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3日電 綜合臺灣《聯合報》消息,臺灣花蓮太魯閣公園九曲洞2009年4月發生落石砸傷大陸遊客事件後,太魯閣管理處(簡稱「太管處」)開始在九曲洞東西兩側發放安全帽,防止遊客再被砸傷,副處長張登文說,實施至今確實有效。
太魯閣管理處:安全帽是最好防護
最近一個月,太魯閣峽谷內持續落石,尤其前天發生地震,九曲洞西洞口又震落了不少碎石,太管處拉出警戒線,禁止遊客逗留賞景。張登文籲請遊客,應該依規定戴安全帽賞景,這是目前最好的防護方式。
太管處從2009年5月1日起,在九曲洞兩端發放安全帽供遊客使用,同年6月1日起增設太魯閣、布洛灣及天祥等據點,供遊客借還安全帽,去年3月1日起再增設中橫公路旁溪畔服務站,讓遊客借還安全帽更便利。
反對聲音:旅遊感受大打折扣
「要戴安全帽賞景,這是世界級大笑話!」花蓮縣長傅昆萁1日下午前往太魯閣公園風景區關心防落石安全措施時,炮轟當局推動觀光毫無章法,他建議在太魯閣峽谷架設活動式鋼架,並置入強化玻璃或玻璃纖維,提供安全的旅遊環境。
傅昆萁說,全世界沒有一個觀光景點要遊客戴安全帽才能賞景,在旅遊感受上已大打折扣,宛如一場面對生死的「探險之旅」,到太魯閣要戴安全帽,「這是世界級大笑話!」影響臺灣形象。
太魯閣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張登文說,太魯閣峽谷地形陡峻,且多節理,受到熱脹冷縮影響,巖石風化及崩解屬自然現象,偶有落石傷人情事,但歷次受傷案例均集中於頭部,戴安全帽確實有助於安全防護,是「唯一選擇」。
張登文表示,2010年1月間,遊客王女士還了安全帽,走回遊覽車的空檔,被落石擊斃;今年3月10日遊客趙某未依規定戴安全帽,在靳珩橋一帶遭落石擊中,送醫急救,如果戴安全帽,大部分只是手臂、臉頰擦傷,證明戴安全帽賞景,是很好權宜措施。
民眾看法不一
對於進入太魯閣峽谷賞景要戴安全帽,民眾看法兩極,贊成者認為「有命賞景總是好的」;反對者多認為,想拍張美美的照片留念,「戴著安全帽,像進入工地,太不搭調了!」
一名陳姓大陸客1日受訪表示,他從電視得知臺灣的太魯閣峽谷,是世界有名的景觀,總算存夠了錢,第一次隨團來觀賞壯觀的太魯閣美景,沒想到不管到燕子口或九曲洞,都得戴上安全帽,「既然好不容易來了,總是要拍張照,回去好向親友炫耀」,結果戴著安全帽,「臉都快看不清楚了」,和周邊風景太不搭調了。
花蓮市民陳富貴指出,年輕時,他常騎機車載女友到太魯閣,當時沒聽說有什麼落石,更不必戴安全帽,徜徉在大自然懷抱,是人生一大享受,如今「禍從天降」時有所聞,戴安全帽是不得已的措施,「為賞景賭命不值得!」
花蓮縣旅行公會理事長孫菊生認為,在沒有更好的防護措施前,公會依然會請業者轉告遊客,依規定戴安全帽,「這就像坐船穿救生衣一樣,總不能說不舒服就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