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今天突然就不想跑步了,一想到跑步就煩躁,沒有了往日的激情,再加上疲憊、天氣、沒時間等原因,接著就說服自己今天不跑了,這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其實這很正常,跑步也是有周期循環的,我們對跑步的熱情也有高潮和低谷。在跑步一段時間後,熱情似乎沒有剛開始那麼強烈了,婚姻都有7年之癢,更何況跑步了。而當我們很難讓自己獲得跑步的持續動力時,就說明有了厭跑狀態了。
跑步久了都會有「厭跑期」,大家無需過度焦慮。這種表現是不想跑步,即使勉強去跑,狀態和成績也會下滑很厲害,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因人而已,高水平運動員的「厭跑」情緒可能比普通業餘跑友來得更為頻繁、更加劇烈。
著名作家跑者村上春樹在書裡也談到過厭跑情緒,還給它起了非常詩意的名字——「跑者藍調」。堅持長跑數十年的他,也會遇到實在不想跑步的日子,沒什麼理由,就是身心都排斥。
他說:「跑步不再像從前那樣,是無限的樂事一樁。在我與跑步之間,這樣一種徐緩的倦怠期前來造訪了。其間有著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報償的失望,有著理應敞開著的門戶不知何時卻被關上的茫然,我稱這些為「跑者藍調」。」
所以,當「厭跑情緒」突如其來時,先別急著自責!這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這和自己的毅力並沒有關係,我們要靜下來分析自己的身體疲憊、休息頻率、運動傷病、目標達成和工作疲憊等原因,並做出及時的調整。
#厭跑的幾大原因#
1、每天都堅持跑步
經常會看到有人連續跑30天、100天、200天等這種跑步計劃。儘管這樣看上去很勵志,但是每天跑步會導致體力無法及時恢復,身體出現傷痛,甚至感到有些厭跑。建議剛開始可以跑一休一,等身體逐漸強壯,可以跑二休一。
2、跑步後感覺減肥沒效果
一些人懷著雄心壯志想要通過跑步減肥,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體重並沒有下降,身材沒有變化,這就形成了「挫敗感」。
3、運動損傷打擊積極性
隨著跑步的持續,不注意跑休結合、熱身拉伸、力量訓練不夠的話,就很容易出現運動傷病,而這些傷病沒有恢復好的話,會打擊到你的跑步積極性。
4、加班或工作壓力沒精力跑
工作緊、任務重導致沒時間去跑步,這是很多上班族的現狀。在一整天的忙碌工作之後,再拖著疲倦的身體投入到跑步中確實很難堅持。
5、跑步線路單一枯燥
沒有變化,經常按照習慣採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樣跑步模式的話,難免會厭跑,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熟悉到你閉著眼睛都能跑。
#如何避免厭跑情緒#
1、要學會休息
休息是訓練的一部分,不管是肌肉,還是有氧能力,其增強過程都是靠超量恢復的原理,訓練就是相對於我們平時狀態的「超量」,而休息則是「恢復」,變強正是發生在休息期間,此外訓練日之間的休息十分重要。
如果通過調整不能回到快樂跑步的狀態,不妨就「跑休」幾天時間,休息是為了更好地跑步,並且一周左右的「跑休」不會太影響有氧能力,在漫長的跑步生涯裡,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無傷病的身體才更重要。
2、體察身體反應
如果當天起來,渾身無力,異常疲憊,啥也不想幹,那就休息,不管有沒有課表。這是身體發出的警告,需要休整。
如果腳掌、腳跟痛或者腳踝痛,要注意。首先自查技術動作是不是有問題,很多時候動作不對,造成身體傷害。如果動作問題不大,看看是否訓練量過大?如果也不是,就要加強相關力量訓練,並減少跑步訓練量。防止最弱的一環拖垮整個鏈條。
3、聽音樂跑步
這種方法並不新鮮,不過確實能很有效地轉移注意力,讓痛苦感消失,跟著不同音樂的節奏奔跑。有時候,一句勵志的歌詞都能激發自己的鬥志,讓渾身充滿力量。聽幾首歌曲,讓時間很快的過去,在練習中休息,不過在聽音樂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4、改變跑步模式
加入速度變化:改變原來維持定速的跑步習慣,加入幾段50-100M的快速跑,速度目標至少要高於你習慣的速度10%-20%,舉例來說,五分速的跑者,可以嘗試100M的四分速。
改變跑步路線:拋棄原先早已習慣的跑步路線,儘量尋找一些有挑戰的地形,比如小山丘,比如增加幾段爬坡訓練,這些在周圍的公園可能比較容易找到。
5、用新裝備激勵自己
或許你不是一個裝備控,從來不會在意自己穿什麼樣的鞋子和衣服,帶什麼樣的耳機,那麼這個時候,不如試試買買買。入手一雙新跑鞋、一套新的壓縮衣褲、一件新的運動內衣,哪怕是一條新髮帶、一個新的運動腰包,都會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覺。畢竟,買了新裝備,怎麼也得出去秀一秀。
6、發現跑步帶來的樂趣
如果想要堅持一件事,樂趣似乎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件毫無樂趣,枯燥乏味的事情,想要讓多數人堅持,似乎很困難。
又累又沒有樂趣,當然就會放棄,一旦放棄,運動效果就出不來,還怪跑步沒效果,這樣的死結相信是很多不愛跑步的人的真實寫照。
7、和跑友們一起訓練
最好叫上自己的跑友們一起訓練,不要一個人練,人多走得更遠。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機會相互監督,又能相互促進,何樂而不為呢。一起跑,更精彩。
你有過厭跑情緒嗎?都是怎麼克服的呢?快留言給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