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打造時代戲劇名片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201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宣布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期間,13部新編創排本地劇目登上舞臺,涵蓋京劇、越劇、話劇、錫劇等多個劇種,讓觀眾在「世界文學之都」過足戲癮,盡顯南京城市文藝氣質。7月27日,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聯主辦的南京文化藝術節「世界文學之都與戲劇創作」高層論壇活動舉行。來自文學、戲劇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南京的文學與戲劇創作,展望「世界文學之都」的未來,提出打造南京戲劇名片的構想,進一步助推南京不斷推出文藝精品、培養優秀戲劇人才。

  ● 徐興無(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南京大學文學院在申報「世界文學之都」的工作中,一開始就作為重要的學術支撐力量介入,特別是梳理南京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文學之都」的歷史遺產方面。在2017年申報過程中舉辦的「文學多樣性與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我提出,「世界文學之都」城市應看重文學的遺產、當下的創作、當下的閱讀、當下的文學產業,特別是城市文學生活和文化活力之間的關係。

  1949年11月25日,胡小石先生應中奧文化協會邀請,做了題為「南京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的演講,向西方世界闡明了南京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胡小石先生在這次演講中提出,南京有四個對中國文學的發明和創造,因此能夠成為中國公認的「詩國」,憑此進入「世界文學之都」。

  第一個是山水詩,在歷史上的南京,出身高門士族的謝靈運知道怎麼用詞語描摹山水,聲色大開。第二個是文學教育,我們講「世界文學之都」,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個城市裡的文學教育市場,南京是較早將文學作為單科教育的都城。第三個是文學批評的獨立,在歷史上,南京出現了鍾嶸的《詩品》、劉勰的《文心雕龍》等文學批評著作。第四個是聲律和宮體的創立。所以,胡小石先生提出的四點恰恰是南京能成為文學之都的四個創造,都具備自由和創新的精神。

  ● 高 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南京作為「世界文學之都」在中國戲劇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元朝戲曲家白樸曾長期生活在南京,創作《牆頭馬上》。明朝皇室成員中,朱權的曲學巨著《太和正音譜》是我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曲論巨著。何良俊在南京做官多年,他的《四友齋曲說》對戲劇理論的建樹具有突出價值。南京是湯顯祖的第二故鄉,他先後在此遊學、做官長達10年,在南京擔任太常寺博士期間寫成了《紫釵記》。清初戲劇家李漁寓居南京,創作了《閒情偶寄》。清初著名戲劇家洪昇多次到訪南京,在南京完成了《長生殿》的創作。江寧織造,即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特地為洪昇組織了《長生殿》的盛大演出。清初戲劇家孔尚任尋訪南明遺蹟,經過10多年的苦心經營完成傳奇《桃花扇》,借離別之情寫興亡之感,展現金陵風度,歌詠秦淮風情。到了民國時期,吳梅先生最早對戲劇進行現代化研究,至今仍保留了研究的傳統和教育體系。

  如何挖掘南京古代文學精華,注入當下的戲劇創作?我提出四個建議:一是借古喻今,挖掘改造符合當代優秀文化價值觀念的傳統文化;二是展示當年文化名人在南京的金陵歌詠,折射時代文化的繁盛風貌;三是可以用集體式的折子戲形式串聯金陵文學中風採各異的篇章;四是挖掘南京的地域文化進行戲劇創作時,應該提高站位,呼應時代文化需求來展示精神力量。

  ● 趙天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副教授):

  關於南京戲劇資源的經典挖掘。首先,可以深入挖掘南京已有的戲劇經典資源。這可以提升戲劇資源的品質,進一步加深南京民眾甚至是全國人民對南京戲劇的認同感。其次,創造性地挖掘南京具有戲劇潛力的歷史典故資源。南京是一個有故事的城市,戲劇是一個適合講故事的體裁,現在對於南京的故事關注度不夠、挖掘不夠。這一方面需要關注南京作家的創作,另一個方面是需要關注南京的創作。南京是六朝古都,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這些都是很好的文學創作抓手,可以作為南京文學和戲劇的一個連接點去打造,作為南京推介的亮點。

  關於南京戲劇資源的現代表達。一是聚人才,匯聚英才推動戲劇創作質量的提高。二是守傳統,不是抱殘守缺,而是融合傳統與現代,找到恰當的融合點。三是提質量,精心把握,精益求精,創作出一批留得住、經常演的劇目。四是融學術,我們打造的劇目有它經典的故事源頭和背景,這些都可以進入學術視野進行研究。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南京戲劇品牌的多元表達,多渠道拓寬途徑、多元化地進行劇目傳播。

  關於南京戲劇資源的傳播推廣。第一要講好南京故事,推動南京戲劇走向全國。第二要講好中國故事,助推中國戲劇走向世界。關於講好南京故事、中國故事,我有四點想法:一是點線面的資源連接;二是全方位聯合打造;三是加大力度和指向明確的政策引領;四是加強國內、國際的交流與合作。

  ● 季國平(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研究員):

  戲劇文學一劇之本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一是戲劇文學是戲劇劇本,更是一劇之本,當下缺好戲首先是因為缺少好的文學劇本,戲劇界鬧劇本荒已經多年了,必須重視劇本創作。二是戲劇與文學相互依存,劇本有從小說改編的深厚傳統,特別是戲曲、文學也受戲劇的影響。在我的視野裡,根據優秀文學作品改編的劇目,成功率比原創要高得多。三是六朝古都南京是一個非常「有戲」的都市,文化底蘊深厚,文學氣息濃鬱。新近創作的《烏衣巷》《鳳凰臺》,就是兩部優秀劇目,即便讀其文學劇本,舊時王謝的風流、盛唐李白的浪漫,都栩栩如生、意境獨特。

  中國戲劇走向世界,任重道遠。中國的湯顯祖與英國的莎士比亞是同時代的人,二人同年逝世,莎士比亞世界知名,而湯顯祖的國際影響力弱了很多。中國戲曲和湯顯祖要走向世界,任重道遠:一是從「Opera」到「Xiqu」,中國戲劇形式多樣,真正代表中國舞臺藝術的樣式是戲曲,中國戲曲走出國門,翻譯問題至關重要,在第33屆世界戲劇代表大會上,我們採用學界專家的建議,戲曲就譯為「Xiqu」。二是中國故事如何進行國際表達。中國戲劇走出去不能一味遷就和迎合外國觀眾,以犧牲戲曲的個性和特性為代價。我認為最能代表中國舞臺藝術成就的是中國戲曲,中國戲曲在世界諸多舞臺藝術中獨此一家、獨具魅力,是最具「國際表達」潛力的中國藝術。三是中國戲曲走出去的核心問題是劇目問題。走出去的劇目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我認為大致有三類:一種是傳統經典劇目,二是新創作的優秀劇目,三是改編外國題材的劇目。

  ● 羅懷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教授):

  這些年,出現了戲劇文學逐漸被文學主流邊緣化的現象,而在今天論壇上,在研討文學之都時,我們特別把戲劇創作、戲劇文學作為主題來論述,有種正名的意義。通過以下四點,南京的「世界文學之都」地位應該得到認同。

  一是南京具有深厚的古典戲曲文學的傳統。元朝時元雜劇在南京傳播,明清時期南京是傳奇崑曲重要的製作基地、創作基地、演出基地、傳播基地。南京有對戲曲文學推崇和尊重的傳統,形成了南京城對戲曲創作、戲曲研究、戲曲演出和傳播的重視。南京十裡秦淮的秦淮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戲劇文化,南京戲曲的演出場館不僅有勾欄瓦肆,也有水榭樓臺、廟臺廣場,演出形態豐富,是我們寶貴的遺產。

  二是卓越的現代戲劇文學精神。民國在南京建都,這一時期中國迎來了進一步現代化、城市化、國際化、商業化,戲劇文學在南京一些高校形成了一個個高地,與此同時戲劇文學的傳統也在大學裡傳承下來。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的陳白塵先生,強調劇作家首先是作家,只是這個作家的文學載體是劇本,這就是一種現代文學精神。南京這座城市有卓越的現代戲劇文學精神,這是我們寶貴的資源。

  三是優秀的當代戲劇文學創作。南京有對戲劇文學尊崇的傳統。江蘇的青年劇作家成長和發展勢頭正好,今後20年中國的戲劇文學創作,江蘇必佔據重要席位,江蘇戲劇文學創作將由一個輸入省變成一個輸出省。

  四是於我個人而言,南京是我個人戲劇文學創作的福地,也是我創作的根據地。

  ● 張 弘(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國家一級編劇):

  《烏衣巷》《鳳凰臺》這兩部作品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一提起南京,很多人就會想到《烏衣巷》這首詩、想到李白的《鳳凰臺》。可見,南京文化積累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一旦有機會就會自然地表達出來,如果這能和社會、觀眾產生呼應,就能形成一種文化的觀照。

  首先,關於《世說新語》,我們將《世說新語》改編為折子戲,在演出過程中發現有很多青年人是魏晉文化的粉絲,魏晉文化是南京寶貴的文化資源。《世說新語》和魏晉文化仍是未開墾的處女地,值得繼續深入挖掘和探討。其次,關於《桃花扇》我有一個建議,南京的景點其實基本上被《桃花扇》包含在內了,可以考慮《桃花扇》與旅遊線路的文旅結合。最後,關於《紅樓夢》,在將《紅樓夢》改為折子戲時,我們讓崑曲的摺子對應《紅樓夢》的章回,這樣小人物都能入戲、成為主角。同時,創演折子戲成本小,十分靈活,很多場合都能演,也更考驗演員的功力。

  (專家發言文字由王煒根據論壇現場錄音整理)

相關焦點

  • 聽,來自世界文學之都的朗讀聲——南京發起「共讀經典」國際文學...
    2020年4月23日,是南京成為世界文學之都後的第一個「世界讀書日」。書籍是人類智慧的體現,是人類經驗財富的結晶。書籍是我們內心生活的窗戶,也是通往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與理解的大門。南京文學之都促進中心主任袁爽介紹,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環境下,這個讀書日顯得格外特殊。
  • 深度參與打開「文學之都」的戲劇新玩法
    戲劇,不僅僅是用來看的,還可以一起「玩」。在美術館來一場沉浸式體驗;去大劇院玩一場「劇本殺」;到開心麻花江蘇站參加舞臺劇演員招募……作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濃厚的文藝氛圍為戲劇孕育出了更多可能性,除了坐在觀眾席上欣賞到各種類型的戲劇演出,人們還可以深度參與,開發許許多多的戲劇新玩法。
  • 南京大學2020年藝術類(戲劇影視文學)招生簡章
    南京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戲劇學和電影學教育的高校,為國內戲劇影視研究的學術重鎮。1978年著名劇作家、戲劇教育家陳白塵教授擔任中文系主任,恢復了戲劇研究室,並招收了全國第一批專攻編劇藝術的碩士研究生。1985年南京大學戲劇學專業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0年南京大學成立戲劇影視研究所,2004年南京大學文學院設立戲劇影視藝術系,自此形成了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含藝術碩士和學術碩士)、博士研究生完整的教育和培養體系。上世紀80年代,南京大學戲劇學專業培養了李龍雲、姚遠、趙耀民等優秀劇作家,本世紀則有朱宜、溫方伊等新生代劇作家在此嶄露頭角。
  • 2020南京文學季 青春寫作與時代共情共鳴共美
    南京,是世界「文學之都」;《青春》,是南京的文化名片。提到南京的文學,就不得不提《青春》,「青年寫、青年讀,面向當代青年,為無名者鋪路,培養文學新人,用優秀作品鼓舞人」,這樣的辦刊宗旨,讓這本傳統文學期刊收穫了一代代作者和讀者。時隔35年重啟回歸的第六屆「青春文學獎」,更是讓世人矚目。
  • 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 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
    2020-08-23 10:26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南京憑藉文學發展的整體狀況被評選為世界文學之都,除了文學出版物、文學作品對城市生活的浸潤等方面,南京豐富的民間文學也增加了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涵。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南京憑藉文學發展的整體狀況被評選為世界文學之都,除了文學出版物、文學作品對城市生活的浸潤等方面,南京豐富的民間文學也增加了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涵。
  • 【融達·秦淮】分布文化:文都南京鮮活的網絡文學「風景」
    ,已經成為人類文學發展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由網絡小說轉化出版的圖書,改編的影視作品、遊戲、動漫、有聲讀物及周邊產品,帶火了大眾娛樂市場,打造出「網際網路+」的龐大產業。▲南京分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蔣鋼2011年,南京分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式創立,公司專注於網際網路文學領域,集創作、閱讀、作品加工、版權開發運營為一體,打造「紅薯網」小說閱讀綜合平臺。
  • 當「文學之都」遇上「閱讀之城」!南京攜手深圳開展城際閱讀交流
    作為創意城市友誼的延伸,兩座城市在文學閱讀方面,同樣產生了諸多共鳴,由於在文學和閱讀領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南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學之都」,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彰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 關於南京大學2018年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招生你知道這些信息麼
    藝考查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藝考類信息不斷的流轉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查很是幸運能給大家分享關於藝考的信息與資源,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大家可以關注藝考查查,以便接收我們的最新推送!南京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戲劇學和電影學教育的高校,為國內戲劇影視研究的學術重鎮。
  • 【2019年南京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初試複試真題】
    【2019年南京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初試真題】1.談談你看過的古典、中國及外國的小說?2.聊一聊《圍城》中的男主?小說的開場是什麼場景?3.你喜歡在電影院看電影還是在家看?4.你看過張愛玲的哪些小說?最喜歡的是哪本為什麼?
  • 秦淮有戲 南京夫子廟元旦推出沉浸式體驗項目
    遊客可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一步跨越古今,縱覽千年故事,感受南京世界文學之都的「秦淮底色」。從「天下文樞」到世界「文學之都」,一古一今兩張文化名片的迭代,既開啟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理念的南京「新篇章」,也給南京城市的未來發展描繪了新的前景。
  • 像追電視劇一樣去看戲 南京戲劇人探索「舞臺連續劇」
    讓觀眾像追電視連續劇一樣追戲劇,新鮮!而這,未來可能會成為潮流。在南京,各種「舞臺連續劇」將接連和觀眾見面。南京市雜技團正在打造「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系列雜技劇;南京市越劇團的「越劇金陵三部曲」的第二部即將上演,第三部正在醞釀……一部部「舞臺連續劇」,將南京故事挖掘得更深入,也讓戲劇傳播至更多的人群、抵達更廣闊的天地。
  • ...李金枝:建立河南戲劇博物館和常香玉紀念館 為鄭州增加絢麗名片
    所以,這次參加兩會,河南省政協常委、河南豫劇院一團團長李金枝就提出「建立河南戲劇博物館和常香玉紀念館」的提案。戲曲大省河南尚無一座現代化專業性戲劇博物館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與表現形式。而河南是戲曲大省,文化積澱深厚,以豫劇、曲劇、越調等為代表的數十種地方戲曲,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南京國際文學家駐地計劃:他們眼中的文學之都
    2019年10月31日,南京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學之都」。為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城市包容性、國際互助互鑑理念,體現南京作為中國唯一一座世界文學之都的使命和擔當,為「創意城市網絡」團結合作做出積極貢獻,2020南京國際文學家駐地計劃如期啟動,得到了來自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多個世界文學之都城市的積極響應。
  • 2019年南京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真題
    【2019年南京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影視策劃與製片)初試真題】面試:自我介紹1.請自我介紹面試:命題創作請舉例說出世界的唯美主義大師?5請說出博爾赫斯是哪國人?6.談談你最喜歡的五部電影7.聊一聊紅樓夢?談談你對薛寶釵這一形象的看法8.你考我們學校的專業都做了哪些準備?9.你看過哪些小說?10.你看過《平凡的世界》嗎?主人公是誰?《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誰?《平凡的世界》寫的是哪個地方,安徽還是河北,還是山西?
  • 呼喚新時代的戲劇文學,練好戲劇「基本功」
    戲劇影視界的種種亂象一直為觀眾所詬病,自《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布以來,風氣雖有所扭轉,但仍需「刮骨療毒」,築牢基石,深入生活,紮根基層,以藝術的手法表現普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何為戲劇的基本功?在新時代,如何練好戲劇的基本功?這是戲劇界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的戲劇採用廣義的戲劇,包括了話劇、戲曲、新歌劇等。
  • 品讀南京| 南京這張「國字號」名片如何鍛造?
    近日,文旅部宣布了首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名單,南京榜上有名,從4年前的「試點城市」,升級為「示範城市」。 這張「國字號」名片含金量很高,文化和旅遊消費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標誌著人們生活的便利性、舒適度、幸福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尺。這一「重量級」榮譽面前,人們不禁要問,南京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表演專業委員會今日掛牌
    他表示,我們的時代需要建立視野更開闊、內涵更豐富、外延更廣博的「大戲劇文學」理念,以便讓戲劇文學更好地跟上中國和世界前進的腳步。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戲劇表演專業委員會正是在這樣的大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長、應運而生的。李東才還高度評價戲劇表演專委會的價值和實力。他表示,專委會具有深厚的專業造詣和廣泛的表演藝術與戲劇文學資源,有利於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整體水平和國際對話能力的提升。
  • 耳東影業啟動南京電影產業園,打造全產業鏈布局
    2020年7月30日,中國·南京耳東電影產業園啟動儀式在南京市江寧區東山國際濱河街區隆重舉行,同時還舉行了南京影視文化公共服務中心揭牌儀式。耳東影業啟動南京電影產業園,打造全產業鏈布局,是其全面發展的重要標誌。
  • ...揭曉:《南京學研究》、重啟的青春文學獎、大華大戲院重新有戲...
    2019年,復刻重刊的《十竹齋箋譜》、世界「文學之都」、《南京傳》等首批「南京禮物」,這一年來在各自的行業領域取得了讓人矚目的發展成績——十竹齋品牌輝耀雙京,進京首拍近5億元落槌;南京「文學之都」建設書寫新篇章,聯動全市龍頭平臺,首屆南京文學季讓超800萬市民共享美好文學碩果;《南京傳》版權輸出英國、俄羅斯等五國,印數近7萬冊……短片結束後,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學生會主席陳若谷和WCCF
  • 南京大牌檔第五屆科舉大賽圓滿落幕 各地牌粉齊聚嗨動金陵
    10月31日,南京大牌檔聯合南京市文投、南京創意設計中心,成功舉辦南京大牌檔第五屆「醉美江南」科舉大賽全國總決賽,為歷時一個月的科舉大賽畫上了圓滿句號。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文人墨客齊聚「大牌南京」老門東市集,共赴這場文學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