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2021-02-21 蝌蚪課

練習是鋼琴學習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認為練琴很苦,不願去耗費時間練習,覺得依靠自我的天賦能力就好。但是,所有的事情總要付諸行動才有收穫,尤其是對於樂器而言。天賦固然重要,但是行動力才是最根本的保證,好好的複習鞏固才能紮實接下來的每一步。

 

儘管練琴是一件需要花大量時間的事情,但是它又不僅僅只是時間的耗費那麼簡單,歸根結底練琴的過程就是形成習慣的過程。要想養成好的學琴習慣,除開時間的因素,最必要的還是選擇正確的方法,重視起在練習時所容易遇到的問題,做到有效的去規避無效練琴。

 

培根說過:「如果說金錢是商品的價值尺度,那麼時間就是效率的價值尺度。因此對於一個辦事缺乏效率者,必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們練習時間的長短,甚至有時候即使耗費了大量時間也不見得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我們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高效練琴。

 

而想要做到高效練琴,避免無效練琴,下面這四個問題就需要高度警惕!

 

基本功的好壞直接決定你今後在鋼琴之路上走的是否長遠,有的人過於盲目自信,認為基本功只是在初級階段需要練習的事情,而自己已經達到了一定水準不再需要練習基本功,因而對基本功練習就產生了一種懈怠。其實這種想法明顯是一種偏見。俗話說「登泰山而小天下」,鋼琴基本功的練習需要的是持之以恆,平日裡小的積累才能得到大的回報。並且要想高效練琴,不僅要堅持基本功,而且還需要具有針對性的通過自我定位來找到在基本功方面存在的問題,遵循在堅持平衡原則的情況下以個人的實際情況為準進行針對性的側重,真正落實「高效」。

 

上來就彈快,東錯西錯,就會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永遠都是練琴的大忌,相反地正確的練琴方法是從一開始就仔細地練,不允許自己彈錯,從分手練再到雙手練,分分合合,先慢後快,才能紮實的掌握住鋼琴技巧。

李雲迪在彈練習曲等快速跑動的樂曲的時候,他會非常慢非常慢的彈一遍,然後再恢復原速,期間還會坐著不動地思考問題,之後再重複一遍非常慢的,再原速,再思考,這種方法能夠提升效率,值得借鑑。

 

 

練琴時間並非越長越好, 關鍵是要注意力集中和練習目標明確。薄弱的意志力是高效最大的敵人,就連俄羅斯鋼琴學派的奠基人之一涅高茲就曾表示:「在練習過程中,意志(目的性)和注意力越強,效果也就越好。練習越是消極、被動,掌握作品的時間也就拖得越長,對作品的興趣必然會下降。這些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再提醒一下也很必要。」所以學會堅定自己的意志也是學習鋼琴重要的一課。

 

齊魯晚報曾經採訪過莫什塔科是如何看待那些每天進行高強度的鋼琴練習的孩子,他是這樣回答的:「我非常不支持這種做法,這樣壞處比好處多。學琴是由大腦控制的,不僅僅是手指肌肉的反覆動作。十來個小時的訓練強度,大腦非常受不了,我非常反對這樣的訓練方式,這樣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學琴的同時孩子們還要多看書、多聽音樂會,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

所以不要過度練習,否則會適得其反,一般來說五個小時練習就已經是身體上的極限,而且每個小時不應該是練習完整的一個小時,也應是一小時中練習50分鐘,休息十分鐘。如果你打算練習三個小時,那麼不要連續地練習三個小時,你可以練習50分鐘,休息10分鐘,練習50分鐘,休息10分鐘……以此類推,牢記高效比時間更重要。

 

正視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後還要記得學會勞逸結合,適當的給自己放鬆一下,沒有人能整日埋沒在壓力之中,比起每日專業技能的掌握,更要去懂得享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畢竟音樂裡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也是你人生之路上的一筆不小的財富。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面搜索

您手機上的免費音樂課

6000多節免費的在線音樂課

蝌蚪課 後臺回復樂器名稱,觀看名家名師的樂器教學視頻。如回覆:鋼琴;不知道怎樣查找課程請點擊這裡查找課程方法

*後臺有的樂器:鋼琴、電子琴、手風琴、吉他、貝斯、尤克裡裡、架子鼓、長笛、單簧管、薩克斯、古箏、琵琶、二胡、竹笛、葫蘆絲、洞簫、聲樂、樂理、視唱、名家名作、考級、大師班、講座。

蝌蚪課 後臺回復書名,觀看整套書的名師教學視頻。如回覆:599

*後臺有的書:小湯、大湯、拜厄、孩哈、哈農、599、849、718、299、巴赫二部、巴赫三部、巴赫小前奏曲、巴赫賦格、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布格繆勒、萊蒙、小奏鳴曲集、孟德爾頌無詞歌、鋼琴彈唱、鋼琴即興伴奏、鋼琴基礎教程(鋼基)、陸佳教你巧學鋼琴、貝多芬奏鳴曲集、音協鋼琴考級、央音鋼琴考級、上音演奏級考級。

我和蝌蚪課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是怎麼練琴的?
    早上:5:45起床,練一小時琴,7:00上學; 中午:回家吃飯15分鐘,練琴45分鐘; 晚上:放學後練琴兩小時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究竟是怎麼練琴的?
    早上:5:45起床,練一小時琴,7:00上學;中午:回家吃飯15分鐘,練琴45分鐘;晚上:放學後練琴兩小時,然後吃晚飯,晚飯後再練琴兩小時,寫作業。李雲迪為了讓李雲迪能夠有時間練琴,他的媽媽張小魯為自己制定了一張嚴格的計劃表。從早上7點鐘開始,她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在李雲迪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以外,每天晚上7點之前,他必須坐在鋼琴前,練琴兩到三個小時,十一點鐘上床睡覺。
  • 「練琴練不下去怎麼辦?」 「砸琴啊!」
    這是Sam的第1585天推送之前有位小夥伴新浪微博私信我,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練吉他沒耐心練不下去,怎麼辦?有位網友風趣地答到:甚至更有小夥伴留言砸琴避免煩惱,看來大夥還是很皮的哈哈,但是我想應該很多小夥伴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所以下午就認真思考了一番,在此給大夥列舉7個有效建議:01 看大師作品,打雞血。打雞血,看大師作品,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你練琴練得沒有了耐心,看一看Tommy的視頻,看完之後一定是熱血沸騰。
  • 鋼琴大師練琴秘籍
    1、如何練習:  ①、在12到13歲時,每天練3小時基本練習。  ②、14歲以後,該練樂曲困難部分。  ③、演奏前不到會場預演。  ④、每天練習時間隨個人的體力、意志力而定,有時一天練了20小時來準備,最重要的是身體不覺得疲勞。  ⑤、提倡身體放鬆、精神緊張地處理音樂。
  • 【怎樣算「無效練琴」及一些規避方法呢?】
    1、練琴隨意無計劃家長看見孩子在看電視,就催練琴,看見孩子在玩,就催練琴,孩子勉強坐到琴凳上,心裡卻在想著電視內容,想著玩的內容,不能保證練琴效果。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練琴厭煩起來,一旦家長不在家,孩子就會幾天不練琴。我們建議家長制訂計劃,對練琴嚴格要求,每天定時練琴。練琴時間之內必須練琴,練琴時間之外不必練琴,可安排做作業等其它事情。
  • 大師的練琴之道
    他是一個性格外在的演奏家,他熱愛人類,熱愛鋼琴藝術,這所有的人生觀都在他的演奏中表露無疑。1、如何練習:①、很少練習,常用意識的無聲練習。②、每個人應有不同的彈法。③、注重感性音樂、高尚優雅的音樂氣息。④、不練車爾尼等練習曲。⑤、只練困難樂段。2、是否作基本技巧練習:不做基本練習。
  • 高興就練、不高興就別練?
    成功當然很爽,但如果不成功,我們是否還會享受當下做的事?如果是,我認為那就是真正的成功。-私人小說作者小巖井。對音樂家來說,成功從不是練幾個小時的事。因為我們可以練七八個小時,上臺的那十分鐘還是出錯;但也可以只練一小時,卻帶來驚豔全場的演出。
  • 自學吉他如何有效地練習,如何規劃練琴時間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規劃一天當中我們比較簡短的練琴時間,讓練琴更有效。如果一天你只有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我們該如何去規劃呢?音階練習還可以幫助我們熟悉指板音位,全部音階由24個大小調式組成,而我們接觸最多的流行音樂,幾乎全部屬於這些調式,熟悉了音階,也就大體上熟悉了這些調式。練習音階同樣要跟著節拍器練習。第三個15分鐘,練習我們最近想要突破的演奏技巧比如說你現在想練習滑弦,擊勾弦、撥片等。
  • 十三位鋼琴演奏大師的練琴方法
    1、如何練琴:①、最初較為注重技巧練習。②、有了技巧後,把技巧放在第二位,否則會變成單純的技巧家。③、音樂注重直覺。④、強調音樂的詮釋,要忠於原譜。2、是否作基本技巧練習:教學是注重技巧練習。1、如何練習:①、在12到13歲時,每天練3小時基本練習。②、14歲以後,該練樂曲困難部分。③、演奏前不到會場預演。④、每天練習時間隨個人的體力、意志力而定,有時一天練了20小時來準備,最重要的是身體不覺得疲勞。⑤、提倡身體放鬆、精神緊張地處理音樂。
  • 【好文分享】高興就練、不高興就別練?
    成功當然很爽,但如果不成功,我們是否還會享受當下做的事?如果是,我認為那就是真正的成功。-私人小說作者小巖井。對音樂家來說,成功從不是練幾個小時的事。因為我們可以練七八個小時,上臺的那十分鐘還是出錯;但也可以只練一小時,卻帶來驚豔全場的演出。
  • 中國吉他第一怪才,每天練琴十幾小時,一把吉他能彈出一個樂隊!
    圖片來源:IFSGF官網不過,今天哎呀妞要和大家講的,不是這些大咖嘉賓,而是在嘉賓演出之前那長達五個小時的指彈大賽。 練琴這件枯燥的事對於陳彥宏來說就是一種享受。從接觸指彈彈吉他那天起,他除了吃飯睡覺上課,其他所有心思時間都在琢磨怎麼樣彈好吉他,一天練個七八個小時是很平常的事,讀書時候的他常常練琴到深夜。 作為同樣喜愛音樂的父母都受不了他,有一次陳彥宏練琴到深夜,凌晨一點鐘陳母過來敲門:「已經很晚了,明天起來再練吧!」
  • 跳級的危害, 鋼琴家趙曉生這樣說: 科學練琴,練一遍頂十遍 | 推廣
    24小時為孩子糾錯的陪練老師全網琴童練琴打分排行榜數百首考級曲目重難點標註海量電子版鋼琴教材最新央音+國音音基題庫數百個演奏示範而且,小葉子的糾錯功能很強大也很嚴格,有時候就算沒彈錯,只是彈得太弱了,小葉子也不讓你通過。AI自動識別、標註節奏錯誤和不熟的樂句;分樂句練習,有問題的地方提示「再來一遍」。孩子都喜歡彈自己練得好、練得順的地方,不熟的總喜歡糊弄過去。
  • 音樂筆記「大眼睛」是憑藉什麼解決了孩子的練琴問題
    當今社會,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給孩子報了很多課程,鋼琴、舞蹈等等,但很多時候孩子是牴觸的,比如鋼琴練習,孩子不認真、學不好是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近日,音樂筆記「大眼睛」在廣州樂器展中吸引了很多家長了解圍觀。了解音樂筆記為什麼能夠解決孩子的練琴問題。
  • 讓鋼琴家教你的孩子 寫作業和練琴不打架
    四五歲學琴,雖然孩子小,但可以全身心投入。 首先,說如何安排練琴時間。小孩子是很忙,但浪費掉的時間也不少。     每天找出30-40分鐘應該是可行的。而在周末,即使要去上才藝課,時間也應該比平時寬鬆,周末就可以多花一點時間來練琴。
  • 兒童鋼琴啟蒙養成練琴習慣為重
    專家建議,孩子的練琴時間,需要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培養目的不同,所需時間也不一樣。首先應該保持每天固定練琴時間,這樣會使練琴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對於任性的小孩,更應該認真,練琴時間不可任由他們討價還價。如果孩子能保持認真的狀態,適當增加一些時間當然是最好的。
  • 開學了,孩子「沒時間」練琴?
    很多琴童或者家長都曾抱怨「沒時間」練琴。魯迅先生曾這樣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你用在練琴上的時間真的多嗎?我們來做一道數學題:假如每周練琴4次,那每年就是208次,每次練20分鐘,那每年練琴共69小時,365天相當於只有2.8天在練琴,練琴時間佔一年的千分之五。看到這個數字感覺到吃驚嗎?你還覺得每天練20分鐘過分嗎?事實上要學好鋼琴,靠的就是長時間的練琴,而且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
  • 郎朗坦言:不練琴等於慢性自殺,這樣練琴一招打回原形!
    於是,他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套練琴的辦法,為了訓練某些手指的獨立活動能力,他常把另外的幾根手指用繩子吊起來,拼命的用機械的辦法練習這些手指。這種古怪又不合情理的練琴方法,不僅沒能使他的演奏技巧迅速提高,反而傷害了他的部分手指關節,以至於不得不停止練習。最終導致他就算受傷的手指治好了,可再也恢復不到以前的靈活狀態了。這樣,欲速則不達,反而徹底毀滅了成為鋼琴家的願望,使自己受到很大打擊。
  • 新科肖賽冠軍趙成珍:小時候練琴不痛苦
    小時候花在練琴上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對我來說都是快樂的回憶,並不痛苦。10歲才開始跟著鋼琴系教授開始學琴,每天也只練1-2小時,直到13歲進入音樂學校,才開始穩定地每天練4-5小時。小時候花在練琴上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對我來說都是快樂的回憶,並不痛苦。(此處趙成珍錯聽成健身,剛回答了:健身很重要,可以讓我保持身體健康。就被翻譯打斷 。
  • 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的練琴奧義 | 破解高效練琴密碼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提高練琴效率,我們先看看對古典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的採訪,在採訪中他談到了對於練琴的看法: 在訪談中他提到,相比於不假思索的機械重複,他更喜歡依靠慢動作去體會梳理,他有的時候會每天練習4個小時,但他從沒有每天練習6 7個小時那麼多。
  • 孩子寫作業和練琴如何才能不衝突?寶媽哭暈在廁所......
    孩子文化課程緊作業多到做不完,孩子最新學到曲子都彈了一周一點進步都沒有,孩子練琴時間不夠,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相信這是絕大多數琴童的父母面臨的問題?時間是一定的怎樣處理好學習文化課程和練習鋼琴之間的「矛盾」呢?一直有學樂器的孩子家長在困擾,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因為孩子練琴和作業衝突的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