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的練琴奧義 | 破解高效練琴密碼

2021-02-26 古典吉他資訊與賞析

上次我們聊到了為什麼練琴越多,彈的越差?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提高練琴效率,我們先看看對古典吉他大師約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的採訪,在採訪中他談到了對於練琴的看法:

 

在訪談中他提到,相比於不假思索的機械重複,他更喜歡依靠慢動作去體會梳理,他有的時候會每天練習4個小時,但他從沒有每天練習6 7個小時那麼多。

威廉斯對於練琴的理解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練琴的「啟動」概念。

那麼,提高練琴效率的第一步就是:

 

減少「啟動」時間

我們在練琴時,進入高度專注的心流狀態,所需要的「啟動」時間都是不同的。

強如威廉斯,可以迅速進入心流狀態,啟動時間很短,也就有更多的有效練琴時間。

一方面源於他的天賦,另一方面,也源於後天訓練。

對於減少「啟動」時間的核心思路,我的理解是:

清空大腦,每次只專注一件事情。




舉個例子,對大多數人來說,手機大大延長了我們練琴的啟動時間。

想像一個畫面

某天你突然發誓要好好練琴。

可能是因為前天晚上你剛去聽個某個吉他大觸的音樂會,在臺下你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想我定要好好練琴一日登大舞臺云云。

也有可能是你一直暗戀的女神小花被會彈吉他的大明一曲表白成功,而你只能在牆角心如刀割,想著回去一定要苦練琴技,重獲女神芳心。

你拿著琴在心裡不斷給自己打氣,我今天一定要好練琴,面對什麼困難都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奧裡給!

你拿起手機看了下時間,現在是早上8點,哼哼 ,今天我要練滿……

欸 來消息了,我先回個微信。回完消息,盆友圈更新了。我瞅瞅,刷刷刷哈這個視頻蠻有意思,我去抖音搜一下……

真香。

當你練琴時,把手機放在自己觸手可及之處,平均每5分鐘你就會被手機彈出的消息或打斷一次。

甚至在沒有消息的情況下,你仍會不自覺的擺弄手機。

在看《深度工作》時,我留意到書中提到的「注意力殘留」概念,引用定義:

當你從某項任務A轉移到任務B時,你的注意力並沒有即時轉移,你的注意力殘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務。如果在轉移工作之前,你對任務A缺乏控制且關注度較低,殘留會尤其濃厚,但即使你在轉移工作之前已經完成了任務A,你的注意力還是會有一段分散的時間。

當你放下手機繼續練琴,你的注意力其實還停留在手機消遣的快感中,沒辦法快速啟動。

實際上,對於當代人來說,我們已經養成了使用手機快感迴路,當你在練琴中受挫,感到枯燥,注意力下降,你的快感機制會習慣性的讓你拿起手機,去抵衝疲勞感。

所以,除了一些心理狀態調節,自我暗示的心理學訓練可以讓我們減少「啟動」時間外,最簡單,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在下次練琴時,把手機關掉,或者遠遠丟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而不是放在譜架上。

你會發現你會很快進入狀態。

透過表象,遵循要求背後的邏輯

教父的作者馬裡奧·普佐曾經說過: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學琴中老師給我們提出要求,但如果你能認識到要求背後的底層邏輯,你將大大提升練琴效率。

舉個例子,比如已經被無數吉他大師強調過的慢練。

正確的慢練,配合合適的強度提升,實際上可以解決80%的機能問題。

經常有愛好者像我諮詢練琴上遇到的問題,我在梳理了機能邏輯後會建議他慢練,大多數人都非常委屈。

「老師,我慢練過了呀,還是不行」

「這個老師就知道讓我慢練,又是個水貨老師」

後來我仔細觀察他們的練琴過程,終於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你覺得你慢練了,其實你沒有

慢是個形容詞,形容詞非常的主觀,我覺得節拍器50一對一叫慢練,有的人卻覺得70一對一才叫慢。

這個問題其實好解決,把慢練的要求數據化,比如50開始,6個速度逐步疊加,提出一個具體的要求,而不是主觀臆斷。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第二,迫切想要結果

有的時候我們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問題的困難。我有個成年學生,最近在彈Villa-Lobos的一號,幾次回課效果不佳。仔細詢問才知道,她從50的速度開始慢練,一遍結束,立刻速度加10,曲子是越彈越快,但銜接層次的問題卻沒有解決。

 


第三,慢練的底層邏輯

很多人並不知道慢練的時候該注意或感受點什麼。

如果在慢練的時候心裡在想晚上吃點什麼,那慢練就是浪費時間。

比如彈奏時,有的人會下意識憋氣,那慢練就是讓你去發現這個並調整它的,但如果慢的時候你依然憋氣,那這個慢就是無意義的。

老師說「慢!」,其實學生還是不知道如何操作。

我慢了啊,還是沒效果。我都睡著了。

我抗爭不睡,注意力在哪兒?

在掙扎不睡上。

慢練的底層邏輯,是讓練習者從容的分配在慢速下所擁有的充沛注意力,去感受,關注,聆聽,那些在快速演奏中所忽略的東西,並細緻的梳理整改。

少了感受,而只關注表象,為了慢而慢,無疑緣木求魚。

減少啟動次數

練琴時,一旦「啟動」成功,不要輕易的停下來。

如果你花費二十分鐘進入了心流狀態,練習了四十分鐘,休息15分鐘,去看小說、玩手機(你所認為的「休息」)。

然後再來練琴,你會發現狀態丟失了一大半,又得花時間來「啟動」。

當你好不容易進入狀態,就不要讓自己輕易脫離這種狀態。

下期我們用實際的案例分享,用最科學的辦法個性化地量化你的練琴全程,達到效率max。

相關焦點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是怎麼練琴的?
    ,讓我們來看一看大師在小的時候都是怎麼練琴的吧!,然後吃晚飯,晚飯後再練琴兩小時,寫作業。練琴其實是每一位琴童的必經之路,但是練琴也要講究好的方法,練「對」了才會有提高。 學琴一定要練琴 從上面我們也能夠看到,就算是鋼琴大師也離不開「練琴」二字
  • 郎朗、李雲迪、王羽佳練琴時間表曝光!看看大師究竟是怎麼練琴的?
    ,讓我們來看一看大師在小的時候都是怎麼練琴的吧!每天近6個小時練琴,遇到節假日,寒暑假,練習的時間會加倍,從不間斷。一直到去柯蒂斯音樂學院求學時,郎朗的練琴時間也依然長得嚇人,經常超過凌晨12點。相信大家一定見過這張郎朗在準備琉森音樂節的琴房預約卡,我們可以看到,從中午12點到晚上9點,郎朗都在琴房練琴。
  • 郎朗坦言:不練琴等於慢性自殺,這樣練琴一招打回原形!
    年輕時的舒曼曾經非常渴望自己能成為一名鋼琴大師。為此,他學得很勤奮卻總嫌自己進步太慢,並主觀地猜測老師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教他。於是,他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套練琴的辦法,為了訓練某些手指的獨立活動能力,他常把另外的幾根手指用繩子吊起來,拼命的用機械的辦法練習這些手指。
  • 中國吉他第一怪才,每天練琴十幾小時,一把吉他能彈出一個樂隊!
    在吉他班的其他19個小夥伴還在練彈唱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陳彥宏看到了指彈大師TommyEmmanuel的視頻——「原來吉他還可以這樣彈???」 練琴這件枯燥的事對於陳彥宏來說就是一種享受。從接觸指彈彈吉他那天起,他除了吃飯睡覺上課,其他所有心思時間都在琢磨怎麼樣彈好吉他,一天練個七八個小時是很平常的事,讀書時候的他常常練琴到深夜。 作為同樣喜愛音樂的父母都受不了他,有一次陳彥宏練琴到深夜,凌晨一點鐘陳母過來敲門:「已經很晚了,明天起來再練吧!」
  • 【今天你練琴了嗎?】你練琴 我又開始送獎了!
    【今天你練琴了麼?】第一季的活動總共收到了200多位朋友發來的視頻。昨晚在【姚林的抖音直播間】內,在近700名琴友的共同見證下,我們進行了公平、公正的抽獎活動。總計為這次參加練琴打卡的琴友們送出了路狗(¥49元)琴弦30套,NUX SA-25(¥899元)吉他音箱一個,賽維拉那-王炸(¥6980元)吉他1把。
  • 自學吉他如何有效地練習,如何規劃練琴時間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規劃一天當中我們比較簡短的練琴時間,讓練琴更有效。如果一天你只有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我們該如何去規劃呢?練琴之前,要用香皂、洗手液把手洗乾淨。把按和弦的手指甲修剪短。很多朋友按和弦發出哧哧的聲音,是因為手指甲長導致的。
  • 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們練習時間的長短,甚至有時候即使耗費了大量時間也不見得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我們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高效練琴。 而想要做到高效練琴,避免無效練琴,下面這四個問題就需要高度警惕!並且要想高效練琴,不僅要堅持基本功,而且還需要具有針對性的通過自我定位來找到在基本功方面存在的問題,遵循在堅持平衡原則的情況下以個人的實際情況為準進行針對性的側重,真正落實「高效」。 上來就彈快,東錯西錯,就會欲速則不達。
  • 周廣仁:現在的學生都很忙,所以高效練琴至關重要!!
    在這一點上,同樣是鋼琴教育界的領軍人物、我國「鋼琴教育的靈魂」——周廣仁教授,就此看法對老師、家長們提出了高效學琴的幾點要求,來正確引導孩子學好鋼琴這門藝術。興趣是起點「學習只有有了興趣才有自覺地學琴的動力。
  • 鋼琴大師練琴秘籍
    魯道夫·塞金(Rudolf Serkin1903~)  塞金是當今五大鋼琴家之一(紐約時報所選),他的演奏形態端正而感情細膩,他的演奏給人的感覺是內在的充實感而不是華麗,他的拿手曲目是莫雜特、貝多芬及德奧浪漫派的作品。
  • 「練琴練不下去怎麼辦?」 「砸琴啊!」
    這是Sam的第1585天推送之前有位小夥伴新浪微博私信我,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練吉他沒耐心練不下去,怎麼辦?有位網友風趣地答到:甚至更有小夥伴留言砸琴避免煩惱,看來大夥還是很皮的哈哈,但是我想應該很多小夥伴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所以下午就認真思考了一番,在此給大夥列舉7個有效建議:01 看大師作品,打雞血。打雞血,看大師作品,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你練琴練得沒有了耐心,看一看Tommy的視頻,看完之後一定是熱血沸騰。
  • 大師的練琴之道
    二、魯道夫·塞金(Rudolf Serkin1903~)塞金是當今五大鋼琴家之一(紐約時報所選),他的演奏形態端正而感情細膩,他的演奏給人的感覺是內在的充實感而不是華麗,他的拿手曲目是莫雜特、貝多芬及德奧浪漫派的作品。
  • 初學吉他,如何練琴才能提升快,高手建議真實用
    小李初學吉他三月,基本的彈唱學得差不多,想學指彈獨奏,可是總是找到不感覺,彈出來總感覺亂,不美,於是向海子請教,今天就海哥講的初學吉他如何練琴才能快速提升水平,來分享一下,希望對愛吉他的朋友和初學的朋友有用,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18183首頁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來源
  • 【YAMAHA赤峰】只需做到這6點,立刻讓練琴從無效到高效
    一般來說,練琴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無效練琴,一種是有效練琴。無效練琴除了效率低下,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有效練琴則是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練習效果,是最高效的練習。對於學鋼琴的朋友來說,不管男女老少,年齡大小,最關心的都是怎樣讓自己的練琴更有效率,可以早日學有所成。
  • 好書推薦:一把吉他和一個練琴者的故事 《練琴:重回音樂》
    【美】格倫·庫爾茨                              2014年10月,紐約《練琴:重回音樂》【美】格倫·庫爾茨/著  林幻奇/譯
  • 十三位鋼琴演奏大師的練琴方法
    還在為您的小孩沒有找到好的練琴方法而擔憂嗎?以下為您提供十三位鋼琴演奏大師的練琴方法,僅供參考。
  • 藝術考級恢復:鋼琴智能陪練助力高效練琴
    這個令人喜聞樂見的通知,卻讓不少家長陷入了焦慮,之前迫於疫情影響,琴行和老師都暫停授課,孩子練琴也變得越來越懈怠。但7歲琴童彤彤的媽媽並不擔心:「琴行停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推薦了「貝哆蜂陪練」,幾個月來彤彤一直在用這個APP練琴,進度不但沒有落下,練琴反而變得更積極了。」
  • 魯賓斯坦說:「大師,就是每天練琴的學生.」
    義大利鋼琴家北極浮冰上演奏歌曲    一位記者問鋼琴巨匠魯賓斯坦:「大師,請問怎樣才能區分演奏大師和學生呢?」他回答說:「大師,就是每天練琴的學生。」 鋼琴教育大師阿里·瓦迪說:「技巧『太』好是危險的!我用『危險』這個詞是有獨特含義的。」 大師之意就是,如果只懂得練技巧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修養,不平衡的偏向就會影響長遠的發展,所以他用了「危險」這個詞。
  • 專業鋼琴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讓你不再摸黑練琴,提高練琴效率
    一、室內練琴,還在黑燈瞎火的看琴譜摸琴鍵嗎? 今年這個特殊的季節,估計不少宅家的寶爸寶媽們肯定讓 「兩腳吞金獸們」 開始了瘋狂的鋼琴練習之旅。
  • 周廣仁:練琴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
    因此,練琴之初就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打好基礎,才能為之後的高效學琴鋪好路。下面總結了八個好的練琴習慣,回憶一下你在練琴過程中都做到了幾點。  1、練琴之前,要唱譜  練琴之前,拿起樂譜,節奏拍起來,大聲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