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文一刀
大企業,尤其是像阿里那般網際網路航母,到哪裡落戶都是當地眼中的香餑餑。稅、就業、產業鏈、無形實惠都在地方這個籃子裡,好大一隻「羊」到來牧場怎能不與之魚水一家親呢。
於是在江浙這些經濟發展都好的地區,如何服務阿里一度成為反映營商環境如何的不成文指標。可一旦風向有變且樹欲靜而風仍不止,地方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也顯示出某種微妙啟示。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未來科技城管委會212辦公室,自2018年10月16日起設立為「「餘杭區服務保障阿里巴巴領導小組辦公室」。該室又名「親橙辦」,因橙色是阿里商標的標誌色,親橙辦意思就是與阿里親近,體現出要構建餘杭與阿里親情關係的努力。
就在阿里遭遇著來自一行(央行)、兩會(銀保監、證監)、兩局(市監、外匯)的組合式約談、調查之際,網絡間突然傳出一張「親橙辦」立式牌匾被套上黑色塑料布蒙面圖片,雖然尚無法確定該「套頭」照是近兩天還是早之前發生的(看蒙面圖背景建築似有破敗跡象),但此時被拋這般對比圖,結合浙江新任書記在25日召開的浙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明確要求來看,也是意味深長。
「親橙辦」雖是一間小小辦公室,地方與超大網際網路企業間互動關係今昔變化可謂盡收眼底。憶往昔,該辦攜「強對接、重協調、破難題、促落地」之工作理念,行橫向整合資源、優化流程銜接,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之能事,實現服務保障阿里的「一窗對接、一窗協調、一窗反饋」,打造服務保障工作的品牌化、專業化、高效化。
2019年11月下旬,在餘杭區「一站式服務進阿里」活動報導中,當地媒體稱」阿里紮根餘杭多年,如今餘杭與阿里已是一個「發展共同體」。阿里巴巴創造的一個個奇蹟的背後,既有阿里自身的不懈努力,更有餘杭深化企業服務的『加持』。」
那次活動,餘杭還聯合三大特色工作專班——「親橙辦」、「親企辦」(服務保障重點企業工作專班)、「親禾辦」(服務西部鄉村振興工作專班)三方資源,針對阿里員工提供「個性化」服務。
比如,把兩臺杭州辦事綜合自助終端機「帶」進阿里西溪園區。阿里員工在辦理社保、公積金、市民卡、交通出行、生活服務、戶籍護照、醫療教育、工商稅務等8大類226項政務服務上,可通過自助終端機隨時辦理。
截至2020年6月,「親橙辦」累計召開項目專題對接推進會90餘次,參與阿里各類協調會50餘次。
「親橙辦』之後,2019年11月25日,杭州西湖區為阿里集團服務的專門機構——「阿里辦」也正式掛牌。當地稱,這」標誌著西湖區與阿里合作邁入新階段,也釋放出西湖區高標準服務企業發展的強烈信號。」
阿里擬投超80億建設的江蘇總部落戶南京後,南京建鄴區也祭出「全方位保障阿里」之大旗。
現在,雖然還不確定類似辦公室及相關舉措是否還能正常運作,但裹上一襲頭巾的牌匾圖(即便是老圖)亮相,也反映出阿里腹背承壓之現實。
反壟斷的確是件好事,阿里掌握了雲計算、網絡金融、物流鏈、大數據等高科技,樹大招風也是事實。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壟斷現象應該不止於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民企、科企,希望針對不同領域都能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