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Matthew Allard ASC
由於狗崽任務繁忙,沒有及時翻譯最後一篇,現在趕緊補上,請大家輕拍...
前兩期請點擊下方連結:
單評 | 松下EVA1超全測評(上)
單評 | 松下EVA1超全測評(中)
▼ EVA1拍攝樣片視頻
我從來都偏好使用易於操控的機器,如果一臺相機上菜單設置和命名混亂,各種按鈕、開關也安排得亂七八糟,真的會很扎心。而EVA1則特別清晰明了,它的大多數按鈕和控制項都位於攝像機操作員的那一側,用於調節光圈,ND,白平衡和感光度的按鍵也都位於易於操作的位置。
可指定的USER按鈕一共有9個,用戶可以自行設置各種功能。還有一個INFO按鈕和一個HOME按鈕。按下HOME按鈕,則會出現主屏幕界面,顯示相機的所有關鍵操作,這個屏幕設置很棒,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快門速度,感光度,幀頻,色彩設置,時間碼,音頻,白平衡設置,以及錄製編解碼器和解析度。HOME屏幕不僅僅是一個狀態顯示屏,也是一個快捷菜單,通過它可以快速訪問一些相機控制項。位於光圈撥輪下的撥杆在其中心位置標有「USER」選項,你可以預先選擇它來控制快門速度、可變幀率或監聽輸出(耳機電平)。
與Varicam LT不同的是,EVA1的側面有物理音頻控制項,但是在某些操作中,沒有能用於切換MIC / LINE(麥克風/線路)、開/關 +48V幻象電源的物理開關。因此只能將CH1(1聲道)和CH2(2聲道)設置為自動或手動模式,並調整電平。需要進入菜單,才能將聲道設置為MIC /LINE或者開/關+48幻象電源,可以選擇通過CH1或CH2(或兩者)的耳機插孔以及立體聲來進行監聽。
菜單系統易於理解、很好操作,而且由於可觸屏,操作又更為簡單了。手柄上也有一個菜單按鈕,按一下,就可以使用滾輪對設置進行更改。現在大多數機器都有一種趨勢,菜單多重化。,雖說如此我不到幾天也就熟悉了這個系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做出了更改,也不需要上網搜索。
更改菜單中的USER按鈕時有一件事要多加注意。例如,如果你將USER 2設置為EIS(電子圖像防抖)模式並將EIS打開,如果你不主動關閉它,然後將該USER按鈕又更改為其他設置,EIS則會一直處於打開狀態,不通過菜單就無法將其關閉。
▼ 場景模式視頻
EVA1可以在V-LOG / V-Gamut模式下拍攝,共有5中不同的場景模式可供選擇。這些場景文件也可以通過更改Gamma,Detail,Black Point等來定製。默認標記為場景1-5,但可以重命名。場景文件可以保存到SD卡也可以從其中下載出來。如果需要的話,EVA1也允許將修改過的場景文件完全恢復出廠設置。
不得不承認,要說編解碼器,還要數松下最了解用戶,松下知道用戶最想要的是良好的比特率和色彩空間。和GH5一樣,EVA1也能以高達400Mbps的速度內錄10-bit 4:2:2,也可以用經濟實惠的SDXC卡進行錄製4K解析度的視頻。松下許多產品的銷售都是針對電視臺的,所以他們知道機器中具有符合廣播規範的編解碼器的重要性。有實力不靠外部錄製是很關鍵的,當你需要讓相機保持輕巧便攜時就尤為明顯。
EVA1還有一個優點,一張容量相對小的SD卡也能儲存大量視頻素材。如果以高清4:2:2 LongGOP 50M(廣電可接受標準)的參數進行錄製,一張128GB卡上可錄製5小時20分鐘。並且由於EVA1有兩個卡槽,相同的參數下,不用換卡就可以連續錄製10小時以上。
EVA1可以實現以下錄製:
S35 4096 x 2160 (4K) .MOV
422 Intra 400Mbps (VBR) 29.97p, 24p, 25p, 23.98p (固件更新)
422 LongGOP150Mbps (VBR) 29.97p, 24p, 25p, 23.98p
420 LongGOP150M (VBR) 59.94p, 50p
420 LongGOP100M (VBR) 29.97p, 25p, 23.98p
S35 3840 x 2160(UHD) .MOV
422 Intra 400Mbps (VBR) 29.97p,25p, 23.98p (固件更新)
422 LongGOP150Mbps (VBR) 29.97p, 25p, 23.98p
420 LongGOP150M(VBR) 59.94p, 50p
420 LongGOP100M (VBR) 29.97p, 25p, 23.98p
S35 2048 x 1080(2K) .MOV
422 Intra 200Mbps (VBR) 59.94 50p (固件更新)
422 Intra100Mbps (VBR) 29.97p, 24p, 25, 23.98p (固件更新)
422 LongGOP100Mbps (VBR) 59.94p, 50p
422 LongGOP 50M(VBR) 29.97p, 24p, 25p, 23.98p
420 LongGOP 100M(VBR) 59.94p, 50p
420 LongGOP 50M(VBR) 59.94p, 50p
S35 1920 x 1080(FHD) .MOV
422 Intra 200Mbps (VBR) 59.94 50p (固件更新)
422 Intra100Mbps (VBR) 29.97p, 24p, 25, 23.98p (固件更新)
422 LongGOP100Mbps (VBR) 59.94p, 50p
422 LongGOP 50M(VBR) 29.97p, 25p, 23.98p
420 LongGOP100M (VBR) 59.94p, 50p
420 LongGOP 50M(VBR) 29.97p, 25p, 23.98p
EVA1內錄的唯一不足之處在於,在超高清或4K DCI錄製時,在4:2:2 10-bit模式下最高錄製29.97p,如果想以59.94p或50p,只有在4:2:0 8-bit模式下進行錄製。
與佳能C200不同,EVA1無法內部錄製RAW格式,因此需要一臺錄機來協助完成,比如ATOMOS就是非常好的一選擇。EVA1將能夠以最高29.97p幀率輸出10-bit 5760 x 3072信號,以及最高59.94p輸出4096 x 2160信號。個人而言,我寧願選擇外錄RAW,並搭載較好的錄製編解碼器,而松下正是如此。鑑於松下Varicam LT不能進行內部RAW錄製,所以我認為對於EVA1沒有任何意義。實際上,大多數使用低於10,000美元的相機的攝影師,應該並不會在幹活兒時進行RAW錄製吧。
EVA1能夠以最高29.97p輸出4K和超高清的4:2:2 10-bit,而從SDI接口輸出,則可以輸出高達59.94p的HD高清視頻。如果使用HDMI接口,則可輸出最高59.94p 4K和超高清的4:2:2 10-bit。松下為用戶提供了許多選擇,你可以通過HDMI,也可以通過SDI輸出。輕觸EVA1的顯示屏,就可以完成讓數據直接通過SDI接口輸出的操作。
SDI
4K (6G), HD(3G/1.5G) 輸出格式 (4:2:2 10-bit):
• 4096 x2160: 29.97p, 25p, 24p, 23.98p
• 3840 x2160: 29.97p, 25p, 24p, 23.98p
• 1920 x1080: 29.97p, 25p, 24p, 23.98p, 59.94p, 50p, 59.94i, 50i, 29.97p, 29.97PsF,25p, 25PsF, 24p, 24PsF, 23.98p, 23.98PsF
• 1280 x720p: 59.94p, 50p
RAW * 輸出格式 (10-bit):
• 5760 x3072: 29.97p, 25p, 24p, 23.98p
• 4096 x2160: 59.94p, 50p, 29.97p, 25p, 24p, 23.98p
HDMI
輸出格式(4:2:2 10-bit):
• 4096 x2160: 59.94p, 50p, 29.97p, 25p, 24p, 23.98p
• 3840 x2160: 59.94p, 50p, 29.97p, 25p, 24p, 23.98p
• 1920 x1080: 59.94p, 50p, 59.94i, 50i, 29.97p, 25p, 24p, 23.98p
• 1280 x720: 59.94p, 50p
• 720 x 480:59.94p
• 720 x 576:50p
輸出格式(4:2:0 8-bit):
• 4096 x2160: 59.94p, 50p
• 3840 x 2160: 59.94p, 50p
▼ 慢動作視頻
在高幀率方面,EVA1提供高達59.94fps / 50fps的4K / 超高清模式,高達120fps / 100fps的2K /全高清模式,或者240fps / 200fps(裁切)。以上均為內部錄製。
內部編解碼2K / 可變幀率模式將在之後進行固件更新。
S35:4K / UHD60fps / 50fps,2K / HD 120fps / 100fps
裁切模式(4/3」)2K / HD 240 fps / 200 fps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點失望,因為EVA1無法以10-bit 4:2:2內錄50 / 60P UHD圖像。我個人對此並不感到驚訝,因為松下需要將EVA1與VariCam LT區分開來。EVA1在進行裁切(4/3」)2K /HD模式進行240fps/200fps錄製的質量也有點差勁。但,廠商這樣的做法並不罕見,因為它往往在畫質上會有提高。我用過的大多數沒有裁切模式拍攝200 / 240fps的攝像機,往往在畫質上都更優秀。
另外,將相機更改為可變幀率模式必須要進入菜單,是USER按鈕不能指派的功能。
色彩,EVA1勝就勝在這兒了。EVA1能漂亮地完成色彩還原,松下機器的顯色十分精確,膚色看起來真的很好,EVA1在處理混合光照條件方面比它的競爭對手做得好很多。個人認為,目前在所有價值10K美元以下的相機中,EVA1的顯色最精確。不禁讓人想起Varicam LT,它倆的色彩肉眼很難分辨。
新聞,紀錄片和事件拍攝需要快速變換材料,使用Log拍攝也沒有時間來後期調色,所以EVA1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不需要做任何調整就能使畫面看起來賞心悅目。
視頻行業對於是否真的需要提高解析度,一直存在很多爭論。
EVA1使用原生5.7K傳感器,而不是原生4K傳感器。由於拜爾模式算法解析度的損失,為了能夠提供優秀的4K RGB素材,需要5.7K來勝任。這和原生解析度2.8K的 ARRI用以提供2K素材的原因是一樣的。理論上,EVA1應該勝過任何4K 原生攝像機,因為它可以清晰地描繪2000組像素行,而其他大多數攝像機最多在1600左右。
EVA1允許在5.7K,2.8K和4/3」裁切之間更改傳感器模式。我做了一個小測試,比較一下把這些解析度置於高清1080序列上的樣子。我想看看,以4K或高清拍攝,尤其是在使用5.7K傳感器模式時以高清拍攝,是否會有很大不同。由於
5.7K傳感器面積很大,我想看看,如果把所有素材放在1080的序列上,那4K拍攝與HD拍攝的素材是否會有巨大差異。結果是5.7K模式下,在重新構圖等方面,用4K或超高清拍攝確實有明顯的優勢,但解析度我真看不出多大區別。即使是300%的圖像裁切也顯示不出多大差異。但是如果使用2.8K傳感器模式或4/3」裁切模式,差異就很明顯了。這兩種模式下的解析度都比較低,把圖像裁切擴大到300%,就能明顯看出兩者的區別。
松下已將電子圖像防抖功能(EIS)加入了EVA1。可以設置為打開或關閉,打開防抖可以彌補相機震動帶來的缺點。EIS在高清、2K和4K解析度下都可用。這是我知道的第一個帶EIS功能的專業數字電影攝像機,目前已經有很多內置防抖技術的家用攝像機,但沒有專業的數字電影攝像機。相信對於跟拍者和紀錄片攝影師來說,使用內置防抖相機是尤其重要的。
我嘗試了EVA1的EIS功能,並將其與佳能鏡頭上的光學防抖(IS)系統直接進行了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兩者不能同時打開。EIS還是很不錯的,雖然不如有IS的佳能鏡頭,但和沒開防抖相比確實有很大的不同,應該考慮在手持拍攝時使用。
在使用EIS時需要注意的是,它直接導致較大的圖像裁切(大約為13%)。裁切允許在畫面在傳感器5%的區域內浮動,這為EIS消除震動提供了更大的範圍,幾乎是錄製尺寸的20%。
如果你專門拍攝紀錄片,新聞或突發事件,那麼對你來說,相機開機所花費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僅僅因為等待相機開機而錯過了拍攝,那真是太扎心了。不同於Varicam LT,EVA1的啟動速度非常快。從打開到得到圖像並按下拍攝,大約只要四秒。
EVA1有兩個位於相機背面的平衡XLR音頻輸入(LINE / MIC / MIC + 48V可切換菜單)。物理音頻控制項位於相機側面,和DVX200上的位置相同。如果你想在沒有機頂麥克風的情況下在穩定器上使用EVA1也絲毫沒有問題,因為EVA1內置了立體聲麥克風。還有一個3.5毫米的立體聲微型插孔耳機輸出以及一個直徑20毫米的小型揚聲器。
正如前述所提及的,EVA 1側面的物理音頻控制項僅限於讓你調整輸入電平並將輸入從「自動」更改為「手動」。奇怪的是,如果想要打開+48幻象電源,或者將輸入從線路切換到麥克風,必須在菜單或HOME界面中進行。HOME界面允許你在輸入和麥克風或線路電平之間切換。切換開關(在光圈輪下面)的中心位置標有「USER」。你可以預先選擇它來控制監聽輸出(耳機電平)。儘管有這麼多功能,但對於單個操作員來說,還不夠理想。我更喜歡在機身上進行物理控制,以便進行更多的音頻調整。
松下聲稱Varicam LT有14.5檔的動態範圍(-8,+6.5)、EVA1有14檔(-8,+6)的動態範圍。從我使用其他相機的經驗來看,這種說法可能真的差不了。比較一下就更直觀了,在ISO 800時 ,Arri Alexa有-7,+7.5的動態範圍。動態範圍的概念經常被誤解,重要的其實不是相機有多少檔動態範圍,而是這些動態範圍值位於何處。大多數相機,如索尼FS7,佳能C200,佳能C300Mark II和Blackmagic Ursa Mini Pro,它們的動態範圍值位於中灰以下。
我發現這款相機非常適合困難的、具有挑戰性的燈光環境。我並不是很關心動態範圍值,我更關心EVA1如何處理高光。測試動態範圍的最佳方法是觀察相機在真實環境中的表現,我在需要大量動態範圍且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燈光條件下進行拍攝。我發現與GH5相比,EVA1的動態範圍肯定要大得多,而EVA1與Varicam LT相比其動態範圍非常接近。
在真實的拍攝場景中用下來EVA1真心不錯,圖像質量和色彩都很棒。電池壽命很長,完全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錄製。EVA1在混合光照條件下的表現非常出色,而索尼、佳能和Blackmagic相機則一般般。我層使用Varicam LT進行過大量拍攝,使用了EVA1後我發現EVA1的出片感覺和它非常相似。
對於紀錄片、新聞及突發事件拍攝者或獨立電影製片人來說,EVA1是個非常好的選擇。相比索尼,佳能和Blackmagic來說我個人更喜歡EVA1。首先「外觀」就很吸引我,而且拍攝高質量的視頻素材而且不用進行任何調整就可以使用,這對於新聞、紀錄片和突發事件拍攝者來說很重要,因為他們通常需要馬上交出材料,Log什麼的都是不存在的。
EVA1的大部分操作都非常高效,不過也有一些小瑕疵,比如白平衡以及自動對焦功能都有待完善。我發現EVA1的低光性能還算好,不過說真的,多久才會拍一次超過ISO 3200的片子?我幾乎從來沒有過。同樣,如果你真需要一臺能夠拍攝ISO 20000的機器,而且還要畫質能過關的,那麼就別考慮EVA1了。
我的所有拍攝都使用了外置電子取景器,因為我個人認為這是準確判斷曝光,色彩和對焦的唯一方法。如果你打算購買這臺相機,推薦你購買一個第三方的電子取景器,或者至少要一個高亮度的監視器。這款相機非常輕便,如果你實在想多負重,可以額外花點錢購買些第三方配件,搭配起來會更加方便。
EVA1的所有競品都是很好的相機,也找不出什麼問題。如果你想要內錄RAW,可以考慮佳能C200或者Blackmagic URSA Mini Pro。如果你想要好的自動對焦性能,考慮C200或者C300 Mark II。如果你想在沒有傳感器裁切的情況下以高幀率錄製,需要多功能鏡頭卡口,應該考慮索尼FS7。沒有完美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松下花了七年才回歸消費級電影攝影機的行列,所以我覺得EVA1做得很好,但當然也並非完美。總的來說,松下對EVA1的性能和功能安排得很得當。如果你想購買十萬以下的數字電影攝像機,EVA1絕對值得考慮。
本月21日,松下官網還發布了一則關於EVA1升級固件2.0的消息,並且強調了此次升級是免費的,相關的升級參數請見下圖。
另外,此次升級提供滿足廣電要求的隔行掃描格式1080/50i。
而且這次發布的消息顯示,EVA1通過單根SDI就可以傳輸最高5.7K 30p, 4K 60p和2K 240p的RAW數據給第三方廠商如Atomos的錄機來錄製。
其實EVA1在發布之初就承諾將來固件升級之後會支持RAW輸出,如同Varicam LT一樣,雖然沒有內部錄製RAW,但是可以搭配Atomos Shogun Inferno將軍烈焰來實現外錄RAW。而作為松下合作夥伴的Atomos,在EVA1發布時就承諾了會在旗艦級產品Shogun Inferno將軍烈焰上增加5.7K RAW錄製功能。
2.0固件預計在3月末發布,相信Atomos隨後也會發布將軍烈焰的固件升級,增加EVA1的RAW錄製功能。參考將軍烈焰為LT增加的RAW錄製和升格錄製功能,應該也會具有除了12bit 線性原生RAW錄製能力之外,還具有將RAW直接錄製為10bit ProRes的格式的能力,以滿足高畫質和處理流程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EVA1在輸出4K和2K升格時,畫面會進行裁剪,但是通過輸出RAW格式給將軍烈焰錄製,可以實現240p不限時長的RAW錄製還是很值得的。
相關閱讀:
橫評 | 松下EVA1、佳能C200、索尼FS5、BMD Ursa MP 超全對比
橫評 | GH5S vs. α7SⅡ、EVA1、GH5對比
→ 影像狗 · 視頻影像從業者討論群 ←
添加影像狗微信(13212309126)拉你進群!
本文由影像狗原創編譯 原作者:Matthew Allard ASC
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132123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