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戲劇沃土成戲劇熱土

2020-12-23 金臺資訊

民族歌劇《聽見索瑪》場場滿座,喝彩聲不斷;濮存昕主演的話劇一票難求,觀眾久久不願退場;廣場街頭的露天劇場人頭攢動,濃鬱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這是發生在不久前閉幕的第二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場景。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舉辦殊為不易。35個場地、109個項目、400餘場活動,給特殊時期的戲劇界搭建起了交流的平臺,為普通觀眾創造了更多接觸戲劇的機會,同時也讓世界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了解文化厚重的大涼山,看見邛海,看見西昌燦爛的陽光和暖暖的冬天。

戲劇為媒,讓大涼山獲得世界關注

「這屆能如期舉辦很不容易,不僅成為今年全球唯一一個線下舉辦的戲劇節,相較上一屆還有大量的突破與創新,我對它的未來很有信心。」作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發起人之一,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深感不易。在他看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從誕生之初就責任明確:助力扶貧,讓大涼山獲得世界的關注,提升大涼山地域文化品牌的影響力。

涼山州地處祖國西南腹地,有大山大川、宜人的氣候和燦爛多樣的文化,文學、詩歌、音樂等尤為繁盛,文藝精神長期存在,有豐厚的戲劇土壤,戲劇是大涼山各族群眾生存生活的一部分。涼山州也一直把文旅產業作為發展的首位產業之一,全域旅遊正在加速。站在涼山即將全面擺脫貧困、實現新的千年跨越的關口,更需要提前謀劃如何持續拉動提升涼山的影響力。戲劇無疑既合乎涼山的特質,又有時代的號召力。涼山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令舉說:「涼山人血脈中融入了藝術基因,融入了藝術情感,戲劇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夢想。」

正源於此,濮存昕、阿來、吉狄馬加、廖昌永、王曉鷹等國內外知名文化界人士於2019年發起舉辦了首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通過戲劇的方式,助力脫貧攻堅,喚醒涼山戲劇。以婀娜的涼山、秀麗的邛海為舞臺的戲劇敘事迅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在特殊的疫情影響下,如何辦好今年的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主辦方頗費思量。最終提出辦一屆「大自然的雲上戲劇節」。戶外為主、室內為輔;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國內為主,國外為輔。用科技支撐,從而確保戲劇節的正常推進。

對於涼山而言,辦戲劇節是讓戲劇回歸。財政並不寬裕的涼山州獨闢蹊徑,盤活現有的演出場館、閒置場地及各種開放空間,結果沒有多花一分錢,就有了30多個各類演出場地,實現處處有戲,大小涼山皆為舞臺。

協調各方,一條戲劇全產業鏈條正在打通

在有600餘年歷史的建昌古城裡,「土空間」見證了這時光長河裡的戲劇生活;邛海之畔,白沙灘裡的「水空間」與現代戲劇低吟淺唱;高原溼地裡,戲劇家與彝族兒童共舞嬉戲。這次大涼山戲劇節創設的不同特質的「五行空間」賦予戲劇新的特質,將演出擴展到古城街區、街頭廣場、邛海水岸等群眾能廣泛參與的區域,特別是路演、開放演出及互動活動,吸引了大量的群眾觀看。

「就是要通過多種方式,讓群眾喜歡上戲劇、能參與到戲劇中來!」本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來西昌市展演的國外戲劇劇目少了,但在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群眾參與戲劇的熱情卻更高了。在戲劇節展演板塊中,安排了50多部戲劇作品,300多場演出。分為定製劇目、特邀劇目、孵化劇目、歡樂劇目、路演劇目等6種。

戲劇節期間,兩架包機從深圳起飛,開啟包機看戲的先河。同時,從昆明、重慶等不同方向來的戲劇專列、戲劇大巴也充盈著戲劇節的人氣。負責演出事務的涼山文旅集團負責人透露,壓力之下,今年戲劇票務收入還比去年增加了20%以上,「可見越來越多的普通群眾喜歡上了戲劇」。

到涼山進行規劃設計調研的西南交通大學教師周葵偶然路過,發現在西昌市月色小鎮的古戲臺有路演的劇目《三生》,便停下了匆忙的腳步追劇。她說:「沒想到隨時能看到戲劇演出,演出很精彩、演員水平很高,而且觀看的人不少。」

本屆戲劇節,大涼山呈現的不僅僅是演出的劇目。主辦方還通過多場論壇、對話等活動,就社區戲劇、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趨勢、戲劇的跨界等話題展開廣泛研討,推動戲劇理論與實踐的深入。戲劇節成為戲劇勃發的土壤,《聽見索瑪》《隔離》等一大批新劇目破殼而出,青年戲劇人戲聚計劃也正式啟動。

北京舞蹈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於戲劇節期間相繼在涼山設立教學實踐基地和繼續教育基地。至此,全國共有10餘所藝術院校將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作為重要支點,開啟藝術教育的新篇章。北京舞蹈學院校長郭磊說:「涼山人民能歌善舞,文化藝術是大涼山的寶貴資源。我們責無旁貸,願意為大涼山的文化藝術發展作貢獻。」

涼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馬輝表示,西昌作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主辦地,將成立專門的基金,用於扶持孵化相關戲劇創作與生產。

從戲劇教育、創作、孵化到戲劇展演、文創、戲劇旅遊,一條涉及戲劇全產業的鏈條正在打通。

網絡架橋,戲劇找到與觀眾新的溝通方式

在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國際戲劇論壇會場裡,濮存昕、李亭、王曉鷹等大咖與觀眾面對面侃侃而談。大屏幕上,來自澳大利亞、荷蘭、法國等8個國家的多名戲劇人則克服時差影響,在線討論戲劇節的發展。他們相信戲劇精神一定會永不停息,一定會在疫情後繼續發揚。

「去年的戲劇節我們邀請了眾多的國外戲劇名家和劇團前來!但今年不同,雖然跨境來的人少了,但國際範兒沒有丟。」涼山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康說,各國藝術節的總監們通過網絡,即時進行大會主旨演講,進行大會交流發言,保持著戲劇節的國際性、交流的廣泛性,推動著戲劇的進化與演變。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曉鷹說:「戲劇本身的同時期、同空間特性不可能被取代,但網絡讓更多的人同時欣賞了解了戲劇,開通了溝通的新通道。」他對此抱樂觀的態度,認為疫情促使戲劇尋找與觀眾新的溝通方式。

尋找新的方式,保證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活力,這是涼山一直的努力。為擴大戲劇節和戲劇的影響力,倡導戲劇創作的社會化、戲劇欣賞的大眾化,打造大眾的戲劇節、人民的戲劇節,本屆戲劇節特別推出「直播帶戲」活動,通過直播戲劇演出、戲劇節大咖講戲等方式,廣泛傳播戲劇與涼山文化。戲劇節還與抖音、央視頻等深度合作,開展話題和「戲精請就位」全民任務,話題參與視頻已達4.8萬個,播放量超過6億次。為鼓勵創作者,戲劇節還開設了「戲精學院人氣大獎」和「戲精學院優質短視頻創作獎」等。

正如王曉鷹所言:「文化是需要持續浸潤的!」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正通過多樣的方式滲入人們的生活裡,來觀看戲劇的普通觀眾越來越多,真正讓戲劇精神傳承不息!

(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相關焦點

  •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從「懸崖村」脫貧講起
    &nbsp&nbsp&nbsp&nbsp從去年11月起,「戲劇為什麼發生在涼山」這個縈繞在人們心中的疑問,一年之後在疫情期間倔強地綻放,回答了這個問題——11月7日晚,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在立冬之季,以一曲大涼山人民的信仰之歌,開啟今年的戲劇暖冬之旅。
  • 講述懸崖村故事《聽見索瑪》啟幕大涼山國際戲劇節 超35部劇目近...
    講述懸崖村故事《聽見索瑪》啟幕大涼山國際戲劇節 超35部劇目近300場活動陸續上演 2020-11-08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戲劇公益大使蔡程昱:大涼山讓我有兒時回家的感覺
    「戲劇發生在涼山」,11月15日,正在西昌進行的「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上,青年歌劇演員蔡程昱作為青年戲劇公益形象大使,與當地的彝族小朋友們一起登臺,為戲劇節獻聲,並共同拍攝戲劇公益教育主題的公益宣傳片。蔡程昱首次化身「音樂老師」為學生上課「音樂是最好的教育公益,願藝術伴隨每個孩子成長」雖然這次是以青年歌劇演員的身份參與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但蔡程昱帶來的並不是歌劇劇目,而是以音樂教育為主題的公益活動。他表示,作為一個學習音樂的學生,自己親身感受到了音樂對一個孩子身心成長的有益影響,所以也希望把這種音樂的力量帶給更多的孩子,願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藝術教育相伴。」
  • 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啟幕 民族歌劇《聽見索瑪》首演
    作為迄今為止我國西部唯一的國際戲劇節、世界冬季戲劇節,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於11月7日晚在西昌市啟幕,活動將持續至11月24日。 本次戲劇節以「回歸和凝望」為主題,立足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教育、戲劇生活、戲劇文創、戲劇旅遊等七大內容支點,踐行「戲劇即生活」的理念,倡導戲劇創作社會化、戲劇欣賞大眾化,打造戲劇的香格裡拉。開幕當晚,由涼山文旅集團出品的民族歌劇《聽見索瑪》作為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開幕大戲,在西昌金鷹大劇院首演。
  • 彝族兄弟的戲劇表情 - 大陸新聞 - 娛樂八卦 - 魯網
    23日,首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拉開帷幕,大涼山的自然風光加上戲劇本身的藝術特質完美地把風景與藝術審美相結合,將少數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融合起來,這是其最大特點。  近年來,曾被認為只有在一線城市才有觀眾和市場的經典舞臺藝術逐漸走出大城市,來到二三線城市,甚至是鄉村、山區。
  • 涼山7縣「摘帽」四川貧困縣清零,這場戲劇盛典撬動「產業槓桿」……
    而就在11月16日晚,大涼山的同胞在西昌市阿惹妞劇場載歌載舞,齊聲邀請遠方的客人「留下來」——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戲劇盛典正式拉開帷幕。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以「回歸和凝望」為主題,立足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教育、戲劇生活、戲劇文創、戲劇旅遊等七大內容支點
  • 2020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開幕
    原標題:2020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拉開大幕,讓世界「聽見索瑪」邛海之畔,瀘山腳下,一年一度的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再度在冬日暖陽中如期而至。2020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將以「回歸和凝望」為主題,於11月7日-24日在西昌市舉行。
  • 戲劇進校園——林波老師分享戲劇人生
    雖說是講座,林波老師更多的是通過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用聲情並茂、連說帶演的方式,把自己誤打誤撞考進中央戲劇學院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來吸引聽眾的,特別是他把夾雜在中央戲劇學院錄取通知書信封裡,紅色紙條上團委寫給每一位新生的信,聲情並茂地朗誦出來,深深震撼了在場每一位聽眾,紅色紙條上是這樣寫的:「親愛的林波同學,祝賀你考取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從此藝術的風帆將升起在你生命的航船,願你乘風破浪
  • 濮存昕要在大涼山打「洋麻將」?
    聽說濮存昕今年要在大涼山打「洋麻將」?作為迄今為止我國西部唯一的國際戲劇節、世界冬季戲劇節,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於11月7日晚在西昌市正式開幕,再次與觀眾們如約而至。開幕當晚,由涼山文旅集團出品的民族歌劇《聽見索瑪》作為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開幕大戲,在西昌金鷹大劇院首演。
  • 教育戲劇≠舞臺表演,和我一起走進別樣英文戲劇課堂吧!
    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堂不一樣的戲劇課堂每周,老師會帶著她的」魔法口袋」,為孩子們在學習英文戲劇課程時帶來不同的體驗。森爸森媽的戲劇體驗前段時間我們的家長也來參與了英文戲劇課公開課,有別於傳統的公開課,大家不是「規規矩矩」坐在下面認真聽課,而是和我們的「森寶們」一起體驗了有趣的英文戲劇課。
  • 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全球首創「直播帶戲」引發關注
    「大家好,我是濮存昕,作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參與者,今年我將帶著一部話劇來到現場,大家可以通過我的畫,猜猜是什麼劇目……」10月24日19時,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戲劇演員濮存昕亮相抖音和央視直播平臺,首次以「直播帶戲」的形式,為11月7日即將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舉辦的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聲打CALL。
  • 北京舞蹈學院正式授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成立「教學實踐基地」
    11月16日,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戲劇盛典正式拉開帷幕。在戲劇盛典上,北京舞蹈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郭磊正式授牌涼山州成立「北京舞蹈學院教學實踐基地」。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以「回歸和凝望」為主題,立足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教育、戲劇生活、戲劇文創、戲劇旅遊等七大內容支點,踐行「戲劇即生活」的理念,倡導戲劇創作社會化、戲劇欣賞大眾化,打造戲劇的香格裡拉。
  • 中外戲劇專家「論道」戲劇未來
    屆時代表中國戲劇發展力量的嘉賓們將從戲劇創作、戲劇製作、劇場功能、全民戲劇教育、戲劇孵化、國際合作等多個層面與來自歐洲能代表國際戲劇最先進力量的嘉賓進行深度對談,匯聚專業的行動力量,希望以此為整個中國未來的文化戲劇行業、文化戲劇市場注入新能量,發掘新人才,為中國的戲劇事業發展繁榮開啟行動。
  • 《戲劇新生活》:毫不嚮往的美強慘
    【乾飯者聯盟:餓童日記】21世紀,產量過剩的糧食依然無法填飽每個人類的肚子,此時此刻就有7億人正在挨餓,這其中曾經包括一個大涼山的貧窮主播少年。但在《戲劇新生活》裡,烏村鬧饑荒的原因很簡單:節目組不給錢,也不能用自己的錢,除了前三天管盒飯,後邊都靠自己掙。
  • 濮存昕直播帶戲,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11月來襲
    ,猜猜是什麼劇目……」10月24日晚19時,著名戲劇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濮存昕亮相抖音和央視直播平臺,首次以「直播帶戲」的形式,為11月7日即將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舉辦的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聲打CALL。
  •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後疫情時代」如約而至,來看行業專家現場直擊...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全球其他的戲劇節都暫停了,只有中國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如期舉辦,非常不容易。第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定位很好。不搞高深戲劇,做走心戲劇,搞老百姓喜歡的戲劇。「戲劇即生活」這個定位從活動安排就能直觀感受。第三,文旅結合做得相當好。我們可以感受到,戲劇節的業態非常豐富,有旅遊版塊,有文創版塊。開幕式當天,火把廣場有很多房車聚集,7條旅遊線路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
  • 30個小時不停歇 濮存昕大涼山打「洋麻將」
    ,參與了兩場論壇,看了一場戲,還順了一遍即將演出的大戲的詞……身為大涼山戲劇節的第一發起人、藝委會藝術總監的濮存昕,以大涼山速度助推著這個僅僅兩歲的戲劇節一路狂奔。  12日上午9點多抵達西昌後,即刻奔赴自己在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首場論壇,參與社區戲劇命題的探討;當天下午觀看了戲劇節孵化劇目《隔離》的演出並參與演後談。
  • 戲劇美學之​戲劇分類的多樣性
    若是從表現手法上看,它是帶有自然主義傾向的現實主義戲劇;從戲劇的構成要素上看,則是屬於憑藉臺詞和動作表演的科白劇;從題材上看,它是市民劇或家庭劇,要是從情節發展上來看屬於悲劇,從戲劇動機的角度上看,則可以稱作是社會劇。另外,如以戲劇結構為基準,那麼它是一出嚴格遵循「三一律」法則的古典主義戲劇。
  • 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11月啟幕 首次嘗試「直播帶戲」
    10月24日,著名戲劇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濮存昕亮相央視和抖音直播平臺,首次以「直播帶戲」的形式,為11月7日即將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舉辦的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聲。  據介紹,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從2019年開始,每年冬季在涼山州西昌市開展。
  • 呼喚新時代的戲劇文學,練好戲劇「基本功」
    然而,戲劇界在學習影視的優點的時候,卻有「東施效顰」之嫌,既丟掉了戲劇良好的傳統,也沒有學到影視藝術逼真細膩寫實的特點。戲劇本體之外亂象頻生。戲劇需要形式,但不要形式主義。過度的形式主義,會削弱戲劇的內涵,「舞美淹沒戲劇」,讓戲劇陷入形式主義的陷阱而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