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內流量明星層出不窮,此消彼長,往往因為一部戲或者一個綜藝,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圈內的頂流,而娛樂圈資源就那麼點,有人成為頂流,自然就有人日漸衰退。不過在吃瓜群眾眼中,曾經的「四大三小雙頂流」在一眾流量中的位置還是非常牢固的。
四大說的是李易峰、楊洋、吳亦凡、鹿晗,三小自然就是TFBOYS組合中的王源、王俊凱、易烊千璽了,至於雙頂流則是前兩年爆紅的蔡徐坤和朱一龍。不過堂叔今天重點要說則是圈裡的四大,作為圈裡成名多年的流量明星,李易峰、鹿晗等人最小的也已經29歲了,最大的都33歲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四人已經算不上是什麼「小鮮肉」了,而他們自己也顯然意識到了這點。
事業發展上,早期還能憑藉著顏值和身材圈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吃飯方式自然是不能長久,真正要打拼的自然還是業務能力。不過四人在圈裡的發展卻各有不同,有些人已經悄悄轉型成功,有些人還在路上,甚至還有人原地踏步。
87年出生的李易峰算是四大流量中年齡最大的一位,而其也是最早開始轉型的一位。14年李易峰主演的《古劍奇譚》可以說是當年最火爆的一部古裝劇了,憑藉「百裡屠蘇」這一角色李易峰獲得廣泛關注。
而後李易峰自然也開始了他的偶像之路,《梔子花開》、《活色生香》、《怦然星動》等等,飾演的角色大都是一些美男子,也不能說不用演技,但終歸用到的很少。直到16年李易峰開始接一些考驗演技的正劇和電影,《老炮兒》、《麻雀》、《動物世界》,儘管期間還是夾雜著一些偶像的影子,但李易峰在磕磕絆絆中也算是與實力派沾了點關係,而這時候的其他三位似乎還沉浸著粉絲的盲目吹捧中。
吳亦凡,不可否認這位在圈裡的流量確實是大,但吳亦凡似乎一直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音樂也搞,綜藝也做,戲也拍,似乎是想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這也就導致了吳亦凡現如今的局面——什麼都有點成績,但又什麼都拿不出手。
反倒是一同與其回國發展的鹿晗目標明確,一頭扎進了影視行業,尤其是今年以來,經歷了《上海堡壘》的眾嘲之後,鹿晗似乎是痛定思痛,接連出演了《穿越火線》、《在劫難逃》,而這兩部劇在網絡上也是有口皆碑,前者在豆瓣評分8.0,後者儘管還沒有開分,但口碑已經發酵了,鹿晗也成為李易峰之後最快轉型的「四大」之一。
至於年紀最小的楊洋,這位在「四大」中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位,首先是軍藝出身,算得上是根正苗紅了,成名以來儘管也拍了不少影視作品,但似乎一直都是一些甜寵劇、偶像劇之類的,談不上什麼轉型不轉型的。不過楊洋也確實有這樣的優勢,顏值可以說沒有人不認可的,就連圈內的明星也經常自比楊洋,從這一點來看,楊洋選擇這樣的發展也沒什麼不妥。
轉型成功的固然可喜可賀,但沒轉型的也沒必要氣餒,一切靠作品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