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S1H已發布一段時間。在之前,影像狗也發布了各種深度測試和解讀。不過,即使國內第1臺S1H是我們拿到並製作了發布會講演稿,但一直沒發布全面、深刻的測試文章。這主要是我們還想進一步深入的使用,並在CMG視頻大賽巡展中聽取各方意見,最後提供給我們的讀者最權威的測試文章(其實就是偷懶沒寫)。
巨巨說 | 影像狗大戰Lumix S1H
談資 | 「為電影而生」的松下S1H發布會及一手開箱
談資 | 松下S1H簡單上手體驗及測試樣片
資訊 | 松下S1H將能使用Atomos錄製RAW
談資 | 松下數碼影像事業部 事業部長山根洋介解答S1H
狗哥熱評 | 衝擊規則的S1H誕生,內含視頻樣片及S1密鑰
資訊 | 為電影而生,松下LUMIX S1H國內正式發布
在側面,S1H增加了排風散熱孔,而且因為結構的變化,也更厚實一些。
它們的接口差別不大,事實上S1在進行固件升級後,大多視頻拍攝性能直追S1H,所以良好的擴展能力是為必要。
兩者的翻轉屏設計不同。S1H終於找回了GH5和G9上的設計,翻轉花樣更多,同時也能如S1一樣豎翻。
在背面,初看兩者沒啥區別(除了翻轉屏和散熱孔),S1H也就是增厚增肥了一些,左後部分略顯「臃腫」。
從右側可以看出,兩者雖然手柄厚道相同,但S1H的左後方要厚出一大截,這是主動散熱系統和翻轉屏。
值得注意的是,兩者的存儲卡槽是不一樣的,S1為XQD和SD卡設計,S1H為雙SD卡設計,顯然,在答應索尼第一代全幅使用XQD等條件後,S1H作為「第二代產品」回歸了自然。相信尼康全畫幅以後也會採用雙卡槽等設計。
由於機身屏幕的右下方也有散熱孔,所以當手持S1H時,我們會時不時感受到有風輕拂過右手拇指附近,目前使用,風力很弱,而且溫度不高,但不知道夏天會不會「爽到你」。
從頂部看,S1H的開機鍵隨了G9,視頻拍攝鈕更大更紅,另外肩屏更為寬大了。
在肩屏的信息顯示方面,S1H因為屏幕更大,所以顯示的信息更全面一些。字體和排列也更好看一點。
底部最能看出兩者厚道的不同。S1H確實有點「後背版S1」的感覺。
S1H有目前設計最複雜的翻轉屏,不但能如GH5等機型一般側翻旋轉,而且可以如S1和富士X-T3等機型一樣豎翻,方便用戶豎拍。其豎拍釋放鈕在機身底部左側。
在目前的全畫幅數位相機裡,松下S1系列的取景器是最精細的之一。使用該取景器觀察,不但放大倍率高,細節畢現,而且色彩還原度好,非常「耐看」。直接感官接近於使用單反光學取景器,手動對焦非常方便。
S1H使用了與S1及S1R同樣的電池。在實際使用中,我們覺得該機耗電量不算誇張,一天兩塊電池,應該可以應付日常拍攝。
在圖片的畫質方面,S1和S1H沒有本質的不同。拍攝RAW文件正常情況都在34MB左右。由於感光晶片差異不大(也就是做了點視頻優化),我們可以認為在圖片拍攝方面,RAW解出後可獲得同等畫質文件。
兩款產品的JPEG文件大小也基本相同。不過可能針對目標人群有所不同,所以兩者的成像風格略有不同。具體來說,在設置相同的情況下(標準色彩、日光白平衡、ISO 100),S1H拍攝的畫面略微偏冷,而S1拍攝的畫面為暖調子。
我們使用自動ISO拍攝,兩者選擇的曝光參數相同,畫面的層次等也沒啥區別,只是S1H依然偏冷調,S1偏暖。由此可見,這確實是兩者直出JPEG的不同風格。
由於我們此前對S1和S1R多有測試(單評及橫評都有),在此就不再重複測試。只對S1H的圖片畫質進行詳細解讀。
從拍攝的測試畫面截圖來看,S1H繼承了松下全畫幅相機的高畫質(畢竟從M4/3過來,算法上還是有一套的)。本身的雙ISO又為其添磚加瓦。
我們可以發現,在ISO 3200左右,該機依然保持著非常優秀的噪點控制,而且細節豐富,沒有出現塗抹。在ISO 6400時,畫面噪點控制依然出色,只是細節稍有損失。而在ISO 12800時,暗部噪點增加,細節損失略多,但整體畫面依然比較乾淨。這表現,真是有點驚人。可見雙ISO確實功力不俗啊!
以下是S1H的色彩模式。我們可以發現,該機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不但LOG和709等選項俱全,而且還有兩種電影模式(S1也有提供),對於那些懶得後期的朋友非常實用(比如狗哥)。當然,其另外的各種色彩模式,也特點分明,值得大家平時多加嘗試。
在白平衡方面,S1H為我們提供了非常豐富的選擇(以下不包括閃燈白平衡和4種白色捕捉設置、4種色溫設定),我們在複雜光環境下,也可方便的預設並保持各種白平衡,為下次的拍攝提供便捷。
如前所述,S1H繼承了松下的色彩傳統,比真實色彩略微豔麗而不媚俗,拍攝的畫面非常「養眼」,但直出JPEG相對其他產品略微偏冷。
你必須承認,S1H也是一臺優秀的照相機,可以在任何其他微單可以拍攝的環境中為我們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所以無論你是攝影師還是視頻工作者,一機多用,性能強大,確實為我們省卻了很多煩惱。
雖然在攝影上兩者相差不大,但作為一臺專門的攝影機,和S1相比,S1H擁有更為專業的視頻功能。比如5.9K的拍攝能力(其實理論上S1也能實現,不知道未來是否會升級固件),雙ISO和時間碼等功能。在機身設計上,主動散熱系統和更好的翻轉屏,以及更有性價比的雙SD卡槽。
在視頻性能測試上,我們已經厭倦了把S1H拿來與一眾微單對比。於是,我們選了兩個強者。松下自己的雙ISO及工業傳感器神機GH5S,和價格更貴的索尼FS7!大家猜猜結果如何?
S1H對比GH5S、FS7
這裡需要提一句,雖然我們的曝光參數等設置相同,但因為每臺機器的特性,以及所用攝影鏡頭實際光孔的不同,三臺機器拍攝出來的色彩傾向和曝光傾向無法完全統一。
從對比來看,在感光度方面,低感區S1H與GH5S相差不大,在ISO 3200時雖然GH5S也有雙ISO,但畫面細節上的保留還是不如S1H。而到了ISO 6400,其底小的缺陷進一步顯現出來,細節進一步損失,和S1H差距更為加大。在ISO 12800時,兩者的對比已經是天上地下了!
在和FS7對比中,因為FS7的起跳ISO的不同,所以前幾檔兩者有參數上的差距,但在ISO 25600時,我們可以發現,S1H拍攝的畫面竟是依然乾淨,而FS7的畫面雖然噪點不多,但塗抹感強烈,細節損失嚴重。而在ISO 51200,FS7的噪點已經在色板上跳動,而S1H乾淨的畫面細節保持良好!
在果凍效應測試上。底小的GH5S和FS7理應佔有更大優勢,尤其是FS7,完全視頻化的處理器,會讓其「術有專攻」,果凍控制肯定不俗。
從實際拍攝來看,GH5S和FS7基本在同一水準,而S1H稍弱,有相對明顯的拖尾現象。
在寬容度方面,S1H無論是在曝光不足還是曝光過度回拉後,表現都遠好過FS7和GH5S。畢竟人家14檔寬容度擺在這的!
總的來說,S1H勝過自家GH5S沒有啥疑問。但當它幹翻了更貴更高級的攝影機時,我們就要認真考慮未來視頻機的發展方向了!
S1H古鎮樣片
我們去古鎮拍攝是一個意外,在這次拍攝中,我們遭遇了停電停水和暴雨等各種狀況,所以拍攝時間只有5小時左右,素材量不多,但在惡劣的環境下,S1H表現優秀,不但有一定的防水滴能力,而且電量比我們想像的更持久。這也表示S1H繼承了S1系列良好的防護性能和拍攝操控性。
在拍攝中,我們深深感到了6K視頻的實用性,其大約2000萬像素,可以讓我們在後期通過視頻截圖,獲得可以印刷的高畫質圖像,這在4K時代還是相對艱難的。
另外其優異的性能真的救了我們,在黑燈瞎火的古鎮,陰雨中完全依靠自然光拍攝,對其高感和寬容度的要求很高。從拍攝的素材來看,其暗部細節非常豐富,色彩還原很棒。雖然亮部稍弱,比較灰,但整體影響不大。
同時如我們前邊所說,現在終於可以一臺機器做多件事了,圖片拍攝、延時拍攝、視頻拍攝,方便又高效,豐富的鏡頭群讓我們也異常靈活(L卡口已經有近30支鏡頭,該機還可通過適馬MC-21轉接佳能EF口,以及PL口電影鏡頭)。這和我們上次帶S1去藏南,在惡劣環境中的摸爬滾打幾近相同,又更為欣喜!
S1H雖然有散熱口,但散熱口的設計在側面,加上機身的遮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雨水的侵蝕,所以在雨中也還好用。如果沙塵和暴雨環境,大家可以用黑膠布等貼住散熱口,估計就可放心使用了。
關於S1和S1H,在長時間使用後,我們的觀點是:如果你需要一臺輕便又性能強大的全畫幅專業攝影機(而且它還可以拍照和拍攝延時),3萬左右的S1H是你的上佳之選。它為我們提供了無限時拍攝,5.9K視頻錄製,以及雙ISO等各種專業功能。雖說自動對焦性能不如某些微單,但要和攝影機比的話,卻又強勁不少,簡直就是臺萬能神器。而如果你需要經常進出惡劣環境,不是經常使用ISO 3200以上的高感,暫無6K拍攝需求,那麼便宜一半的S1非常值得考慮。畢竟,這款產品的實際到手價和索尼α 7III齊平,但視頻等性能卻達到了S1H約90%水準。絕對是松下的良心之作!S1H相關閱讀:
巨巨說 | 影像狗大戰Lumix S1H
談資 | 「為電影而生」的松下S1H發布會及一手開箱
談資 | 松下S1H簡單上手體驗及測試樣片
資訊 | 松下S1H將能使用Atomos錄製RAW
談資 | 松下數碼影像事業部 事業部長山根洋介解答S1H
狗哥熱評 | 衝擊規則的S1H誕生,內含視頻樣片及S1密鑰
資訊 | 為電影而生,松下LUMIX S1H國內正式發布
資訊 | 適馬MC-21測試就要來了喲!
狗哥熱評 | L卡口如何擁抱佩奇!
S1相關閱讀:
單評 | 松下S1極限測試(它扛得住我們的暴虐麼)
單評 | 松下Lumix 全畫幅微單 S1
談資 | 松下S1全畫幅微單相機傳感器跑分成績
橫評 | 松下S1、尼康Z6、索尼A7M3及富士XT3對比
橫評 | 松下S1R 尼康Z7 索尼A7R3
橫評 | 松下GH5S的V-Log L 對比 S1的V-Log
隱秘的偉大 | LUMIX S全畫幅(1)路上的故事
隱秘的偉大 | LUMIX S全畫幅(2)充分準備
隱秘的偉大 | LUMIX S全畫幅(3)關於圖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