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歡哥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及無聊微群)
| 我就是我。我不是英雄聯盟。我就是逼格生活磚家歡哥。如果喜歡,請關註標題下方藍字「itoyz」一鍵關注。讀圖黨請由下往上翻看。文末繼續有彩蛋放送 |
昨天,看到即期《新周刊》封面,說的是「自拍、約炮、廣場舞」。
按照封面的副標題「代際斷裂的社會病理分析」來看,應該指的是年輕人愛自拍,中年人愛約炮,老年人喜歡廣場舞。
總結得挺好,但是很多同學給我留言,說這三個類目不是社會病態,而是理想生活的樣本。年輕人愛自拍,青春、自戀又留下記憶,好事。中年人現在都普遍中年危機,提前抑鬱,能有個約炮的心思也算是正常人。老年人愛惜身體,自立更生,和諧共處,又對舞蹈藝術有美好追求,應該點讚。又說三代人其實沒有代溝,大家都很跨界:年輕人說我們也約炮。中年人說我其實喜歡自拍。老年人說我們喜歡約跑——今天真的有新聞,說某地廣場舞老人家忽然改成慢跑了。
嗯,其實"自拍、約炮、廣場舞"有點奧特曼了,歡哥總結的2014最嗨三大俗,是「跑步,plank,禪修」。
先說跑步,這玩藝跟吃飯一樣,沒有啥科技含量,不要說人類了,猴子、老鼠、兔子、蟑螂都會跑。再回眸下古代人也很會跑的——具體我就不賣弄古典了,有興趣的上網百度。唯一我想強調的是,古代最會跑步的人,比劉翔厲害多了,他就是曹操——說曹操,曹操就到。
古代人跑步就是這麼屌,你服末?!
現代跑與古代跑,區別的可能是古代人沒有各種高科技跑鞋,沒有五顏六色的彩色跑,沒有智能手環,沒有各種運動app,當然也沒有攝像頭,沒有廣告強暴植入,沒有即時分享圖片的社交軟體。所以,在2014跑步這件毫無技術含量的破事兒,忽然被社交營銷成新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扮酷,在朋友圈曬出的是全套跑步裝備,然後呼喚全城達人一起跑起來,夜跑、城市馬拉松、彩色跑、殭屍跑……以前提倡晨運,現在最流行夜跑,然後間或在街頭、江邊曬下合影,並通過Nike+Running在朋友圈曬下數據,包括運動日期、時間、距離、熱量消耗值和總運動次數、總距離和總卡路裡等。
其實,今年更豔俗更流行的一項運動是plank平板支撐,無論胖的瘦的男的女的,朋友圈的好友每天都在曬自己的plank時間指數,很多人感慨一分鐘已經是個坎——這都亞健康啥樣了,還好意思發朋友圈得瑟。最可怕的是,他們還有理想,胖的期待減肥,瘦的想練出性感人魚線。
有哥們在朋友圈戲謔,「每天在朋友圈曬plank秒數和跑步理程的,非胖即呆」,實際情況估計也差不了太多,真正將跑步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的,應該沒啥興趣去曬,只是太多人將運動當成了流行元素,將運動當成了一種社交模式。
除了運動與平板撐之外,最流行的就是禪修了,我有一位舊同事,忽然進入了禪修狀態,喝喝茶,打打座,聽聽古樂,還回老家修了青磚房。還有一位忽然從時尚雜誌主編,進入了瑜伽界,聽她說瑜伽,已經遠離了運動本身,更多是心的修行。
禪修這件事,其實挺文藝的。大家沒事就盤盤佛珠,穿麻質衣服,用毛筆抄寫「心經」,閒下來就打打坐,比劃下古琴,冥想一下過去與未來,素食是常態,偶爾還辟穀,喜歡聽瓊英·卓瑪的唱片,喜歡喝茶,「茶禪一味」嘛,更高段的是去西藏轉山,去恆河看浮屍,每個人都要拜幾個真假仁波切當老師,會用倉央嘉措的詩去泡妞,偶爾也看比爾·波特的書,夢想的狀態是雙修,當然,他們目前還做不到去終南山當孤獨隱士,最多還是朋友圈禪修,轉發大寶法王語錄,提醒今天是某某菩薩的生日,以及在任何災難發生時點一排蠟燭,說聲「南無阿彌陀佛」……
「跑步,plank,禪修」。親,你今天三俗了嘛。
又到了歡哥彩蛋時間:
歡哥雞湯:
跑步是修行。平板是結緣。禪修是福報——今天,你被社交化營銷教洗腦了嗎?!
itoyz1 既是 itoyz.taobao.com的官方微信平臺,也是《玩偶私囊》作者、itoyz、PLAYGROUND主理人歡哥的私人雜誌,有各種與玩偶收藏相關的資訊發送,還會有更多獨家的藝術家訪談,以及歡哥的私人生活玩味播出,如果你喜歡,請轉發,並關注我們的微信號:itoyz1。
還可以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