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宓西亞多(Chanmyay Sayadaw)是近代緬甸最有名的高僧——馬哈希大師座下優秀弟子,為緬甸最受敬仰的當代大師之一。
恰宓西亞多生於1928年7月24日,15歲出家受沙彌戒,法名為阿辛•迦那卡(Ashin Janaka)。由於資質聰穎,非常用功,雖為小沙彌,卻已精通巴利文經、律、論三藏及其註疏,故而被其師長派任去教導學生。於1947年10月28日受具足戒成為比庫,法名為阿辛•迦那卡(Ashin Janaka)。1952年,他在摩訶維斯陀旺佛教大學擔任講師期間,被曼德勒聖典教益(Pariyatti Sasana Hita)協會授予阿毗旺薩(Abhivamsa)。這個稱謂非常稀少,獲得這種榮譽必須在28歲前通過政府主管的有關考試並展示對巴利文、三藏經典、義注及復注有博士一樣的精通程度。他在27歲通過了這一考試,從那以後被人們稱呼為阿辛•迦那卡阿毗旺薩(Ashin Janak abhivamsa)。
1953年,恰宓西亞多遇到馬哈希西亞多,在馬哈希禪修中心由馬哈希西亞多本人直接指導,密集地練習內觀。1967年, 他成為馬哈希禪修中心的一名禪師,最終成為最可敬的馬哈希西亞多四大弟子之一,他協助馬哈希西亞多準備了許多書籍的出版。
1977年2月,恰宓西亞多在仰光成立恰宓禪修中心。從1979年4月至今,恰宓西亞多在亞洲、非洲、澳洲、歐洲及美洲等五大洲的28個國家,主持無數佛法演講及密集禪修,廣泛而不知疲倦的傳播佛法。1994年,恰宓西亞多在莫比成立了第二個新的恰宓禪修中心,即恰宓莫比分院。隨著時間的推移,恰宓禪修中心的分院遍布整個緬甸。除了仰光和莫比,在眉謬(Maymyo)、雷威(Lei Way)、 牟空(Moe Kaung)、興實達(Hin Thada)和東枝(Taung Gyi)也都有恰宓分院。在國際上,加拿大溫哥華和卡爾加裡(Calgary)、及南非、泰國、美國和新加坡等地也設有恰宓禪修中心。
為了表彰禪師在弘法上的貢獻,緬甸政府授予恰宓西亞多為:
1993年 大禪師
Mahā-kammatthānācariya
1995年 首座大禪師
Agga-Mahā-Kammatthānācariya
1999年 首座大法王
Agga-Mahā-Saddhamma-Jotikadhaja
2009年 最高莊嚴勝光大法師
Abhidhaja-Aggamahā-Saddhamma-Jot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