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六天,新版《倩女幽魂》正片的播放量已經突破了6000萬。
6000萬是個什麼概念!
此前《囧媽》上線後3日的播放量就突破6億,《大贏家》5天播放量破7億,所以一對比,就知道新版《倩女幽魂》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當然有人會說,新版《倩女幽魂》是網絡電影,這樣比較不太公平。
的確,網絡電影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這部翻拍自1987版的《倩女幽魂》無疑自帶流量。
但是最後的成片質量是不容樂觀的,豆瓣上1.6萬人打出了4.9的評分,和原版8.7的評分相差甚遠。
同期也有一部捉妖的電影,由網大一哥彭禺厶主演的《降龍大師之捉妖榜》,豆瓣卻拿到了6.7的評分。
從陣容、特效上,《降龍大師》都遠不及新《倩女幽魂》,但是最終成片質量上卻高出了不少,也收穫了大家更高的評分。
從劇情上看,兩部影片有其相似的地方。
都是捉妖師和妖大戰的故事,都有進京趕考的書生,當然也有書生的情感故事。
不過在新版《倩女幽魂》中書生和女妖相戀,而在《降龍大師》中是書生和捉妖師相戀,不過他們最終都沒有成功。
另外,新版《倩女幽魂》中,姥姥要吸食書生的精氣,而《降龍大師》中大魔頭要吸食小白龍的精氣,不過小白龍附身在了書生身上。
《倩女幽魂》中,燕赤霞保護書生,書生保護小倩,《降龍大師》中小白龍保護書生,書生最後保護捉妖師三生。
諸如以上這些劇情的設計,大多數都是按照奇幻電影進行設定的。
而在影片的製作上,畢竟新版《倩女幽魂》是耗費了近4000萬,所以最終呈現出來的服化道具、場景,特效都是頂級的製作水準。
《降龍大師》的投資成本在1500萬,所以在製作上,會有差距,但是在主要的特效上,諸如小白龍、動作設計上也是絲毫不輸《倩女幽魂》,但是沒有《倩女幽魂》更加密集。
所以最終的成片上,《降龍大師》的故事性更強,人物塑造上更加立體豐富飽滿,而《倩女幽魂》我們看到的就是一部視效盛宴,在故事上、人物塑造上欠缺了許多。
對於兩大書生的表現來看,彭禺厶飾演的書生一人分飾兩角,一角是書生自己,纖弱、膽小,另一角是小白龍附身後的書生,強大,勇敢,在這兩個角色的轉換上,可謂靈活自如,相對來說,更加有看點,也更加豐富。
相反,新版《倩女幽魂》中的書生寧採臣,就只是書生,並且從頭到尾表現出來的都是纖弱,憨傻的姿態,表情呆滯,較為生硬,沒有書生氣。
而在女主角的塑造上,《降龍大師》中的捉妖師三生,更加靈動朝氣,令人有好感,而《倩女幽魂》中的小倩卻滿是胭脂俗氣,雖然想要去模仿原版的小倩,無奈演技、妝容、氣質都遠不及,自身的表現力方面也欠缺了許多。
《降龍大師》男女主角的感情設計,比《倩女幽魂》中的更加自然些。
當然在配角方面,新《倩女幽魂》更加強大一點,元華的燕赤霞、徐少強的姥姥成為該片的最大看點,而在《降龍大師》中也就是彭禺厶撐起了整部影片。
雖然都是網絡電影,雖然故事上都是簡單的,而《降龍大師》更是俗套的,但是故事的完整性,主角的多面性塑造更加吸引人,也導致了觀眾的口碑好了些。
不過這畢竟不能證明它就是一部好電影了,距離一部優秀的影片依然相差甚遠。
新版《倩女幽魂》翻拍肯定是失敗的,但是也不能否定其價值和意義,畢竟對於00後來說,也是可以了解一下經典,而對於80、90後來說可以懷念一下經典,也算是一種致敬情懷了吧。
在票房的表現上,《降龍大師》上線7天分帳票房430萬,與成本相差甚遠,虧本已成定局,新版《倩女幽魂》網播量突破6000萬,分帳票房雖然沒有公布,但是目前想要收回成本還是有一點難度。
雖然對於網絡電影來說,也是風險重重,大投資大製作,如果成片質量不行,對於其票房來說依然是危險的,最終虧本反倒不如小投資小製作的網大,風險較小,但是畢竟需要嘗試,這才能在嘗試中發展,尋求另一種突破。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