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裡,梁朝偉和劉德華兩個飾演的黑白兩道人物,難得靜下來,默契地陶醉在蔡琴的歌聲裡。
梁朝偉說:「高音甜、中音穩、低音沉,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透。」
這是測試音響的人,首選的聲音,蔡琴的歌聲華麗又實用。
出版50張專輯,開過300多場演唱會,如今她早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歌后。
有人說,上天是公平的,給你一樣好東西時,在另一方面會很吝嗇。
給你天分,又讓你歷經磨難。
蔡琴的這一路過來,得和失都是在轉瞬之間。歷經很多波折後,才解脫及通透。
蔡琴1957年12月22日出生,22這生日數字,對她好像早有暗示。
在她22歲時,她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是,她在成長中有過不小波折。
蔡琴父親是一位船長,會經常出海,媽媽在家照顧家庭。
小時候的她,長得不怎麼好看。嘴巴有些大,嘴唇也顯得厚,發量出奇的稠密,左眼下還有顆很大的黑痣。
好在她不覺得有什麼影響,她活得自在且自信。
那時候很流行一些民歌,她爸爸出海回來常唱歌給她聽,她沒事喜歡吟唱,覺得很開心。
開始是歌好聽吸引她,後來身邊的人發現她唱歌聲音清亮悅耳,特別好聽。
媽媽最早發現女兒有唱歌天賦,有意的指引她,鼓勵她,她會唱的歌越來越多,唱得越來越好了。
可事情很順的時候,上天總會和你開些玩笑。
就在她10歲上了4年級時候,她聲音變聲了。
變得低沉沙啞,完全不像是一個小女孩聲音。
蔡琴回憶說,那時年紀還小,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但是媽媽卻覺得小女孩的聲音,應該是尖尖的,細細的,女兒的聲音卻像是老太婆。
想不到女兒轉入青春期,聲音會出現這麼大變化。
媽媽本以女兒聲音為傲寄以厚望,現實的轉變讓她幾度失望。
那段時期媽媽非常憂慮,擔心女兒將來變成男孩子聲音就糟糕了。
蔡琴也著急,就是很擔心,可沒覺自卑。
她還是照樣喜歡唱歌,沒有因為媽媽擔憂而改變。
她不放過哪一首歌曲,也在空餘時間,不同場所都自然的哼唱。
有一天,她在一邊洗臉一邊唱歌時,發生了一個轉變令她震撼了。
臉盆盛著水,她在洗臉低著頭,突然聽到她自己的歌聲唱得很低,和臉盆產生共鳴特別好聽。
這種聲音不同以往的尖尖清亮,而是渾厚低沉。
那我是因為有一次,自己洗臉的時候,當然不是水都沒有,就是這樣開著水龍頭這樣洗的,所以這個臉盤的空間呢,這個共鳴腔就在我面前。我好像是第一次發現,我聲音可以這麼低。
是因為我一邊唱,一邊這樣要去洗臉。
正擔心女孩會不會變成男孩聲音的媽媽,聽到女兒的歌聲後,喜出望外。
覺得這種聲音比以前的更好聽了。
雪萊說:「如果你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損傷,那麼你將失去兩隻翅膀,永遠不能夠凌空飛翔。」
正是蔡琴這種不自卑,不停的歌唱,才讓她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後來蔡琴自信地去參加比賽,獲得不錯的成績,也對自己歌聲有了足夠的自信。
可真正唱歌改變命運的,是在她22歲的時候。
1979年,臺灣當時非常流行「民謠風」,很多學校及唱片公司,都有很多民謠比賽。
22歲的蔡琴,有過一些比賽經驗後,報名參加一家唱片公司舉辦的「民謠風」歌唱比賽。
她憑著她那獨特的中低音,自信的發揮,可只獲得了第4名。
有人說,蔡琴歌聲更有辨識度和給人溫暖,只是她輸在外形上。
那時的蔡琴剪著短髮,戴著眼鏡,穿著白襯衫,比較中性打扮。
冠亞軍的選手都是外形靚麗,長發飄飄的,更討人喜愛。
蔡琴為自己長相及裝扮拖後腿有些沮喪。
如果到現在,看那些比賽拿第4的人,發展得那麼順利,她一定會覺得釋懷。
可一向對自己的歌聲有相當的自信又有實力的人,拿不到前三名多少都會感到失落。
好在當時的歌手,還是以實力說話。
那一年,歌手梁弘志創作了他的處女作《恰似你的溫柔》,想找選秀比賽成績優秀的人來試唱。
第一名,第二名及第三名都唱過了,可梁弘志還是覺得缺少點什麼,接著不斷的找人試唱,試了20多個人,還是覺得不夠滿意。
她們聲音都比較尖和高,試多了也就分辨不出什麼區別,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後來就推薦蔡琴來試唱。蔡琴唱的時候,把這歌給改了,把調改低下來,還把速度放慢。
配上她獨特的渾厚的嗓音,效果完全不一樣。
誰知道,蔡琴的那種飽滿低沉的感覺,正好符合這首歌要表達的東西。梁弘志當場拍板就是要這種效果,決定由蔡琴來唱這首《恰似你的溫柔》。
這首歌出來正如預想的一樣,聽眾非常喜歡,一下子就火了起來。梁弘志成名,蔡琴也因為這首歌而走紅。
唱片公司按照蔡琴嗓音特色,給她打造了個人專輯,佳績不斷,反響非常熱烈。
1983年,她還到香港開個人演唱會,成了臺灣地區歌手到香港開唱的第一人。
這一年,她也到了26歲,相對事業上的順暢火紅,情感上卻顯得蒼涼孤寂。
蔡琴外表普通,又不注重打扮,歌聲給人陶醉,可還沒有令她滿意的人走進她的世界。
有一天,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導演給她打電話,邀請她出演他電影的女主角。
這個人是楊德昌,就是這一次邀請,讓蔡琴遭遇了愛情,可惜這愛情的苦澀比甜蜜多很多。
楊德昌是個很有才華的導演,有文人的風度和氣質,他邀請蔡琴出演的電影是《青梅竹馬》。
蔡琴很興奮,沒有演電影經驗的她,很珍惜這次的機會,她向楊德昌請教了很多電影知識,也給出不少電影音樂上的建議。
楊德昌對她的用心和敬業刮目相看,兩人合作愉快,後來走到了一起。
戀愛的時光很美好,工作中電影和音樂經常交錯在一起,彼此欣賞。
可說到要結婚,楊德昌總會敷衍搪塞。
只戀愛不結婚讓蔡琴覺得有點不明不白,終於她採取了主動,給楊德昌下了最後通牒。
「要不就結婚,要不就分手?」
話雖是這麼說,可蔡琴也害怕把對方逼急了分手。
她自己更不敢面對楊德昌當面給她答案,就讓楊德昌把答案說到錄音機裡。
可即使只這樣,她面對錄音機的聲音時,還是緊張和猶豫。
最後聽到楊德昌一句:「你讓我怎麼說好呢?」
如果一般的人聽到這樣,可能就不想勉強了。
作為一個男人,不主動求婚也就算了,讓女友來催促婚事還這樣為難。
這樣的婚姻爭取到,也會預示著變數很大的結局,正如俗話說的「強扭的瓜不甜」。
他們後來結婚了,婚禮舉行地非常浪漫,可這婚姻卻是意想不到的荒誕。
楊德昌提出一個結婚的條件是:兩人協議遵循柏拉圖式的婚姻。
可以理解為無性的精神戀愛婚姻。
兩人分床而睡,各有各的房間。
聽起來非常荒唐,可那時的蔡琴,還是憧憬愛情美好的女孩。
就像今天喜歡偶像劇的女生一樣,對男主的仰慕和愛慕,夢想男主抱著她,什麼都不幹就是最美好的了。
這柏拉圖式愛情,只能在幻覺裡面,一兩年可能覺得美好,可時間長了自然明白:
大家都是飲食男女,食色性也。
開始兩年是浪漫、甜蜜、純潔,可過了後就成了煎熬和摧殘,
蔡琴錄歌晚上回來,看到的是楊德昌關上房間睡覺,而第二天對方早早出去。
說「同床異夢」,最起碼兩個人同床而眠,而這簡直像兩個合租的陌路人。
蔡琴在節目中說到,自己得不到「照顧」。
還有,蔡琴受不了的是對方「不誠實」。
楊德昌和妻子無性,可他並沒有那麼約束自己。
蔡琴在一次整理床子時,發現下面有一根很長的頭髮,而她一直都是留短髮。
她說去工作室時,人沒到楊德昌就打電話過來詢問她到了沒有?
當時理解是丈夫在關心她而倍感溫暖,後來才知道是丈夫確認她是不是過去了,好放心讓情人過來幽會。
細思極恐,以為是愛情,原來是姦情。
1995年,兩人婚姻經歷了十年。有一天楊德昌提出離婚,說自己在外面有女人了。
提出無性婚姻是他,耐不住偷情是他,後來提出離婚的還是他。
楊德昌離婚後,就和長相出眾的彭鎧立結婚,婚後很快就生了兒子。
而蔡琴還是孑然一身,長達兩年在婚姻失敗的陰影當中療傷。
當時覺得躺下去希望不要醒來了,醒來後問自己為何還活著?
離婚後,蔡琴長時間陷入到絕望和迷茫當中。
晚上躺下,一點,二點,三點,四點,五點······時間是那麼的漫長。
天亮了還沒睡著,感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女人。
唱了那麼多的柔腸百轉的情歌,自己卻被情傷得體無完膚。好在她還有不少對她好的朋友。知道她的情況,和她玩一種小朋友的遊戲給她治癒。
4個人一起坐下來,想出蔡琴的優點寫下來。接著把重複的拿掉,剩下的摺疊起來放到一個罐子裡。
讓蔡琴每天抓出一個,就照著優點做自己。
這個遊戲蔡琴做了將近兩年,慢慢從消極的精神裡走出來。
還有一個電視臺的前輩,為了她能走出來,還專門給她開一個節目讓她主持。
2000年,正當她事業有點起色,噩耗又傳來,她胸部被檢查出一個腫瘤,有可能是乳腺癌。
這結果就像一個被溺水的人剛喘口氣,又要被摁倒水底,心情無助、低落至消沉。
在4天等待結果的時間裡,她覺得非常地漫長。想到要安排點後事,開始寫起了遺囑。
「我睡不著覺,索性在客廳裡面看到我的音響,就送給我小弟拿去使。
開始越寫越多,我的唱片,然後耳環,手鍊,就是開始分配物質。
就是變遺囑了,你知道嗎?寫了四大張,寫完那個遺囑,我的感覺居然是如釋重負。」
後來,幸好她患上的是良性的,動手術後沒事了,虛驚了一場。
戲劇性的是,那一年,已經去了美國的楊德昌,患上了結腸癌。
蔡琴動手術康復沒事了,可7年後,楊德昌被癌症奪走了生命。
人生就是這樣喜憂參半,變幻莫測,沒走到盡頭不知道誰是幸運。
後來,蔡琴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楊德昌,你怎麼可以這樣就走了呢?······
作為一個曾經的伴侶,我們一起年輕過、奮鬥過。作為一個女人,他給我的寂寞多過甜蜜······
雖有不快,可也釋然了。
她覺得是自己借到了時間,這是上天多給她的。她對時間倍加珍惜,也看淡了紅塵裡的風花雪月。
有一次,她在演唱會上勉勵歌迷們:
你們要有信心的啊,做我的歌迷一定要有信心。
該離的婚,離了;
該開的刀,開了;
該減的肥,減了。
人生除了生死,沒有大事。
後來我們看到,40歲以後的蔡琴投身到舞臺劇,練習跳舞,到各地巡演。
蔡琴曾經說過:「我是一個盡忠職守的演藝人。」
她和楊德昌的10年無性婚姻,耽誤了她人生中最美好年華,讓她錯過了當一個媽媽的好機會。
可當楊德昌有些沒皮沒臉說「十年婚姻,一場空白」時,她回應稱:「我不覺得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過。」
即使被辜負,也全心地去付出,不管是情感還是事業。可不是全部的付出,就可以如你所願。
如今63歲的蔡琴,給我們訴說的都在她的歌聲裡。
不是清脆響亮的張揚,而是低沉渾厚的傾訴。
如天鵝絨一般,低調而華麗。
蔡琴說動手術後,餘下的時間不是重生,是借來的。
我們所有的人時間都是借來的,只是不將失去,不懂珍惜罷了。
她說要把終身獻給舞臺,願她被溫柔以待。
-end-
隨想的錦黎,自由寫作者,分享普通人和明星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