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帶著貴貴從威海回到了北京。順利參加了小學一年級新生培訓。貴貴非常嚮往新的校園生活,第一天蹦蹦跳跳地走進校園,跟每個老師笑著打招呼。
整個暑假老媽都帶著貴兒在威海度過,我偶爾出個一周兩周差,拍了片子帶回威海剪輯。小傢伙就每天到我工作室在我身邊安安靜靜做自己的事兒:看書、畫畫、寫字、聽廣播、看動畫片、上網課、做手工。。。挺忙乎。有時,我趕工緊,母親帶他下樓踢球,他會念叨著要來給我送飯。真是個小暖男。
如今,終於上小學了,我和老媽都鬆了口氣,但又不知前方會有些什麼樣的挑戰,總之,相信孩子,支持他,鼓勵他,讓他積極和樂觀地前行吧。就像貴貴自己用作曲軟體自創的這首樂曲,明麗又充滿了未知,他給這支曲子取名《上學第一天》。
花蓮—太魯閣—花蓮 臺灣紀行 (六) 走世界(總137期)
張凱/文
2015年11月份的臺灣自由行,因計劃不周,只得在「夜遊」阿里山之後宿半山腰的路邊小鎮——隙頂。而這些遺憾,在驚險刺激的太魯閣之行後得以補償。 中午,我們在隙頂小鎮的山區小道乘坐全天唯一的一班公車回嘉義,然後坐火車到花蓮。花蓮的民宿是個三層樓小公寓,七八間房。我們訂的是個兒童套房,小孩睡覺的床鋪靠近天花板,上去有幾級木臺階,下來是滑溜溜梯——孫孫那個興奮啊,一個勁兒爬上滑下,直把臥室當成遊樂場。 民宿在一條僻靜的街道,附近沒見著餐館。我提議找餐館不如找超市,買些麵包牛奶方便麵水果,反正也是晚上了,簡單點好。母子倆留在房間,女兒休息,每次自助出遊她都挑大梁,夠累的;孫孫也可以在他的「遊樂場」玩個夠。出門時我拿了張民宿的名片,萬一迷路了這可是用得著的東西。 街燈很暗,才七八點鐘,街上已沒什麼行人,我朝遠處店鋪模樣的燈光信步而去。果然有超市,且不止一家。食品很豐富,很新鮮。我東挑西挑的,還不忘「貨比三家」 ,女兒他們等得不耐煩,加之也不放心我,找了來,不想卻錯過了。還是孫孫那一聲清脆嘹亮的 「外婆!」 ……集結號一般將祖孫仨匯攏。孫孫見到大包小包好吃的,高興得又蹦又跳。 和幾位同在小公寓落腳的「鄰居」相約,包一輛小麵包車去太魯閣。途經「清水斷崖」, 好心的麵包車司機停下車等著,讓我們去參觀遊覽。雖說是世界級景點,配套設施卻十分簡約質樸。一條碎石子路通往一個小小的木質亭子,有木樓梯通海灘,樓梯幾乎直上直下,這就是所謂的觀景臺了。放眼望去,只見刀削般的巖石呈90度角屹立在藍色的大海邊,這大自然的傑作真像是一幅國畫。兩孔鐵路隧道從巖石中穿過,仿佛將火車吞進肚裡似的。一條公路在斷崖邊蜿蜒,這就是著名的蘇花公路了。記得多年前女兒接了個任務,將一部臺灣來的關於蘇花公路紀錄片臺式解說詞改成大陸的語言習慣,我曾幫著她分行斷句(一行十四個字),好給電視畫面上字幕,現在實地看到了這條公路,別有一番感觸。 可時隔幾年,我只記得小小的觀景臺上,遊客顯得格外擁擠。 三年多過去,印象最深的是那條天然半拉子溶洞似的棧道,這就是燕子口。棧道很窄,光線很差,得戴頭盔乘坐摩託車才能過去。女兒抱著孫孫,但不能兩人同戴一頂安全帽,記得最小號的頭盔戴小傢伙頭上幾乎遮住整個小臉蛋,於是在他的抗議下,摘下頭盔。好在也沒出現什麼險情,沒有「交警」 ,你願意搏命,沒人管。在一個兩歲四個月孩子的眼中,滴水的巖石棧道、鋸齒形直插雲天的山峰、潺潺流水聲的山溪水,就是他心中最神奇的童話世界。 回程司機建議有一段山路值得徒步走一走,於是,我們把嬰兒推車留在了車上,出發了。剛開始乖孫兒扭著小屁股意氣風發地奮力攀登著,可還沒等我誇讚,就不行了,要求「抱抱」,無奈他媽媽只好一直背到目的地……要知道,這可是太魯閣峽谷的山道啊,要不怎麼會說「為母則剛」呢。 在遊客中心看了部描述當地土著生活的紀錄片,在陳列室觀賞了他們的服飾、生活與勞動的用具。孫孫全神貫注、目不轉睛,看著他明亮美麗的眼神,我在想:儘管因為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即使是轉瞬即逝的印象,也是最為原初的知識,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回到花蓮取行李,匆匆趕往下一站——九份。已定好那裡的民宿。簡直來不及認識花蓮的全貌,好在有半年後的跟團遊作補充: 2016年六月初,我們再次來到花蓮。臺灣中東部的花蓮依山傍海,盛產各種石材,據說當年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大陸破冰之旅見面禮,一對1.9米高的紅寶石花瓶就產自花蓮,現擺放在人民大會堂臺灣廳。地陪么哥把我們帶去寶石商店,囑咐道:「好東西不要捨不得錢,多少買幾件,花蓮聚居著不少國民黨老兵,民進黨上臺有可能把給他們的津貼一刀切,就算是捐款做點好事……。」各色產品眾多,非常漂亮,相信是貨真價實的,不過價格不菲。女兒挑了件打折玉石項鍊,碧綠碧綠,折合人民幣1500元。 在花蓮改乘一段火車回臺北。我惦記著當地特產新鮮出爐的蔴薯,不顧還有八分鐘就開車,拿上我的車票(和女兒外孫各拿各的,事後證明這樣做是多麼英明)直奔約500米開外的那家名店,來不及細挑,零錢塞給店家,拿上東西回頭就跑。登上列車兩三分鐘車就開了,忙將蔴薯遞給孫孫,女兒說,太危險了,差點兒趕掉了車。這也算是旅途花絮吧,今後不會再有。還記得檢票口倆鐵路員工朝我上下打量,微笑著說,快點啊,3號站臺,車要開了。他們的友善寫在臉上。而我覺得自己在旅途中的偶爾的「出軌」更增添了幾分刺激和樂趣。 唉,這個老頑童。