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曝光的蝦扯蛋辣條,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網紅辣條,通過微信搜索輸入關鍵字辣條評測,你會發現多個以美食測評為主要內容的公眾號都會在辣條評測文中提到這款辣條。
辣條這款食品,很多人都對它印象深刻,價格便宜,味道讓人印象深刻,甚至還有點讓人上癮,即使你知道它是不健康的食品,油多、添加劑多,你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它,被冠以兒時的回憶,連外國人都難以割捨。成年人都如此,更何況孩子,小學生放學後人手一袋邊走邊吃的場景怕是見怪不怪了吧。
雖然我們相信像衛龍這樣的行業表率,絕不會像3.15晚會上那些無良企業一樣連起碼的食品衛生標準都無法保證,但食品添加劑這類對未成年人成長有不良影響的配料,還是不會少放,衛龍的味道也並沒逃脫辣條味的範疇。
如今,國家就要起草對辣條生產企業的行業標準了,希望在辣條行業能夠規範起來,更要講良心。
今晚舉行的央視3·15晚會節目播出後,我們發現,目前京東、淘寶已搜索不到該產品。
以下內容來自央視財經
對舌尖上的安全,消費者最關注、最擔心。雖然,監管的力度不斷加大,但總有一些暗流在大家不經意的地方湧動。
近些年非常熱銷的小食品——辣條。這種零食在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中間備受追捧。很多學校附近的攤點、商店都成了辣條的銷售網點。可是,在它香濃的口味、刺激的口感背後,又藏著什麼秘密?
△2019年3·15晚會視頻
小學生:這個老好吃了,這個我愛吃。
記者:這是什麼味道的?
小學生:辣還有一點甜。
記者:為什麼那麼喜歡吃這個?
小學生:可好吃,爽,有一點兒甜,有一點兒辣,還有嚼勁。
這是記者近日在河南開封市公園路東街小學附近,採訪拍攝到的畫面。在距離學校門口僅一牆之隔的小賣店裡,各式各樣的辣條每天都在這樣銷售。每當放學,小店裡就會擠滿小顧客,挑選著各色辣條食品。
學生:這個辣點兒的是辣白菜。
記者:這些你都吃過呀。
學生:都吃過,我連續整包一口悶,老辣了。
記者注意到,為了便於銷售,這些辣條無論什麼品牌,統一按照包裝袋的大小,被分為「5毛」「1元」兩種。孩子們挑好了辣條掏錢結帳,熟練的樣子一看就知道這不是第一次購買這種食品。
記者:你每天都買這個?
小學生:對。
記者:一次最多吃幾個?
小學生:兩包或者是三四包。
辣條生意紅火的,不僅是小學校門口的這一家,在開封市另一所小學校門口的小超市裡,辣條同樣銷售火爆。
記者:好吃嗎?
小學生:超好吃,只要你有足夠的水,只要你不怕辣就能吃掉。
這裡是河南開封市公園路東街小學校門口,兩家小賣店就開設在校門口兩側幾米遠的地方。小賣店的攤位左右包抄,幾乎把學校大門團團圍住。
這裡是河南省開封市汴京路小學,在校門口20米範圍內,竟聚集著4家小賣店,辣條無一例外地成為了這些店裡主角兒。
這是湖北荊門市東寶區象山學校門口,這家小賣店就開在校門口對面,中間僅隔一條小馬路。店門口一個擺滿了辣條的箱子,顯得格外醒目,隨後記者在這裡購買了幾袋名為「蝦扯蛋」的辣條。
記者:這個多少錢?
湖北省荊門市某小賣店店主:5毛。
當記者付錢後離開小賣店不久,意外的一幕出現了,這位店主突然衝了過來,不由分說地開始搶奪記者手中的那幾袋辣條。
湖北省荊門市某小賣店店主:賣錯了,你把3袋給我。
記者:我們的產品,怎麼就賣錯了?我給你錢了。
湖北省荊門市某小賣店店主:錢我退你,給我。
記者:別搶我東西呀!
湖北省荊門市某小賣店店主:把東西給我。
面對店主幾近瘋狂的搶奪,無論記者如何解釋,店主就是不願意讓記者將這幾包「蝦扯蛋」辣條帶走。從記者手中搶過辣條後,這位店主很快就轉身離開了。
一次極為平常的購物,為何會招致這位商家如此過激的行為呢?這也讓記者感到了這些辣條的可疑。我們在產品的包裝上看到,這個名為「蝦扯蛋」辣條的生產地址為河南開封,生產廠商為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包裝袋上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清晰可見。
為了更真實了解辣條的生產情況,記者按照這款「蝦扯蛋」品牌辣條包裝袋上的地址,來到了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城關鄉高場村。經過多方打聽,在距離高場村幾公裡外的一片田野裡,記者才找到了這家企業。
在企業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未經過任何消毒措施就進入了食品生產車間。剛進入車間,濃重的辣條味撲面而來。
生產線上被膨化後的面球四處飛濺,生產車間地面上,滿地粉塵與機器滲出的油汙交織在一起。攪拌桶上也滿是油汙,攪拌機旁邊幾米遠就是水池。水池牆壁上到處是黑色汙點,水池裡白色水桶上、桶邊上,水瓢上都覆蓋了厚厚的汙垢,一滴滴水正在從水龍頭生鏽的接口不斷滲出,落在下面的水桶裡。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汙染。
而在這間食品生產企業裡,這些國家的規章制度顯然沒有得到任何的執行落實。
配料車間是這家工廠保密級別最高的區域。一般情況下,外人是絕對禁止進入的。工作人員給記者介紹,一款辣條是否好賣,關鍵是生產企業如何調配出獨特的味道。
工作人員承認,雖然包裝上醒目地印著蝦和蛋,但其實「蝦扯蛋」辣條裡既沒有蝦,也沒有蛋,除了麵粉,就是各種調味用的添加劑。
記者:牛肉味的,裡面會有肉嗎?
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 工人:現在市場上不是有調味料嗎?比如大刀肉就是借那個名字而已。
在配料車間裡,記者看到地上擺放著單雙甘油酯脂肪酸、三氯蔗糖、甜味劑、增味劑、保鮮劑、著色劑、防腐劑等大大小小十幾種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經過混合後倒入滾筒裡進行充分的攪拌後,就被混合進了辣條。
這裡是開封市尉氏縣大營鎮檀頭高村的一家名為歐飛的辣條生產廠,如果不是在門口聞到濃烈的辣條味道,很難想像,眼前這個既沒有招牌,看上去跟普通農家院沒有任何區別的院子,居然隱藏了兩家辣條生產企業。
走進一間生產車間,記者看到,膨化機前地面上堆滿了被烤糊的麵團,遠處地面上黑乎乎像炭一樣的汙物散落一地,傳送辣條的機器上沾滿了油汙,現場生產環境十分的汙濁。這位姓歐陽的老闆介紹說,目前他們正在生產的「親嘴牛筋」銷路很好。
記者:大袋的多少錢?
尉氏縣歐飛食品有限公司 負責人:1塊1。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2015年至今,國家及各地方食藥監局共通報了數百起問題辣條,其中大部分產自河南、湖南等地。
這是裡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這樣醒目的招牌,隨處可見。
這款「愛情王子」辣條是由平江縣三陽鄉萬古村「鈞力食品」廠生產的。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麵粉被膨化後拉成絲。由於自動抽絲的機器出了故障,麵筋絲在運轉中斷裂,掉落在了地上。這時,一名工人順手抓起落在地上的麵筋絲,放到了機器裡,整個過程中,麵筋不斷在地上拖動,嚴格的食品生產衛生操作規範,在這裡形成了一紙空文。
這款「黃金口味棒」辣條是由平江縣安定鎮浮潭村的味泉食品公司生產。在包裝車間裡,辣條顆粒堆滿整張桌子,電子秤、髒兮兮的抹布就和辣條堆在一起。工人們既沒帶口罩,也沒帶手套,一雙雙油膩膩的手,將一粒粒辣條裝進了包裝袋。
針對近些年辣條生產「黑工廠」「黑作坊」違規使用各種添加劑,菌群超標等質量問題,2018年4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嚴厲查處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兩超一非」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生產「五毛食品」的「黑窩點」「黑作坊」。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並會同公安機關追查涉案產品銷售流向,搗毀生產源頭,切斷非法生產經營食品的利益鏈條。
然而,我們在調查中看到,這些違規生產的企業,目前依舊熱火朝天地生產,各種辣條仍在源源不斷地流進市場,匯集在小學校門口,銷售給了毫無防範意識的孩子們。
聲明:本公眾號所刊發稿件、圖片均用於內部社群交流使用,並在顯要位置註明文章出處和來源,若涉及版權,或版權人不願意在本平臺刊載,請版權人通過下面多種渠道與小編取得聯繫,小編將會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