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加息嗎?央行釋放重要信號,貨幣政策大概率這麼走

2020-12-24 上遊新聞

證券時報消息,臨近年底,央行也按慣例開啟年底資金面"護航"模式,本月"麻辣粉"例行操作如期超額續作。

12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由於本月共有6000億MLF到期,因此,本月的超額續作共淨投放MLF3500億元。

央行本月超額續作MLF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均凸顯出「金融機構需求」:

一是自8月以來,為緩解銀行因壓降結構性存款造成的負債端壓力,央行連續數月超額續作MLF,本月超額續作也在市場預期之內。

二是臨近年底,金融機構資金需求量一貫較大,央行每逢年底都會加大流動性供給「護航」市場資金面。

三是受壓降機構性存款、政府債券集中發行等多因素推動,7月以來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便開始明顯上行,當前市場的中期利率與1年期MLF利率之間的利差依然較大,央行加大MLF供給,也意在推動市場中期利率下降,降低銀行負債端中長期資金成本壓力。

緣何連續數月超額續作MLF?

雖然乍一看央行今天一下子投放近萬億MLF規模較大,但從最近數月MLF淨投放規模的對比看,本月9500億的MLF投放規模仍較為適中。實際上,今年8月以來,MLF操作始終保持超額續作,超額續作規模維持在3000-4000億元之間,本月MLF超額續作的淨投放規模為3500億元,仍保持在這一區間內。

為何自8月以來央行會連續超額續作MLF?這與銀行負債端中長期資金面承壓有關。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表示,7月份起同業存單利率便大幅上行,背後是銀行壓降結構性存款、政府債券集中發行等因素的綜合推動。9月份起1年期AAA級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升至1年期MLF操作利率2.95%之上,提價趨勢一直延續至11月底。同業存單利率與MLF操作利率的明顯偏離,已遠遠超出央行此前提出的同業存單利率圍繞MLF利率運行的規律,也會波及利率市場化進程和利率傳導機制的穩定性。同時,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評價利率和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均有所上行,表明銀行負債端壓力已經傳導至貸款利率。MLF超額續作意在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也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今日的MLF超額續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充分體現出央行穩定1年期市場資金利率的意圖。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與MLF之間的利差反應出銀行體系對於中等期限資金的渴求程度,而MLF正是央行向銀行體系提供中期資金的主要工具。目前1年期AAA級同業存單利率與MLF之間利差達到20BP左右,隨著同業存單利率的上行,MLF操作的規模亦會進一步擴大,起到穩定市場中期利率的作用。

隨著央行連續數月超額續作MLF,向市場提供充足的中期資金,加之年末財政支出加速,不少分析認為,市場中期利率有望逐步下行,進而帶動長端利率下行。

「未來財政支出加速有利於中長期流動性回流銀行體系。事實上,歷年12月中下旬均為財政大量支出的時點,今年亦不會例外。今年11月末財政存款的餘額為5.4萬億元,按照往年的規律,至年底時會壓降至4.1萬億元之下,以此估算12月會形成超過1萬億元的財政存款回流。在1年期市場利率趨穩並下行的同時,長端亦會趨穩並出現階段性機會。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29%左右,甚至高於疫情前的一段時間,這種現象不易長期持續。」張旭稱。

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但明年難加息

在經歷了四五月份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後,隨著下半年來央行邊際加大流動性投放,市場對於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大為緩和。目前,對於來年的貨幣政策基調,市場基本形成較為一致的預期,即認為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不會再明顯放鬆,但也不會再收緊。

「在政策退出的『變』與『不變』上,未來政策利率和銀行間狹義流動性維持不變,政策退出更多將落腳在廣義流動性收縮和信貸增速回落上。」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稱,一方面,10月開始,央行流動性投放逐漸增加,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MLF操作都有超預期放量,保持狹義流動性充裕,DR007在11月30日之後始終保持在2.2%以下水平,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也延續回落態勢。另一方面,信貸增速和社融增速見頂回落,11月社融存量增速較前值小幅回落,年內出現首次下降,廣義流動性偏弱。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也認為,未來貨幣政策會逐步回歸正常化,不會急於轉向。在流動性分層、信用利差走闊的背景下,央行或將更加關注長端利率。從現在到明年年初,在年末效應的作用下,貨幣政策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與利率穩定。另外,在全球疫情、國際關係不確定性增強,全球貨幣政策寬鬆,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不宜急劇轉向。

此外,對於有觀點猜測明年可能會加息,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概率較低。張旭表示,MLF利率是央行政策利率,其具有趨勢性的特徵,不易在短期內快速變動運行方向。如果在前期MLF利率下調的基礎上,近期急於將其上調,待經濟同比數據回落後又重新下調,則可能擾亂市場主體對於政策的預期,因此央行選擇該策略的概率很低。而且,MLF利率的上調會給LPR以及貸款實際利率形成「漲價」壓力,這與金融機構合理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大方向略有不同。

顏色表示,貿然加息或將導致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3.5%或更高,推動長端利率整體上行,使融資成本上升,或將最終致使投資與消費的減少。另一方面,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擴大也將對外匯和出口造成影響。因此還應慎言加息,相機抉擇,貨幣政策或將從明年一季度末開始進行流動性和信用調整。

原標題:明年加息嗎?央行釋放重要信號,貨幣政策大概率這麼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央行傳遞重要信號:2021年貨幣政策或略緊?
    12月21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談及明年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時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 什麼信號?9600億流動性馳援,央行再次超量續作"麻辣粉"!明年貨幣...
    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但明年難加息在經歷了四五月份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後,隨著下半年來央行邊際加大流動性投放,市場對於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大為緩和。目前,對於來年的貨幣政策基調,市場基本形成較為一致的預期,即認為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不會再明顯放鬆,但也不會再收緊。
  • 2021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央行主動收緊流動性概率小
    不僅如此,MLF操作亦打破此前維持數月的一次性超額續做格局,市場又開始擔憂央行收緊流動性。觀察人士認為,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春節前流動性供求形勢總體好於前兩年,給予央行更充分的騰挪時間和空間,短期降準可能性不大,但也無需過度擔心貨幣政策操作收緊,MLF縮量續做反而給進一步操作預留了空間。 1月15日,債券市場情緒轉弱,國債期貨全線走低,代表性的10年期主力合約明顯下跌。
  • 央行對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 流動性定調改變後續可能釋放...
    原標題:央行對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 或釋放偏緊信號 但不會「急轉彎」  近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央行會議強調明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提出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降準預期落空
    1月15日舉辦的國新辦發布會再次向市場釋放了貨幣政策未來走向的關鍵信號。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
  • 央行貨幣政策報告重點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總體看,我國宏觀政策的力度是合適的。在應對疫情和支持經濟復甦的過程中,債務規模和槓桿率都必然出現階段性上升,之後經濟增長逐步恢復將為更好地長期保持合理的宏觀槓桿率水平創造條件。
  • LPR連續8個月原地踏步 下一步貨幣政策怎麼走
    事實上,12月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均保持不變,也已傳遞了LPR不降的信號,在分析人士看來,當前貨幣政策與經濟復甦基本相適應,目前利率與貨幣信貸供應合理,LPR無下調必要,預計後續調降政策利率概率仍偏低,央行將通過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窗口指導來穩信用、控風險。
  • 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日前,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展望明年,業內人士表示,宏觀政策向常態化回歸是大方向,但貨幣政策投放力度不會驟然收緊。
  • 央行:政策穩健中性 不宜將公開市場利率上行與加息劃等號
    摘要 央行貨幣政策報告: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將把握好去槓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繼續加強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的信號和結構引導作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同時,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指標範圍; 積極完善和推廣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則對房地產信貸市場實施調控,強化住房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
  • 全面降息降準概率降低,結構性政策或持續發力
    日前,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展望明年,業內人士表示,宏觀政策向常態化回歸是大方向,但貨幣政策投放力度不會驟然收緊。
  • 各階段日本央行政策特點
    郭盛華:是的,所以說當時的加息實際上是有一些爭議的,但是因為它的經濟雖然在緩慢復甦,但是通脹並沒有起來,離日本央行2%的通脹目標仍然有比較大的差距。但是日本央行為了擺脫零利率,回到正常的政策空間,所以勉強加息。這個等一下我們還會提到。這是2006年時候的情況。
  •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加力支持小微企業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加力支持小微企業業內分析稱短期降準降息概率不大1月15日舉辦的國新辦發布會再次向市場釋放了貨幣政策未來走向的關鍵信號。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
  • 韓國六年來首加息 防止資本外流
    加息防止資本外流  韓國央行11月30日召開金融貨幣委員會全體會議,決定將基準利率從1.25%上調至1.50%。這是韓國央行時隔6年5個月上調基準利率。  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今年6月就已提出有必要調整貨幣政策方向。
  • 專家:特殊時期貨幣政策退出時機基本成熟 明年上半年降準可能性小
    預計到明年年底社會融資增速將回落至11%左右或以內。當然,背後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宏觀經濟已從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基本恢復正常,不需額外的宏觀政策對衝。因此,對社會融資增速出現拐點要理性看待,尤其是資本市場投資者要正確認識,沒有必要對此過度擔憂。 中國證券報:央行近日超量續作MLF向市場釋放出什麼信號?
  •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 業內人士: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
    王青說,根據央行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引導國債收益率曲線、同業存單利率等市場利率圍繞MLF利率波動,是當前貨幣政策操作的重要目標之一。從MLF操作利率上看,央行公告稱,15日中標利率為2.95%,這也是MLF利率連續第9個月未做調整。
  •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
    王青說,根據央行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引導國債收益率曲線、同業存單利率等市場利率圍繞MLF利率波動,是當前貨幣政策操作的重要目標之一。從MLF操作利率上看,央行公告稱,15日中標利率為2.95%,這也是MLF利率連續第9個月未做調整。
  • 央行開啟14天逆回購是變相加息?什麼意思呀?流動性真的要收緊了嗎?
    2020-08-27 15:19:15 | 作者:君子有酒bfosq0 胡說八道吧這是,疫情都沒過去,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呢,現在要是收緊貨幣政策
  • 東北證券:央行釋放維穩信號 利率上行有望暫緩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東北證券貨幣市場:上周(11月30日-12月6日),央行單周淨回籠300億元,其中7天逆回購操作淨回籠2300億元,MLF淨投放2000億元。我們認為央行月末意外投放MLF操作,釋放出資金面維穩信號,更多在於緩解中長期流動性緊張局面,尤其是近期持續抬升的同業存單利率,防止銀行將不斷增長的負債端成本轉移至貸款利率,也符合央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的意圖。上周,銀行間利率普遍下行,DR007下行33BP至2.04%,3個月AAA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下行13BP至3.05%。
  • 中信證券明明:明年貨幣政策不會「大開大合」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中信證券明明:明年貨幣政策不會「大開大合」 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央行分別於12月21日、22日、23日開展了1100億元、1300億元、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分別實現淨投放900
  • 貨幣政策穩字當頭釋放了什麼信號?
    2020年,面對疫情挑戰,中國人民銀行3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實體經濟提供了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同時利用各種政策工具,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新的一年,這些政策到期後,如何退出、如何續接,政策退出後貨幣環境是否會收緊……一系列問題讓市場對未來表示出謹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