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部關乎商戰、武功、愛情、黑道、人性、廚藝、甚至神仙的影片中,導演發揮了高超的一勺燴的功力,使之真正達到了「層次分明而又渾然一體」的境界。情節的鋪陳推演尤為別致,呈現出拼貼畫般的效果,時空順序被打散,有賴觀眾按故事的脈絡進行還原。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預留了充分的線索,這一還原過程顯得輕鬆自然且不乏樂趣。例如在最後一場食神大賽上,九死一生的史蒂芬周突然身著古裝震撼登場,給人以諸多懸疑。然而影片並不急於解開謎團,而是在接下來的賽程中一點一滴披露,令人始終興致盎然。
影片開頭,史蒂芬周在火雞的大排檔攤位上吃一碗雜碎面並進行了一針見血的點評,企圖以此為名吃霸王餐的時候要求對方給個面子,自己怎麼說也是曾經的食神。那麼,曾經的食神怎麼會落魄如斯?這裡的雜碎面,是一個重要的意象,它是史蒂芬周失敗的過去的象徵。
克裡斯蒂安·麥茨曾提出著名的「八大組合段」理論用以闡述影片技法與敘事間的聯繫。其中的插入組合段,是指通過照明效果串聯起回憶等鏡頭序列,通常用淡入淡出、融入融出、劃入劃出、搖鏡頭等來組合連接,故此常與閃前閃回等敘事段落聯繫在一起。
閃回的記憶中,史蒂芬周高坐於龍椅之上,接受眾廚師的集體覲見朝拜,這種類似於對灶神的祭拜儀式將該片對「食神」的推崇、膜拜意味躍然呈現,顯示了中國飲食自古以來「飲食神聖化」的「崇禮」性格。他在作為廚師大賽的評委時,在將多位名廚的參賽作品連續評出0分之後,做出了一道心形的彩虹鮮花拔絲,點出「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好的菜」的主題內涵,自己卻爆出了大醜聞:身為食神卻根本不會做菜、經營餐飲業卻無半點業界良心,最終被對手揭發從高高的食神龍椅上跌下,身敗名裂,蹤跡全無。這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史蒂芬周的「刻骨銘心初戀·金銀情侶套餐」,其實就是一碗賣價99塊9的雜碎面,還是一碗「鹼水面全是鹼水味、咖喱魚丸既沒有魚味又沒有咖喱味、蘿蔔沒挑過筋太多、豬皮煮得太爛沒咬頭、豬血又爛兮兮一夾就散、最慘的就是大腸裡還有一坨屎」的雜碎面,對手唐牛對其的評價,同樣被史蒂芬周用到了對火雞的雜碎面的評價上。
回憶結束,鏡頭再次閃回到火雞的攤位前,史蒂芬周想要以此要求火雞賠償三十塊錢,被幾個混混暴打一通丟到了巷子裡。火雞端來一碗叉燒飯給他,在此時的史蒂芬周眼中,它不再是一碗普通的用來填飽肚子的叉燒飯,而是一份溫暖。影片中,史蒂芬周創造的爆漿撒尿牛丸是重要的道具和敘事線索,但叉燒飯卻化身為「黯然銷魂飯」成為最重要的能指。
史蒂芬周去中國廚藝訓練學院學藝,在路上被唐牛派來的殺手暗殺,火雞為其擋下一槍後倒下,史蒂芬周也被殺手瞄準,一聲槍響後鏡頭已切到了一個月後的食神大賽。唐牛原以為史蒂芬周已被暗殺,對食神之位志在必得,卻沒想到最後時刻史蒂芬周身著古裝登場,還練就了一身功夫。而少林寺方丈的出現,更加讓人疑竇叢生。影片沒有急著揭露謎底,而是在比賽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解開。首先插入史蒂芬周槍口逃生的片段,原來在殺手將要開槍之時身後開來一輛卡車,史蒂芬周藉機跳上卡車逃走,但在半路被卡車甩下滾下山坡,而接著閃回現時的則是方丈夢遺滾下樓梯並被記者採訪的場景,原來史蒂芬周已成為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再次插入,史蒂芬周滾下山坡被少林寺方丈救下,卻無意中得罪了方丈,前途堪憂。現時,食神大賽眾參賽選手大展技藝的背景下,史蒂芬周與唐牛對峙巋然不動,唐牛卻已額頭流汗。插入,史蒂芬周多次企圖逃離少林寺,卻被十八銅人日日攔下毆打。現時,苛刻的評委繼續以各種理由淘汰選手,最後只剩下史蒂芬周和唐牛兩人開始做同一道菜:佛跳牆。唐牛的「倚天切」與史蒂芬周的「屠龍斬」,「降龍十八炒」對「打狗鏟」,爭鬥激烈直至甩刀開打,至此食與武的相結合開始,廚藝的武術化可見一斑。唐牛驚問史蒂芬周是不是真的進過中國廚藝訓練學院,史蒂芬周卻回答說,中國廚藝訓練學院就是少林寺的廚房。於是鏡頭再次閃回一個月前,方丈帶史蒂芬周進入少林寺廚房,回到現時,史蒂芬周指認唐牛是少林寺的叛徒。插入,史蒂芬周在少林寺十八銅人的群毆下練就一身非凡武藝,還在少林寺的廚房學到了烹飪的秘訣。現時,唐牛企圖攻擊史蒂芬周卻被其用折凳毆打。在鏡頭的不斷插入與閃回中,謎底終於被揭開。該片對於插入組合段的靈活運用,過去與現實被交替組接,不僅使得敘事節奏靈活多變,還增強了敘述的張力,營造出近乎完滿的講述效果
比賽的最後三分鐘,兩人爭分奪秒地做菜,史蒂芬周卻被算計:他做佛跳牆的罈子爆炸。最後兩分鐘,史蒂芬周以黯然銷魂手捶肉,以內力催火蒸飯,以少林火雲掌煎蛋,做出了一碗「黯然銷魂叉燒飯」。為什麼食後流淚,因為飯裡加了洋蔥,其實是用了心,用了情,想到了火雞曾為他攔的刀、擋的子彈。叉燒飯的形式下,意指的是為之付出生命的愛情,「根本就沒有食神,或者說人人都是食神」,呼應的是影片開頭「只有用心,才能做出好菜」的主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