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講真,我真不敢看第二遍。
不是因為它不好看,是我沒有勇氣。
因為它太真實,太致鬱。
《一念無明》
這是一部純正的港片,但它不止講述的是香港的故事,而是每個城市裡的故事。
從一個躁鬱症患者牽連出一個家庭悲劇,從一個家庭悲劇描繪出社會的冷漠無情,從社會的冷漠無情又折射到我們每個人內心的軟弱。
豆瓣評分8.0,導演黃進憑藉這部處女作,拿下第53屆臺北金馬影展最佳新導演。
這部電影成本只有200萬港元,拍攝時間才花了16天。
新人導演,無名無勢,只有一個好故事。
餘文樂看過劇本,零片酬決定出演該片;
曾志偉看過劇本,他幫助聯繫了金燕玲來飾演女二號;
金燕玲只在片場拍攝了一天的,她憑藉本片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一念無明》是一部壓抑且真實的電影。
用導演的話解釋就是:
「無明」即為看不見,看不清楚,「一念」取自佛家的「一念代萬念」,你第一個念頭看不清楚,後面做的事情都不是很精確。
故事講的其實很簡單,一個焦慮的母親,一位缺席的父親,一個有問題的孩子,組成了典型的悲劇式中國傳統家庭。
阿東(餘文樂飾)罹患躁鬱症,日常就是戰場,在情緒裡反覆煎熬。
原本他也是一名普通白領,從事著一份「用錢生錢的工作」。
有自己的房子,還有美麗的未婚妻。
可是為了照顧被病痛折磨的母親時,阿東把工作辭了,女朋友說想把母親送入老人院,也被他打跑了。
但是母親對他並不領情,一心還惦記著那個遠在美國,再也不會回來的小兒子。
就這樣的日積月累下,大兒子終於躁鬱症發作,殺了自己的母親。
雖然法院判他無罪,但還是在精神病院治療了整一年。
他一個人的人生就此發生改變。
一年之後,他因為醫院要空出病床,而被趕出來。
曾志偉扮演的拋妻棄子的父親大海不得不回來和照顧阿東,他們租住在廉價的房間裡。
兩個心懷愧疚的大男人就這樣相擠在呼吸都嫌擁擠的鬥室中。
其實睡在下鋪的大海,還在枕頭下藏了一把錘子,以防萬一。
可能這也是作為父親的無奈吧,大海前往精神病家屬互助小組與其他家屬交流時被勸道。
其實你可以虛報他有自殺傾向,這樣他就能繼續呆在精神病院,你也能輕鬆點,我就是這樣對我老公的。
但他並沒有這樣做,在鄰居們都得知阿東患有躁鬱症並殺死了自己母親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趕他走。
這時候,黃大海說了一句:
「我們會走的。我不求你們理解,只求你們別落井下石。」
本以為,阿東從精神病院出來走向社會會是幸運的,只可惜他掉入了另一個地獄。
他殺了自己母親的事情,已經在單位眾所皆知,而同事兼好友結婚的那晚,他還是頂著壓力去了。
婚宴現場只有阿東一個人認真的聽著臺上新郎在說與新娘結婚的感想,而臺下亂鬨鬨的一片。
阿東還是拿著話筒跑上了臺,說:
「你們只在乎鑽戒大不大,酒席好不好吃,你們有誰在乎他們的感受呢?
是你們結婚還是他們結婚啊?
我是從精神病院出來,但到底是我不正常,還是你們不正常?」
沒人回答他,也沒有人去思考他說的話,所有人還是當他不正常。
在同事的那場婚禮上,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尋找自己的未婚妻。
想要與未婚妻重歸於好,可是殊不知未婚妻其實正在醞釀一個復仇。
未婚妻當著所有人的面,開始數落阿東離開的日子裡。
她一個人背負著幾千萬的債,不僅被追債公司潑過紅漆,還打破了她原本的平凡生活。
她看似寬恕了阿東,但其實還是恨他,恨這個坑了她一輩子的罪人。
這一刻,阿東的內心防線徹底崩塌了。
我們看到電影的阿東,在自家樓下的超市,一根接一根的吃著巧克力,直到嘴裡塞滿了巧克力,最後坐在地上痛哭。
看到阿東狂吃巧克力的場景,我也哭的不能自已。
我相信每一個人總會有那麼一個時期,會壓抑的說不出話,感覺心裡仿佛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讓人喘不過來氣。
有人說,沒有得過躁鬱症的人,體會不了他內心那種深刻的痛苦。
躁鬱症和抑鬱症一樣,人生是灰色的。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群需要社會救贖的人,在社會上處處遭遇著不公平等待。
所以,冷漠的社會,是躁鬱症,抑鬱症病人病重加重的一把柴火,頃刻間,就能將精神病人的心中殘存的美好,瓦解成灰。
我們不奢望大家能夠感同身受,只希望不要對他們另眼相看。
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請善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你不知道他前一天所經歷了什麼..
資源共享,共享一切資源,
全面覆蓋電影、音樂、軟體、遊戲、
教育學習、圖片、美食、文章故事等資源。
百度雲,微信公眾號(zygxsq)
聯繫/投稿郵箱:zygxsq@163.com
直接回復任意資源名稱給公眾號會自動回復哦
點讚分享,不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