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 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

2020-12-27 南報網

2020-08-23 10:26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南京憑藉文學發展的整體狀況被評選為世界文學之都,除了文學出版物、文學作品對城市生活的浸潤等方面,南京豐富的民間文學也增加了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涵。

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

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

南京憑藉文學發展的整體狀況被評選為世界文學之都,除了文學出版物、文學作品對城市生活的浸潤等方面,南京豐富的民間文學也增加了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涵。

其中,民間故事是伴隨人類繁衍世代相傳的主要民間文學樣式。它生動反映了民間的生活風貌。南京的民間故事大抵分為歷史人物、地方掌故和純民間傳說三類,其中23則還被列為市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本期起,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文化遺產管理處聯合南京晨報將推出「南京非遺保護傳承系列報導之民間文學」專題,分三期講述流傳在南京的經典民間故事對古今生活的影響。

先從歷史人物說起。

這些著名人物的故事

在南京民間口口相傳

每一個與人物相關的民間故事背後,都有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聽來讓人感慨不已。

南京高淳區南部的椏溪鎮,山巒疊翠,風景優美,這裡有兩座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山,一為荊山,不遠處的一座據傳和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卞和獻玉有關。

春秋時期,卞和發現一座山上有鳳凰停留,又在山間鑿出美玉,他連續向兩代楚王獻玉,卻都被認定為欺君,以致雙足被砍。直至楚文王登基,終於認可稀世珍寶的價值,給卞和大夫之祿以養終身。這塊玉就是我們熟悉的「和氏璧」,鳳凰停留的那座山則被稱為「望玉山」。

而在高淳東部,有座歷史悠久的城鎮,叫固城鎮,鎮口靜靜矗立著伍子胥的高大塑像。「伍子胥」盔甲在身,持劍而立,威嚴具足,似乎仍在守衛胥河和當地百姓(他開鑿的胥河,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固城內有一黃金港,不少人曾在那裡撿到過「金豆子」,黃金港便與伍子胥的一則傳說有關。

曾長期整理民間文學的民俗專家汪士延向記者講述了這個讓人唏噓的故事。春秋時期,楚平王寵佞殺忠,伍子胥全家老小三百多口死於非命,死裡逃生的他喬裝投奔吳國,卻在固城湖畔迷路。一位素未謀面的浣紗女與他碰面,知曉他為忠良之後時不僅為他指明方向,還給予米漿充飢。當伍子胥擔心她稍後會出賣自己的行蹤時,女子竟立時投湖,捨身滅口,伍子胥大受觸動!後來,他率三軍在固城湖邊隆重紀念當年的恩人,並把從楚王城裡繳獲的金豆子,即楚國貨幣郢爰(金子制),遍撒固城湖畔小河港,這便是「黃金港」的由來。

古之戰場,「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時間的齒輪向前旋轉300多年,來到公元前232年,在南京的浦口區,英雄項羽正身處垓下之圍。彼時的項羽,夜聞四面楚歌,已是悲悵不已。與虞姬帳中對飲後,他親率八百騎突圍,引兵東面,過浦口至烏江(今江蘇浦口區與安徽交界的一個鎮),自刎於此,結束了傳奇一生。至今,在浦口這塊經濟活力越發充沛的土地上,與一代霸王相關的地名就達21處,這些地名和傳說,便是當年風雲變幻的點滴印證。

南京城自古不缺英烈。從浦口區沿G346、南京繞城高速來到綠樹成蔭的雨花臺區,時光倒回至近千年前的北宋。1129年,金兵取建康,一時間,南京城裡刀槍劍戟混戰,功名利祿誘惑四起,有人賣國求榮,有人退縮自保,一位不起眼的小官、時任溧陽知縣的楊邦乂卻在史書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忠」字:他寧死不降,以血書衣:「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惱羞成怒的金兀朮下令剖其腹取其心,一刀下去,竟為鐵心!據傳舉心遊街時不慎掉落,在落心處,人們築橋紀念,便是南京人熟知的「鐵心橋」。

在當地流傳度高

卻不講「戶口」

悠悠千載,民間故事和地名融合,成為傳說,在當地百姓口中代代流傳,家喻戶曉。上世紀八十年代,汪士延等文化界人士花四年多時間收集散落在高淳各地的民間文學,整理出民間諺語、民間歌謠和400多則各類民間故事,在收集的過程中,他們尤被一個個淳樸的民間故事打動。這些收集整理,成書《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高淳縣資料本》,後又濃縮為以「伍子胥與浣紗女」、「卞和獻玉」等為代表的172則民間故事,這些民間文學成果,也使高淳從民間文學的「處女地」變成江蘇民間文學的「富礦區」。

「農耕時代娛樂生活匱乏,勞動之餘用當地方言講個故事、唱首山歌是打發時間、愉悅身心的好方式。」汪士延說,因此,入選非遺的民間故事並無代表性傳承人,若非要有,那便是人民大眾。

由於無固定文本,一則故事從甲傳到乙再至丙、丁,流散開去,內容上多少有出入,有的故事還可能由人從別處帶來,這就造成了民間故事的「變異性」。比如卞和獻玉的故事,湖北襄樊也有,到底發生在哪處?孰真孰假?「民間故事是『不講戶口』的。」汪士延說,即「不追究真假」,「因為也不排除有人從湖北來到高淳,將當地故事帶到此處。」

不講戶口,每個故事卻又有系列佐證,這種「矛盾」很有意思。還拿卞和獻玉舉例,高淳縣椏溪鎮古時確屬楚國,明朝《高淳縣誌》記載和氏璧出自椏溪荊山,地名與《史記》記載相符;當地現有荊山、望玉山遙望,山腳下有卞家村,附近還有卞和墓,且墓碑地址十分明確。(墓毀於1966年)

在伍子胥與浣紗女故事中的「黃金港」,村民們曾經發現的「金豆子」佐證了傳說中「撒楚國貨幣」的內容。

歷史人物也多出現在史料記載當中,如《宋史·楊邦乂傳》、《史記》中的《項羽本紀》,各區縣誌等文字材料,都可從中尋找到與這些民間故事的關聯度。

自古至今,民間故事彰顯了可貴价值

民間故事這一在口中傳述的內容,卻被大費周折地收集、整理,甚至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後支撐的是它們的可貴歷史文化價值。

在古時,民風塑造、道德教化就是民間故事除娛樂功能外最重要的價值。

人類的神奇之處在於能夠共同相信一種看起來虛無縹緲的東西,如信仰、如風俗。這種精神力量可轉變為強大的凝聚力,形成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團結大量同類。

卞和獻玉的故事告訴我們,「對真理的堅持是可以如此不計代價」;浣紗女的形象仿佛在說:「人類的善良、大義可以到如此讓人觸動的地步」;從楊邦乂的故事中,人們體會到了民族大義、忠烈之氣;項羽突圍後卻自刎,一代霸王用生命書寫英武與柔情。

口口相傳中,每一則故事不僅凝固為地名,更浸潤成了精神力量。「高淳區淳樸的民風離不開這些故事的代代滋養,它們甚至變成了一種精神符號。」汪士延便說,因此這些故事雖歷經千百年,有別於正史,卻也是當地群眾無論男女每每講起,都引以為傲的原因。

至今日大力發展經濟的形勢下,民間文學為所在地賦予文化內涵的同時,無形中也成為提升當地旅遊經濟的「新傳說」。旅遊並非是單純的遊山玩水,歷史文化元素的加入,更使風景和遺蹟在遊客心中活了起來。有了這些傳說,人們在欣賞美景之餘,可在望玉山下觸動於卞和對真理的執著,在黃金港邊唏噓浣紗女的大義,在鐵心橋上敬仰楊邦乂的忠節,在烏江鎮中尋訪一代梟雄楚漢相爭的遺蹟,回望波雲詭異的歷史,感恩今日生活之祥和。

前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需要今人的保護與傳承,了解了民間文學這塊遺產富礦後,希望我們每個人也都能成為經典的守護人。

相關焦點

  • 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打造時代戲劇名片
    201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宣布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期間,13部新編創排本地劇目登上舞臺,涵蓋京劇、越劇、話劇、錫劇等多個劇種,讓觀眾在「世界文學之都」過足戲癮,盡顯南京城市文藝氣質。7月27日,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聯主辦的南京文化藝術節「世界文學之都與戲劇創作」高層論壇活動舉行。
  • 聽,來自世界文學之都的朗讀聲——南京發起「共讀經典」國際文學...
    我相信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清晰的故事,故事中體現出了只有寫作才能給予的勇氣,也講述當代人們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目前全球的疫情局勢不容樂觀,我也在思考,我可以怎樣盡我所能,幫助到他人。我是一個寫作的人,閱讀對我很重要,使我受益。感謝邀請我參與這次的活動。」 張彩瑛說。韓國還發來了另一段朗讀視頻,來自世界文學之都原州。
  • 當「文學之都」遇上「閱讀之城」!南京攜手深圳開展城際閱讀交流
    作為創意城市友誼的延伸,兩座城市在文學閱讀方面,同樣產生了諸多共鳴,由於在文學和閱讀領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南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學之都」,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彰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 這些流傳千古的經典民間愛情故事,你知道幾個
    愛情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個永恆的話題。流傳在民間的愛情故事,給我們帶來了滿滿感動的同時,也增添了幾分我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希冀。下面,小編就帶著各位看官重溫一下這些經典的動人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渡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
  • 《一千零一夜》,世界文學的瑰寶,民間文學史上最壯麗的紀念碑
    很多人以為這本書只是一本普通的童話故事書,但實際上,《一千零一夜》集中了阿拉伯民間最膾炙人口的故事,至今還流傳在阿拉伯街頭的故事,幾乎都是這本書中流傳下來的。另外,儘管在我們現在看來這些故事平平無奇,但是在該書剛成書的那個時代,《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傳奇又瑰麗,以現實為背景,卻充滿著不現實的奇幻色彩。
  • 聚焦南京小劇場內容創作 賦能城市文化發展
    12月4日,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和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聯合主辦的南京小劇場內容創作論壇在大華大戲院群劇場舉行。  本次論壇以「寧好大華」為主題,以「南京城」「大戲院」「小劇場」為關鍵詞,圍繞小劇場的內容創作和市場開發進行探討。據悉,本次活動適逢南京市話劇團建團六十周年,得到南京三十多家高校及民間的劇社、劇團的關注和響應。
  • 這些世界文學巨匠你都知道嗎?
    這些世界文學巨匠你都知道嗎?因為文學,藝術領域無法以標準評定,所以只能以各自對相關民族文學的推動意義而評定。那麼有西方世界,有哪些著名的文學之星呢?荷馬堪稱西方文學的始祖荷馬,古希臘盲詩人。公元前873年生。約前9世紀-前8世紀。
  • 《經典詠流傳》譚維維鄭棋元致敬東西方文學巨匠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譚維維與鄭棋元強強聯合共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隔空對話,網友直呼:「這首歌簡直是『神仙』配置!」許淵衝經典英譯古詩被唱響網友:《經典詠流傳》真是個寶藏節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筆下的《題西林壁》,經由許淵衝老先生的翻譯,在英文語境中保持住了古詩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又不失意境。本期節目中,這首經典之作被劉憲華以中西合璧的形式唱響,令人耳目一新。
  • 2020南京國際文學家駐地計劃:他們眼中的文學之都
    2019年10月31日,南京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學之都」。為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城市包容性、國際互助互鑑理念,體現南京作為中國唯一一座世界文學之都的使命和擔當,為「創意城市網絡」團結合作做出積極貢獻,2020南京國際文學家駐地計劃如期啟動,得到了來自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多個世界文學之都城市的積極響應。
  • 流傳廣德的三則民間傳說故事!
    點擊上方「邱村最大生活圈」關注,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廣德民間流傳的故事甚多,人們俗稱講故事為「講古」。
  • 流傳了2500年的詩詞歌賦,一開口,驚豔了世界
    ▲人生自有詩意,董卿永遠美的這麼熠熠生輝無論是學生殷怡航,「00後詩詞美少女」武亦姝,外賣小哥雷海為,「北大女博士」陳更,都是不斷積累古詩詞。4本書精選了中華2500年的詩詞歌賦,分為《詩經》《唐詩》《宋詞》《元曲》。
  • 《經典詠流傳》為什麼能這麼火?導演田梅講述幕後故事
    女兒能夠迅速掌握這些古詩詞,並不是因為接受了專門的古詩詞聽讀訓練,而是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下,自然而然地學會了這些傳統知識。田梅在擔任《經典詠流傳》製片人和總導演期間,每天都會聽大量的詩詞音樂小樣,觀看無數遍節目樣片。而陪伴在一旁的女兒,在不知不覺中也漸漸學會了這些詩詞歌曲。
  • 和詩以歌,讓經典詠流傳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堅持「和詩以歌」的創作理念,挖掘經典詩詞作品的當下價值,努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拉近大眾與傳統文化的距離,本季節目挑選了更多來自民間的素人作為經典傳唱人,既有通過網絡徵集的校園傳唱人,也有積極向上且人氣極高的網絡歌手。
  • 超越詩樂,《經典詠流傳》美育背後的文化創新與傳承
    經過一堂生動的詩歌音樂美育課,觀眾們突然發現中國文學的美已經把我們培養成了感性的、胸襟開闊的頂天立地人,「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聽見太白唱醉的明月,這是杜甫贊過的春雨,王維的空山就在心裡。」詩歌故事、歷史故事和中國人故事早已相互融合。
  • 青花郎冠名《經典詠流傳》第四季,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
    1月2日,作為獻禮建黨100周年的首個大型節目,由青花郎獨家冠名的《經典詠流傳》第四季被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預告;隨後,今年《新聞聯播》後首個黃金120秒——郎酒莊園專題宣傳片霸屏;緊接著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正式回歸,美酒與詩,詠唱經典,致敬英雄,從央視CCTV-1直播就開始引爆話題。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首,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側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 科幻文學與影視相互賦能
    科幻文學與科幻影視創作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來自科幻出版機構、影視行業,以及編劇行業的從業者認為,科幻文學為科幻影視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土壤,科幻影視也成為科幻文學的助推器,二者相互賦能。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夏衛國說:「在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有6部是科幻片,大量的科幻影視作品都來源於科幻小說。」 中國電影的繁榮,一定是伴隨著文學的繁榮,文學是影視作品的母體。
  • 王萍||芻議西北民間小戲文學敘事特點---以陝西、甘肅民間小戲為主要討論對象
    [6]當然,不同劇種之間劇目移植共享情況比較普遍,但至少可以看出,西北民間小戲劇目在明清時期的豐富繁盛情況。      從文學敘事內容看,西北民間小戲內容涉及面十分廣泛。既有反映英雄傳奇的歷史戲,還有體現民間信仰的神佛鬼怪戲,以及表現社會人生百態的生活戲。這些劇目的文學特徵構成西北民間小戲文學敘事特有的鄉土氣質。
  • 阿凡提:穿行在世界民間故事中的經典人物
    因此,《阿凡提》不拘傳統,拋棄陳俗,吸收了音樂、舞蹈、聲光、舞美和文學及現代高科技手法,藝術性和觀賞性都有了質的飛躍。雜技雖然只是雜技劇眾多的藝術元素之一。但這個元素是主要的。 它沒有用慣有的戲劇創作經驗來閹割雜技藝術的本體特徵,其懸念交代清楚、強烈,點到即止。其中的「達瓦孜」、滾燈、轉盤、庫木孜表演顯示了冷靜、巧妙、準確的技巧和千錘百鍊的功夫。
  • 小學語文民間故事趣味之牛郎織女縮寫新編
    民間故事一般是指我們中國民間故事。都是一些幾千年來流傳下來,最精美的寓意深刻的作品。包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最廣人人皆知的經典民間故事。課本中選擇的民間故事充分考慮了,孩子們的理解和閱讀能力,按照流傳的故事原貌經過提煉加工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