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是靈性覺醒的唯一途徑,禪修的本質是什麼?

2021-01-08 普明正道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演變中,其歷史,其身邊的世界,其周遭的宇宙,以及個人意識,會隨著資源的增減,自然的生滅,正負能量的多寡,以及包括對於整個物質和非物質的意識能量世界的洞察與發現,人類會因個人心性選擇不同,覺醒等級不同,而出現正反善惡兩極分化,從而演變出升級或毀滅兩種模式。誠如經典中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個低維度世界既有定律的變化,就如同天命不可違般的枷鎖,一切的發展早已經預先安排妥當,事物的發展都是按照設定好的路線在進行。如果我們靈性不覺醒,就被局限在三維及較低的不同維度的世界裡,反覆體驗各種苦樂,被各種設定好的懲罰和獎賞機制所支配,毫無自由可言。所謂,輪迴不虛,三界不差,地獄和天堂從來不是虛構的,對於沒有覺醒體驗以及維度提升的人來說,每時每刻都在體驗著低維度各種虛幻不實的夢境,在不實的幻相中絲毫無所覺察,無法升起出離的本能。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打起精神來,開始在禪修覺醒吧。

人的一生就是禪修的一生

禪修之重要,因為其真實目的,就是讓我們提升維度,提升意識境界,乃至覺悟到真箇宇宙的真相,開啟每個人本該擁有的純淨與慈悲,或者說回到本無生死,本無痛苦,本無煩惱,本無制約,本具靈光,本具神通的清淨本源體。在道可以叫做:天人合一;在佛可以叫做:入一真法界,在其他教派可以叫做:與聖靈同在。

那麼,禪修的本質是什麼?

放下即是打坐,坐下即是清淨

其實也很簡單,禪修的本質,就是-放下。當你有時間歇下來,坐下來,住下來時,就是放下的過程。如同在外奔波的野馬,總是需要停下來回歸居所的那時刻,沒有永遠在外一直急速奔馳的可能,馬做不到,人更做不到。也就說,人不可能永遠在煩惱憒鬧中生存,總是需要精心靜心休整的那一刻,調整自己的心態,升級一下維度,淨化身心之負面信息和能量,以期乍現靈性之光,向最圓滿的本源心體靠攏。因此,很多走在前面的具有豐富靈性禪修的前輩們,以各種方便和方法,設置各種課程,建造能體悟靈性覺醒的禪修場所,方便所有人邁入覺醒的行列。

靈性之門的開啟,靠自己在禪修中把握

對於靈性的提升,維度的提高,我們在禪修中,需要放下的東西很多,要面對的執念也會更多。這是因為在踏入禪修的境界裡,我們才可以如實地真正面對自己的心,洞察靈性流動的樣貌,從而辨別清楚各種負面的執念,以善分別的力量去排除,越排除越乾淨,靈性之光則越接近安樂自在與慈悲平等。就如同釋迦牟尼所說:人沒有妄想就沒有煩惱;沒有分別就沒有紛爭;沒有執著就沒有痛苦。

我們需要藉以固定禪修的力量來謀求心靈的自在,並如實的慢慢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以無煩惱無執著的心境,面對現實中各種執著與痛苦的洗禮。並且,以禪修的經驗作為化解各種障礙的終極武器,潛移默化中一點一滴地漸漸修證自己,恢復本有的覺性,加快維度的提升,爭取早日解脫一切束縛,以最高本源心體的形式存在於不生不滅的宇宙究竟本源中。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禪修」?聽說禪修是有危險的,真的嗎?
    禪 修問:什麼是禪修?答:禪修,也叫做禪觀或靜坐,是改變心識的一種積極的努力。禪修巴利文是「bhavana」,意思就是「培育」或是「發展」。問:禪修重要嗎?禪修也如此,它是我們心智健康必須的修行,但修得不恰當的話,也可能造成問題。一些有憂鬱症、恐懼症、精神分裂等心理問題的人以為禪坐是妙藥靈丹,可以馬上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但靜坐後可能情況更糟。如果你有精神問題,你應該先找專家,治療好後才實行禪修。
  • 初學者禪修:20個幫助靜心的方法
    我對有治癒作用的致幻劑非常感興趣。「如果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一朵花的奇蹟,我們的整個生命將會改變。」——傑克•康菲爾德曾如此說。 無論你是在尋求更加平和的心境,或是想緩解生活中的壓力,禪修都正是你所需要的。對於初學者,抑或是剛聽說過禪修種種神奇好處的人來說,雖然知道它可以讓自己神清氣爽、身體健康,但最開始禪修時難免會有挫敗感。
  • 2020年以後,靈性覺醒是人類生存的主流,我們應該怎麼把握?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靈性覺醒。靈性覺醒,即每個人都有各自獨有的靈魂,而靈魂有汙染和乾淨兩種;歷來一些能夠普世的聖人,通過靈修和冥想,使自己的靈魂重新回到本來乾淨的樣貌,恢復其慈悲平等的本性。我們與之相比,有著各種煩惱和執著,人類現有的不良表現,以及世界的不安,自然的破壞,環境的惡劣,足於說明了人類的覺醒遠沒有到來。因此,我們只能向聖人學習,也使自己開發出慈悲平等的靈性,使得人人都能和平相處,相愛相敬,使世界由此遠離戰爭,遠離歧視,遠離貪婪等惡緣,那一刻,才可以說靈性覺醒了。
  • 談「禪修」與電影《本來面目》
    文/省庵 參加禪修營結束,由於所餘時間有限,帶隊法師問有沒有人迫不及待想分享?大概看到禪眾面帶笑容必有緣故,立刻被法師點名。我說這次參加禪一,很像看聖嚴法師紀實電影《本來面目》。一、看電影的人想知道電影演什麼,好不好看?
  • 奢摩他禪修——《人間是劇場》
    當我們禪修,什麼也不做的時候,所有這些僵固就會被揭露出來。你會發現,這些僵固會自動減少,而你什麼也沒做。    我們稍微談一談奢摩他禪修。我們一邊談,一邊實際上試著做做看,這樣可能效果更好。所以我會講一會兒,你們禪修一會兒;然後我多講一會兒,你們再多禪修一會兒,如此你們就會了解我所講的內容,指導也才比較有意義,否則你可能無法將這個指導和禪修聯繫在一塊兒。
  • 難忘的禪修之旅|淨隱居「宣隆禪修法」
    我從今年一月開始,每逢星期天下午,都和一眾師兄師姊們,在佛學社跟隨老師學習禪修,禪修班快將到暑假的時候,老師宣布暑假期間,到淨隱居進行兩天禪修活動,如有興趣者,可報名參加。約在二十年前,我已知悉老師每年都會帶學生到淨隱居,進行禪修活動,但每年不是因工作關係,便是私事繁忙,都是無緣參加。
  • 見地、禪修、行為
    學生:什麼的假設?  仁波切:來自無明的假設,其實別無其它。這聽來有點兒令人沮喪,不是嗎?但這是實相。  學生:不,其實我可以了解。但我不懂的是,為什麼有人告訴我:「當你禪修的時候,你是整體的一部分。」這是什麼意思?  仁波切:當你禪修的時候,你是整體的一部分?
  • 靜坐之道|普遍對「禪修」的誤解
    靜坐之道|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靜坐,唯一之道(九)>對禪修的誤解在僧護比丘所著的『禪修的真貌』一書中,提到很多人對「 禪修」二字產生誤解:『 我經常聽到別人說:「禪修就是讓腦袋變成空白一片――放空心念。」
  • 禪修真的會走火入魔嗎
    最近在網上總是看到有人說,在家居士不要學禪修,禪修會讓人走火入魔!言之鑿鑿,聞之確實可怕。那麼事實卻是如此嗎?我們不妨從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說起。這裡所說的實際操作淺意上就是指禪修,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很多名詞如打坐、內觀、靜心、冥想。禪修印度譯為心靈的培育,就是要把心靈中良好的狀態培育出來。透過禪修的力量我們就能輕易地保持內心的平靜祥和。那麼在家居士能修習禪修嗎?其實任何一個發心修習的人都能從平實的修習中體會到極具價值的覺悟真理。
  • 賜予一個方法,讓不論上、中、下根器的任何人,都能立刻確然安入覺醒境界 【禪修教言之殊勝金鬘】II蓮花生大士
    《松嶺寶藏》第七章            措嘉佛母向上師問道:「是什麼界定了九乘之間的差異?」.阿底瑜伽既沒有立場、也沒有執著的意思是什麼呢?它的意思是,既然從一開始就清楚看見覺醒的境界,因此不認為其由造作而生。由於不執著任何概念性的事物,所以它沒有執著。   除非能分辨乘門之間的這些不同處,否則無法看出乘門的高低層次。所以這是你應該分別九乘的方法。」
  • 三個月打坐禪修的總體要求
    在上一章,我們已清晰地知道了三個月打坐的進程安排,知道了自己每個月、每周、每天的禪修目標。本章講解打坐的總體要求。打坐,是每個人進入佛法大門的必修課,是獲得佛法般若智慧的必經之路。不斷努力的禪修者,通過打坐可以實現入定,明心見性,證悟空性,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最終的正等正覺的覺悟和解脫。想要真正達到以上目的,必須掌握傳統、正確的打坐方法。接下來的所有文章,將向所有人傳授正確的打坐方法。除了講解打坐禪修的具體方法以為,還將依序穿插講解:無常、輪迴、無我、苦、苦的原因和去除苦的原因的方法。
  • 【12月·江西公益行·NLP身心靈禪修課程】將業力之火轉變為生命之火
    首先,NLP身心靈健康禪修營能解決我們的什麼問題?可能會有一些夥伴會好奇,這些問題,有些是心理方面的問題,有些是身體方面的問題,有些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你們的禪修營能通過什麼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呢?你問對了,這就是我們正要告訴你的,身心靈健康禪修營特別之處!
  • [合光臺灣禪修召集令]問道臺灣禪宗密地 與得道高僧面對面
    我們也總結了此次禪修之旅八大特點,幫助大家更好的選擇。放下都市繁忙,開啟心靈力量,相約深度禪修之旅。 特點一選擇了臺灣佛學精髓四大聖山,最有代表性、能量場殊勝的中臺禪寺、佛光寺、法鼓山寺、靈鷲山道場、及行天宮。
  • 波卡仁波切 | 照見清淨心 禪修入門指引 了解我們的境遇
    第一部 了解禪修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禪修就是阻斷一切念頭,並保持在那種狀態之中。這是錯誤的看法。波卡仁波切是噶舉派首席禪修老師,在本書中他以清晰、明快的風格,針對初習禪修者的各種困惑,提供最實際的指引。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手冊。
  • 禪修的基本技巧 ( 音頻 + 漢字 )
    1953年,恰宓西亞多遇到馬哈希西亞多,在馬哈希禪修中心由馬哈希西亞多本人直接指導,密集地練習內觀。1967年, 他成為馬哈希禪修中心的一名禪師,最終成為最可敬的馬哈希西亞多四大弟子之一,他協助馬哈希西亞多準備了許多書籍的出版。1977年2月,恰宓西亞多在仰光成立恰宓禪修中心。
  • 禪修的智慧與健康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禪修。我們平常把禪認為是個很神秘的東西,實際上禪一點都不神秘。它是什麼東西呢?是一種智慧、寧靜、喜樂、自在的生活方式,用通俗的話來講,它是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一種身心協調以及輕鬆愉悅的健康狀態。用專業的詞語來講,禪又是什麼呢?禪是定力,是通過讓我們的心安,來把不好的東西一點一點過濾掉,排除緊張和不悅的情緒。
  • 宣隆內觀禪修法簡介
    內觀禪修,英文是Vipassana meditation。前面幾篇文章說了很多實修的好處和重要性,今天就介紹一種實修方法——宣隆內觀禪修法(宣隆是音譯,也有譯為孫倫的)。宣隆大師所有的內觀禪修法,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和應用的。
  • 泰北森林禪修記 禪友分享
    我暫時對涅槃存疑,禪修更多是想更多了解佛教哲學,了解自己。為方便起見,文中還是稱呼這種修行為「禪修」。「禪修」作為一種對身心有益的方法,可以不涉及宗教,只為修身養性,可以在家自行實踐。但在僧人指導下的在寺院進行的禪修,不可能與佛教脫離,但是參與禪修者也並非都是佛教徒。
  • 佛陀的兩種主要禪修方法:內觀與慈悲觀
    還有什麼比內觀更好的藥物能醫治苦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滿懷復仇烈焰的監獄受刑人來經歷內觀課程的洗禮。他們在深入內在實相的十天探索之後,我們一再見證他們的成果。他們含著眼淚接受自己的錯誤;他們不再在復仇的灰燼中打滾,而開始對其他人產生慈悲心。這些例子每天都會上演,示範著佛陀教誨的獨特實用性。這些例子都直接證實了佛陀教誨在當下的效果。
  • 止觀禪修:說一切有部派的「禪修次第」,這5點,禪修者不可不知
    行者如何有次第的 去了解如何禪修,以及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觀修。本篇的主題是關於禪修中的「受」,以及說一切有部的禪修觀念始,從這4點展開闡述,禪修弟子不可不知!直到「說一切有部」的時代、該部論師們提出有部版本的「現觀次第」,也就是從初學者開始的禪修順序,而在那之後,說一切有部的現觀次第就成為了一種公約,後世的修行者也遵循這個版本來進行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