌的老祖屈原,也專門說過小說,這次就把這個補齊,首先是詩歌。詩歌:中國是世界上詩歌最發達的國度之一。相比之下西方的敘事詩發達較晚,而結合戲劇,成就很大,例如《荷馬史詩》,《但丁神曲》等。西方的詩更像是一個故事,我國的詩更像是多重故事摻雜其中喻以襯託一個中心思想。
  • 戲劇文學巨匠——湯顯祖丨周育德說牡丹亭·壹
    周育德先生說《牡丹亭》(一)戲劇文學巨匠——湯顯祖作為藝術家的湯顯祖,他一生寫過四個半劇本——最早寫的《紫簫記》只完成半部。母親的一聲呼喚使她從朦朧中醒來,惘然若失。從此她「因夢而病」,神情恍惚,寢食悠悠。杜麗娘滿腹心事無法告白於父母,因精神悒鬱而導致死亡。彌留之際,作成一幅自畫像,奄奄死去。
  • 南京大學2020年藝術類(戲劇影視文學)招生簡章
    南京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戲劇學和電影學教育的高校,為國內戲劇影視研究的學術重鎮。1978年著名劇作家、戲劇教育家陳白塵教授擔任中文系主任,恢復了戲劇研究室,並招收了全國第一批專攻編劇藝術的碩士研究生。南京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著力於培養具備寬廣的人文和藝術知識,掌握戲劇、影視藝術基本理論與創作技能,富有藝術感悟力、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初步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舞臺劇或影視劇的創作、評論及初級經營管理工作,並為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2020年南京大學繼續按藝術類招收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本科生。
  • 藝術|「悅讀分享會」舉辦西班牙戲劇文學專場直播
    在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青年教師與廣州圖書館、廣州本土戲劇團體 MEGA 戲真多工作室將於 7 月 3 日、7 月 4 日兩晚,分別舉辦雲端雙語讀劇會和西班牙文化分享會,傳播多元文化。疫情期間,廣州圖書館攜手廣外青年教師及本土文藝力量共同搭建多元學習平臺。
  • 戲劇評論在戲劇藝術中的重要性與作用
    一、何謂「戲劇作品」?劇本是戲劇的一度創作,如果未經演出,它是屬於文學範疇的作品,稱之為戲劇文學劇本,或文學劇本,是放在書架上供讀者閱讀的作品。劇本只有經過導演、表演、舞臺美術……工作者的二度創作,並在舞臺上表演給觀眾欣賞,才能稱之為「戲劇作品」。因此,戲劇作品除了創作人員外,必須有觀眾參與其中。
  • 田漢: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之一
    2017年,北演公司創立老舍戲劇節,並與天橋藝術中心聯合主辦,以「呼喚戲劇文學精神」為辦節宗旨,回歸戲劇本源,探索戲劇發展,傳播戲劇文化。時至今日,老舍戲劇節成功舉辦三年,業已成為北京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之一。
  •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閱讀書目
    第一部分:必讀書目(428) 第一學年第一學期 戲劇理論及社科(3) 本尼迪克特《菊花與月》 ★譚霈生《論戲劇性》 ★馬丁·艾斯林《戲劇剖析》 外國文學暨戲劇(22) 劇本(18) ★埃斯庫羅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低浦斯王》
  • 符娟:基層幹部要練好「基本功」
    基本功是否紮實,小則可見技藝水平、競技成敗,大則可觀國家興衰、民族興廢。基層幹部處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深入基層的第一線,必須練好服務群眾的「基本功」,只有地基穩固、本領過硬,才能夠跟上時代步伐,做為人民服務的「精兵強將」。
  • 日本戲劇大師蜷川幸雄:戲劇是一種病
    本科畢業之後遊學早稻田大學及東北大學,研究日本大正時期的新劇。後歸國工作,某天突然爆發繼續讀學位的熱情,回歸母校就讀東方戲劇方向,研究日本神樂。流連於日本2次元2.5次元以及3次元,雖都只知些皮毛,但至今仍興趣盎然。蜷川幸雄,一個壞脾氣的導演、一個叛逆的天才、一個孤獨而狂熱的逐夢人。
  • 戲劇人陸紈君:給富陽的孩子帶來戲劇和快樂
    的中文版,前者全國巡演共300場票房突破一億,後者全國巡演408場票房近兩億,廣受好評,都是舞臺演出中的「爆款」……  出生書香世家的她  像明星一樣耀眼  「最懷念小時候的那一個個夏夜,媽媽每天晚上都會牽著我的手一起散步,一起看星星,然後跟我講各種文學作品中的故事,然後我們一家人還會一起唱歌
  • 大涼山:戲劇沃土成戲劇熱土
    在他看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從誕生之初就責任明確:助力扶貧,讓大涼山獲得世界的關注,提升大涼山地域文化品牌的影響力。涼山州地處祖國西南腹地,有大山大川、宜人的氣候和燦爛多樣的文化,文學、詩歌、音樂等尤為繁盛,文藝精神長期存在,有豐厚的戲劇土壤,戲劇是大涼山各族群眾生存生活的一部分。涼山州也一直把文旅產業作為發展的首位產業之一,全域旅遊正在加速。
  • 寫好影評的基本功是什麼?
    如何寫好一篇好的影評呢?要有一個好的標題和獨特的觀點,把讀者吸引進來。就要練好寫影評的基本功,如何練好基本功呢?1)寫影評即寫作。這本書談話內容實在具體,又有可操作性,首次全視角反省了中國電影,深度解析編劇之創作核心,比起其他學術型的書籍,好讀很多,是華語電影一個不錯的入門書籍。
  • 劇場的、整體的與身體的——論峇里島戲劇與殘酷戲劇的發生
    【3】蘇子中:《那一年,亞陶在巴黎殖民地博覽會看了峇里島戲劇的表演:一個殖民地陰影下的劇場事件》,《英美文學評論》,2011年第18期。【4】Savarese, 「Antonin Artaud Sees Balinese Theatre at the Paris Colonial Exposition,」 68.
  •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學生閱讀書目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 1998年暑假修訂第一部分:必讀書目(428)第一學年第一學期戲劇理論及社科(3)本尼迪克特《菊花與刀》★譚霈生《論戲劇性》★馬丁•艾斯林《戲劇剖析》外國文學暨戲劇(22)劇本(18)★埃斯庫羅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