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完成全市汙染源普查 晉江生態環境局獲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

2020-12-24 晉江新聞網

  近日,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表揚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的決定》。記者獲悉,泉州市晉江生態環境局受表彰為「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集體」,王曉人、陳國良、姚金向、陳奕水、林章佳5名同志受表彰為「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個人」。

  「汙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晉江的普查量佔福建省的1/7、泉州的1/3,任務艱巨。」晉江普查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普查工作點源數量大、區域分布廣、行業類型多、專業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等特點,晉江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法,明確「市領導指揮,普查辦牽頭,部門分工協作,鎮街組織實施,第三方服務保障,企業社會參與,分級協同保障」的總體思路,周密部署、全面發動、紮實推進,歷時三年圓滿完成了全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任務,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支撐。 

  早計劃 早動員 早部署

  2017年8月、12月,晉江先後印發了《晉江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晉江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實施方案》,同時成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明確普查思路、方法路徑、落實責任分工,廣泛宣傳動員,為大家的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1月晉江在縣級層面率先召開全市普查工作動員部署會,在第一階段清查工作剛結束,9月初就立即召開了動員部署會,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啟動入戶普查工作。

  「我們選聘了20多名普查指導員,派駐各鎮街、開發區協助指導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晉江普查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全市各鎮街都對應設置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及其普查辦公室,399個行政村(社區)也都配備普查聯絡員,從而形成市、鎮、村三級聯動協作的普查體系,這也是福建省唯一個設置鎮級普查辦的縣級市。

  此外,晉江對汙染源普查工作實行優先保障、重點保障,做到經費保障、人員保障、辦公保障、機制保障「四到位」。

  「普查指導員、普查員的專業質量關係到汙染源普查的質量,為此,我們通過參加上級培訓、本級集中培訓、下沉小範圍培訓的方式,不斷提高人員質量並加強管理。」該負責人介紹,汙普辦還根據不同階段的實際需求,對「兩員」及時進行調整和補充。同時,引導第三方機構積極參與汙染源普查機構。

  先行先試 多措並舉 保質保量完成普查目標

  「汙染源普查清查工作階段正值酷暑,白天,各鎮街的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就戴著草帽、穿著長袖挨家入戶普查,到了晚上十一二點,都還經常可以看到汙普辦的燈是亮著的。」晉江普查辦有關負責人說,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普查目標,許多同志接連七八個月都沒有休息過,為了就是全力加快汙染源清查進度。

  據悉,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42個行業中,晉江就涵蓋了32個。在分布散、填報困難的難題上,晉江先行先試,為避免普查數據的填報一刀切,在入戶調查初期,多次組織精幹人員及普查員,對各鎮街部分重點汙染企業開展試填工作,通過試填表單,提高普查人員熟悉使用軟體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同時,普查辦先後出臺13個重點汙染行業普查數據的填報指南,以點帶面,為入戶普查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清查、入戶普查等階段,我們邊普邊清邊核,通過實地走訪檢查、夜間清查抽查、部分村居拉網排查等方式進行核查,同時組織專業力量同步採取軟體篩查、數據比對、現場覆核、交叉聯動等多種措施進行數據質量核查,並採取每周一會商,攻堅階段採取每日一會商的方式,並建立學習交流平臺,及時溝通交流、指導協調,有效解決難點問題,確保整個普查工作高效、有序推進。」普查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晉江始終把質量管控工作貫穿於普查的始終,全過程、多手段、常態化抓緊抓實抓好數據質量。

  據悉,普查工作開展以來,晉江得到了各級普查辦的肯定,在省普查辦召開的全省視頻會議中得到通報表揚,在省對各地的入戶調查質量核查工作中評定優秀;並作為福建省的縣級市代表較好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評估。

  總結經驗 將數據運用於決策中

  據了解,晉江納入普查的對象共有15444個(不含移動源),其中工業源14966個(運行11520家、全年停產971家、關閉36家、其他狀態2439家),農業源規模化畜禽養殖場11個(運行10個、其他狀態1個),生活源435個[其中有生活源鍋爐企業12家,生活源鍋爐20臺,入河(海)排汙口121個,行政村294個],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32個(其中汙水處理廠30個、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廠1個、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廠1個),無伴生放射性礦企業。

  「通過此次普查,我們獲得了基本符合晉江實際情況的數據。」晉江普查辦有關負責人說,為了更好地總結普查過程中的經驗做法、特色亮點,晉江編制了《晉江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總結報告》《晉江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報告》,具體分析了此次普查各源中各類汙染物產生與排放情況,並從多方面、多角度對本次普查結果進行剖析,並開始將普查成果用於環境管理和環境決策中。

  據悉,這些運用包括:排汙許可證的核發;各水域周邊企業汙水納管的調查與管理;加強對飲用水源地周邊企業汙染物排放的監管,保護晉江市飲用水源地;利用此次普查企業名錄開展土壤調查工作;利用普查獲得的大氣汙染物排放源正在開展大氣防控企業減排;根據普查存在廠內移動源企業正在進行非道路機械排查;協助開展汙染源排汙許可證清理整頓和2020年排汙許可證印發登記工作。

  (記者_闕楊娜 文圖)

相關焦點

  • 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我市通過本次普查工作的開展,摸清了全市汙染源的分布情況和汙染物的排放情況,建立了普查資料庫,形成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細緻、系統權威的基礎汙染源信息體系,為促進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今天,我們召開這場新聞發布會,主要介紹我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
  • 解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聯繫和區別
    發布會上,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介紹了2018年開展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聯繫和區別。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都是在國務院統一組織和領導下,根據有關普查條例依法開展的重大國情調查。二者又有區別,主要體現在:一是普查時點不同。
  • 【新聞發布會】確保汙染源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全面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這樣做
    11月19日,寧夏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發布會在銀川召開記者了解到,針對汙染源普查時間長、企業多、涉及面廣等問題,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通過健全制度、強化責任、加強現場核查等多種手段,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全面」。  建立了自治區、地市、縣(區)普查數據分級責任制、質量管理崗位責任制和數據質量溯源制。深化了對國家普查制度要求、技術規範的學習掌握及應用。
  • 河源江東新區第二次汙染源普查服務項目的中標、成交公告
    廣東鴻廈工程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受河源江東新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建設局的委託,於2018 年10月09 日就河源江東新區第二次汙染源普查服務項目(441600-1-201809-09001-0005)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
  • 濰坊「十三五」巡禮:生態環境篇
    夯實基礎性的工作  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共普查工業、農業、移動、生活、集中式等汙染源31849個,建立重點汙染源檔案、信息資料庫和環境統計平臺。  提升執法監管能力  以綜合執法行動為統領,構建了「1+N」執法體系。
  • 雲南基本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
    中國環境報訊 記者日前從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以來,雲南省採取完善機制、統籌推動、精準幫扶、創新攻堅等多種有效措施,全力推進排汙許可發證登記工作,並取得明顯成效。截至12月15日,全省約5.2萬家固定汙染源納入排汙許可管理,發放排汙許可證8135張,登記管理4.4萬家,基本實現全省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為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排汙許可全覆蓋目標任務,雲南省政府高度重視,召開會議專題安排部署全省排汙許可工作。
  • 發布會參考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和「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六保」,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綜合施策、精準施策,改進方法、把握節奏,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 甘肅省生態環境調查中心甘肅省汙染源自動監控動態管控系統(水泥...
    甘肅省汙染源自動監控動態管控系統(水泥行業)建設監理採購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項目概況 甘肅省生態環境調查中心採購需求:主要負責對甘肅省汙染源自動監控動態管控系統(水泥行業)建設項目一二包的全部監理工作。合同履行期限:本項目實施工期為:自合同籤訂生效之日起至2021年3月15日前完成竣工驗收;              7.本項目(是/否)接受聯合體。
  • 山東地礦六院「威海市重點工業汙染源及周邊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
    12月26日,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六地質大隊承擔的「威海市重點工業汙染源及周邊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項目順利通過了山東省生態環境規劃研究院組織的專家組評審。該項目選取威海市臨港區兩處重點汙染源作為試點,採用資料收集與分析、現場調查、布設監測點、監測井建設、採樣測試、資料整理與綜合分析的流程開展調查評估工作,對區內的地下水進行了質量評價和汙染評價,並針對汙染成因及來源提出防治和控制措施。評審專家在聽過項目組匯報後,經質詢討論,一致認為項目工作基礎資料詳細,技術路線正確,評價結果可信,同意通過評審。
  • ...改善獻計出力——記區政協委員、區生態環境局汙染防治科科長江毅
    多年來,作為一名區政協委員和環保工作人員,江毅在保護生態環境這件事上,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不遺餘力,為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獻計出策。做好本職工作留住梁平綠水藍天在區生態環境局工作以來,江毅始終立足本職,致力於梁平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 上海市普陀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順利完成2020年4季度環境監管「雙...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上海市普陀區生態環境局網站消息,為提高環境執法績效,規範事中事後監管行為,創新環境監管方式,推進隨機抽查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透明化,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環保部辦公廳《關於在汙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領域推廣隨機抽查制度的實施方案
  • 聚焦一線|菏澤:著力探索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能力新路徑
    生態環境部6月發布的《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提出,要以加快構建科學、獨立、權威、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為主線,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深化生態環境監測改革創新,全面推進環境質量監測、汙染源監測和生態狀況監測,系統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能力,為生態環境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奠定基礎
  • 【全員環保】博山區交通運輸局「重拳」推進移動汙染源整治
    【全員環保】博山區交通運輸局「重拳」推進移動汙染源整治 2020-12-22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一座孤站」到基本全覆蓋 看成都市新津區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
    為了解決這一狀況,近年來,新津生態環境局一方面向上級爭取資金338.3萬元,另一方面縣級自籌資金868.6萬元建設,充分運用科技的手段武裝自己,2017年以來,新津初步建成了覆蓋鎮(街道)、園區、主要河流的全方位水、氣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硬體設施建設可謂是「鳥槍換大炮」。
  • 固定汙染源自動監測系統與手工監測比對,誰的數據更準確?
    固定汙染源自動監測系統(CEMS)設備在環保設施正常運行狀態下所提供的實時監測數據目前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VOCs總量控制、排汙申報核定、排汙許可證發放、排汙費徵收、環境預警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故CEMS的比對監測工作是保證監測數據準確性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環節[1]。
  • ...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   2020年10月19日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