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電極傳感器與無酶電極傳感器的定義及區別

2021-01-18 電子發燒友

 

生物傳感器技術具有較高專一性和靈敏度,被廣泛運用於複雜體系的在線分析和檢測,在臨床診斷、分析化學、食品檢測、醫藥分析、化工等領域都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生物傳感器技術是分析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滲透於分析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而對於生物傳感器來說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識別系統與信號轉換系統。

特定物質經過識別系統能與傳感器發生特異性反應,是傳感器具有識別性的關鍵,突出了對檢測物質的專一性。作為識別系統檢測物質可以為蛋白質、酶、抗原抗體、DNA、核酸、生物膜、細胞、組織、微生物等材料,按識別材料的種類就可以將生物傳感器分為酶傳感器、免疫傳感器、細胞傳感器等。另一部分信號轉換系統是將特定物質與識別系統發生的特異性反應轉換為我們能夠識別的信息(如光、熱、電信息)放大並輸出,按信號的轉換方式又可以將傳感器分為光生物傳感器、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等。

由於電信號具有響應速度快、便於轉換獲取、數據分析簡單直觀等特點,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成為發展最早,研究內容及成果最為豐富,應用最為廣泛的傳感器。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主要是以電極作為信息轉換材料,將物質特異性反應過程轉換為電信號,利用電信號的大小間接的表示反應物的濃度大小。其中,酶電極的發展在生物傳感器領域最具有代表性。

酶電極傳感器

酶電極是研究最為廣泛的生物傳感器,其中主要是由於酶具有靈敏度高、專一性好、儀器簡單、相應速度快等特點。酶電極生物傳感器指的是以生物酶作為識別單元,將生物酶固定於經修飾後的電極表面。當測試底物中存在與生物酶所對應的特定物質會將其催化氧化,反應過程就會在電極表面產生電子交換,通過檢測電流的變化情況來反應所發生的化學反應,從而來表示讀物質的濃度變化。但是,生物酶通常有一個或幾個金屬離子構成的氧化還原活性中心,大部分的活性中心都深埋在蛋白質肽鏈中,使得酶活性中心很難實現與電極表面直接進行電子交換。

為解決酶的活性中心與電極之間的電荷轉移問題,生物酶電化學傳感器主要發展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酶電極以氧氣作為電子受體,以葡萄糖氧化酶傳感器為例,反應過程如(1)、(2)。GOx (FAD) 氧化態葡萄糖酶將葡萄糖氧化為葡萄糖內酯酸,同時還原態酶GOx(FADH2) 將溶液中氧氣還原為過氧化氫,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氧氣或過氧化氫的濃度變化量來間接測定葡萄糖濃度。但這一階段的傳感器極易受環境中氧氣的影響,抗幹擾能力差。

GOx (FAD) + glucose→GOx(FADH2)+ glucolactone   (1)

GOx(FADH2) + O2→GOx(FAD) + H2O2                     (2)

第二階段的傳感器是在生物酶與電極之間增加用於電子傳遞的介體層,替代氧氣作為電子受休,克服了受幹擾性的問題。利用可快速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介體材料作為酶活性中心與電極表面電子傳遞的中間體,反應過程如 (3)、(4)、(5)。氧化態酶氧化底物轉化為還原態酶,同時將介體物質還原氧化的過程將反應電荷傳遞至電極表面,通過電荷量來表示反應底物濃度。但介體材料容易擴散,這對介體材料的固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GOx (FAD) + glucose→GOx(FADH2) + glucolactone                 (3)

GOx(FADH2) + 2Medox + 2e-→GOx (FAD) + 2Medred + 2H+   (4)

2Medred→2Medox + 2e-                                                             (5)

第三階段的酶電極傳感器不需要氧或介體作為電子受體,而是利用化學方法把生物酶蛋白肽鏈打開將酶活性中心暴露或對電極表面進行特殊處理,將生物酶固定於電極表面,在催化氧化反應物的同時直接與電極發生電荷交換,反應過程如(6)、(7)。然而,受生物酶自身性質電子傳輸效率仍然有限。

GOx (FAD) + glucose→GOx(FADH2)+glucolactone  (6)

GOx(FADH2 ) + 2e-→GOx(FAD)+ 2H+                      (7)

無酶電極傳感器

在酶電極傳感器中,酶的活性是決定傳感器穩定性、靈敏性的關鍵因素,但在酶固定過程容易變性失活,同時酶的活性也容易受周圍環境如溼度、溫度、以及化學因素的影響,並且酶在固定過程中可能出現洩漏,一些生物酶的成本較高。從而提出了利用某些具有多個氧化價態的金屬、金屬氧化物、合金等作為催化材料代替生物酶固定於電極表面來催化氧化待測物的方法。對於物質在電極表面催化氧化的理論有兩種氧化機理被普遍認可。

以葡萄糖在電極表明氧化為例。第一種為相鄰位點吸附理論,認為吸附在電極表面的葡萄糖被氧化時,葡萄糖分子中半縮醛碳上的C-H鍵斷裂,氫原子和半縮醛碳同時在電極表面形成化學鍵,如圖1所示。

圖1  相鄰位點吸附示意

第二種為中間體氧化理論,金屬原子在被葡萄糖分子吸附時形成金屬離子膜,金屬離子將吸附的葡萄糖分子氧化為葡萄糖內酯酸,離子膜在電極表面還原為金屬原子從而實現電荷交換,如圖2所示。

圖2  中間體氧化示意

目前,已有很多對於無酶傳感器的研究,葡萄糖無酶傳感器研究最為廣泛。比如有利用貴金屬Pt、Au、Pd作為葡萄糖催化材料製作電極的無酶傳感器,過渡金屬Ni、Cu以及其氧化物經修飾處理後製作傳感器電極,多種金屬或氧化為雜化後製作的電極等。雖然,無酶傳感器不受酶活性影響,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貴金屬 Pt、Au的成本較高,雖然對葡萄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溶液中的Cl-易在電極表面發生吸附;Pd納米粒子容易發生聚合;過渡金屬Ni、Cu以及其氧化物雖然具有較高靈敏度,但具有對葡萄糖檢測的線性範圍窄等問題。無酶傳感器極易受化學環境影響,對檢測環境有較高要求,所以一般都在緩衝溶液中進行檢測。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可酶激活的工程DNA酶傳感器實現金屬離子的細胞選擇性成像
    可酶激活的工程DNA酶傳感器實現金屬離子的細胞選擇性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43:03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Lele Li研究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氣體檢測傳感器的類型及信號調理的要求
    本文將簡要介紹氣體檢測傳感器的類型,特點及ADI公司在此應用中所提供給的出色信號調理器件。 一、氣體傳感器的類型 傳感器是氣體檢測設備的核心元件,按照其檢測原理可分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傳感器、電化學式傳感器、催化燃燒式傳感器、紅外式傳感器、PID光離子化傳感器等。
  • 顧寧教授、劉紹琴教授:生物傳感器合輯
    該文作者製備了一種聚合物/生物酶修飾的碳納米電極,用於測定 KCl 刺激後星形膠質細胞釋放的 L-穀氨酸。電化學發光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ECL) 已成為一種具有強大分析能力的電化學方法,通過結合 ECL 活性物質實現了對目標物的高靈敏檢測。
  • 淺析標籤傳感器的檢測原理,它的優點是什麼
    這些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標籤傳感器。傳感器在貼標自動化系統中扮演著「眼睛」的角色,現代商品的標籤由於製作工藝的不同和複雜的貼標程序,從而對標籤傳感器的要求越來越高,如對精度和速度是追求在不斷的挑戰傳感器和伺服定位機構的性能。材質的多樣性也催生了不同檢測原理的傳感器誕生。因行業的特殊性,現已基本定型為槽形的通過式檢測方式 。
  • 可穿戴高密度紋身電極
    儘管具有潛在優勢,但電極設計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該技術的廣泛接受。商業電極的空間保真度有限,因為缺乏信號的銳度和可變的信號穩定性。我們在這裡展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新型紋身電極。我們的乾式高密度電極網格具有出色的可變形性,可確保與皮膚表面的完美貼合,同時忠實地記錄不同程度肌肉收縮時的信號。
  • 研究發現:電極上生成的微小氣泡是加速化學過程的關鍵
    科廷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電極上形成氣泡可能是有益的,主動添加的氣泡或油滴,能夠加速從汙水中去除碳氫化合物等汙染物和生產氯的過程。在使用過程中,這些電極上形成小的氣體氣泡,堵塞了部分表面。這些氣泡阻止新鮮溶液到達電極,因此,一般認為這些氣泡阻止了電極的正常工作,氣泡的出現是一件壞事。然而,我們的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利用螢光顯微鏡、電化學和多尺度建模,研究小組發現,粘在電極表面的氣泡附近,在通常認為不可能發生這種反應的條件下,會發生有價值的化學反應。
  • 普通心電電極片,哪一款最適合Narcotrend?
    心電電極片一般由:引線扣、背襯貼紙、導電電極、導電介質和離型膜等構成。導電性強弱,決定了心電電極片的品質。  市面上,心電電極片種類繁多,廠家各異。  1、按照供貨來源分類:有進口心電電極片和國產心電電極片兩類(進口品牌質量好)  2、按照導電介質分類:有液態電極和固態凝膠電極兩種(液態電極導電性能好)  3、按照背襯材料分類:有海綿襯和無紡布襯兩種(海綿布襯舒適度更好)   液態電極片:液態介質對於皮膚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和溼潤效果,能夠提供非常快捷的和穩定的心電波形
  • 王中林院士ACS Nano:智能觸覺傳感器
    但是有一個主要的問題,在設計這種智能傳感器時需要能源供應,因為在一些極端的環境中比如偏遠地區,未知的世界,充電或更換傳感器電池並不方便,甚至不足以保證完成應用功能傳感器所需的能量。摩擦電傳感器是基於摩擦生電和在固有功率模式下模式設計檢測微小壓力或運動。由於高靈敏度,質輕,快速響應和較低的檢出限等優點,過去的幾年裡在設計和集成測試中已經邁出了一大步。
  • 密切注意心臟:帶有ECG心率傳感器的可穿戴設備
    以下時我們選擇的其中一些ECG佼佼者進行介紹(無廣告,僅針對技術參數和產品設計進行客觀描述)。QardioCore是一款智能、可穿戴的ECG監護儀。該設備經過多年的製造,旨在改善心臟狀況的檢測和管理。QardioCore傳感器系統的六個子系統層每天記錄和分析超過2000萬個數據點以及其他重要的心臟指標。使用時,只需將其戴在胸口上即可,就像您佩戴心率帶一樣。
  • 印刷柔性電極的自適應機器學習可穿戴生物傳感系統,用於手勢識別
    帶有印刷柔性電極的自適應機器學習功能的可穿戴生物傳感系統,用於手勢識別想像一下在沒有鍵盤的情況下在計算機上打字,在沒有控制器的情況下玩視頻遊戲或在沒有輪子的情況下駕駛汽車。該系統將可穿戴生物傳感器與人工智慧(AI)相結合,有一天可以用於控制假肢或與幾乎任何類型的電子設備進行交互。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種新設備,該設備將可穿戴生物傳感器與人工智慧軟體結合在一起,可以根據前臂中的電信號模式識別人打算做出的手勢。該設備為更好的修復控制和與電子設備的無縫交互鋪平了道路。
  • 青島科大李龍博士開發了新型硝酸根載體並構建了高選擇性傳感器
    聚合物膜離子選擇性電極因其較高的靈敏度、較低的成本、易於微型化等優點被廣泛用於環境樣品的分析測試。近年來,雖然針對金屬陽離子的離子選擇性電極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由於缺乏有效的載體,陰離子的電位檢測一直是個難題。
  • 賀曦敏《物質》可穿戴應變傳感器和超級電容器水凝膠的分層結構
    具有三維互連微結構的可拉伸導電聚合物基水凝膠(SCPHs)具有誘人的優點,可用於儲能設備,生物傳感器和醫用電極。在親水性凝膠中發現的固有多孔結構具有大的表面積,可促進高水含量,生物相容性以及離子和分子的高滲透性。導電聚合物可通過引入多價金屬離子或通過用製備好的聚合物進行後處理而直接製成獨立的柔性水凝膠。
  • 首個雙手控制腦機接口:開顱手術 10 小時植入 6 個電極,癱瘓人士用...
    10 小時手術植入 6 個電極這項實驗被稱為「雙邊腦機接口植入實驗」。早在 2006 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發起了與這一實驗相關的一個項目,希望研究團隊能夠儘快改進義肢(上肢)的技術,為患者操作義肢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其最初的設想是創造一個具有類似人類能力的神經集成義肢(上肢),隨後慢慢衍生出了模塊化假肢(MPL),集成了諸如應用於指尖的壓力和加速度傳感器。
  • 電療電極片,我們應該怎麼使用?
    什麼是電極片(electrode slice )?電極片分為很多種類型的,有理療的、心電圖的、發熱電極片和按摩電極片等等。今天我們主要講解康復科的理療電極片。理療電極片種類繁多,主要是包括各種各式的醫用理療產品配置與人體皮膚接觸的醫用中間體,根據各種理療儀器的功能理療電極片可以應用各種對身體無害的材質進行製造。而我們常用的理療電極片就是電療電極片,今天來看看吧!
  • 小型超聲波風速風向傳感器與機械式風速風向傳感器的區別
    我們從機械式風速風向傳感器演變為更先進有效的超聲波風速風向傳感器。在機械式風速風向傳感器中用的最多的就是三杯式風速傳感器和旋翼式風向傳感器,其原理主要是靠轉動部件的速度和角度進而判斷出風速和風向,其缺點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轉動部件的摩擦老化等原因,容易造成零部件的損壞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 研究團隊開發出無需加熱可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金屬可穿戴傳感器
    包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師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工藝,可以直接在皮膚上列印金屬可穿戴傳感器,而過程中不需要加熱。新工藝幫助可穿戴傳感器從簡單的電極發展為能夠為用戶提供生物識別測量和提供足夠舒適度的可彎曲設備。
  • 心電監護儀電極片位置及操作流程
    心電監護儀電極片放置位置:左上 (LA) 黑線:胸骨左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右上 (RA) 白線:胸骨右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
  • 《火炬之光3》幽暮法師電極觸發流BD怎麼玩 幽暮法師電極觸發流BD...
    導 讀 火炬之光3幽暮法師電極觸發流BD攻略 收起 聖物選擇 裝備選擇 技能選擇 打法思路 火炬之光
  • 教師招聘考試-原電池正負電極判斷方法
    方法歸納:1.由組成電極的兩極材料判斷。一般是活潑性較強的金屬為負極,活潑性較弱的金屬或能導電的非金屬為正極。2.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動方向判斷。電流是由正極經外電路流向負極;電子是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正極。3.根據原電池的電解質溶液中離子的定向移動方向判斷。在原電池的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