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有多火?開播20集,樂視網全網總播放量18億,東方衛視上周50城平均收視率破2,新浪微博最火爆話題,數億閱讀量,足見火爆程度。在網際網路時代,居然有一種「萬人空巷」的感覺。連虎哥我這種千年不追劇的人,都忍不住隨著劇情波動。
這裡面貢獻最大的當屬低調的導演鄭曉龍。這位電視劇教父級的人物,並沒有他的作品出名。
90年的《渴望》,91年的《編輯部的故事》,93年《北京人在紐約》,07年的《金婚》,11年的《甄嬛傳》,13年的《紅高粱》,這些作品真是享譽全國,相比當年《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的萬人空巷,今天《羋月傳》的火爆對於他來講,應該是不算什麼了!
在93年拍攝北京人在紐約的過程中,他負債150萬美金,家中父親重病,醫院中父親最後一面,微弱地留下三句話:把錢還上,把戲拍好,注意身體!
走出醫院,心底激發出的動力,讓52年的他(今年63歲),一直在一線創造作品至今!
2013年8月樂視網以9億元收購花兒影視100%股權(花兒與鄭導「獨家合作」。鄭承諾,在身體許可情況下,和花兒影視的合作期限為8年),現在花兒影視是樂視網的全資子公司。現在看來,這9億花地太值了!2014年花兒影視貢獻淨利潤1.04億元,而樂視網集團的整年淨利潤僅有1.29億!
但當時,大家可不是這麼認為,一家100萬資本的公司,用9億來買一家東陽的公司,對了東陽在哪啊?大家都覺得買貴了,樂視這個騙子在揮霍投資人的錢。
一個影視公司怎麼可能值9億呢?收購花兒影視後,盤整了一整年,徹底洗牌,考驗投資人智慧!
為何影視公司這麼多,卻收購了花兒影視???文化產品,誰能保證質量,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都摔過大跟頭,都不能保證影片的質量,然而,他卻能!
從國內第一部室內長篇連續劇《渴望》,捧紅毛阿敏。1990年《渴望》轟動全中國。
到1991年,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輕喜劇《編輯部的故事》。
捧紅趙寶剛,王朔,馮小剛,葛優,呂麗萍,侯耀華
趙寶剛又從《永不瞑目》中發現陸毅,《像霧像雨又像風》中帶出孫紅雷,《奮鬥》中又捧紅朱雨辰和王珞丹;馮小剛《手機》,《甲方乙方》帶出了張國立,徐帆,傅彪,《天下無賊》帶出了王寶強。
可以說之後的文藝圈,都是從這部劇開啟的!
1993年,以自身資產為抵押,向銀行貸款150萬美金,親自執導21集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中國首部全程在美國拍攝的電視劇;獲獎無數!
捧紅姜文,王姬,一同斬獲獲得金鷹獎男女主角,主題曲《千萬次的問》捧紅劉歡。2000年,鄭曉龍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作品《刮痧》。獲得全年全國票房第二名。
2007年,執導電視連續劇《金婚》(領銜主演:張國立、蔣雯麗),《金婚》包攬第1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四獎,主演張國立、蔣雯麗分獲電視劇最佳男女演員,導演鄭曉龍獲最佳導演獎。
2012年,拍攝《甄嬛傳》,在兩岸三地播出造成熱潮,其播映版權更銷售至美國、日本等國並獲得好評,劇中女主角孫儷以此劇入圍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
看完了一路以來鄭曉龍的水平,是否理解了,為什麼樂視第一家收購的影視公司就是花兒影視,而非馮小剛,範冰冰等人的工作室?這是在告訴大家,第一家要投就投祖師爺的,投行業真正的幕後老大的!
如果沒有他,馮小剛還在做美工,姜文葛優都還默默無聞。
花兒影視這筆投資,真是在區分內行外行!看不懂的人覺得很傻,真正的內行當然明白,要做電視劇,要做內容,怎麼能不投資鄭曉龍,怎麼能不綁定中國電視劇開山的人?
且只看藝術水平,主題曲就看出來了!都已經過去了20多年了,依舊穿透人心!
《渴望》
《好人一生平安》
《千萬次的問》
想到其背負150萬美元的債務,第一個赴美拍攝《北京人在紐約》,過程中父親病重,去世。能化悲痛為力量,持續燃燒20多年,63歲還在一線拼,最後取得羋月傳的爆紅,不得不覺得,這是人生的必然!
財富的歷史在不斷的重複,為何張藝謀,馮小剛都不能保證的文藝作品價值,鄭曉龍可以呢?
這背後展現出來的人的魔力,真是投資中最重要的,當年有機會,你會投資花兒麼?從鄭曉龍身上,我們要學到什麼?未來我們要投什麼樣的公司,下集來分析!
▼點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